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诗歌,只有读懂了,才能进一步去欣赏它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它的思想内容。古代诗歌用的是文言,而且是“诗”的文言,文字障碍必然很多。加之诗词“寓万于一”的语言特点,这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阅读的困难。因此,平时要注意提高自己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运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互文、省略、语序调整等知识,去克服诗词中的语言障碍。
一、朗读感知
讲求音乐美是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诗歌的音乐美主要是指诗歌的音韵和节奏。而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如何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呢?主要靠诵读,读不仅能直接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确很关键,因此学习诗歌的时候要多读,最好能够熟读甚至达到背诵。另外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感情的读,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也就是把诗歌的特点读出来,把诗歌的音乐美读出来,让别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在读诗,而不是觉得你是在念经。
二、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一个成语,语出《孟子·万章下》。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吟咏他的诗歌,研究他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那一个时代,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鲁迅先生也说过:“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而知人论世用于诗歌学习过程,就是指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作者的遭际,了解作者创作诗歌的写作背景,这对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是很有帮助的。
三、想象和联想
我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调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因为诗歌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凝练、含蓄的语言,言约而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甚至有时它的章与章、节与节、句与句之间思绪并不连贯,呈现出一种跳跃性的特点。比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诗《商山早行》里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诗,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这两句诗里边没有出现一个生僻字,从字面上看的话,不存在丝毫障碍,但要理解这两句诗,若是只盯着字面的话,估计你会很难理解作者是在写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调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把作者写的内容串联起来。所谓“鸡声”指的是雄鸡报晓,“茅店月”是指此时茅店的上空还挂着一轮残月,说明此时时间尚早,但就在这雄鸡刚刚报晓,天上还挂着一轮残月之时,作者已收拾行装,动身上路了,而当诗人来到桥边时,发现板桥上已有人留下足迹了,这就是“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其实都是在诠释题目“商山早行”中的“早行”二字。在这里,作者把众多的内容浓缩到了六个名词之中,非常凝练的表现了出来,而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就需要调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把作者所写的东西串联起来,才能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所写的内容。
四、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内容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意象构成的,所以意象和意境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突破口。首先,来看一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的统一。物象本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人的喜恶而发生变化,但意象却是灌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就是意象是带有感情的,但意象之中带有的感情其实不是客观物象本身具有的,这种感情其实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比如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出现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及西下的夕阳都是意象,特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这几个意象给人的印象非常的深刻,那作者看到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情景呢?其实,最后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他是一个断肠人,所以作者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等这些萧索、衰败的意象,以此来表现他内心那种孤苦、无助、凄凉的心境。也就是在诗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抒发他的这种情思,而是把他的这种心境灌注到了枯藤、老树等这一系列的意象之中,而我们在把握这些意象的时候,关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意象去把握作者的主观情思。
再说一下意境。意境是一种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概念与意象的概念很接近,二者之间也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联系是,两者都是主客观的融合与统一。而区别在于意象是一个较小的意义单位,它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情思,而意境则是一个较大的意义单位,往往是由几句诗或者整首诗(或者说是由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境界。比如仍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从内容上看,这首小令写的是一个断肠人所看到的一幅画面,诗中枯藤、老树、乌鸦等这些萧索、衰败的意象显示了作者孤苦、无助、凄凉的心境,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很明显的给人一种悲凉、凄婉的感觉,而悲凉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总之,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试题,可以说在各校历届考试中,都是一个令学生头痛的问题。但我们在要求学生平时重视有关知识积累、打好底蕴的同时,注意一些鉴赏、解题方法,对提高得分率,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九十三中)
一、朗读感知
讲求音乐美是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诗歌的音乐美主要是指诗歌的音韵和节奏。而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如何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呢?主要靠诵读,读不仅能直接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确很关键,因此学习诗歌的时候要多读,最好能够熟读甚至达到背诵。另外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感情的读,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也就是把诗歌的特点读出来,把诗歌的音乐美读出来,让别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在读诗,而不是觉得你是在念经。
二、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一个成语,语出《孟子·万章下》。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吟咏他的诗歌,研究他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那一个时代,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鲁迅先生也说过:“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而知人论世用于诗歌学习过程,就是指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作者的遭际,了解作者创作诗歌的写作背景,这对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是很有帮助的。
三、想象和联想
我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调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因为诗歌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凝练、含蓄的语言,言约而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甚至有时它的章与章、节与节、句与句之间思绪并不连贯,呈现出一种跳跃性的特点。比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诗《商山早行》里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诗,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这两句诗里边没有出现一个生僻字,从字面上看的话,不存在丝毫障碍,但要理解这两句诗,若是只盯着字面的话,估计你会很难理解作者是在写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调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把作者写的内容串联起来。所谓“鸡声”指的是雄鸡报晓,“茅店月”是指此时茅店的上空还挂着一轮残月,说明此时时间尚早,但就在这雄鸡刚刚报晓,天上还挂着一轮残月之时,作者已收拾行装,动身上路了,而当诗人来到桥边时,发现板桥上已有人留下足迹了,这就是“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其实都是在诠释题目“商山早行”中的“早行”二字。在这里,作者把众多的内容浓缩到了六个名词之中,非常凝练的表现了出来,而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就需要调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把作者所写的东西串联起来,才能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所写的内容。
四、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内容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意象构成的,所以意象和意境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突破口。首先,来看一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的统一。物象本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人的喜恶而发生变化,但意象却是灌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就是意象是带有感情的,但意象之中带有的感情其实不是客观物象本身具有的,这种感情其实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比如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出现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及西下的夕阳都是意象,特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这几个意象给人的印象非常的深刻,那作者看到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情景呢?其实,最后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他是一个断肠人,所以作者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等这些萧索、衰败的意象,以此来表现他内心那种孤苦、无助、凄凉的心境。也就是在诗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抒发他的这种情思,而是把他的这种心境灌注到了枯藤、老树等这一系列的意象之中,而我们在把握这些意象的时候,关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意象去把握作者的主观情思。
再说一下意境。意境是一种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概念与意象的概念很接近,二者之间也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联系是,两者都是主客观的融合与统一。而区别在于意象是一个较小的意义单位,它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情思,而意境则是一个较大的意义单位,往往是由几句诗或者整首诗(或者说是由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境界。比如仍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从内容上看,这首小令写的是一个断肠人所看到的一幅画面,诗中枯藤、老树、乌鸦等这些萧索、衰败的意象显示了作者孤苦、无助、凄凉的心境,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很明显的给人一种悲凉、凄婉的感觉,而悲凉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总之,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试题,可以说在各校历届考试中,都是一个令学生头痛的问题。但我们在要求学生平时重视有关知识积累、打好底蕴的同时,注意一些鉴赏、解题方法,对提高得分率,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九十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