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藏品的时代价值分析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其中,文化馆藏品是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馆对藏品的保存和展览,可以使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被记录下来,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群众面前,起到了很好的历史教育作用。因此,本文论述了文化馆藏品的时代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如何提高文化馆藏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文化馆藏品;价值;少数民族;展览
  在新时代,我们要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加强对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化馆藏品的保存和展览,是人们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文化馆藏品具有鲜活的民族特色,每一件藏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凝聚着先人的聪明才智。因此,文化馆藏品能够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加强群众的民族凝聚力,为发扬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文化馆藏品的时代价值
  (一)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
  文化馆内的藏品多数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件藏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对文化馆藏品的展览能够加强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让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世界的发展过程。文化馆通过对藏品的宣传,可以使群众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激励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并且,文化馆的藏品展览特别适合开展红色教育工作,有利于对群众展开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宣传工作,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要求在群众中开展文化教育的方针。因此,文化馆藏品的展览和收藏,对于加深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是群众接触历史、了解历史的有效途径,并且,通过对传统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有助于激发群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藏品体现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馆的藏品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和评定的,对其真实性和历史意义进行考察过后才将其展出,因此,文化馆藏品有着代表性。藏品蕴含着我国优秀的文化和历史,体现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展现着少数民族独特的精神面貌。文化馆的藏品就像文明的代码,虽然是静态的,但是其背后的历史含义是少数民族的智慧和气度,每一件有代表意义的藏品,都是优秀的民间艺术品,在诉说着少数民族热爱生活、崇敬自然的深刻情感。例如,藏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文化馆通过对藏族服饰的收藏和研究,将藏族服饰的图案和工艺进行合理的陈列,可以呈现出藏族的民族礼节和宗教信仰。在藏族服饰中,有大量的刺绣图案,不同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寓意,反映出藏族人民在不同的场合中会选择不同图案的服饰,这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发展。并且,藏族服饰的纺织工艺也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智慧,这些都是无形的民族文化。
  (三)蕴含着文化馆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文化馆的藏品都是由文化馆组建专业的团队,进行详细的搜集和审核,最终对藏品进行收藏和展览。纵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存工作进程来看,非遗的搜集工作是最大的难题。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许多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无处可寻,这都需要文化馆工作者经过充分的资料准备工作,再对民间珍宝开展详细的调查。因此,文化馆藏品的收藏,是文化馆工作者辛勤工作的成果。并且,有些民间艺术品的保存并不完整,即使被文化工作者及时发现了,对于不完整的部分,仍需要文化工作者对其背后的历史内涵进行详细的调查,深度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并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将藏品文化转化成文字档案加以记录,保证藏品能够被传承。同时,在藏品展览时,文化工作者要完善藏品的文化背景,才能保证该藏品的保存和展览具有时代价值。
  二、提升文化馆藏品的时代价值
  (一)积极开展展览活动使藏品走出去
  完整地保存文化馆藏品是文化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同时,如何发挥文化馆藏品的时代价值,更是对文化馆藏品的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若文化馆的藏品始终被保存在文化馆内,失去与群众的联系和接触,文化馆藏品的收藏将失去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也指出,在文物保管工作做好的前提下,要让历史会说话,让文物会说话。因此,文化馆需要加大對文化馆藏品的宣传力度,积极地举办文化馆藏品展出活动,加大向人民群众宣传文化馆藏品的力度。例如在宣传少数民族服饰时,可以举办藏族民族服饰展览会,让群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藏族服饰的工艺和款式,加强藏族服饰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力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发生转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倾向于潮流服饰,对于藏族服饰及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并不感兴趣,不仅是因为少数民族服饰长期缺乏宣传,也是因为少数民族服饰已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因此,文化馆在开展藏品展览时,也需要增强展览的趣味性,激发群众的参与度,让藏品展览能够真正地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文化馆可以拓宽藏品展览的形式,让藏品能够真正地走出去,走到群众的身边去。对于藏族服饰的展览可以利用模特走秀的形式来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将不同形式、不同图案的藏族刺绣工艺以丰富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加深群众对藏族图案和工艺的记忆。为了加深群众对藏族服饰的体验感,还可以设置观众拍照区,通过照片的形式加强民族服饰的传播,从而起到高度宣传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宣传文化馆藏品的价值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改革和发展,由于信息技术手段有着高效的传播速度,非遗文化传播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对于文化馆藏品的价值宣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来拓宽发展途径。以往的文化馆藏品价值传播,多数是文化馆对群众设定免费开放日,群众主动到馆内参观。由于缺乏宣传力度,且展览形式缺乏趣味,主动到文化馆来参观的人数逐渐减少。对此,文化馆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大对免费开放日的宣传,让更多人掌握文化馆的开放时间。并且,想要更好地发展文化馆藏品的自身价值,还需要加大藏品展出形式的趣味性。文化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宽藏品展出的形式,可以在馆内循环播放文物知识微电影、设置网上文化馆官方网站等,通过信息技术的高速传播,加大对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对文化馆藏品产生兴趣。尤其对于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文化馆需要建立网上文化馆藏品浏览平台,这对于文化馆藏品的宣传是很好的发展方向。由于文化馆藏品数量众多,仅在一个文化馆展厅内是无法完全展示的,并且,随着非遗文化工作的不断推进,还会涌现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馆藏品,这些藏品都亟需被群众发现。因此,建立网上文化馆藏品平台,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和欣赏文化馆藏品,加深对藏品的了解。并且,由于文化馆藏品是稀有的历史文物,有些藏品是不能近距离呈现给群众的,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浏览,缩短了文化馆藏品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文化馆搜集群众对文化馆藏品展出和收藏的建议,为文化馆的工作和创新提供了便利。通过对文化馆数字化的管理、后台浏览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群众对文化馆藏品的喜爱倾向,为群众设置自动查询和搜索功能,进而为群众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让文化馆藏品真正能够走到群众的身边,展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加深群众与文化馆藏品的情感共鸣
  由于某些文化馆藏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合度并不高,文化馆藏品在群众中的宣传力度也不高。例如藏族的脸谱、藏经等,这些藏品距离当今人们的生活比较久远,并且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这就使文化馆藏品的价值无法发挥出来。因此,文化馆工作者要深度挖掘文化馆藏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生动的生活事迹展现出藏品的情感内涵,激发群众对藏品欣赏的共鸣。文化馆工作者的工作核心就是要掌握每一件藏品的详细特点,加强文化的传承工作,平衡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关系,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馆藏品陈列。
  (四)加强文化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文化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水平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将文化馆藏品的价值宣传出去。首先,文化馆藏品管理人员要加强文物宣传的理念,加强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意识到文化馆藏品的继承和发扬有重要历史意义。其次,文化馆藏品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文物探究的专业水平,随着我国非遗保存和宣传工作的深入展开,许多历史文物相继呈现在世人面前,但是作为文化馆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文物历史价值的研究,管理人员要查阅大量资料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例如对于藏族面具这类历史文物,每一种面具对藏族人民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文化馆工作者要根据藏品的来源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藏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藏品历史价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不仅有利于人民群众加深对文物的了解,也有助于历史文物的传承和记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館藏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化馆要积极创新文化馆藏品的管理形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文物进行保存和展览,拓宽藏品呈现的途径。同时,文化馆藏品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度挖掘每件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让群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文物对人们当今生活的指引作用,从而将文化馆藏品的时代价值发挥到最大。
  作者简介
  雷保平,1986年8月生,男,甘肃卓尼人,卓尼县文化馆初级,本科,研究方向为群众性文化。
  参考文献
  [1]立夏.民间民俗藏品在虹口区图书馆展出[J].上海文化年鉴,2019(1):282-283.
  [2]余学群.浅谈小型博物馆的藏品保管[C].常德:湖南省博物馆学会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3]林翘.地方博物馆藏品科学收藏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陕北地区传统民居窑洞的研究,文章尝试以窑洞自身及其发展环境为基本点,对窑洞民居建筑的存在方式、艺术风格、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窑洞的建筑特征和价值以及在陕北地区窑洞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概述陕北地区窑洞建筑需要保护的必要性和遵循时代进步的紧迫性,指出窑洞民居建筑民宿装饰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而对其发展民宿装饰设计的可行性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陕北窑洞;民宿;装饰设计  一、陕
期刊
摘要:玉带钩兼具装饰与实用的功能,造型多样,玉带钩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初始期、发展期、鼎盛期、回升期四个时期。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玉带钩几十余件,年代以战国及清代时期的居多,这些馆藏的玉带钩大都选料上乘,纹饰精美。  关键词:玉带钩;钩头;龙首;苍龙教子  带钩古称“犀比”,是古人革带连接所用的挂扣。革带是古人腰带的一种,多以生革制成,故称为革带。革带质地生硬厚实,使用时需借助带头将首尾两端扣连,为方便
期刊
摘要:学术界关于湘绣的探讨多针对湘绣本体。本研究参考清末民初的报刊等第一手资料,以文化象征为理论基础,探讨晚清社会飘摇动荡,湘绣却能在极短时间迅速崛起的“异现象”。这与湘军力量的崛起、女性劳动力的充足与  现代性的介入等隐性因素所带来的巨大文化象征力量息息相关,彼此间存在传播的交互性。  关键词:晚晴;湘绣;文化象征;湖湘文化  清朝季末,吏治腐败,内忧外患,社会矛盾空前积聚。然而,地方手工业品牌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古老的手工艺正焕发崭新的光彩,漆艺中丰富的镶嵌材料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其特殊的审美极具魅力。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漆艺技法“螺钿镶嵌”的发展、分类与应用。从螺钿材料特性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用螺钿镶嵌技法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品。  关键词:漆艺;螺钿镶嵌工艺;发展与运用  一、螺钿镶嵌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髹漆工艺在我国流传已久,浙江萧山出土的漆弓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夏商周制漆技术
期刊
摘要:漆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保持着特有的民族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世界,与景泰蓝、瓷器并称为中国工艺品“三宝”。我国漆器生产地区分布较广,福州的漆器在国内的漆苑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福州漆器的发展脉络和制作工序,探讨福州漆器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方法,深入探讨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内涵,提出学习、践行经典文化的策略,探索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豪感、建立文化
期刊
摘要:正在推进的宋都古城保护、修缮以及大力发展的文旅融合,是开封市重点推进的两项工作。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是讲述“开封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  关键词:古城保护修缮;文旅融合;文化自信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素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城市特征。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有着鲜明的城市风貌,明清城墙围合的
期刊
摘要:汉代漆器文化是传统漆器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古代漆器文化的各种特征,对现代漆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本文以汉代漆器文化为背景,首先阐述了汉代漆器的发展历程,其次对汉代漆器的装饰艺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再次剖析现代漆画的发展现状,最后重点阐述了汉代漆器对现代漆画的启示,希望以此促进现代漆画的发展。  关键词:汉代;现代;漆器;漆艺;漆画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期刊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夏代中晚期的都城所在,距今3800多年,是目前为止国际学界认可的“最早的中国”,是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态的重要对象,被学者们誉为“华夏第一王都”。  2019年10月,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成,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心情激动万分,参考查找了许多夏朝前后时期的文献资料,围绕大禹的历史传说事迹,创作了《大禹
期刊
摘要:人类艺术创作最开始是在洞窟内刻画,因此,洞窟壁画是人类艺术创作历史上最古老的形式之一。从公元前3万年到1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到现代艺术中的壁画艺术,创作不断发展繁荣。就纯粹的壁画来说,尽管形式上比较单一,但其包含的艺术精神是当下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需要感悟和思考的。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家的个人作品了解各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精神,在传承与发展艺术的同时,形成不同时代独特的艺术风格
期刊
摘要:清朝外藩蒙古旗管辖地域十分辽阔,在今内蒙古东部及辽吉黑西部地区增设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和哲里木盟行政建置。为了防止反清斗争波及塞外,影响蒙古地区稳定,清政府对热河蒙地实行了长达二百年的封禁政策。这项措施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限制。随着社会发展,清政府为了解决满洲八旗生计、安排难民,开始对热河蒙地进行大规模的垦荒,使这一地区蒙汉杂居,和睦相处,各安生业。随着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清王朝土崩瓦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