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非子“势”论的内在逻辑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agua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家认为,以“君臣上下之分”为核心的政治秩序乃是实现“治世”的关键所在.韩非子的“势”论正围绕实现治世的政治理想而展开.韩非予以“中主”作为“人设之势”的设计对象,但实际上只有“明主”才可能有效营造并得当运用“势”.明主被韩非子视为“道”的化身,全然洞悉必治之道和必然之理,他虽没有儒家仁君的超凡魅力,却颇具法家特色——一位把控绝对化权力又集合人间一切聪慧的全知全能者,关键不在于他本人是否聪慧,而在于他能否集合人间的一切聪慧.该明主在保持极度冷静和自我克制的过程中守法责成和循名责实,最高效和最省事地管理国家事务.韩非子极力反对儒家仁君,但他所期望的明主恰恰需要儒家那般极度的道德自律.韩非子所追求的明主之势治,已然成为一种“适然之善”.
其他文献
人类的大脑袋恐怕是我们身上最值得骄傲的器官了,因为脑容量越大的哺乳动物往往也就越聪明.人类祖先自600万年前和黑猩猩分道扬镳之后,脑容量就一直在增加,但黑猩猩却没怎么变,所以我们的脑容量是黑猩猩的3倍多,聪明程度更是远超黑猩猩.
期刊
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经济资源,而媒介使用建构着人际传播的语境和互动行为,成为人际社会关系的建立、发展及维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以CGSS(2015)为样本,构建因果推断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媒介使用对受众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大众媒介与新媒介的使用对受众社会资本积累具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媒介形态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其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单个媒介形态对受众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并不显著,仅仅是影响社会资本构成的某一个方面,电视和互联网媒介的使用甚至对社会化信任和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升“三全育人”质量是关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详细阐述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落实“五个一流”的具体行动内容,在实现推动高校先进教育理念传播、规范教育行动体系上给各个高校落实新思想提供一定的方向和路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行动指南.高校要教育引领广大师生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继续奋力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
在文学经典的传播和传承这一链条上,中外都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不二法门,就是通过对文学名著或作家故实的改编,将文字类的作品声像化、舞台化和影视化.即使是话剧剧本和影视脚本,如果不是直接诉诸舞台表演或银幕荧屏,其传播力和受众面也是永远无法达到最广度和最高值的.比如,观看过莎剧和相关影视的人数要远比阅读过莎剧剧本的人数多;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著名人物的国人里,得之于声像和影视者要远多于得之于文字者.
期刊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刑法应当为此做出贡献,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鉴定领域被广泛使用的虚拟治理成本法,应当成为加强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有力支撑.但是,在我国污染环境罪的审判实践中,通过虚拟治理成本法确定的生态环境损害数额并没有成为定罪量刑的独立依据,使刑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化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为了在污染环境罪的审判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虚拟治理成本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损害作为一种独立的定罪量刑因素的作用,我国应当通过规范性刑事法律文件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非财产性损害性质,确
新时代为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地方师范院校要把握好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双一流”建设等机遇,彰显地域文化,服务地方发展.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聚焦教师教育,深化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聚焦区域特色,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校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是科教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组织协同、教学协同、资源协同和整体协同视角,提出深化创新科教合作机制:建立科教融合学院,激发校所共治动力,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师资创新能力,形成地方高校特色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道路.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展开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本质是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文化.从哲学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的革命性为新社会形态的实现提供可能,但真实意图是实现文化霸权.从经济层面看,资本主义文化以资本的全球扩张实现资本增值和文化渗透,彰显了资本文明的逐利性和剥削性;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看,西方国家以“平等”“民主”“博爱”的“普世价值”只是欺骗劳动者口号.时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的治理危机验证了资本主义文化难以解决世界问题,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威胁.然而,中华文化的制度优越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贫困加剧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西方福利社会制度更难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不公的事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无法彻底消除贫困难题与解决财富分配高度不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实现全体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