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PAD_sl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高校图书馆所具备的自身优势,公共社会的需求,向社会开放的顾虑及向社会开放的意义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问题。高校图书馆蕴藏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庞大的专业队伍,在学科参考咨询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开放;图书馆资源;信息服务
  
  近年来,有关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问题时常被提及,更因为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该《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要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呼声更高。高校图书馆是否向社会开放,涉及到高校图书馆所具备的自身优势、向社会开放的条件以及公共社会的需求等诸多问题,是否向社会开放应该有一个过程,也需要观念的转变。
  一、高校图书馆的自身优势
  1.高校图书馆蕴藏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完整的学科专业数据库、专题文献数据库、网络电子资源和各种载体的文献馆藏等资源,藏书系统比较完整,整体学科比较齐全,情报含量高,高校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在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2.高校图书馆具有庞大的专业队伍,他们中既有图书情报学专业的人才,也有其他学科的专业人才,人员配备齐全,比例均衡,文化水平较高。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快速地对信息进行管理和传递,向读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具有超前的意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系统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程度非常高,能迅捷地传递信息。
  3.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参考咨询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随着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用户提出的咨询课题数量逐渐增多,且涉及的专业范围也越来越广,高校图书馆能够利用其所具备的丰富资源和业务技能,优化和提升文献信息服务的组织形态和服务层次,以较专业的水准和综合的学科服务范围,来适应社会读者文献信息需求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网上用户开展参考咨询服务。这项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能够充分发挥本馆学科资源和学科馆员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为社会用户提供较深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
  4.高校图书馆如果能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将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部分用于社会公众,将会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利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能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公共社会的需求
  1.随着知识经济的影响扩展和公共知识文化层次的提高,图书馆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潜力得到开发,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化,必然需要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与之相匹配。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用户对数字化信息资源需求呈上升趋势,日趋高涨的数据库购置费用和开发商对版权的严格限制使许多公共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机构举步维艰,在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遇到困难,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上各种用户的需求。
  2.资源共享是当今信息世界的发展趋势,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就是一种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众多校外读者、科研人员都因高校图书馆不对外开放而望书兴叹,这种封闭性的服务方式,不仅使文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实际上把广大读者拒之于馆门之外,大批图书长期无从利用,势必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图书馆蕴藏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正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高校拥有各类型专业和各层次教学、科研人员,教师队伍人员素质整齐,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支队伍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相配合,意味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是公共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为社会提供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作为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在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兼具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职能,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可弥补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和公共服务上的不足和空缺。
  4.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当高校科研机构和地方企业的媒介。高校图书馆可凭借自身文献资源和专业技术的优势,向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及个人提供一些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如科研查新服务、情报跟踪服务、文献代查服务、专利信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高校图书馆还可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主动出击,多方面了解信息用户的需求热点,提供各行业商业信息、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统计数据,开展定题服务、进行市场调研、信息分析处理等专题信息服务。
  三、向社会开放的顾虑
  1.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本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的机构”的规定,围绕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中心任务,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服务的视野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范围之内,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加上观念和高校办学体制的束缚,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对象、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方式、费用的收取等方面还都处于封闭、被动的状态中。
  2.在国内除部分高校图书馆做过一些向社会开放的尝试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没有积极推行向社会开放的举措。主要障碍在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缺乏真正的主动性,缺少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图书馆被动服务仍未完全改变。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难免会给自身带来诸如人员紧缺、工作量增大、管理难度增加、影响本校读者正常使用等难题,所以,它向社会开放必须量力而行,事先确定开放时间、开放范围、开放对象、开放方式以及开放条件等等。
  3.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问题上,有学者主张,从服务对象来说,应该面对学术型、研究型读者,而不是各类消遣娱乐型读者;从服务方式上,以定题服务、检索咨询为主,而减少文献外借,以避免造成对本校教学和科研的影响;因为高校毕竟馆藏的资源是针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来构置的,资源体系实际上不是公众的资源或者是大众化的阅读,和公众图书馆在阅读的范围、馆藏资料方面是有不同侧重的,应优先保证对学生、教师的服务。
  四、结论
  1.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在动力,随着高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走向更加开放,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克服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意识,如果高校图书馆仍然固守传统的观念,只将资源的利用和服务对象限制在本校的用户范围,不仅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全面发展。
  2.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并不单纯是造福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问题,高校自身也可以从中受益。此举可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高校的社会声望;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虽然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不应该以赢利为目的,但适当收取服务费是应该的;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向社会开放,能避免信息生产、开发与现实需求脱节的盲目服务的缺陷;为社会技术信息需求部门和学校科研机构牵线搭桥,使学校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3.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较长,这个过程包含了准备工作、调研工作、具体工作的落实,要考虑向社会开放的程度,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要调整人们的观念,以加快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步伐,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
  参考文献:
  [1] 肖爱燕.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优势与策略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3).
  [2] 刘文青,鄢朝晖.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献信息服务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
其他文献
<正> 我乡位于长江边。根据土壤普查,土壤含速效钾67.0ppm,属极度缺钾。随着棉花产量的提高,棉花从土壤中吸收的钾肥量也越来越多,加之氮素化肥用量的增加,有机肥料投入的不
<正>~~
期刊
【摘要】新媒体反腐的发展体现了新时代公民关注、参与政治活动的需求。新媒体反腐扩大了群众的政治参与,促进了政治环境的净化,推动了廉政建设主流政治话语的形成,集中体现出多重政治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反腐 政治参与 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反腐是指政治主体通过新媒体渠道曝光、监督、检举各类腐败活动的行为,具有活跃性、实时性以及时代性等特点。近几年来,反腐败工作的持续
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特点出发,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征,对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同时针对影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改善教学效果的
<正> 在山西发展粮棉两熟,从技术上必须解决棉花晚熟、操作难和倒茬难的问题。我们试图在原有种植技术基础上,通过筛选适合两熟栽培的品种,研究解决棉花促早熟高产技术,使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普遍弱
对于高校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活动的财务筹划与预算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应现有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特点的财务分析和预算方案,对高校资金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正】物理学固然不是美学,但物理学中包含着美。由于物理学所反映的是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规律性,也就同时展现了自然界在结构上的对称、和谐与韵律美。由于科学理论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来河北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教育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梳理河北省教育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程度,并提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高校在新时期应树立平衡与和谐的教育观,并明确提出高校进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均衡发展,而其根本方法是寻求平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