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雾计算的嵌入式异构计算服务放置策略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k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限于云与端设备间的长距离通信,仅在云上处理数据已经不能满足时间敏感应用的需求,这促使部分应用开始向下层边缘设备扩展.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发展,雾计算成为了连接云与端设备的新型计算范式,可以在更靠近数据源的地方执行应用程序.雾层计算能力通常源于高性能异构嵌入式板卡,服务在雾计算层不同的映射放置策略,对雾计算层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影响巨大.现有的服务放置策略多数以提高系统服务质量为目标,忽略了嵌入式设备的异构性及计算资源的受限性,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雾计算应用的服务放置策略,基于微服务架构,对雾计算层异构资源进行优化建模,细化了资源异构属性表征,在保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动态对比服务放置消耗提升系统资源利用率.将这种策略与基于请求率的放置策略和iFogSim默认放置策略进行对比,该策略的系统资源利用率分别提高了约10.7%和28.7%.
其他文献
为提高沥青路面无损检测精度,明确沥青混合料的介电特性,基于Maxwell方程建立了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测量多个频率下沥青混合料的相对介电常数,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并将该模型与Brown模型、CRIM模型和Rayleigh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验证其优越性.结果表明:频率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当频率增大至1 M Hz后沥青混合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保持稳定.基于Maxwell方程的介电模型与其它三种模型相比拟合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仅为0.5%.
为了探究傅式相位谱和幅值谱对于不同结构形式地震反应影响规律,构造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相位谱和幅值谱的人工地震动,利用S A P2000有限元软件分别构建抗震和隔震结构模型,进行结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弹性阶段还是弹塑性阶段傅氏谱的变化均会对结构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弹塑性阶段结构地震响应的离散性大于弹性阶段;对于抗震结构和隔震结构,随着震级的增加及场地条件由I类到III类,结构地震响应的离散性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因此,在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应重视傅氏谱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幅值谱和相位谱的特征的基础上进
当边缘计算平台中存在已知和未知性能的计算节点时,这一场景下的任务调度称为半线上任务调度.由于未知性能节点的影响,一般任务调度方法可能导致任务执行时间或传输时间过长,使得边缘计算平台高能耗的问题更加突出.针对此问题,以能耗优化为目标,提出了 一种面向边缘计算平台的半线上任务动态调度方法.首先,考虑边缘计算平台中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边缘节点的处理速度、路由延迟和队列长度三个角度,引入边缘节点的任务执行能耗、任务传输能耗和空闲能耗,建立了面向能耗优化的边缘计算平台任务调度模型;其次,对于边缘计算平台中的未知性
鄂咸高速道路沿线常用集料稀缺,安山岩储量丰富,但采用安山岩及常规沥青成型的混合料却存在着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能方面的不足.在传统规范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AIMS集料表观特性分析发现,安山岩集料表面纹理指数较低.针对安山岩表面纹理不足,提出一级颚破、调整关键参数后的二级反击破和三级冲击破的集料破碎加工系统,成功将安山岩应用于沥青路面下面层.
对基于“后掺法”工艺制备的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试件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测试,测定不同应力比条件下的环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SAC-10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并与传统环氧沥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后掺法”自主研发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路用性能与传统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性能相当,且显著优于SBS改性沥青SAC-10混合料;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具有优异的疲劳性能,更适用于钢桥面铺装,可以降低结构层的铺装厚度.
基于单洞工法施工的无中墙连拱隧道后行洞施工紧邻先行洞,先行洞支护结构及围岩受力情况受后行洞施工工法及爆破影响很大.文中以云南省某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后行洞开挖工法进行了静力学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台阶预留核心土和CD法两种施工工法下隧道洞身变形、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分布以及支护结构应力情况.通过施加爆破荷载进行动力学仿真预测监测点峰值振动速度.结果表明:CD法施工更利于结构安全,监测点爆破振速均在安全范围之内.
对称介质层结构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特别是有耗情形居多,例如许多人工材料以及吸波材料,为了掌握这些结构的电磁传输效应,需要研究其电磁反射和透射特性.针对这种结构的特性,采用等效四端网络法研究了有耗对称介质层结构的反射特性.该方法借鉴传输线理论和传播矩阵的思想,将平面电磁波在有耗对称介质层的传输等效为四端网络,实现了对层状界面矩阵的简化处理,只考虑空间相位矩阵.相比于传播矩阵法,减少了矩阵连乘的数量,从而降低计算量,实现了反射系数的快速计算.文中光子晶体算例中,等效四端网络法的计算效率相比于传播矩阵法提升超
微服务架构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一组松散耦合的细粒度服务,各个微服务独立部署更新.同时,这些微服务相互协作形成了多条存在交叉的微服务链,服务的交叉点成为资源竞争的关键位置.因此,合理地为服务分配资源,能有效地解决服务链交叉带来的资源竞争问题,从而提高任务调度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降低了任务响应时间.然而现有的研究中往往忽视或简化了服务链交叉访问微服务时产生的冲突问题,导致系统调度效果差.为此,针对微服务链交叉产生的资源竞争问题,以系统资源利用率及处理请求的全局响应时间为衡量指标,将微服务架构中服务的资源消耗情况和
实体关系抽取旨在给定的一个句子中抽取两个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实体关系抽取是信息抽取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任务.尽管近年来已出现了一些较好的深度实体关系抽取算法,但如何充分利用语料库信息并有效地抽取语句中实体间的语义关系,以进一步提高深度模型的精度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基于训练文库构建了一种新的实体语义关系图,随着测试的进行它也可以不断扩展.实体语义关系图用于从语料库的所有句子中全局获取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然后,选取语料库中存在的大量“other”关系作为负样本进行训练,以提高分类性能.最
随着图形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计算单元的快速发展,由不同类型计算资源组成的异构计算平台具有计算资源丰富、架构灵活多样、并行处理能力强等优点,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异构计算平台任务调度中存在的计算资源异构及缺乏任务全局信息的问题,首先根据任务及资源的属性进行任务执行的抽象建模;然后利用图神经网络对任务和计算资源进行可伸缩的状态信息编码,从3个层次聚合任务及资源特征,解决了任务数量不确定、缺乏全局信息的问题;接着以最小化任务的平均完成时间为目标,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