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以来,随着略读课文比例的增加,我一直在思考:略读课文究竟如何上才好,如何上才能让教师省力,让学生收益。今年五月份,我有幸听了南宁市教科所黄中南教授的报告,他也谈到了“略读课文如何上”的问题。其中他讲到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他是这样说的:“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要敢于放手,不要将课文“嚼”得过烂再“喂”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叶圣陶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上也讲到:“对略读这类课文教学提出的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综合上述所言,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上略读课文,教师要略讲,但不能让学生略知。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类课文教学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从这册开始直到六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中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建议基本上相同。根据这样的要求,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我在脑海中产生一种想法:略读课文是不是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上:读文──合作──交流——拓展。
如教学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时候,我决定只抛给学生三个问题,让他们先带着这三个问题去读课文、去思考、去交流。这三个问题是: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词句不理解呢?2.读了课文,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呢?4.你想对毛主席说些什么呢?当然,在上课前我对文本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和准确把握,抛出问题20分钟后,我便引导他们进行全班交流。发现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也很会提问题,也发现有的学生很会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还发现有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特别是“读了课文,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呢?”这个环节,学生几乎是畅所欲言,有的学生在说到感动之处还流泪了。这节课过后,我更加相信:用“读文──合作──交流——拓展”这四个环节来上略读课文,我们的农村孩子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才学得更自主、更开放,
从以上的实践中,我除了悟出用“读文──合作──交流——拓展”这四个环节来上略读课文较有效之外,我还注意到了上略读课文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大胆放手,给学生留“足”自读自悟的时间。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2.教师在解读文本后做好引导,课堂结构求“简”。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的略读课堂教学结构显得比较简约、粗线条,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
3.尊重学生个性,学习方法要“活”。略读课文阅读的要求比较低,又少了许多烦琐的头绪,气氛显得轻松自如,这为师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因而略读课应该是最有特色的语文课。课堂中我们要为学生搭设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王崧舟老师在浙江省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总结上说:“‘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他们才能‘会学’,才能‘学会’。”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总的来说,略读课文在客观上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及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交流的平台,通过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研究、交流,让略读课文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何尝不是师生共建的快乐的“心灵之旅”呢?
(责编 张亚莎)
如教学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时候,我决定只抛给学生三个问题,让他们先带着这三个问题去读课文、去思考、去交流。这三个问题是: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词句不理解呢?2.读了课文,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呢?4.你想对毛主席说些什么呢?当然,在上课前我对文本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和准确把握,抛出问题20分钟后,我便引导他们进行全班交流。发现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也很会提问题,也发现有的学生很会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还发现有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特别是“读了课文,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呢?”这个环节,学生几乎是畅所欲言,有的学生在说到感动之处还流泪了。这节课过后,我更加相信:用“读文──合作──交流——拓展”这四个环节来上略读课文,我们的农村孩子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才学得更自主、更开放,
从以上的实践中,我除了悟出用“读文──合作──交流——拓展”这四个环节来上略读课文较有效之外,我还注意到了上略读课文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大胆放手,给学生留“足”自读自悟的时间。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2.教师在解读文本后做好引导,课堂结构求“简”。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的略读课堂教学结构显得比较简约、粗线条,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
3.尊重学生个性,学习方法要“活”。略读课文阅读的要求比较低,又少了许多烦琐的头绪,气氛显得轻松自如,这为师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因而略读课应该是最有特色的语文课。课堂中我们要为学生搭设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王崧舟老师在浙江省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总结上说:“‘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他们才能‘会学’,才能‘学会’。”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总的来说,略读课文在客观上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及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交流的平台,通过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研究、交流,让略读课文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何尝不是师生共建的快乐的“心灵之旅”呢?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