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资助课题“湖南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JK015BZY027,主持人:侯建军)。
摘要: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强劲需求,区域内高职院校应以汽车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从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高效服务并全力助推湖南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服务产业;协同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十五”以来,湖南连续三个“五年规划”将汽车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形成了“以长株潭为中心、直径为300公里的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的第三个千亿元子产业。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支撑与服务湖南现代农业、湖南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规模和产业需求相适应。”目前,全省已有42所高职院校开办汽车类专业、专业点达90个,但存在专业关联度较低、资源共享性不够、管理运行效益不高、集约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资源利用的专业分割,限制了专业的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建设难以得到产业界的长期支持与高效参与。为此,湖南相关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新要求,重新思考和布局汽车专业群建设,以充分发挥汽车专业群的集约效应,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全力助推湖南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二、 湖南汽车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汽车产业是湖南省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发展产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较多,已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全省拥有整车生产企业51家,年生产、改装能力达230多万辆,产品涵盖轿车、载货车、越野车等8大类别,汽车零部件配套企業达350余家,全省汽车产业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区域,衡阳、永州、常德、邵阳、娄底、益阳等市为零部件配套基地的汽车产业格局。《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适应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2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39万人左右,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20%左右。
(一) 湖南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制造类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问卷调研、网络搜索、现场走访等方式,对省内主要汽车工业园区的相关企业开展了调研。结果分析显示,2014-2016年各企业都表现出了对于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在调查的7个加工制造类技术工种中,近三年人才需求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达5500人;其次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达2800人。同时,对岗位人才层次需求分析显示,企业对高职汽车制造(含机械制造)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主要工作岗位包括:一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工作,占47.3%;二是操作与维护岗位,从事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占27.2%;三是质量检验监督等工作,占 13.8%;四是从事产品营销、行政管理等工作,占11.7%。
(二) 湖南汽车营销服务企业类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2014-2016年各企业都表现出了对于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检测诊断、维护保养、营销服务、保险理赔、定损评估等5类岗位中,近三年需求最大的是维护保养人才达13100人;其次是营销服务人才达9260人。同时,对岗位人才层次需求分析显示,汽车检测诊断岗位群对高职层次需求最大,其次是营销服务和定损评估等岗位。
根据以上调研数据统计和类比分析估算,“十三五”初全省汽车工业将拥有职工31.2万人,新增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约49980人,占新增员工总数的22%左右;全行业新增的 22.76 万职工中,博士层次961人,占0.42%;硕士层次4076人,占1.79%;本科层次15474人,占6.797%;专科与职业技术学院层次37940人,占16.67%;中专中技层次81320人,占35.72%。其中,新增的专科与职业技术学院层次37940人中,高职汽车制造类专业人才约占35%(超过1.3万人),高职汽车营销服务类专业人才约占65%(超过2.4万人)。
三、 加强汽车专业群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汽车产业发展的能力
专业群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将若干个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相关专业组合而成的一个专业集群。随着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而汽车专业群集聚了相关专业的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基础与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其发展可以依靠原有专业、实训和师资基础灵活调整专业方向,或不断往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拓展,增强了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市场适应性,能有效培养各种汽车高技能人才,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 深度融入汽车产业链,培育覆盖汽车前、后市场的专业集群
高职院校要逐步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的行政隶属关系,在专业建设上紧密对接湖南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规划,稳步推进专业改造工程;要以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汽车产业职业岗位群和学校办学实际,以龙头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汽车专业群;要对系部和专业设置进行布局调整,面向汽车前、后市场,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等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支撑进行规划建设,对接汽车产业链设置专业,分步推进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造型技术、新能源汽车、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相关专业设置,逐步实现专业群设置全面对接产业链。 (二) 紧密对接职业岗位群,构建“基础模块 专业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汽车专业群应根据汽车产业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各类“汽车医生”为目标,坚持“医德”、“医术”培养并重,按照“基础→核心→拓展”的思路,科学设计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专业群课程架构,努力构建“基础模块 专业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一是努力搭建基础课程通用平台。汽车专业群各相关专业均应设置相同或相近的人文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汽车专业群须以“一个经典保健”作为各类“汽车医生”必会的一个“规定动作”,通过《汽车文化》、《汽车结构》、《汽车维护》等基础课程的开设,以此强化“汽车医生”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努力开发核心能力课程模块。打破专业界线,努力构建专业群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可供群内各专业学生自主选择。以培养“完成汽车产业相关职业岗位较为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为目标,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新技术为主线,加大对各类综合性训练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整车企业的深度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引进或联合开发以品牌技术为主线的“纵向提升课程”;同时要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汽车装调、故障检修、售后服务、整车营销、汽车智能、新能源汽车”为方向的“横向拓展课程”。通过汽车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既提高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又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汽车产业未来职业岗位的变化要求。
(三)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优化“分层递进、集约共享”的专业群实训条件
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的实训条件各专业分散建设的做法,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共享型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核心技能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思路,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化、集约共享的汽车实训基地。一是通过“整改”、“重组”、“集成”等措施,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发动機拆装、底盘拆装、汽车电器、汽车电子产品制作等专业群基础实训平台。在优化原有实训室功能和布局的同时,重点考虑“教学做一体化”,所有汽车实训室进一步完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条件。二是以专业群面向的就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努力构建模块化专业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工作过程的职业化和系统化,还应实现与企业的共建共享,更好地发挥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三是以订单培养为主导,引名企入校园,共建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现学生拓展能力培养和员工技术技能培训两大功能。同时,应按照汽车专业群所在技术领域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柴油机共轨检测、驱动电机及控制、汽车智能创新、汽车营销体验等专门化方向实训室,并以此为基础组建集约共享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四) 科学统筹师资建设,打造“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群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应按照汽车专业群的要求配备师资队伍,淡化教师专属某一特定专业教研室的传统管理模式。以专业群为纽带,按照“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专业群教学团队。一是加强专业群带头人队伍建设。要以汽车教学名师或技能大师为核心,以专业带头人为骨干,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优势互补的专业群带头人队伍。二是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应建立适应不同课程团队内在要求的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打破专业课程只专属某一特定专业与系部的传统做法,对于群内不同专业开设的相同或相近课程,按照课程属性均由同一课程团队负责,以便更好地发挥专业群教师资源共享互补的优势。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建立和完善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在汽车专业群聘用更多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努力打造一支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 坚持集约高效共享,建设“数字化、共享型”的专业群教育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应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努力构建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用户多样化学习需求、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开放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涵盖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模块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包括培养方案、行企标准、网络课程、测评系统等内容,要广泛采用图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微课等媒体形式,为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教学指导、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从而引领全省汽车产业发展、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汽车专业群还应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组织群内师生上传各类教学或学习资料,进一步实现专业群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六) 深入校企协同创新,共建融产学研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选定合作基础好的企业,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思路,深入校企协同创新,建设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可以采用“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的方式,校企共同建设具有“新车试装”、“售后服务”、“技术研发”之一或多功能的技术中心。基地可通过签订协议明确“资源配置、生产经营管理、教学与培训、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从而实现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推动学院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专业群对话协作平台和常态沟通机制建设,不断推动汽车专业群与区域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建军.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及建议[J].汽车工业研究,2016,(04):22-25.
[2]邓志革,侯建军.高职汽车专业群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62-65.
[3]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3):36-40.
[4]侯建军.对接汽车产业 培育汽车专业群—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2):26-29.
摘要: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强劲需求,区域内高职院校应以汽车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从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高效服务并全力助推湖南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服务产业;协同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十五”以来,湖南连续三个“五年规划”将汽车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形成了“以长株潭为中心、直径为300公里的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的第三个千亿元子产业。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支撑与服务湖南现代农业、湖南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规模和产业需求相适应。”目前,全省已有42所高职院校开办汽车类专业、专业点达90个,但存在专业关联度较低、资源共享性不够、管理运行效益不高、集约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资源利用的专业分割,限制了专业的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建设难以得到产业界的长期支持与高效参与。为此,湖南相关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新要求,重新思考和布局汽车专业群建设,以充分发挥汽车专业群的集约效应,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全力助推湖南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二、 湖南汽车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汽车产业是湖南省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发展产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较多,已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全省拥有整车生产企业51家,年生产、改装能力达230多万辆,产品涵盖轿车、载货车、越野车等8大类别,汽车零部件配套企業达350余家,全省汽车产业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区域,衡阳、永州、常德、邵阳、娄底、益阳等市为零部件配套基地的汽车产业格局。《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适应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2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39万人左右,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20%左右。
(一) 湖南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制造类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问卷调研、网络搜索、现场走访等方式,对省内主要汽车工业园区的相关企业开展了调研。结果分析显示,2014-2016年各企业都表现出了对于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在调查的7个加工制造类技术工种中,近三年人才需求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达5500人;其次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达2800人。同时,对岗位人才层次需求分析显示,企业对高职汽车制造(含机械制造)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主要工作岗位包括:一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工作,占47.3%;二是操作与维护岗位,从事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占27.2%;三是质量检验监督等工作,占 13.8%;四是从事产品营销、行政管理等工作,占11.7%。
(二) 湖南汽车营销服务企业类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2014-2016年各企业都表现出了对于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检测诊断、维护保养、营销服务、保险理赔、定损评估等5类岗位中,近三年需求最大的是维护保养人才达13100人;其次是营销服务人才达9260人。同时,对岗位人才层次需求分析显示,汽车检测诊断岗位群对高职层次需求最大,其次是营销服务和定损评估等岗位。
根据以上调研数据统计和类比分析估算,“十三五”初全省汽车工业将拥有职工31.2万人,新增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约49980人,占新增员工总数的22%左右;全行业新增的 22.76 万职工中,博士层次961人,占0.42%;硕士层次4076人,占1.79%;本科层次15474人,占6.797%;专科与职业技术学院层次37940人,占16.67%;中专中技层次81320人,占35.72%。其中,新增的专科与职业技术学院层次37940人中,高职汽车制造类专业人才约占35%(超过1.3万人),高职汽车营销服务类专业人才约占65%(超过2.4万人)。
三、 加强汽车专业群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汽车产业发展的能力
专业群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将若干个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相关专业组合而成的一个专业集群。随着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而汽车专业群集聚了相关专业的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基础与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其发展可以依靠原有专业、实训和师资基础灵活调整专业方向,或不断往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拓展,增强了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与市场适应性,能有效培养各种汽车高技能人才,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 深度融入汽车产业链,培育覆盖汽车前、后市场的专业集群
高职院校要逐步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的行政隶属关系,在专业建设上紧密对接湖南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规划,稳步推进专业改造工程;要以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汽车产业职业岗位群和学校办学实际,以龙头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汽车专业群;要对系部和专业设置进行布局调整,面向汽车前、后市场,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等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支撑进行规划建设,对接汽车产业链设置专业,分步推进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造型技术、新能源汽车、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相关专业设置,逐步实现专业群设置全面对接产业链。 (二) 紧密对接职业岗位群,构建“基础模块 专业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汽车专业群应根据汽车产业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各类“汽车医生”为目标,坚持“医德”、“医术”培养并重,按照“基础→核心→拓展”的思路,科学设计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专业群课程架构,努力构建“基础模块 专业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一是努力搭建基础课程通用平台。汽车专业群各相关专业均应设置相同或相近的人文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汽车专业群须以“一个经典保健”作为各类“汽车医生”必会的一个“规定动作”,通过《汽车文化》、《汽车结构》、《汽车维护》等基础课程的开设,以此强化“汽车医生”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努力开发核心能力课程模块。打破专业界线,努力构建专业群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可供群内各专业学生自主选择。以培养“完成汽车产业相关职业岗位较为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为目标,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新技术为主线,加大对各类综合性训练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整车企业的深度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引进或联合开发以品牌技术为主线的“纵向提升课程”;同时要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汽车装调、故障检修、售后服务、整车营销、汽车智能、新能源汽车”为方向的“横向拓展课程”。通过汽车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既提高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又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汽车产业未来职业岗位的变化要求。
(三)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优化“分层递进、集约共享”的专业群实训条件
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的实训条件各专业分散建设的做法,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共享型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核心技能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思路,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化、集约共享的汽车实训基地。一是通过“整改”、“重组”、“集成”等措施,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发动機拆装、底盘拆装、汽车电器、汽车电子产品制作等专业群基础实训平台。在优化原有实训室功能和布局的同时,重点考虑“教学做一体化”,所有汽车实训室进一步完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条件。二是以专业群面向的就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努力构建模块化专业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工作过程的职业化和系统化,还应实现与企业的共建共享,更好地发挥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三是以订单培养为主导,引名企入校园,共建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现学生拓展能力培养和员工技术技能培训两大功能。同时,应按照汽车专业群所在技术领域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柴油机共轨检测、驱动电机及控制、汽车智能创新、汽车营销体验等专门化方向实训室,并以此为基础组建集约共享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四) 科学统筹师资建设,打造“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群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应按照汽车专业群的要求配备师资队伍,淡化教师专属某一特定专业教研室的传统管理模式。以专业群为纽带,按照“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专业群教学团队。一是加强专业群带头人队伍建设。要以汽车教学名师或技能大师为核心,以专业带头人为骨干,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优势互补的专业群带头人队伍。二是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应建立适应不同课程团队内在要求的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打破专业课程只专属某一特定专业与系部的传统做法,对于群内不同专业开设的相同或相近课程,按照课程属性均由同一课程团队负责,以便更好地发挥专业群教师资源共享互补的优势。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建立和完善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在汽车专业群聘用更多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努力打造一支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 坚持集约高效共享,建设“数字化、共享型”的专业群教育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应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努力构建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用户多样化学习需求、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开放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涵盖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模块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包括培养方案、行企标准、网络课程、测评系统等内容,要广泛采用图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微课等媒体形式,为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教学指导、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从而引领全省汽车产业发展、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汽车专业群还应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组织群内师生上传各类教学或学习资料,进一步实现专业群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六) 深入校企协同创新,共建融产学研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选定合作基础好的企业,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思路,深入校企协同创新,建设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可以采用“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的方式,校企共同建设具有“新车试装”、“售后服务”、“技术研发”之一或多功能的技术中心。基地可通过签订协议明确“资源配置、生产经营管理、教学与培训、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从而实现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推动学院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专业群对话协作平台和常态沟通机制建设,不断推动汽车专业群与区域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建军.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及建议[J].汽车工业研究,2016,(04):22-25.
[2]邓志革,侯建军.高职汽车专业群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62-65.
[3]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3):36-40.
[4]侯建军.对接汽车产业 培育汽车专业群—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