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钟楼:空间拓展与媒介隐喻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与灯光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发挥自身本体意义与实体空间、照明等基础功能之外,还在不同程度上拓展了城市空间,作为媒介传播着信息、满足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当二者融为一体时,光影建筑更是起到了阐释媒体建筑、丰富城市空间、表征符号文化、构筑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光影钟楼”为研究对象,以期透视光影建筑的媒介文化意蕴。
  关键词:城市灯光;媒体建筑;媒介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242-03
  随着城市化浪潮在全球的推进,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城市本身就是实现传播和构建现实的媒介[1]。建筑之于城市,其外形、结构直观地展现着城市形象,凝聚着人们的审美、信仰、认同,标志性建筑物更是蕴含着与城市整体相契合的独特价值与文化。灯光之于城市,除了点亮城市夜空的基本照明作用以外,还作为一种媒介传递着城市内在的文化意蕴,拓展丰富着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两个重要元素,光与建筑的融合使得建筑本体升华出一种新质态,不仅塑造了新的城市视觉符号与景观、提升了城市辨识度与品牌形象,也拓展了城市公共空间,丰富了城市空间层次,促进了人们的具身交往与文化认同。钟楼作为西安的标志性古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区位,成为西安的城市标志和人文中心。白日的钟楼饱含历史感与沧桑感,夜间的“光影钟楼”则更具灵动性与观赏性,亦具备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媒介隐喻。
  一、光影钟楼——媒体建筑再阐释
  从光与建筑的本体特性看,光无法触摸,但通过其他介质能更好地被展示且形态多元,而建筑乃至一切事物在夜晚空间的存在都需要通过光才能被感知。从媒介特性看,展示城市夜晚空间的灯光,既是“昼夜”联系的媒介,也是人们与城市夜晚空间交流的媒介。建筑作为一种媒介,不仅能通过本体的符号系统传递信息与意义,还能为人们的接触提供媒介。这种接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在身体、情感、知识、信息等诸多方面的联系的总和,这种媒介则能将“聚集”与“传播”融为一体,创造一种微妙的媒介感知[2]。光与建筑直观样态融合的深层是“光媒体建筑”的形成,是对光媒介与建筑媒介的再延伸,是一种艺术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具有信息性与审美性的双重功能。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光媒体建筑”使静态的建筑本身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信息传播的生产者和社会不同个体之间的连接者。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位置,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的景云钟而得名,是古代西安城区报时的主要公共设施,现已成为钟楼博物馆,每日进行敲钟报时与编钟表演,担任着历史育化和文化推广的角色。日间的钟楼展现着其作为一种媒介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是“静态性”的钟楼;而灯光加持下的夜间钟楼则被赋予了现代性意义,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景观,与周围的现代化环境及人们的夜晚生活流动交织。
  “光影钟楼”作为一种媒介,纵深了其本体的时间性。单从照明功能来看,灯光的加持能使钟楼的日间形态、建筑结构在夜晚得到更好的展现,是对“昼夜”时间的丰富与拓展;而从艺术功能来看,灯光的融入使钟楼更具艺术性与观赏性,也建立起了历史感与现代性间的联系。“光影钟楼”作为一种媒介,亦承载与汇聚着人们心中的“钟楼情结”,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方正的布局是西安特色,钟楼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坐标延伸着城市四条动脉,因而成了西安地理与精神的双重坐标。“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多年前的“晨钟暮鼓”标志着长安的生活节奏,当下的“晨钟暮鼓”则更是人们思绪与情怀的寄托。灯光的加持使得夜景成为人们欣赏城市夜晚空间的一个维度,而在西安,最初的夜景便源于钟楼。钟楼与灯光相融而生的“光媒体建筑”,使得人们的情结在夜间有了更好的安放与寄托以及实体展现。
  二、光影钟楼——空间层次再丰富
  建筑是构筑一个城市实体空间的主要手段,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往往由于本体特殊性能汇聚诸多资源,进而衍生出以其为核心的空间。灯光与建筑的融合不仅升华了建筑的夜间形态,也与建筑共同规划了不同于日间的第二空间,营造了不同的空间氛围。移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个体的身体“缺席”和“茧房”效应,建筑与光相融的“光影建筑”有效擴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虚拟边界,使物理场所有了“情境化”的展示元素,能吸引具有不同身份特征的“节点”进行公共实践,在培养社会交往技能的同时也创造出身体“集体在场”的传播场域,大众的参与沟通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于空间的集体想象[3]。
  钟楼空间是一种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实体空间形态,一是其本体的物质结构空间,二是其长期矗立在城市中所带来的有形空间。无论是作为建筑本体构造的层楼空间、与鼓楼共同规划出的钟鼓楼广场空间,还是以钟楼为核心铺陈的钟楼商圈空间,都是一种经由人们的实践而形成的可以被观察、体验和感知的空间。日间的钟楼空间以其实体直观样态被感知,历史悠久的钟楼矗立在繁华的城市中心,过客纷杂,车流不息,钟楼的空间感兼具历史性与现代性。夜间,本身即具有空间感的灯光的融入与具备建筑空间感的钟楼相融,构建出不同于白日的新型空间样态。
  从有形的实体空间来看,夜间“光影钟楼”的空间感首先体现在建筑本体空间上。在光色的灵活对比与光照方式的多元应用下,相较于日间的沧桑感与分量感,夜间的钟楼具有更加轻盈的通透空间感。其次,夜间“光影钟楼”的空间感还体现在其所衍生出的空间,如钟鼓楼广场与钟楼商圈。夜晚的钟鼓楼广场,其绿地景观依据植物特性采取不同的照明方式,以形成空间层次感。棋盘式布局的方正草坪采用低矮的草坪灯渲染亲切氛围,色彩采用白光,与整体空间的和谐度较高;树下采用地灯向上投射,以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感;路灯的光则预设了一个有顶层的空间度。钟鼓楼广场北侧的仿古建筑群则多采用暖光源,以白色和黄色为主,营造了现代、时尚与古典并存的空间氛围,与绿化广场的光影空间感形成暖冷对比,但两种空间并不矛盾,因以钟楼为核心点衍生而具有内在统一性。钟楼商圈的灯光也是以钟楼本体为核心延展,钟楼饭店、开元商城、钟楼邮局、世纪金花遥对钟楼四角,川流不息的车流灯光形成动态的韵律感,这些元素与钟楼相对比构建出了一个富有古典性、时代性,动静结合的夜晚新空间。   从无形的精神空间来看,夜间的“光影钟楼”具备强调与汇集的作用,是一种民主化媒介。具备汇聚作用的城市空间往往具有特殊性,能影响空间内人们的活动与行为,是完成空间“公共性”建构的重要前提,也是空间场所建立的重要途径[4]。钟楼的位置与历史文化性构成了其标志性区位,使其成为西安城市名片的一部分,成了西安人心中城市情结的一部分,也是其空间汇聚作用的重要来源。在夜晚,钟楼自身所加持的精巧设计的灯光及其衍生空间灯光使其汇聚作用格外明显,有效促进了人们的具身交往,构建了新的公共领域,加强了城市空间的沟通意味与空间集体想象。2019年9月26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西安钟楼上演了一场《我爱你,中国》的“快闪”合唱,各界代表汇聚钟楼,一起为祖国歌唱。伴随着歌声,歌唱者们手中的小国旗一起挥舞,巨幅国旗在钟楼的四面基座外墙展开,与灯光相映、与歌声相衬,家国情怀与爱国之情在人们中间传递,在空间中流动。钟楼之外,开元商城、钟楼邮局等对角空间内的游客、路人等也纷纷被此氛围感染,加入了合唱的队伍中来。此次“快闪”无疑是一次媒介事件,在人们心中仪式化地加固了对于祖国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引发与唤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共识,这种唤起点可追溯至钟楼空间。
  三、光影钟楼——符号文化再表征
  城市建筑是城市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及城市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与文化古迹。这是一个奇妙的城市空间,变迁更迭的历史余韵与日月光阴都附着于不同形式、材料、规模、风格的建筑上,这些建筑因对历史印迹与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发展,成了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成了西安城市符号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分子。近年来,灯光的艺术与文化功能愈发重要,其与建筑相融而成的“光影建筑”即空间媒介意蕴的传达与表现,在城市的物质空间叙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光影钟楼”是西安诸多“光影建筑”中的一个典型符号,无论是建筑本体的基座、材料、形式还是其衍生出的空间,以及灯光的设计与应用,都具有特定的符号与文化意义,是建构城市形象的传播介质与符号表征。
  从“光影钟楼”本身来看,夜间钟楼顶部琉璃瓦的照明灯具被漆成靛青色,远观犹如青色的通透水晶。钟楼二层与三层的墙壁采用琥珀色泛光灯与红光结合照明的方式,营造出的温暖感与青色琉璃瓦的清冷感形成对比。钟楼一层外檐金柱明间的六抹隔扇门在灯光的映衬下,还原出龟背锦的隔心图案;二层外檐金柱明间隔扇门的隔心图案菱花心在灯光的映衬下复现,裙板图案上的著名人物事迹如木兰从军、文姬归汉等也被一一还原。基座的白色冷光照明则使钟楼的分量感与稳重感有所回归,与基座之上的光影建筑形成了冷暖对比,使“光影钟楼”更具层次感。灯光的融入不仅反映出钟楼建筑本体的面目,还发挥了灯光自身的文化与艺术价值,重新调动了夜晚钟楼的历史文化符号系统,为其赋予了一种与白日不同的现代时尚感,使其在周边商圈的现代化灯光设计中依然保有自己的标志性,且更具灵韵与观赏性。“光影钟楼”打破了昼夜界限,使得钟楼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在夜间仍然得以留存并丰富。
  居伊德波曾以“景观”来概括当代社会,这个概念也可以被用来理解“光影钟楼”及其衍生空间的符号文化表征。“光影钟楼”的直观样态是历史文化底蕴的表征与城市形象的标志,这种功能是在一定空间中实现的,同时“光影钟楼”也在生产并建构着空间。以钟楼与鼓楼衍生出的钟鼓楼广场为例,钟楼在设计与建设之初具有阻隔西安从南至北形成的一线“龙脉”的目的,但钟鼓楼广场的设计与建设则是出于开掘城市空间、实现城市振兴、构建文化空间与消费空间的目的。钟鼓楼广场由绿化布景广场、下沉式商业街、商业建筑和景观建筑构成,其空间层次兼融地上与地下、室内与室外,是一座兼具文化特性与消费特性的空间实体,也是城市形象表达中的重要符号与文化系统。夜晚,灯光的融入使钟鼓楼广场的此种特性更为明显,北广场仿古建筑群在灯光的装点下,同时表现出了文化特性与消费特性。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在传统样式的古典建筑与现代化的商业空间相结合,对于钟楼与鼓楼历史文化底蕴的巧妙呼应上。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理解,這一特性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形象构建的加深。消费特性则主要体现在钟鼓楼广场北侧以及整个钟楼商圈现代性的商业化空间里,明亮的灯光营造出大气现代的空间风格。这样一来,钟楼既作为空间的生产者,也作为“被消费”的对象,消费文化由此而生,而消费与空间融合,就产生了“景观”。尽管居伊德波所言的“景观”带有一定的批判性,但此概念的提出可以让我们看到作为景观的空间已从“幕后”走到“台前”。时间向空间的转型是后现代文化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建筑则是空间的基本构成与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因此,建筑与景观也可被视为后现代文化的象征,这种象征作用以空间的形式传递着与建筑本体一脉相承,但已经超越建筑本体的意义。
  “光影钟楼”及其衍生空间,一方面通过对于夜间建筑符号系统的再现与升华,传递了先民与今民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传递了钟楼本体所具有的中正性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城市形象的表达与城市名片的构建起着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其通过灯光的设计与应用,融合建筑及其衍生出的空间,形成了“景观”,传递着现代性的消费文化,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轨迹,与人们的城市生活贴合,让人们看到历史性与现代性在西安的并存。
  四、光影钟楼——历史资源再创造
  城市形象即将城市自身所特有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非物质资源等综合起来以可视化的形态为人们所感知的形象,是城市内涵底蕴的直观性展现。人们通过城市的视觉形象了解城市,城市则通过视觉形象强调自己的辨识性。灯光设计在城市夜晚空间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展现城市活力、发展城市旅游、传播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名片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西安的灯光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与西安的大遗址、古建筑等结合的灯光设计更是构筑了能很好展现西安地域历史的系列灯光景观,集结成了西安城市名片的一大特色,并衍生出了西安著名的灯光文化IP“西安年·最中国”。   西安钟楼历来是西安城市名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次照明设计的改善,钟楼这一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实现创造性转换。灯光的融入使钟楼的建筑立面与丰富细节具有了不同于日间的轻盈与通透感,其灯光设计所把握的现代性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平衡点,使钟楼于周边现代建筑群中脱颖而出。标志性意味的强化使“光影钟楼”成为西安必“打卡”的地点之一,通过媒体的报道、市民与游客的社交媒体分享和口头传播,成为一种宣传城市形象的新方式。光影交错下,作为西安标志性建筑的钟楼视觉形象的提升实际上也是西安城市形象的提升,这对于构建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增强城市沟通性亦具有重要作用。钟楼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光与影的形式在夜晚创造性地生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意象,早已超越“晨钟暮鼓”的意义,展现出了城市的活力,让人们看到了历史性与现代性在这座城市的并存。除了“古都西安”“文化西安”等城市形象外,“光影西安”也逐渐成为西安的重要城市名片之一,进一步延展了西安的城市形象。同时,特定节庆日活动中,“光影钟楼”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与传递的情绪共鸣,使历史文化资源在人们心中实现了转化。
  五、结语
  “光影钟楼”作为一种媒体建筑,首先构筑出了有形实体空间与无形精神空间,具备形成空间氛围以及公共领域的汇集作用,促进了人们的具身交往;其次,通过灯光设计对建筑本体的再强调,钟楼的符号系统在夜晚得以被调动,展现了历史性与现代性在这座城市的并存。光影形式重构了钟楼这座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亦构建了城市居民的集体記忆,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文化认同,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创造性转化,“光影钟楼”及系列古建筑灯光景观共同丰富了西安的城市形象。在这之中,基于古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特性,如何在光影设计中平衡好美观与安全的度,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伴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精神需求的进步,城市之光的美感、空间感、媒介感、符号感等功用正在日渐凸显,灯光使得城市的形象更为丰富,而其与建筑融合而成的光影建筑无疑是城市空间在时空维度上的又一次延伸,在城市符号系统表征上的又一次升华,在城市形象内涵构筑上的又一次丰富,有效促进与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具身交往与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张程喆.感官·空间·身体:城市灯光秀的可沟通性研究——以上海外滩灯光秀为例[J].南方传媒研究,2020(3):85-95.
  [2] 陈翔,金楚豪,赵晨璐.建筑的媒介性[J].建筑与文化,2016(10):102-104.
  [3] 王蕾.意象表征·情感联结·具身参与:论数字时代的媒体建筑光影传播[J].现代传播,2019(9):102-106.
  [4] 何崴.照明公共艺术化趋势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作者简介:李怡萱(1997—),女,甘肃白银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小众音乐类网络综艺节目走进大众视野,以《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以及《说唱新世代》等节目为代表,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2019年,音乐网综《乐队的夏天》开播后,以“低开高走”之势完成了豆瓣评分的逆转。截至目前,关于该节目的两季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74.7亿。尽管节目组已经宣布停播一年,但微博讨论依然没有停止。《乐队的夏天》能成功出圈和其背后的节目理念以及创新思维有着很大关系。分析《乐队
摘要:媒介发展所带来的健身视频普及,既形成了女性健身生活的媒介景观,又体现了媒介化表达对现实健身理念的影响。本文采用网络参与式观察法,将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健身频道作为研究场域,根据女性健身者在不同阶段内所呈现的健身理念及健身追求,探析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中女性健身视频媒介景观的变化以及现实生活中健身理念的嬗变与重塑。  关键词:媒介景观;B站;女性健身;审美变迁  中图分类号:G812.46 文
抑郁症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议题,在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以健康类大V@健康时报近十年来的抑郁症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它存在内容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
摘要:图书的质量关乎出版单位的发展和未来,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图书的质检工作对图书整体编校质量起著保驾护航的作用。图书质检包括书稿的到稿质检、印前质检和成书质检,虽然它们的方式、内涵和侧重点不一样,但都对提升书稿的整体质量,促进出版单位的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到稿质检主要是看整体的框架结构和大概的差错率;印前质检兼顾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检查;成书质检主要是局部的检查,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
摘要:儿童诗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美感和认知发展以及世界观的形成等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出版市场上,儿童诗出版一直是冷门。近年来,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影响和一些儿童诗畅销品的带动,儿童诗出版才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基于儿童诗出版现状,剖析当前儿童诗出版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儿童诗;出版;语文教学;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速,期刊作为传统媒体之一,也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不断寻求出路。本文基于媒体融合的大背景,立足于宏、微观因素,首先分析当前国家政策支持、期刊数字转型以及受众阅读需求改变的背景,其次结合现实发展状况,阐述期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创新、影响力不够以及服务意识不强,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加快数学化转型、提升期刊影响力以及提高服务意识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专业编辑的转型已成为编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对科技出版专业编辑在新时代面临的转型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对相应问题的有效方式,并提出多样化的应对策略。从结果来看,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专业编辑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变化,树立数字出版意识、加快向产品经理转型已经成为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值得关注。  关键词:科技出版;专业编辑;角色转型;数字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单一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媒体、短视频、直播,信息传播方式也变得多样,传统电视台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新媒体的崛起给电视台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对于电视美食类节目而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才能获得健康长远发展。本文从电视美食节
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壮大,当前纸媒经营不景气,不少纸媒只能停刊另谋出路,更有部分人甚至提出“纸媒消亡论”.但课堂内外杂志社出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课堂内外”)作为青少年传
摘要:健康类公益广告不仅作为传递健康信息的媒介存在,对健康传播的效果也有着较大影响。本文以央视发布的健康类公益广告为研究样本,利用健康传播相关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符号学分析法,研究央视健康类公益广告。研究发现,此类公益广告以意见领袖为立足点,利用其权威性做到健康说服;注重解释语言的日常化,实现传播范围下沉至每个群体。在内容方面,传播时以情感传播为驱动,注重故事内核,致力于讲好中国健康传播故事;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