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sj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PCA)是原发性局限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一个少见类型.患者皮肤有网状色素沉着和减退、苔藓样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并可有水疱.</p>

其他文献
患者女,32岁.于就诊前2天在菜地挖土时自感阴阜处瘙痒,搔抓时发现有一灰揭色虫紧贴于皮肤表面,并用手牵拉,发现虫口鳌入皮肤内,由于牵拉时疼痛剧烈,虫体未能拉下.
期刊
1984年7月~1985年6月间,我们应用上海中利化工厂生产的过氧化苯甲酞(Benzoyl Peroxide;BP)制成5%的水醇凝胶,治疗各型痤疮共10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观察结果如下.
1987年10月13-17日在唐山市召开了第五次省皮肤科学术会议.
期刊
患者女,62岁.系胃溃疡型管状腺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行化疗,计划用5-FU500mg,静脉滴注,每周2次,总量6g;丝裂霉素C4mg,每周一次,总量24mg.

近几年,我院资料比较完整的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有15例,其中复发、死亡各1例,兹报道如下.

我们在1984年和1985年冬季,对皮肤科门诊61例冻疮患者和42例健康人进行血清冷球蛋白定性对照,企图探讨冻疮患者血清是否伴有冷球蛋白存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22岁,于1984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行文身,入院要求去除所有文身图案.体检: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期刊
先证者男性,21岁,于6岁时发现鼻梁及两侧鼻唇沟处起红色小丘疹,近年来逐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无抽搐及外伤史.
腋臭治疗多采用局部梭形皮瓣切除或注封硬化剂等,但术后往往形成疤痕而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应用.我们利用高频电针与组织间形成的高频放电使毛囊、大汗腺腺体及其导管破坏、焦化,阻止腺体的分泌和排泄,使臭味消失,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1985年4月我县一家5人同时因类似发病来本院求医,诊断为蔬菜日光皮炎,其中重症3人入院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