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占强:音乐马拉松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zhur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代,我们大喊口号,听京剧,唱样板戏,声音洪亮、高亢。当时谁都抢着演李玉和、阿庆嫂,没有谁愿意去饰演鸠山、刁德一……《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样板戏流行了一代人。受此影响,和占强老师至今还那么酷爱着京剧艺术。或者也是从这样一个年代开始,老师有了最初自己梦想的雏形。
  


  “我是从18岁开始才会讲汉语的”。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当时的丽江也只是如同一颗沙粒般渺小的边缘城镇。那个年代的所有孩子自然地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交流,普通话在他们的概念里全然不存在,更何况操一口流利的汉语去演唱歌曲。然而在那样一个时代下,老师面对的专业是美声唱法,音乐与语言的关联让他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汉语发音。民族语言习惯根深蒂固,这让老师学习语言产生了更大的困难。他的老师对他说,你的嗓音、乐感是决然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汉语发音需要纠正。那么热爱音乐,怎么可能因为不能很好地说普通话就放弃呢?老师开始了艰难自学语言的过程,最好的老师是汉语拼音字典,甚至到了现在,老师的枕边还常年放着一本。枕边书不断从《三国演义》、《水浒传》更换到《红楼梦》再到……但那本字典,是一直不变的朋友。多年努力着纠正发音,乃至现在都还在持续。“汉语字典是永远也读不完的,比如“称”在“称呼”时是后鼻音,而在“称心如意”中就变为了“chen”,字同音不同,这样的字在汉语里还有太多,需要坚定的恒心才能去分清克服。”学海无涯,又是多少个已取得了一点成绩的人能够奉行的呢?
  近30年的音乐之路,学的都是美声唱法。“一个歌手,他面对的是观众、听众,而不是唱法。”因为长期的美声演唱,让老师年轻时一度固守这样的演唱方式,以为这样曲高和寡就是一种形式的超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以前歌唱时巧妙地用了很多美声唱法的气息,却忽略了歌曲的服务对象是广大民众,一味地只沉浸在自己理所当然的音乐世界里致使失去了做音乐的价值。“要从美声唱法唱回原生态的唱法中是有差距的。”后来老师发现在丽江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该学会更多的唱法来融入到每一次不同性质的演出中。一个歌手需要能熟练地掌握不同的唱法,根据歌曲、演出氛围来综合地运用各种唱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为民族演绎,把丽江美好的音乐用最美的旋律传达给民众,将家乡的丰饶用歌声的形式传递到那些同样热爱这片土地的朋友心里,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
   做音乐这么多年,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最大的困难也许就是曾经有了放弃改行的想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打击,老师开始有了徘徊犹疑,这样坚持是否对?只是热爱音乐的心情战胜了犹豫改行的心理,“音乐是上帝派来给人间欢乐的,在自己快乐的同时也把欢乐传递给了别人。”这已足以表达老师对音乐对生活艺术的执着与希望了吧!
  老师也谈《犁牛调》,作为在纳西族西部民间劳作时歌唱的小调,早在1986年就被老师们搜集起来了,后来经过不断地改编,成就了如今大家听到的旋律。此歌是农民在二牛抬杠的时候自然流露的声音,曲中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纳西人热爱土地,勤劳智慧的性格特征。“纳西族是能够熔炼一个太阳的民族,它与自然为兄弟,对敌人勇敢无畏,是一个庞大英雄的民族。”一张《金唱盘》的意义其实已经高出了仅一盘碟片,它是为丽江音乐向一个更广阔舞台的发展开了先河。
  音乐是生命的支柱,在老师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只要一站在舞台上,我就精神焕发。”“在艺术道路上我将不停奔跑,做音乐的马拉松!”在学习汉语字典上一直这样,更何况是老师用整个的生命去热爱着的音乐呢!
  
  和张强:代表歌曲《犁牛调》
其他文献
在物质的世界里,时间是一维的,它带着世间万物勇猛地向前,永不停息。  于是,我们在看到一个欣欣向荣、万象更新的世界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疲倦、烦躁与污浊。前进与回头,思考与空白,繁华与宁静,改变与回归……世界就在这样交错的矛盾中迈步前行着。  正因为如此,人类的梦想有了不同的方向,人们不再一往直前,回味过去前所未有地受到推崇。面向未来就是面对明天,面对工作,追逐辉煌,探索未知;回到过去
期刊
丽江的夜色几乎无法用言语来诉说,光是那古城里满挂的红灯笼就已经足够温暖我们行走中疲惫的身心。如果当我们在古城流水人家木桥亭台下的灯火处意犹未尽的话,那么或许有幸在高处看一看那一整片的光彩,将会有另一番新的感叹。而这,就是我们如梦幻般的新丽江!      古朴外的动感时尚    丽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变成一个世人向往的热门旅游古城,进而成为众多外来者期望定居的天堂之都。伴随着旅游与文化产业对丽
期刊
鱼米河商业步行街地处丽江经济、文化、医疗中心区域,居于丽江市商业核心圈内,与古城咫尺相望,南邻繁华的七星街,横穿老商业中心的福慧路,中部与丽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红太阳广场紧密相连;被众多的星级酒店包围,北靠丽江源的黑龙潭公园,依清澈的鱼米河水而建,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是目前丽江最大的商业项目。鱼米河商业步行街以茶叶、珠宝、土特产药材、旅游纪念品市场为主,是集品牌服装、时尚、娱乐休闲、文化、食
期刊
四月的昌洛河,沿岸垂柳随风轻舞,河水静静流淌,形态各异的石头经过细雨的洗涮,分外鲜亮,处处是春天的气息。    昌洛河位于西安街北段,相比周围都是居民小区,与置身于城市中心的商业街相比,这里多了一份悠闲自在,多了一份生活的感觉。  清晨的昌洛河,常有沿河散步的老年夫妻,怡然自得的姿态让我这样的年轻人很是羡慕,偶尔也憧憬一番美好的老年时光,是否会有一个相爱的人陪我慢慢变老?现代人都在追求着一份轰轰烈
期刊
泸沽湖畔的落水村如今已是泸沽湖旅游一个最重要的接待站,因此大多数游客的第一站都是先来到洛水村。而落水村湖边的一条主街几乎成为了所有人一来到落水村后第一个前去光顾的地方,这里临湖而建的摩梭民居保存完好,村子里保持85%以上原住居民居住的状态也自然展露出真正的摩梭风情。而就在这条街上还有几户特别出名的人家,其中有个名叫摩梭风情园的院子就甚是有名,而这里就是经常被当地人介绍为老村长家的格泽家。格泽家是泸
期刊
站在高处远望泸沽湖,总能看到那襄嵌在泸沽湖一侧的一座小岛,它并不是独树于湖心,而是有一条优美弧形将岛与湖畔的村落相连,那就是里格。里格几乎已经成为当今泸沽湖最为吸引游客的一个旅游景点,很多游客都喜欢住在里格,说那里仿若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已经不是第一次到泸沽湖,也不是第一次到里格了,但却对这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几乎没有任何的记忆了。四年前以一个游客身份来到这里时,也是走马观花地逛了逛,没有
期刊
傍晚的时候花马街最是热闹,丽江人也好,进驻在丽江的外地人也好,大多邀约着来这里晚餐了。不愧为美食街,只是因为太多美食铺了,到底在哪家吃好呢?这给彷徨在花马街上的人们带去了幸福的烦扰。  取名叫“花马街”,那是不是这里曾经有皮毛花绿的马匹行走过?在靠近黑龙潭的路口,看到有马儿的塑像,这个最能代表花马街的路标性建筑。也有老人带着孩童在这玩耍,问起“花马街”,老纳西人简单道来,很早以前的丽江原叫“花马市
期刊
站在古老记忆的背后,一个新的丽江已经傲然挺立。她饱含着丽江人对时代进步的追求,凝聚着对丽江人关于美好生活的心血智慧,向人们展示着这个背负着厚重历史使命的城市的时代活力。尽管这样一个划时代的新丽江因为世界对古老丽江的深刻印象而缺少应得的喝彩,但丽江人并没有失落,他们以一贯的悠然自得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美妙新生活,并为外人未能感知这种变化而满怀骄傲。    一面俘虏整个世界,一面又把自己奉献给世界;一面保
期刊
泸沽湖,历来与“女儿国”、“走婚”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泸沽湖,被太多人翻来覆去书写和赞美;泸沽湖,有人说她是“掉落在地上的蓝天”,有人说她是“人间最后一片神秘的净土”,有人说她有着“绝望的深蓝”,还有人说“看到她就有想哭的冲动”……那么多种形容里,我们怀着太多遐想欣然前往了。        听到泸沽湖的宁静话语    艰难的路途颠簸过去之后,泸沽湖安静地呈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没有过多华丽的姿态,没有
期刊
站在泸沽湖景区的观景台上,远望泸沽湖的第一眼,便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因为只是静静地望着她,便能听到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  而当我们再继续绕过那盘山的公路在傍晚时分到达泸沽湖畔的落水村时,我们更会忍不住想在第一时间来到湖边近距离看她一眼。而此时的泸沽湖呈现于我们眼前的,不再只是站在高处我们望见她的那种只会惹人伤感的平静。在晚风的吹拂下,湖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头,水鸭随着波浪的起伏仍旧一动不动,仿佛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