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井泽 温柔“木”光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来,我鲜少有过自我怀疑,唯一的踟躇发生在抉择是否成为一位毋亲的时刻,这是我人生里最重要的一个决定,现在我已经有了2岁的孙子,当年的那个决定真的太正确了!”
  ——Kelly Hoppen MBE

  酒店大堂被设计为一间双层阅览室,其中陈设的家具是坂茂标志性的纸管与木材系列,在一片“木色”之中,人的身和心都弛缓下来。













  作為被日本上流社会钟爱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度假胜地,轻井泽的滑雪场和温泉让它在冬目里热闹非凡。但就像在这里参加网球比赛而一见钟情的日本上皇夫妇明仁与美智子一样,轻井泽绿意清凉的夏天也让我们这些异国来客心醉神迷。“20年前,我在这里有一个设计别墅的项目,那时候轻井泽的本地氛围与自然绿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是山区高原,丰富的自然风景成为它最珍贵之处。”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日本建筑师坂茂提起这个被誉为全球最佳“文旅小镇”的地方时,总带着温柔的情意。而来自投资集团HDH Capital Management的业主Huy也带着同样的沉醉与柔情,决定在杀伐决断的投资生涯中为自己开一个绿色的缺口,能够在此身心宁静地休息、休息一下。于是热爱设计与建筑的他找到了心中一直偏爱的建筑师坂茂,希望他能与自己一起来打造这个拥有仅10个房间和无限自然的小型设计酒店。Huy和妻子都是时常绕着地球飞的投资界资深玩家,他们第一次来到轻井泽时就爱上了这里的名胜景观——千泷瀑布。为了它,夫妻二人约定每年不论多忙,都要回来登山。多年过去,他们对此地的热情有增无减,就产生了为何不在这里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的念头。但他们的选择不是一个家,而是一个像家一般的设计酒店——Shishi-IwaHouse。
  在一个阳光明媚、气温恰好的午后踏入这家酒店,掩映在大丛灌木后面的人口闪烁着美妙的光影。没有制式的大堂前厅,亲自开车来火车站接我们的酒店经理引我们进入的是一间两层高的“图书室”:一层开阔宜人,由坂茂标志性的纸管设计而成的家具与Alvar Aalto的经典设计正好围合出一块适宜静思、阅读的区域。而由木质楼梯转上二层,沿墙全设置为书架,其中除了与人文、设计、艺术相关的书籍,还“藏”着不少名品威士忌。经理本人对威士忌颇为熟悉,特别是针对日本威士忌能给出不少专业建议,惹得我们尚未进入房间,就决定在此先来上一杯,诗与酒,嗯,都是生活的必需品。
  “图书室”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颇为贴心,尤其是它会“扭动”的三角形尖顶结构很是特别。事实上,这也是建筑师坂茂在酒店项目中的一次全新尝试。“我首次来到这块土地,就注意到这里繁多而美丽的树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要砍掉它们’!”这个主意跟Huy不谋而合,于是坂茂给出了一个设计方案——以木质框架夹在事先制成的木板之间,形成一组模块化的A字形结构框架,以实现整体建筑的弯曲与“扭动”轮廓,以最大限度地避开那些原生的树木,好似藏身于这些植物之间,在流动着一般。“这种三角夹板的模块设计方案之前从未被用在酒店项目上,但对Shishi-lwa House来说,它却有效保护了其最出彩的部分一环境。”因此,即便这个方案为坂茂带来了一些挑战,譬如花费很多时间来与施工方沟通并严格执行施工标准。“但这个项目打动我之处正在于它的周遭环境,我在此做的一切设计都源于其自然并反衬其自然。”好在轻井泽距离东京只有一小时新干线的路程,所以这位名声在外的设计师乐得常常亲临现场来进行沟通与“监工”。同时,这种A字形框架也使得这座两层式建筑的屋顶可以随之灵活地起伏和弯转,它在穿梭于树丛顶端的同时,也回应着远处浅间山秀丽的曲线。这使得酒店本身完美而谦卑地融入了其大环境当中。   以運用可持续性自然材料做设计而著称的坂茂,这次仍然果断地选择了木材作为整个项目的主要材料。“来自业主方的设计要求精悍地总结为‘希望这里能成为反射与储藏能量之所’。因此我选择了木材作为此次设计的主要材料,从建筑本身到其中运用的家具都是它。”感谢日本精湛的木工职人和施工团队,让我们此刻得以见到这个几乎是我见过最完美的大型“木工作品”。它不仅是一丝不苟的严谨,还让我们体会到人在面对木头这种材质时的亲近与尊重之心。因此,坂茂也让木色作为了Shishi-Iwa House的整体色调,温暖的木板颜色对应着室外的葱茏,有一种披肩与清风的搭配感,最后落到心里就是无限熨帖。“我尽量让室内外都在木头的同色系中延伸,以此创造出一种连贯的气氛。这也是轻井泽的自然环境给予我的灵感,我尽可能地尊重自然本身的色彩。”
  酒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即在于不仅是建筑设计,包括酒店内绝大部分的家具设计也出自坂茂之手。他标志性的纸管和木材元素被组合成精致的扶手椅、茶几,与由他亲自挑选的Alvar Aalto的经典家具进行东西对话,神奇地抽象出一种安静的和式氛围。“我用纸卷并不是因为它们便宜,而是因为它们可更新和重复利用,是一种永续的材料。”坂茂将之运用于此,也是再一次向他钟爱的自然奉上敬意。作为一位资深的艺术品藏家,Huy拥有日本与国际众多知名艺术家的藏品,而坂茂从这众多珠玉之中挑选出他认为适合酒店氛围的作品,譬如吉原治良、今井俊满、鹫见康夫、元永定正和山田正亮等多位20世纪60年代日本具体派大师的原作,以及其他国际著名艺术家如赵无极、Seundja Rhee、Gunther Forg和Bernar Venet的作品。而在我最喜欢的大客厅一般的“Grand Room”里,边柜上那帧杉本博司的黑白摄影像一个静默的陪伴,最得我心。
  为了激发居住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坂茂尽量多地用开放式公共空间来串联不同的空间组合。譬如“Grand Room”就可通过3扇不同的门进入其中,这3扇门后面连接的是3个居住区域,这几个区域又各自由一层的开放式厨房与休息室连接起来。尽管每个房间都拥有眺望浅间山或直面绿意花园的景观,但我们还是忍不住都往“Grand Room”里聚,早晨在此正对静美花园享用早餐和夜间围坐在壁炉前听音乐翻书都是惬意的。即便如我们一般晚间泡杯咖啡,把电脑搬来在这里加班,只要有好音乐围绕,气氛都是美妙的。“这正是我想要的感觉,像一个家一样来享受它。”Huy满意地说道。
  Huy一边带着我们徒步去他最爱的干泷瀑布,一边指着他刚刚买下来的邻近的几块土地,他的“野望”可不止Shishi-Iwa House。“我正在跟西泽立卫接洽,希望他能成为我们下一幢酒店的设计者。”按他的预想,这彼此毗邻的五六块土地若都盖成差不多体量的小设计酒店,每一幢都请一位自己心仪的建筑大师来做由内而外的设计,那这里岂不成了设计大师的作品聚集所,而且是可以在其中去“生活”的那种,这可真是会为美丽的轻井泽又添上有趣的一笔啊。




其他文献
拥有迷人海景的隐秘位置、层叠交错又尽显柔美的空间、人文气质与自然景观完美平衡……西班牙马略卡岛的这所房子满足了一切对度假屋的幻想。設计师从当地古老传统汲取灵感,让自然与室内完美融合。  从荷兰特别定制的玻璃吊灯,是极为纯粹的靛蓝色,远远呼应着窗外的海景。  爱上马略卡岛非常容易,但如今要在这座美丽岛屿上找到合适的度假屋却不那么容易。这套面朝大海的完美度假屋的主人平日居住在伦敦,当初他们用了好几个月
期刊
“不要丁香花。”邮件里这句有关摄影布景的建议让我们冒了一身冷汗。这只是开始,用于拍摄的产品、着装、场地都被迫问——没错,我们遇到了极具“挑战性”的被采访者。正当我们为采访当天可能出现的各种“灾难”提心吊胆时,那是在清晨7点,60岁的Kelly Hoppen MBE准时抵达现场,做毕妆发,备好服装,充满活力。我们大松一口气,也立刻理解了是前期无数次沟通与准备让这一切如此顺利。正是这般自律、严谨、专业
期刊
禮物来敲门
期刊
遗世独立的宝格丽酒店早已蜚声全球,而酒店的全球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中餐厅又应以何种姿态才能匹配这份“血统”?10月,上海宝格丽酒店宝丽轩中餐厅就在这份长久期盼中盛大启幕了。  步入上海宝格丽酒店大楼正对面的上海总商会建筑内,一股浓郁的复古气息随着怀旧金曲的旋律萦绕而来。被时光摩挲出幽润光泽的木质扶手旋梯正是通往这场绮丽旧梦的隧道,而意取“物华天宝、娟秀瑰丽”的宝丽轩正在三层静待来客品评。上海总商
期刊
往年的圣诞,Luti一家会像多数欧洲中产家庭一样去瑞士的圣莫里茨滑雪,不过今年,他们回到米兰市中心“一家之主”Claudio Luti与妻子Maria Luti生活的地方。儿子Frederico Luti从米兰PortaRomana区过去一家子曾生活的老房子赶来,《安邸AD》曾发表过他的那个家,在整体现代、利落的居室里还留存着祖母留下的古老屏风……直到走进其父母的这个居所,我们才意识到,“恋旧”可
期刊
“我就像只蜗牛,总是背着房子……无论去哪,我都会带上两面中国屏风和书。我从来不会住在完全敞开的房间里。第一件事就是用屏风把自己包围起来。”9月,我们在巴黎造访了这处位于巴黎康朋街31号的整修一新的嘉柏丽尔·香奈儿的寓所。当我们沿着著名的镜梯步入其中,一场准备良久的戏剧即将开场……  来自古老东方的17、18世纪的乌木漆面屏风贴在门廊里,环绕着壁炉、沙发和充满细节的写字台;那张老旧的矮皮椅上曾留下令
期刊
Jingle Bells!喜临圣诞,我们意外潜入一场场城中奇妙夜,在北京中心当代古典艺术交融与果香余馥中,年轻友人自由畅谈,在巴黎公寓,五光十色的水晶照亮Baccarat女主人一支芭蕾登场,瞬回20世纪60年代,在米兰城中,闻名的Kartell家族欢聚在一场复古家宴上,追忆18世纪文艺奇珍。圣诞同庆,喜悦同享,与我们一起穿越时光!  孩子们翘盼着,圣诞老人却迟迟不出现。大人们只好各自弄了一套装扮,
期刊
“明年你会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看到由我的好友Cyril Teste执导、我负责舞台设计的《哈姆雷特》歌剧,今年我的多数时间都花在这部戏上面了!我着迷于戏剧的‘叙事性’,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细节、动作都因围绕剧情展开而具备意义并彼此关联——这与我贯彻的设计原则非常相似。”Rainy Fischlert在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Maison&Objet,以下简称M&O)由他设计的共享空间装置“THEAGORA
期刊
客厅层高足有7米,一层与二层之间装了一个不规则的红色吊床,令人想到龙百渡在建筑里爱用的“网”状元素。  “有次在派对上,真的有客人当场跳进了这个网里!”  FernandoBrando,是众所周知的巴西建筑名师,生于巴西圣保罗的他,如今却自认为是上海松江人。他每天骑着电摩托往返于余山的家与松江大学城,他的学生和设计工作室都在那儿。这样一个热爱中国的外国人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充满文化意象的中文名——龙百
期刊
北京是少见露天排档的,但对在工体酣畅淋漓地看毕一场球赛或演出的人们而言,找处开放的路边摊,大口喝上几口啤酒、捞几粒“够味儿”的佐食,回味方才膨胀的情感,才算尽兴。数月前在工体附近以新面貌亮相的“北平机器”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是一个夜场后的夜场,如同“你方唱罢我登场”般让挥洒完玩心的人们借着酒精回味。将露天排档的概念于室内转化,在宛若美国乡村的遮阳篷与挂灯下恣意吃喝,重头戏是10个如同酿酒厂发酵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