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的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及实践能力。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化学教学中,提高化学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自学能力又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因而,当代中学生急需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设计教学悬念
在日常化学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激发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恰当的提问。“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引起学生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变更,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保证认知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话虽如此,我们也应该问得有水平,有深度才行,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首先,问题难度要适中,虽然说不应该问过于简单的问题,但也不能提问那种只有尖子生才能回答的问题,那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问题要问得比较有启发性,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成为满足好奇心和兴趣需要、适应求知欲望的过程。化学科学中许多规律的认识过程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甚至由错误到科学的,教师不应简单地传授,可以引导学生再来一次“创造”,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寻幽探微,穷根究底,才能有所发现与创造。如学习甲烷的分子结构时,让学生正确理解甲烷空间结构的意义,要让学生通过性质的学习认识到它为什么不能是平面型的,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甲烷的分子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交流欲望
上课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老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却无从入手,一点看不到合作的迹象。原因是教师没有及时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使合作学习环节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所以,在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具体要求怎样,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准备一定要充分,讲得详细一些。还应通过学生示范增强感性认识。合作学习不是速成的,一定要多给学生尝试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每个小组旁仔细观察、及时指导、及时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开始时不怕耽误时间,只要学生掌握合作方法,以后合作学习效率就会极大提高。
三、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浓浓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继续学习的意愿,才能产生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才能自觉自愿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才能成为可能。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科目的入门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立足学科知识的应用性、教育性、激励性、趣味性,挖掘“兴趣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要求,不感到负担,不感到厌倦,体验到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欢乐,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发展兴趣的“乐园”。如进行金属性质教学时,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理解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时,我采取实验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我拿出几枚金黄色戒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利用金属性质设计实验检验它是真金做的,还是黄铜做的,我尽可能提供所需實验用品,让学生最终用实验完成自己的设计。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热情高涨、兴趣陡增,好像自己就是一名黄金饰品质检员,十分严肃又认真地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显得果敢从容又自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化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知识的成功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我要学”、“我想学”的学习状态呼之欲出,自主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
四、保护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化学是揭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自然科学。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问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不要害怕和阻止学生的“好问”,不要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怪问”;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指导和启迪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现象,广于提问、敢于提问,甚至善于提问,而且要问得颇有见地、切中要害,这样从根本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深入学科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深奥道理,激发其好奇心。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较奇特的实验现象、悬念式提问、新奇的故事、不同于惯常结果的实验方法等,使学生情绪处于亢奋、激动状态,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揭示“奇”的奥妙,形成“我要学”的氛围,达到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如“魔棒”点火、荒郊野外夜晚的“鬼火”、雷雨交加的地方的植被特别茂盛、豆科植物不用施肥就特别粗壮……化学中有许多这样的好材料。
总之,通过课程变革实现学习变革,提倡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将因此得到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责任所在。
一、设计教学悬念
在日常化学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激发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恰当的提问。“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引起学生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变更,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保证认知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话虽如此,我们也应该问得有水平,有深度才行,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首先,问题难度要适中,虽然说不应该问过于简单的问题,但也不能提问那种只有尖子生才能回答的问题,那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问题要问得比较有启发性,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成为满足好奇心和兴趣需要、适应求知欲望的过程。化学科学中许多规律的认识过程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甚至由错误到科学的,教师不应简单地传授,可以引导学生再来一次“创造”,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寻幽探微,穷根究底,才能有所发现与创造。如学习甲烷的分子结构时,让学生正确理解甲烷空间结构的意义,要让学生通过性质的学习认识到它为什么不能是平面型的,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甲烷的分子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交流欲望
上课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老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却无从入手,一点看不到合作的迹象。原因是教师没有及时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使合作学习环节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所以,在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具体要求怎样,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准备一定要充分,讲得详细一些。还应通过学生示范增强感性认识。合作学习不是速成的,一定要多给学生尝试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每个小组旁仔细观察、及时指导、及时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开始时不怕耽误时间,只要学生掌握合作方法,以后合作学习效率就会极大提高。
三、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浓浓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继续学习的意愿,才能产生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才能自觉自愿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才能成为可能。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科目的入门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立足学科知识的应用性、教育性、激励性、趣味性,挖掘“兴趣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要求,不感到负担,不感到厌倦,体验到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欢乐,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发展兴趣的“乐园”。如进行金属性质教学时,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理解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时,我采取实验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我拿出几枚金黄色戒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利用金属性质设计实验检验它是真金做的,还是黄铜做的,我尽可能提供所需實验用品,让学生最终用实验完成自己的设计。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热情高涨、兴趣陡增,好像自己就是一名黄金饰品质检员,十分严肃又认真地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显得果敢从容又自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化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知识的成功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我要学”、“我想学”的学习状态呼之欲出,自主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
四、保护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化学是揭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自然科学。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问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不要害怕和阻止学生的“好问”,不要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怪问”;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指导和启迪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现象,广于提问、敢于提问,甚至善于提问,而且要问得颇有见地、切中要害,这样从根本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深入学科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深奥道理,激发其好奇心。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较奇特的实验现象、悬念式提问、新奇的故事、不同于惯常结果的实验方法等,使学生情绪处于亢奋、激动状态,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揭示“奇”的奥妙,形成“我要学”的氛围,达到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如“魔棒”点火、荒郊野外夜晚的“鬼火”、雷雨交加的地方的植被特别茂盛、豆科植物不用施肥就特别粗壮……化学中有许多这样的好材料。
总之,通过课程变革实现学习变革,提倡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将因此得到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