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景观是当前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热点领域。本文综合考察语言景观研究的背景、研究视角及方法等,全面展示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语言景观;综述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便有学者通过研究街道上的语言景观来观察当地的语言使用状况(Gorter 2013)。到1997年随着Landry 和 Bourhis 正式提出语言景观,语言景观研究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并开展了不少研究。到2007 年Backhaus出版了首部完全以语言景观为中心的综合性专著,自此开始语言景观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World English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等杂志先后推出语言景观的专辑,大量发表语言景观相关文章,以戈特(Durk Gorter)、肖哈密(Elana Shohamy)、布鲁马特(Jan Blommaert)等为代表相继出版了多部专著,2015年语言景观专刊 Linguistic Landscape 的创刊出版更进一步推动了语言景观研究,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学术会议、研究小组,自1997年以来,已举办多届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出版论著十多部,与之相关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并逐渐呈现交叉学科的趋势。在国内,自2014年尚国文发表《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将语言景观正式介绍到国内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开展语言景观的重要意义并开展不少实证研究,距尚国文引入语言景观引入国内已过5年,当前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情况如何?与国际研究相比存在那些不足?研究中还面临那些的困难?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将从语言景观定义、研究区域、语言景观标注、研究启示四个四个方面解答上述问题。
二、语言景观定义
当前语言景观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具化的定义,另一种是广义的定义。狭义定义由Landry&Bourhis在1997年提出来,他们将语言景观定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后一种定义也由Landry&Bourhis提出,其将语言景观定义为“在特定地域或区域公众和商业标牌上语言的能见度和突显”。除此外不同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语言景观进行了定义,语言景观专刊曾在2015年其创刊词中将语言景观定义为“语言景观致力于理解公共空间里出现的不同形式‘语言’的竞争、多样性、语言意识、语言使用及其动机”,此外国外学者也将其他非典型形式的标牌,如游行横幅、显示屏、广告牌等位置可移动、内容时常变化的展示牌作为语言景观研究对象。同时还根据研究对象出现公共区域的不同,进一步对不同景观进行了定义,如网络中“网络语言景观”、教育中的“教育语言景观”、旅游景区中的“旅游语言景观”。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多采取第一种定义,实际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为公路路牌、广告牌、街名、商铺招牌、政府建筑的公共标牌等固定语言标牌,特别是旅游景区或国内大中城市的各 类标识牌研究较多,但对报纸、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内容等移动语言标牌及学校、民族地区及其他公共区域语言景观研究不多。
三、研究区域
由于当前研究多将道路、商店语言标牌作为研究对象,实际研究中,不管是道路语言标牌还是商店标牌,语言标牌数量巨大,要将一个地区的所有的标牌全部拍摄下来进行分析研究不太现实,其次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也会呈现不同语言景观,不同研究区域的选取将直接影响调查结果及结果解读。因此研究区域的选取是开展语言景观研究的重要基础环节。在语言景观研究中,选取街道作为研究地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选取方式,通常研究者选取公共交通主轴线,如Lai(2013)研究了香港港铁南北线周边四个街区的语言景观。Backhaus(2006)以东京铁路线为基准,在地铁线周边任选一条街道,对所有的语言标牌进行考察。语言景观研究中,选研究区域的另一种选择是选择一条或多条购物街作为研究区域。如Cenoz & Gorter(2006)比较了荷兰和西班牙两条不同商业街语言景观差异。也有学者将购物商场作为研究区域,还有少数学者通过在汽车上架设摄像设备通过在行驶过程中拍摄影像方式开展语言景观研究。还有学者提出将街区作为语言景观景观研究对象,以便更好地发现语言景观与当地居民联系。国内研究多选取商业街作为研究区域,以街区为整体或将语言景观与周边环境一起作为研究區域的研究还不多。
四、语言景观标注
语言景观标注是语言景观分析的重要基础,对语言景观研究及建设语言景观语料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语言景观标注体系。Ben Rafael(2006)曾经提出将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概括为标牌上语言数量、语言字体、 语言出现位置、语言排列顺序、不同语言翻译情况、语言背后权利关系等16 个变项。在国内,尽管当前国内外语言景观尚未形成统一的标注体系,但在语码选择、语码组合、语码分布等部分关键标注规则上,多数学者达成一致,实际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按照语码选择、语码组合、语码分布作为语言景观标注的基本规则,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语言景观标注规则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尚国文(2004)曾总结语言景观标注内容应包括语篇体裁、方位、地点、场域、语境、场所、载体等内容;张亚琼(2018)在对广州市城中村语言景观进行调查研究时结合研究实际,从语言景观文字内容和文字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语码组合、优先语码、类型、是否可移动、方言词汇、地名和地域名等16条标注规则。
五、研究启示
从研究方法看,当前语言景观研究路径多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定量方面,多通过拍摄照片,从语码选择、语码组合、语码分布等维度对所拍摄照片中标牌进行统计,统计各类标牌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以此来看各种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情况;在定性方面,多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从标牌制作者、政府语言政策制定者、当地居民等方面,探索语言景观形成原因。尽管语言景观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这些关于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对反映和记录某地区语言接触和变迁、语言活力和文化多元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着理论的不完善和研究方法的不统一等诸多争论,有必要在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宽、在研究方法上进一步量化、在研究理论上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Landry R, Bourhis R 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Language & Social Psychology, 1997, 16(1):23-49.
[2]Gorter, Durk.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Linguistic Landscape Research: About Defi nitions, Core Issu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Linguistic Diversity, Multimodality and the Use of Space as a Semiotic Resource,2018, 38-57
[3]尚国文, 赵守辉.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2):214-223.
[4]田飞洋, 张维佳. 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 语言文字应用, 2014(2).
[5]张亚琼. 广州市城中村语言景观调查研究[D]. 2018.
基金项目:西藏大学2017年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拉萨语言景观研究”(ZDPJSK1719)中期成果。
关键词:语言景观;综述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便有学者通过研究街道上的语言景观来观察当地的语言使用状况(Gorter 2013)。到1997年随着Landry 和 Bourhis 正式提出语言景观,语言景观研究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并开展了不少研究。到2007 年Backhaus出版了首部完全以语言景观为中心的综合性专著,自此开始语言景观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World English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等杂志先后推出语言景观的专辑,大量发表语言景观相关文章,以戈特(Durk Gorter)、肖哈密(Elana Shohamy)、布鲁马特(Jan Blommaert)等为代表相继出版了多部专著,2015年语言景观专刊 Linguistic Landscape 的创刊出版更进一步推动了语言景观研究,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学术会议、研究小组,自1997年以来,已举办多届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出版论著十多部,与之相关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并逐渐呈现交叉学科的趋势。在国内,自2014年尚国文发表《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将语言景观正式介绍到国内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开展语言景观的重要意义并开展不少实证研究,距尚国文引入语言景观引入国内已过5年,当前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情况如何?与国际研究相比存在那些不足?研究中还面临那些的困难?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将从语言景观定义、研究区域、语言景观标注、研究启示四个四个方面解答上述问题。
二、语言景观定义
当前语言景观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具化的定义,另一种是广义的定义。狭义定义由Landry&Bourhis在1997年提出来,他们将语言景观定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后一种定义也由Landry&Bourhis提出,其将语言景观定义为“在特定地域或区域公众和商业标牌上语言的能见度和突显”。除此外不同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语言景观进行了定义,语言景观专刊曾在2015年其创刊词中将语言景观定义为“语言景观致力于理解公共空间里出现的不同形式‘语言’的竞争、多样性、语言意识、语言使用及其动机”,此外国外学者也将其他非典型形式的标牌,如游行横幅、显示屏、广告牌等位置可移动、内容时常变化的展示牌作为语言景观研究对象。同时还根据研究对象出现公共区域的不同,进一步对不同景观进行了定义,如网络中“网络语言景观”、教育中的“教育语言景观”、旅游景区中的“旅游语言景观”。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多采取第一种定义,实际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为公路路牌、广告牌、街名、商铺招牌、政府建筑的公共标牌等固定语言标牌,特别是旅游景区或国内大中城市的各 类标识牌研究较多,但对报纸、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内容等移动语言标牌及学校、民族地区及其他公共区域语言景观研究不多。
三、研究区域
由于当前研究多将道路、商店语言标牌作为研究对象,实际研究中,不管是道路语言标牌还是商店标牌,语言标牌数量巨大,要将一个地区的所有的标牌全部拍摄下来进行分析研究不太现实,其次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也会呈现不同语言景观,不同研究区域的选取将直接影响调查结果及结果解读。因此研究区域的选取是开展语言景观研究的重要基础环节。在语言景观研究中,选取街道作为研究地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选取方式,通常研究者选取公共交通主轴线,如Lai(2013)研究了香港港铁南北线周边四个街区的语言景观。Backhaus(2006)以东京铁路线为基准,在地铁线周边任选一条街道,对所有的语言标牌进行考察。语言景观研究中,选研究区域的另一种选择是选择一条或多条购物街作为研究区域。如Cenoz & Gorter(2006)比较了荷兰和西班牙两条不同商业街语言景观差异。也有学者将购物商场作为研究区域,还有少数学者通过在汽车上架设摄像设备通过在行驶过程中拍摄影像方式开展语言景观研究。还有学者提出将街区作为语言景观景观研究对象,以便更好地发现语言景观与当地居民联系。国内研究多选取商业街作为研究区域,以街区为整体或将语言景观与周边环境一起作为研究區域的研究还不多。
四、语言景观标注
语言景观标注是语言景观分析的重要基础,对语言景观研究及建设语言景观语料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语言景观标注体系。Ben Rafael(2006)曾经提出将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概括为标牌上语言数量、语言字体、 语言出现位置、语言排列顺序、不同语言翻译情况、语言背后权利关系等16 个变项。在国内,尽管当前国内外语言景观尚未形成统一的标注体系,但在语码选择、语码组合、语码分布等部分关键标注规则上,多数学者达成一致,实际研究中,大多数研究按照语码选择、语码组合、语码分布作为语言景观标注的基本规则,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语言景观标注规则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尚国文(2004)曾总结语言景观标注内容应包括语篇体裁、方位、地点、场域、语境、场所、载体等内容;张亚琼(2018)在对广州市城中村语言景观进行调查研究时结合研究实际,从语言景观文字内容和文字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语码组合、优先语码、类型、是否可移动、方言词汇、地名和地域名等16条标注规则。
五、研究启示
从研究方法看,当前语言景观研究路径多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定量方面,多通过拍摄照片,从语码选择、语码组合、语码分布等维度对所拍摄照片中标牌进行统计,统计各类标牌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以此来看各种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情况;在定性方面,多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从标牌制作者、政府语言政策制定者、当地居民等方面,探索语言景观形成原因。尽管语言景观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这些关于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对反映和记录某地区语言接触和变迁、语言活力和文化多元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着理论的不完善和研究方法的不统一等诸多争论,有必要在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宽、在研究方法上进一步量化、在研究理论上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Landry R, Bourhis R 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Language & Social Psychology, 1997, 16(1):23-49.
[2]Gorter, Durk.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Linguistic Landscape Research: About Defi nitions, Core Issu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Linguistic Diversity, Multimodality and the Use of Space as a Semiotic Resource,2018, 38-57
[3]尚国文, 赵守辉.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2):214-223.
[4]田飞洋, 张维佳. 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 语言文字应用, 2014(2).
[5]张亚琼. 广州市城中村语言景观调查研究[D]. 2018.
基金项目:西藏大学2017年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拉萨语言景观研究”(ZDPJSK1719)中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