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下纳新线上维护
多肉发烧友级别的陈忆帆、多肉爱好者级别的aiko和金翊,因萌物结缘,便一起经营上海陕西南路的“芷秋原”多肉沙龙及同名多肉淘宝店。
陈忆帆很早就聚集了1万多个粉丝,其中大部分是多肉爱好者。
养多肉的人喜欢混圈子,论坛、微博、微信、QQ群,扎一个圈子还不够,往往几个圈子一起,彼此间有高雅的称呼——花友。发展到“芷秋原”开微博,花友一聚拢,就有5000多人。
开淘宝店之前,“芷秋原”在上海陕西南路的多肉沙龙已经小有名气。这个位于上海闹市区里的屋顶花园,摆放着各种多肉植物,供爱好者们观赏交流,如果喜欢可以带它们回家。周末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关于多肉的沙龙,或分享播种技巧,或介绍新品种,有时也是花友们彼此之间的置换活动。在线下的活动中,“芷秋原”适时地送土、送种子,吸引更多的新手买家,然后在微博、微信、QQ等即时社交工具中建立联系,将他们的兴趣一点点地培养起来。
在线下的活动中培养新手买家,当他们具有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后,就可以交给线上来维护。“芷秋原”的淘宝店以经营进口多肉植物为主,单价动辄过百元的萌物,如果养不好,对于初学者是不小的打击。所以,“芷秋原”线上经营对象定位是成熟客户。
线下的沙龙和线上门店协同合作,渠道的概念被越来越弱化,这中间凸显的是更立体的服务模式。
芷秋原新的多肉大棚位于上海地铁16号线的航头东站附近,被称作是离地铁最近的多肉大棚,1600平方米的空间,一半用来种植,一半用来搞活动。花友们聚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多肉植物的培育过程,还可以认养花卉。对芷秋原而言,养多肉的都是朋友,线下这块不想做得太商业化。
做一个有调性的店铺
尽管多肉爱好者从线下慕名追随到线上,但芷秋原淘宝店一开始就想做一个有“调性”的店铺。店铺上线之前,芷秋原的三个合伙人仅一些细节问题就捣腾了将近三个月。
多肉植物线上购买最被诟病的就是产品包装问题。因为体积小、单价低,一些多肉植物在发货时仅仅包裹了几层餐巾纸或报纸,一下子拉低了“质感”。
“大家喜欢这个东西,因为它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体验。”金翊说,“我们想从头到尾都能让人体会这种‘美好’,而不是因为某些细节破坏了这种‘质感’。”
芷秋原的产品纸盒是特别定制的,能放下直径12厘米的多肉植物,同时,盒子也可以放入专门的邮政箱。针对内里的包装,他们做过多版测试,最后定下用“干燥剂+泡沫粒子+气泡垫”。在盒子里先放入气泡垫,上面放多肉植物,植物周围再放泡沫粒子。如果运输时间长,为了防止过程中的损害,除泡沫粒子外,植物的四周还要再放上气泡垫,当然也不能忘记干燥剂。包装上的用心让多肉送达客户手中时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效果花钱也买不到。
“纸盒子很实用,收到的人往往循环利用,放办公室里当笔筒、零食袋。我们还在纸箱上贴了二维码。大家在办公室里晒植物,同事们看到喜欢,拿手机扫一下二维码,新客户就产生了。”金翊说。
随纸箱送达客户手中的除了多肉植物,还有一张卡片。卡片的设计者宋丹青是微博知名的插画师,同时也是一名多肉爱好者。他以芷秋原店的“罗密欧”(一种多肉植物)为样设计水彩画卡片,卡片的背面是多肉植物的基本养护技巧,当然也少不了店铺的二维码。
细分类目的细分市场
在淘宝上,多肉植物的定价混乱,不同的品种和渠道来源让人看不明白。
在线上经营成熟客户为主的芷秋原,在产品的定位上延续了自己的调性,以中端价格销售中高端的欧洲进口多肉植物。
金翊说,芷秋原和荷兰最大的一家鲜切花公司合作,是他们多肉植物上海区域的总代理。2013年以来,这家荷兰公司也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多肉热”,专门来到中国市场考察,却发现多肉市场的混乱程度超出想像,不同的卖家用相同的货源打价格战,直接伤害产品形象。2013年9月这家荷兰公司暂停了对中国市场的供应,然后通过挑选合作对象来着手整顿市场。
芷秋原带着他们的经营理念找到了这家荷兰公司,当他们把专门定制的纸盒子呈现给荷兰公司的人看,后者被打动了。
荷兰公司对芷秋原的出货量和销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找到靠谱的合作伙伴,把多肉植物市场往健康良性的方向培养,当下比赚钱来得更为重要。
金翊说,芷秋原经营的欧洲进口多肉植物,直径都在10厘米以上,品相好、尺寸大。欧洲的工业化大棚生产比亚洲领先,同一大棚产品基本上能实现大小尺寸一致,这是国内产品以及淘宝上比较热的韩国产品较难企及的技术优势。标准化的产品让芷秋原在库存管理和销售流程上都得以减压,“最大的受益还是减少了与客户的沟通成本”。
目前,芷秋原的进口多肉植物大多定价为99元,同类型的产品在淘宝上价格为100~150元。金翊说,他们遵循和荷兰公司的约定,保持一个合理的定价,让优质的多肉植物能被更多喜爱它们的人接触到。
芷秋原新的多肉大棚即将投入使用,他们着手对多肉品种进行梳理,从代理国外的多肉到自己大棚培育品种,一方面是因为种养的乐趣,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线上经营的需求——品类的丰富性和价格的多样性需求。
“产品的品相达到我们满意程度才会上架销售。”金翊说,“如果市场上某一款多肉出现热卖,我们的仓库里有这款产品,但它的品相还没有长到我们满意的程度,那我们也不卖。”
一盆卖相好的多肉,价格贵一些,喜欢的人还是愿意买单,芷秋原有这个自信。
多肉的萌宠经济方兴未艾
2013年9月9日,芷秋原做了场特价活动,大部分进口多肉植物以99元售卖,不带盆、不带土。搞活动的两天时间里,第一天销售额是1.8万元,第二天销售额是2万多元,9月份店铺的销售额超过10万元,而芷秋原的淘宝店是8月5日才上线。现在其一天平均成交80单,客单价两三百元。
金翊表示,他们已经在芷秋原的产品定价里预留了足够的利润来做后续的事情。与其它经营多肉的店铺相比,或许他们发几百单的利润和芷秋原发几十单差不多,因为芷秋原的产品毛利润在30%以上。
超过50%;的重复购买率来自通过产品品类、价格、交流渠道等元素而聚拢的客户们。和那些通过低价渠道尝试多肉种植的人群相比,芷秋原的这帮客户已经是一群在多肉发烧友道路上狂奔的人。
芷秋原上新的速度不快,上新的产品也保持限量供应。金翊说,一些客户对于多肉的爱让人“纠结”:有一个“土豪”客户,但凡上新,他就会将所有的品种都买个遍,而且从不提问、不还价,全部以静默订单方式完成;还有一个客户因为没有拍到心仪产品,竟然守在电脑桌前,一直等到有其他客人跑单为止。
2014年,芷秋原会在线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来自于论坛、微博、微信、QQ群等媒介的粉丝进行整理,建立完整的线下会员体系,和线上的经营系统对接。而在线上这块,他们的重点还是开拓多肉品种和品类,改进渠道,增加店铺的综合竞争能力。
淘宝上业绩好的多肉植物卖家一个月的销售额有二三十万元,但一半以上的销售产品不是多肉,而是土、盆等周边产品。金翊相信芷秋原只要在专业性上延展,一定可以在多肉领域里有所作为。今年芷秋原的销售额预计150万一200万元。
金翊说,他们把多肉植物看做是个人园艺的范畴,属于生活消费品。多肉植物的呆萌属性,有时萌得可爱,有时又坚强得讨人怜,看似娇小,实则生命力顽强。在种养中,这种互动的关系让多肉植物从单纯的植物转变成“家人”角色,让人不禁心生爱恋。
编辑/石祥新
多肉发烧友级别的陈忆帆、多肉爱好者级别的aiko和金翊,因萌物结缘,便一起经营上海陕西南路的“芷秋原”多肉沙龙及同名多肉淘宝店。
陈忆帆很早就聚集了1万多个粉丝,其中大部分是多肉爱好者。
养多肉的人喜欢混圈子,论坛、微博、微信、QQ群,扎一个圈子还不够,往往几个圈子一起,彼此间有高雅的称呼——花友。发展到“芷秋原”开微博,花友一聚拢,就有5000多人。
开淘宝店之前,“芷秋原”在上海陕西南路的多肉沙龙已经小有名气。这个位于上海闹市区里的屋顶花园,摆放着各种多肉植物,供爱好者们观赏交流,如果喜欢可以带它们回家。周末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关于多肉的沙龙,或分享播种技巧,或介绍新品种,有时也是花友们彼此之间的置换活动。在线下的活动中,“芷秋原”适时地送土、送种子,吸引更多的新手买家,然后在微博、微信、QQ等即时社交工具中建立联系,将他们的兴趣一点点地培养起来。
在线下的活动中培养新手买家,当他们具有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后,就可以交给线上来维护。“芷秋原”的淘宝店以经营进口多肉植物为主,单价动辄过百元的萌物,如果养不好,对于初学者是不小的打击。所以,“芷秋原”线上经营对象定位是成熟客户。
线下的沙龙和线上门店协同合作,渠道的概念被越来越弱化,这中间凸显的是更立体的服务模式。
芷秋原新的多肉大棚位于上海地铁16号线的航头东站附近,被称作是离地铁最近的多肉大棚,1600平方米的空间,一半用来种植,一半用来搞活动。花友们聚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多肉植物的培育过程,还可以认养花卉。对芷秋原而言,养多肉的都是朋友,线下这块不想做得太商业化。
做一个有调性的店铺
尽管多肉爱好者从线下慕名追随到线上,但芷秋原淘宝店一开始就想做一个有“调性”的店铺。店铺上线之前,芷秋原的三个合伙人仅一些细节问题就捣腾了将近三个月。
多肉植物线上购买最被诟病的就是产品包装问题。因为体积小、单价低,一些多肉植物在发货时仅仅包裹了几层餐巾纸或报纸,一下子拉低了“质感”。
“大家喜欢这个东西,因为它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体验。”金翊说,“我们想从头到尾都能让人体会这种‘美好’,而不是因为某些细节破坏了这种‘质感’。”
芷秋原的产品纸盒是特别定制的,能放下直径12厘米的多肉植物,同时,盒子也可以放入专门的邮政箱。针对内里的包装,他们做过多版测试,最后定下用“干燥剂+泡沫粒子+气泡垫”。在盒子里先放入气泡垫,上面放多肉植物,植物周围再放泡沫粒子。如果运输时间长,为了防止过程中的损害,除泡沫粒子外,植物的四周还要再放上气泡垫,当然也不能忘记干燥剂。包装上的用心让多肉送达客户手中时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效果花钱也买不到。
“纸盒子很实用,收到的人往往循环利用,放办公室里当笔筒、零食袋。我们还在纸箱上贴了二维码。大家在办公室里晒植物,同事们看到喜欢,拿手机扫一下二维码,新客户就产生了。”金翊说。
随纸箱送达客户手中的除了多肉植物,还有一张卡片。卡片的设计者宋丹青是微博知名的插画师,同时也是一名多肉爱好者。他以芷秋原店的“罗密欧”(一种多肉植物)为样设计水彩画卡片,卡片的背面是多肉植物的基本养护技巧,当然也少不了店铺的二维码。
细分类目的细分市场
在淘宝上,多肉植物的定价混乱,不同的品种和渠道来源让人看不明白。
在线上经营成熟客户为主的芷秋原,在产品的定位上延续了自己的调性,以中端价格销售中高端的欧洲进口多肉植物。
金翊说,芷秋原和荷兰最大的一家鲜切花公司合作,是他们多肉植物上海区域的总代理。2013年以来,这家荷兰公司也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多肉热”,专门来到中国市场考察,却发现多肉市场的混乱程度超出想像,不同的卖家用相同的货源打价格战,直接伤害产品形象。2013年9月这家荷兰公司暂停了对中国市场的供应,然后通过挑选合作对象来着手整顿市场。
芷秋原带着他们的经营理念找到了这家荷兰公司,当他们把专门定制的纸盒子呈现给荷兰公司的人看,后者被打动了。
荷兰公司对芷秋原的出货量和销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找到靠谱的合作伙伴,把多肉植物市场往健康良性的方向培养,当下比赚钱来得更为重要。
金翊说,芷秋原经营的欧洲进口多肉植物,直径都在10厘米以上,品相好、尺寸大。欧洲的工业化大棚生产比亚洲领先,同一大棚产品基本上能实现大小尺寸一致,这是国内产品以及淘宝上比较热的韩国产品较难企及的技术优势。标准化的产品让芷秋原在库存管理和销售流程上都得以减压,“最大的受益还是减少了与客户的沟通成本”。
目前,芷秋原的进口多肉植物大多定价为99元,同类型的产品在淘宝上价格为100~150元。金翊说,他们遵循和荷兰公司的约定,保持一个合理的定价,让优质的多肉植物能被更多喜爱它们的人接触到。
芷秋原新的多肉大棚即将投入使用,他们着手对多肉品种进行梳理,从代理国外的多肉到自己大棚培育品种,一方面是因为种养的乐趣,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线上经营的需求——品类的丰富性和价格的多样性需求。
“产品的品相达到我们满意程度才会上架销售。”金翊说,“如果市场上某一款多肉出现热卖,我们的仓库里有这款产品,但它的品相还没有长到我们满意的程度,那我们也不卖。”
一盆卖相好的多肉,价格贵一些,喜欢的人还是愿意买单,芷秋原有这个自信。
多肉的萌宠经济方兴未艾
2013年9月9日,芷秋原做了场特价活动,大部分进口多肉植物以99元售卖,不带盆、不带土。搞活动的两天时间里,第一天销售额是1.8万元,第二天销售额是2万多元,9月份店铺的销售额超过10万元,而芷秋原的淘宝店是8月5日才上线。现在其一天平均成交80单,客单价两三百元。
金翊表示,他们已经在芷秋原的产品定价里预留了足够的利润来做后续的事情。与其它经营多肉的店铺相比,或许他们发几百单的利润和芷秋原发几十单差不多,因为芷秋原的产品毛利润在30%以上。
超过50%;的重复购买率来自通过产品品类、价格、交流渠道等元素而聚拢的客户们。和那些通过低价渠道尝试多肉种植的人群相比,芷秋原的这帮客户已经是一群在多肉发烧友道路上狂奔的人。
芷秋原上新的速度不快,上新的产品也保持限量供应。金翊说,一些客户对于多肉的爱让人“纠结”:有一个“土豪”客户,但凡上新,他就会将所有的品种都买个遍,而且从不提问、不还价,全部以静默订单方式完成;还有一个客户因为没有拍到心仪产品,竟然守在电脑桌前,一直等到有其他客人跑单为止。
2014年,芷秋原会在线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来自于论坛、微博、微信、QQ群等媒介的粉丝进行整理,建立完整的线下会员体系,和线上的经营系统对接。而在线上这块,他们的重点还是开拓多肉品种和品类,改进渠道,增加店铺的综合竞争能力。
淘宝上业绩好的多肉植物卖家一个月的销售额有二三十万元,但一半以上的销售产品不是多肉,而是土、盆等周边产品。金翊相信芷秋原只要在专业性上延展,一定可以在多肉领域里有所作为。今年芷秋原的销售额预计150万一200万元。
金翊说,他们把多肉植物看做是个人园艺的范畴,属于生活消费品。多肉植物的呆萌属性,有时萌得可爱,有时又坚强得讨人怜,看似娇小,实则生命力顽强。在种养中,这种互动的关系让多肉植物从单纯的植物转变成“家人”角色,让人不禁心生爱恋。
编辑/石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