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 与物打交道更踏实

来源 :精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未都的心愿很简单—让中国人深度品鉴中国文化。
  2015年北京入冬特别早,11月初已飘起雪花。德胜门字里行间书店人头攒动,雨夹雪的冰冷,并没阻挡这些穿着厚厚羽绒服的观众的热情,他们都是冲着马未都的新书《都嘟》发布会而来的。 这一天,马未都一身黑衣,与主持人史航有说有笑地度过一个下午。他看上去有些累了,为了这场发布会,他早上五点起床,特意从上海飞回来。发布会后,他坐在书店贵宾室,与记者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采访中,他偶尔闭上眼睛稍作休息,如果有一张床他或许会立马睡下。但出于应有的礼貌,无论记者抛出什么话题,他都能思路很清晰地接下去。 很难概括马未都的身份—收藏家、馆长、作家,这几个身份他都玩转玩透。去年起,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节目主播。以马未都命名的《都嘟》在优酷上线,他在节目里讲述衣食住行家国天下,无所不包。从很多人不知道的厕所文化,人人都想学习的人际潜规则,再到2015年去世的日本电影大师高仓健,他都能幽默风趣地娓娓道来。每期节目临结束时,他还会讲解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美名其曰“脱手秀”。节目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两亿,粉丝超50万。新书《都嘟》就是脱口秀的结集,收录了近50篇精心整理的文章。 观众面前的马未都,能从一件瓷器中解析出当时历史,博古通今、侃侃而谈、言辞犀利。他的心愿很简单,让中国人深度品鉴中国文化。二十年来,他通过私人博物馆、著书和百家讲坛,再到《都嘟》,传递文物知识给了千千万万热爱收藏的人们。他能在博物馆免费时代的今天,让人们心甘情愿为“观复”买单。 就在发布会前一天,他的观复博物馆上海馆初揭面纱。上海馆收藏有一块景泰蓝地板,是景泰蓝七百多年前创制以来,第一幅480平方米无缝拼接的地面制品。据说,用了68道工序,134名工匠,耗费321681个小时,1789653根手工掐丝萦绕,1379块珐琅无缝拼接,造价超过2500万元。 这块创下吉尼斯纪录的地板,可看出马未都对于文物收藏事业的豪气与执著。而上海馆的开幕,意味着继北京、杭州、厦门、深圳之后,马未都的博物馆阵营在中国版图上又多了一处记号。 “不务正业”的收藏家 在马未都看来,今天的事业完全拜过去的“不务正业”所赐,是兴趣这株旁枝茁壮成长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1976年,“文革”结束的时候,马未都21岁,正处在精力充沛、热情、好奇的年纪,但他跟城市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成了一名工人—那个时候没有大学生。 但他跟大家又不大一样,别人下班或者休假,会结伴看看电影、逛逛街,他则更喜欢一个人去淘各种老玩意儿,什么鼻烟壶啊手炉啊,只要是老的东西,他都喜欢,一看见就迷住了。至于为什么喜欢,他没有想过,就像今天的孩子,有的喜欢网络游戏,有的喜欢美食,有的喜欢旅游,喜欢就是打心眼里高兴。 好奇心促成了马未都的收藏霸业。文物走过了几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还留在这个世上,又与他见面,他感到很奇妙。天生好奇的他喜欢刨根问底,见到任何东西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杯子为什么有把手?什么时候开始有把手?带着疑问,他去琢磨,去看书,去问懂行的人,如圈里的史树青、王世襄等人,“凡是专家我都去找他们聊。”等到豁然开朗的时候,就一个人偷着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在菜市场遍地找,挣的工资都被他拿去买小玩意了。当时正是中国艺术品最不值钱的时期,全国都没有特别像样的古玩市场,一些农民到北京来卖菜,顺便带上自己家里的老物件,引来识货者的高价购买,这构成了最初的文物交易。马未都每天都要在上班之前逛逛菜市场或爬爬山,玉渊潭公园门口、前门的菜市场,后海、潘家园的小土包当时的文物贩子有个别称“包袱斋”—铺一块布,摆上东西,在土山上居高临下,远远看见查抄的人过来,就把包袱一系,作鸟兽散。 对马未都而言,天天起个大早看看菜市场里面出现什么稀罕物件就是享受,当然,最兴奋的莫过于每个月花上几块钱,搬回一两件心仪的宝贝。他淘来各种鼻烟壶、手炉、瓷罐、小玉牌,“看到喜欢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就很难受”。 至上世纪90年代,他的收藏已初具规模,拥有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图书馆走出的超级偶像 花甲之年的马未都,在新书发布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时,感叹时间过得很快,心态也放松了很多。他不再执着于某个物件,似乎已经到了笑看风云的阶段。 “人生很多偶然都是未来不知道的,做自己喜欢的就对了。”他说,年轻时候很多东西没有见过,看到很想买下来,满足内心渴求。现在看多了,拍卖行的东西价格动辄很贵,很多东西也买不动了。“我现在的收藏,都是从博物馆角度来考虑,缺什么就补缺。”马未都觉得,如今很多喜欢的东西,看一眼就是福气了,没必要非得拥有。“过了一眼,就算是精神上的拥有了,这也是一种修行。” 在马未都看来,自己说的收藏“脱口秀”之所以受观众欢迎,是因为“艺术本来是不好理解的,很多人只会抽象地谈它的风格,我能说,还能写,不瞎掰。我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清晰地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让大家听明白”。他觉得中国人是物化的民族,用物来沟通,比较容易理解。 之所以能写能侃大山,与年轻时候的文学修养有相关。 他感激年少时读书的积累。“以前想读书没有机会,也没有人指导,只能靠自己摸索。”马未都说,在当工人的五年里,他几乎天天去图书馆。图书馆里永远只有他一个人,所有书在架子上摆着,随便看。没正经上过学的他摸索着完成了自我教育,类似《中国陶瓷史》这样的大部头都是在那儿啃下来的,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至今他还记得许多发生在图书馆里的故事。“在英文版的百科全书里第一次看到毛泽东跟蒋介石笑容满面碰杯的照片,我都震惊了。小时候我一直觉得蒋介石是公敌,他们俩怎么能碰杯啊?那个年月,吓得自己心里怦怦直跳,一个人在那里面愣了好长时间。” 马未都在自己的成名小说《今夜月儿圆》里描述过自己当工人时的生活状态。小说讲的是一个手快脑子快的工人如何被全车间的“间花”设计倒追的故事,小说1981年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当时《中国青年报》发行量500万份,一份报纸10个人看,半个亿的人看过了那篇占了一整版的小说。在文学当道的时代,他一夜之间成了超级偶像。也因为这个原因,26岁的马未都调动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做文学编辑,命运由此改变。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人生的黄金时期,马未都致力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好编辑。著名作家苏童、刘震云的稿子都是他开封阅读后,放到了主编的桌案上。“现在我也可以跟任何人说,我是出版社最称职的编辑。”有了这层关系,不难解释到了90年代初,马未都能与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推出了后来大热的《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靠着这几部剧,大伙都赚疯了,马未都一下子赚了几百万。 但马未都很快又回到收藏这个行当里。当周围的朋友们努力攒钱买电视机买摩托车的时候,他仍然执著于那些古老的玩意儿。“文物就像雪茄,文学就像卷烟,吸了雪茄以后就特别不爱吸卷烟,觉得卷烟没味。所以,一旦喜欢上文物以后,很难再继续钟情于文学。” 如今,中国出现了很多私人的美术馆或博物馆,但这在90年代的中国是非常罕见的,即便是国家博物馆,经营状况也不景气。周围也有不少人劝马未都不要去碰这个钉子,但他还是选择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所以想做私人博物馆,理由是想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与别人分享,他将其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1997年,他终于拿得了中国的第一块私人博物馆的经营证,在琉璃厂热闹地开户待客。在观复博物馆里,有一张被马未都命名为《我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你们面前》的照片,大概很能表达出马未都当时的理想。近年,观复博物馆几经辗转迁至朝阳区金盏乡,一座方形红楼伫立在野草丛中,外观并不显眼,地址相对偏远,却不影响观众对其趋之若鹜。展厅里展出的回流文物很多,其中一对从英国辗转至香港拍卖会上拍得的、曾为乾隆母亲祝寿的寿礼紫檀塔尤为珍贵。 和文物圈里很多玩家不同,马未都不仅热爱收藏,更爱研究这其中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为了搞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特征,马未都一有时间就会泡在故宫博物院里。他把这些知识写成书,就有了中华书局2008年同步出版的“马未都说收藏”系列图书,总销量突破100万册。2011年开始,他又出版《醉文明》系列丛书。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不读书也可以发财。但是历史不是这样的,历史中成功者的前提都必须读书。”所以,哪怕《都嘟》已经出了节目,马未都还是觉得做成书会更有意义,“要流传下来,好记性不如坏笔头,看书更容易记住”。 “物不说话,但背后有很多信息,你有多大能力,就能看得多深”,马未都觉得,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际关系之复杂让人难以捉摸,“跟人打交道太麻烦,还是与物打交道更踏实。”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出版有《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等。1997年1月18日,他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在杭州、厦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2008年,马未都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2010 年至今,广西卫视为他量身定做了独具个性的节目《收藏马未都》。2014年11月,马氏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其他文献
上帝的宠儿们关注创业风向,而普罗大众们关注的只能是创业之后的领域:招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如今“互联网+”风靡,各项功能争相角力终端APP时代,却因为各种信息收集、整理、甄别等等工作的繁琐性,求职终端互动服务一直处于后发力的阶段。想要成为这一领域的执牛耳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岗位需求信息中,精细划分各个需求缺口,让求职心焦的人们可以在最短时间里找到自己的“适用范围”,并尽快确定
期刊
耶路撒冷,这些位于当地市中心广场上的巨大“花朵”在路人走近它们的时候会自然“盛开”。这些充气的交互式城市装置艺术名为“Warde”,可感应人的动作,当人走近时,该装置往花瓣中充气,使得花瓣饱满,从而“绽放”开来。这些花朵装置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该地区的城市空间环境,让整个区域看起来更加活跃。  1 咖啡杯终于可以“外挂”了  一家名为“山羊故事”的美国公司推出了一款羊角形状的便携式咖啡杯。这款咖啡
期刊
水泥地上全是水  这是冬天  水只能从地里渗出来  它们别无出处  水房的尽头是水龙头  接近生锈  窗户是开着的  有人曾在此逗留  开了窗,用水洗干净自己的手  而后离去  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包括受过伤  吞过整整一排大头钉  妻子从此独自睡在那张床上  想要及早离世的人  总是神色匆匆
期刊
新年秀出你的亲子照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将你抱在臂弯的那一刻,一种无以言表的兴奋和激动一下子打动了我的心,那是一种让我永远陶醉的感觉。”  —李开复  绿行家发起倡议,爸爸们,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请把深藏心底里的爱说出来,把你们的亲子时光拍下来、秀出来!用行动对孩子承诺:再忙,也要用更多时间陪伴你!  绿行家:以身体健康、快乐出行为核心,为都市时尚忙人提供随手可看,随手可用的健康出行解决方案。
期刊
犹太作家和俄罗斯作家  善于深思  文字是冰上的水  不是水的终极分子  也不是说出水时,舌尖的颤动  深思是加倍的  将脑壳剖成四种形态  面对爱不说一句话  只是为她开门  最艰难的时候  深思是只翅膀特别大特别长的巨鸟  带你进入丛林  或者山区  在深思中把活下去当作更好的选择  因为痛苦是它的燃料  血是它的价值
期刊
我要写一些不带情绪的诗比方,太阳从楼的一角升起河流不紧不慢地流向远方肚子饿了的人吃完了两碗米饭太阳从楼的另一角落下河流去了远方不再回来肚子饿了的人吃饱了后打起了瞌睡小卖部里有一只苍蝇飞来飞去它起飞的时候没想到终点是死亡
期刊
李晓强认为他只是心安理得地做好了分内的事情,而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当代艺术的润滑剂”。  “你们赞美什么样的精英,这是很重要的”李晓强话音未落,小女儿走过来仰着头,一脸稚气地问:“爸爸,你为什么要皱眉头啊?” 李晓强赶紧把蹙眉舒展开了:“爸爸想问题的时候就皱眉头。” “皱眉头不好。”小女孩因感冒而声音虚弱,但一脸认真。 “好,我争取不皱了。”李晓强大笑起来。 那是2015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我们刚
期刊
赵嘉,慢拍了西藏长达二十年。西藏于他,不再是常规的旅游景点,他先是一个观察者,慢慢地, 便融入了藏民生活,成为一个亲历者。  有关西藏的故事在赵嘉的一帧帧幻灯片中不住流淌。“故事太多,时间太短,很遗憾没能一一说完。”赵嘉面带抱歉。每一张作品闪现出来时,他都被回忆击中般轻声喊“哦”,先低下头后又快速抬起。回忆淌出,轻声讲述,语调徐徐。这些细碎的图片故事拼在一起,便可以管窥赵嘉在这片广袤清冷的土地上行
期刊
你是否曾经想过希望能够待在一家书店中,彻夜畅读?如果到访东京,你就能体验这样的一个夜晚。这是东京新开的一家名为“书和床”的旅店,这里邀请资深图书爱好者前来,沉浸在书的世界之中,并且能够在读书的时候陷入睡眠。第一眼看上去,这就是一家时髦的书店,一排排书架在房间的一端,另外一端是舒适的沙发和垫子。但是在这些书架后面,有12个独立的,如胶囊公寓般的睡觉单元,可以通过攀爬梯子抵达。  1 时尚:快消品的再
期刊
在山里,他租了四亩地  五十年的租期  用来种金线莲和兰花  在香蕉林的包围中  我们听着水壶滚水  每个人都超过四十岁  水流和缓且睡眠短浅  有价值的时间基本过完了  金线莲乏善可陈  兰花还没有花苞  植物特有的修养让它们长久沉默  我们说着完全可以不说的话  盯着水鸭的身子  这样日复一日也并无不可  不需要悔恨  也不用寻找上帝  只是树枝匍匐入地  树枝特有的修养让我们终于沉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