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高强钢焊接用焊丝的选用方法

来源 :焊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j_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钢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结构的主要材质,其能有效保证车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高强钢焊接过程中,焊丝的选用和方法确定对于后期焊接工艺应用和车体结构稳定性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高强钢焊接用焊丝的选用方法,文中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高强钢焊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对高强钢焊缝性能的影响,并结合EN 15085标准中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通过工艺评定试验提出高强钢焊接过程中焊丝的选择方法,以提升轨道交通车辆高强钢的焊接质量,进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井架底座作为石油钻机的核心装备构件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重量构件。井架底座主体材料既要有较高的强度指标,又要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本文试验研究了我国生产制造的Q550和Q690两种典型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材料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硬度等性能指标,对其用于钻机制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轧制的Q550和Q690高强度钢板材料的性能明显高于国家标准要求,非金属夹杂
诗集序跋历来是记录与传播诗歌本体观念的重要载体。20世纪20年代,许多诗人或评论家借助“新诗集”的序跋,描绘他们建构新诗本体的诸种理想:就诗形而言,既倡导以诗体大解放为核心的自由体新诗观念,又不忘对新诗格律体的探索;就诗质来说,从“情感”“经验”“真实”等入手,多向度地规训新诗的思想意蕴与精神品格;就诗言而论,致力于破除旧诗“雅言”体系,确立以白话和方言俗语入诗的语言范式,同时对新诗“诗家语”做出
为了获得高强度Q690钢柱受火后的受力性能,采用电炉将2根高强度Q690钢焊接H形截面柱升温至800℃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对受火后钢柱进行受压试验,得到钢柱的承载力和破坏模式。为考察受火对钢柱承载力的影响,对2根同尺寸不受火钢柱也进行受压试验。使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试验钢柱有限元模型,考虑钢材受火后力学性能的退化和截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模拟试验构件的结构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钢柱均
为保障商品房预售资金的专款专用,降低在建项目的烂尾风险,建立统一规范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势在必行。本文梳理了我国预售资金监管的立法现状和实践中的不同监管模式,分析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吸收域外预售资金监管经验,从明确监管模式与范围、完善预售资金提取节点、强化预售资金监管信息披露、提高违法成本和处罚力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预售资金监管的建议。
根据Q345R与NS3306/NS1402异种钢材料及其焊接特性,选择ENiCrMo-3型焊条作为异种钢对接焊的焊接材料,分别进行了Q345R+NS3306、Q345R+NS1402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能够保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并在产品的实际焊接过程中,结合镍基材料的焊接特点提出焊接操作要点,确保产品焊接质量。
高强度钢和耐候钢,因为它们都具备的强烈、高韧度和良好耐久在工程上被广泛应用,同时与异种钢材焊接还可以实现各种材质的特性优势,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本论文中选择了MAG焊方法,选择在带钝边的单面V型斜坡处,对使用ER91T1-G及XY-ER80QNH的二种焊丝分别设定了四队工艺参数,并获得了多组Q960E/Q690qENH的异种钢焊头。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发展Q960E/Q690qENH等异种钢的焊接技
焊接纵向残余应力是影响钢压杆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ANSYS对Q69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比,提出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纵向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随板件宽厚比和板厚的变化规律;以及翼缘和腹板残余应力的自平衡性;并提出适合Q69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研究结果可发现:提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适合焊接T
高性能桥梁钢是支撑钢结构桥梁发展的基础材料,其焊接技术研究是关乎相关领域应用的关键。概述了我国桥梁用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高性能桥梁钢焊接性能和接头微观组织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焊接工艺研究的重点方向。高性能桥梁钢的焊接应充分重视接头微观组织的形态、成分和形成机理的深入探究,从本质上明确接头性能改善的方向和原因。
液压支架作为煤矿综合开采面的重要配套机械,其承载部件为通过高强板进行的焊接箱体,在承受顶板下沉载荷的同时承受着不稳定矿压的周期来压冲击。为了保证液压支架的质量,对主要受力结构件的焊缝强度要求很高。焊接作为一种只能通过时效和破坏性试验来反映焊缝强度的加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只能通过合格试件的合理参数,控制其特殊的生产过程来保证焊接质量。为此,在液压支架生产前,需要对外购的不同材质进行试验,对板材进行
与中、低强度钢材相比,高强钢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修建房屋、大跨度悬索吊桥、海工吊车以及海洋钻井平台等建(构)筑物。然而,高强钢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常会承受频繁交替的动力荷载作用,造成结构不可避免会发生疲劳损伤累积。这些疲劳损伤必然会使钢材内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降低钢材的力学性能、削弱承载力。因此,对具有不同疲劳损伤的高强钢结构的残余力学性能展开系统研究,分析疲劳损伤对高强钢结构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