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的进行都离不开兵器,而钢铁又在兵器的研发与制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想象一下,当一股由钢铁铸成的洪流向着敌人汹涌前进时,又有谁能挡住这潮水般的冲击呢?而这“钢铁洪流”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步兵的克星——坦克。
德国I号坦克
其实早在1931年,一些德军将领就意识到了建立装甲部队的重要性。1934年开始生产的I号坦克A型与当今的“大哥哥”们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全长只有4米的它只能算是一辆被钢板包围的“皮卡”,乘員也只有2人。可不要小看这区区的两名坦克兵,车长兼职机枪手,驾驶员则兼职机电员,可谓战场上的一心多用小能手了。虽然I号坦克在装甲和火力上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但它的优点在于“小、快、灵”,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到其战术目的,在二战前中期获得优异的战果,成为名副其实的闪击战主力军。
<img src="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xgbj/xgbj201705/xgbj20170504-1-l.jpg" alt="" />
I号A型坦克
乘员:2人
重量:5.4吨
规格:长4.02米
宽2.06米
高1.72米
武器:2挺7.92毫米口径
MG12机枪
速度:37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搁现在看,I号坦克也好意思叫坦克?这吨位,充其量也就是一辆装甲运兵车,还只能运俩兵。开着这种车,能把人忙死。想想看,驾驶员边开坦克边伺候电台,不把车开沟里就不错了。
苏联T-34坦克
德国闪击战的成功使得西方各国更加深了对坦克这一武器的重视,当德军于1941年开始大举进攻苏联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严阵以待的T-34坦克集群。你有钢铁洪流,我有金属壁垒。当战场上真正的硬碰硬到来时,结局又会如何呢?
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在坦克制造理念上可以说与德国人大相径庭,T-34坦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T-34以牺牲乘员安全性与舒适度为前提,提高坦克的火力与机动性。由于造价便宜,T-34在制造速度与数量上优势明显。第一次会战就将德军的3号和4号坦克打得满地找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军毫无还手之力,也造就了有名的德军“T-34危机”,就连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都对T-34称赞有加。这样一辆连敌方将军都喜爱的坦克,不愧为二战中最成功的坦克。
T-34/76坦克
乘员:4人
重量:25.3吨
规格:长5.92米
宽3.00米
高2.45米
武器:76.2毫米坦克炮
速度:45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1941年,3号、4号坦克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想击穿T-34,需要冒险突围到它们身边100米才有机会;而这位可怕的对手只要在500米外开炮,德系坦克们就灰飞烟灭了。这种现状,让昔日的闪击雄师几近崩溃。
英国“丘吉尔”步兵坦克
英国人在坦克研发制造上的理念一直与众不同,他们坚持将坦克的种类一分为三:轻型坦克负责侦察;步兵坦克与步兵协同作战;巡洋坦克负责机动作战。乍一看,三种坦克各司其职好像没什么不对,然而实际中,英国坦克在二战中的水平基本属于垫底,这其中最有看点的要数“丘吉尔”步兵坦克了。
说起这辆坦克的奇葩之处,首先中枪的就是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你说我一个造船厂,怎么就……”一言难尽。不出一年的功夫,这家造船厂造出的4辆样车相继因为发动机功率不足被抛弃。最后,新坦克倒是造成了,但机动性太差,再加上攻击力与防御力的不均衡,完全无法与德国“豹”式和“虎”式坦克抗衡。
“丘吉尔”步兵坦克
乘员:5人
重量:39吨
规格:长7.44米
宽2.74米
高3.25米
武器:57毫米火炮
速度:20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打不过坦克,我就打人!”不甘心的英国人为“丘吉尔”步兵坦克装上火焰发射器,让它去火烧德军步兵和碉堡。你们说,有这么“厚颜无耻”的坦克吗?
美国M4“谢尔曼”坦克
美军在二战中最出名的坦克要数M4“谢尔曼”坦克了,它还有一个萌萌的外号——“小馒头”。顾名思义,“谢尔曼”坦克的外形真的如同馒头一般圆滚滚、滑溜溜,不要觉得这样的外形设计是无意为之,恰恰相反,圆滑的装甲造型可以充分发挥钢板的防御作用,使得坦克更加牢不可摧。
除去外形“喜感”,“谢尔曼”在产量以及版本数量上也是其他坦克无法比拟的,单是改进型就有50多种,绝对称得上“馒头家族”了,四代乃至五代同堂也毫无压力。不仅如此,作为美国研发制造的坦克,“谢尔曼”几乎出现在二战所有参战国的军队中:英国、法国、苏联,甚至德国的部分部队中都有它的身影。
“谢尔曼”坦克
乘员:5人
重量:36.7吨
规格:长7.54
宽3.00米
高2.97米
武器:76毫米
M4A1坦克炮
速度:38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馒头”家最扛打的改进型M4A3E2有个萌萌的外号——“小飞象”。曾经有一辆M4A3E2吃了8发88毫米口径炮弹,仅一发穿透。要知道打它的可是“虎王”坦克啊!这“象皮”真够厚的。
在“先驱者”的带动下,二战坦克战逐渐白热化,最终走向残酷的深渊。在后续的战斗中,又有哪些坦克登上了历史舞台?下期《钢铁洪流》,为你解答。
德国I号坦克
其实早在1931年,一些德军将领就意识到了建立装甲部队的重要性。1934年开始生产的I号坦克A型与当今的“大哥哥”们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全长只有4米的它只能算是一辆被钢板包围的“皮卡”,乘員也只有2人。可不要小看这区区的两名坦克兵,车长兼职机枪手,驾驶员则兼职机电员,可谓战场上的一心多用小能手了。虽然I号坦克在装甲和火力上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但它的优点在于“小、快、灵”,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到其战术目的,在二战前中期获得优异的战果,成为名副其实的闪击战主力军。
<img src="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xgbj/xgbj201705/xgbj20170504-1-l.jpg" alt="" />
I号A型坦克
乘员:2人
重量:5.4吨
规格:长4.02米
宽2.06米
高1.72米
武器:2挺7.92毫米口径
MG12机枪
速度:37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搁现在看,I号坦克也好意思叫坦克?这吨位,充其量也就是一辆装甲运兵车,还只能运俩兵。开着这种车,能把人忙死。想想看,驾驶员边开坦克边伺候电台,不把车开沟里就不错了。
苏联T-34坦克
德国闪击战的成功使得西方各国更加深了对坦克这一武器的重视,当德军于1941年开始大举进攻苏联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严阵以待的T-34坦克集群。你有钢铁洪流,我有金属壁垒。当战场上真正的硬碰硬到来时,结局又会如何呢?
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在坦克制造理念上可以说与德国人大相径庭,T-34坦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T-34以牺牲乘员安全性与舒适度为前提,提高坦克的火力与机动性。由于造价便宜,T-34在制造速度与数量上优势明显。第一次会战就将德军的3号和4号坦克打得满地找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军毫无还手之力,也造就了有名的德军“T-34危机”,就连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都对T-34称赞有加。这样一辆连敌方将军都喜爱的坦克,不愧为二战中最成功的坦克。
T-34/76坦克
乘员:4人
重量:25.3吨
规格:长5.92米
宽3.00米
高2.45米
武器:76.2毫米坦克炮
速度:45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1941年,3号、4号坦克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想击穿T-34,需要冒险突围到它们身边100米才有机会;而这位可怕的对手只要在500米外开炮,德系坦克们就灰飞烟灭了。这种现状,让昔日的闪击雄师几近崩溃。
英国“丘吉尔”步兵坦克
英国人在坦克研发制造上的理念一直与众不同,他们坚持将坦克的种类一分为三:轻型坦克负责侦察;步兵坦克与步兵协同作战;巡洋坦克负责机动作战。乍一看,三种坦克各司其职好像没什么不对,然而实际中,英国坦克在二战中的水平基本属于垫底,这其中最有看点的要数“丘吉尔”步兵坦克了。
说起这辆坦克的奇葩之处,首先中枪的就是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你说我一个造船厂,怎么就……”一言难尽。不出一年的功夫,这家造船厂造出的4辆样车相继因为发动机功率不足被抛弃。最后,新坦克倒是造成了,但机动性太差,再加上攻击力与防御力的不均衡,完全无法与德国“豹”式和“虎”式坦克抗衡。
“丘吉尔”步兵坦克
乘员:5人
重量:39吨
规格:长7.44米
宽2.74米
高3.25米
武器:57毫米火炮
速度:20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打不过坦克,我就打人!”不甘心的英国人为“丘吉尔”步兵坦克装上火焰发射器,让它去火烧德军步兵和碉堡。你们说,有这么“厚颜无耻”的坦克吗?
美国M4“谢尔曼”坦克
美军在二战中最出名的坦克要数M4“谢尔曼”坦克了,它还有一个萌萌的外号——“小馒头”。顾名思义,“谢尔曼”坦克的外形真的如同馒头一般圆滚滚、滑溜溜,不要觉得这样的外形设计是无意为之,恰恰相反,圆滑的装甲造型可以充分发挥钢板的防御作用,使得坦克更加牢不可摧。
除去外形“喜感”,“谢尔曼”在产量以及版本数量上也是其他坦克无法比拟的,单是改进型就有50多种,绝对称得上“馒头家族”了,四代乃至五代同堂也毫无压力。不仅如此,作为美国研发制造的坦克,“谢尔曼”几乎出现在二战所有参战国的军队中:英国、法国、苏联,甚至德国的部分部队中都有它的身影。
“谢尔曼”坦克
乘员:5人
重量:36.7吨
规格:长7.54
宽3.00米
高2.97米
武器:76毫米
M4A1坦克炮
速度:38千米/时
小编妮可吐槽
“馒头”家最扛打的改进型M4A3E2有个萌萌的外号——“小飞象”。曾经有一辆M4A3E2吃了8发88毫米口径炮弹,仅一发穿透。要知道打它的可是“虎王”坦克啊!这“象皮”真够厚的。
在“先驱者”的带动下,二战坦克战逐渐白热化,最终走向残酷的深渊。在后续的战斗中,又有哪些坦克登上了历史舞台?下期《钢铁洪流》,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