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的研究

来源 :迎接21世纪西部大开发暨微生物教学科研和成果产业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本组王永坤等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27.7﹪和18.2﹪.为了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本课题组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特性和防制方法和基础上,尽快研制了油乳剂灭活疫苗.从该疫苗的免疫结果观察,疫苗在免疫后第七天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2<3.9>,15天达到2<6.7>,30天可达到达2<8.8>;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5天,用强毒攻击,免疫组全部保护,而对照组5只鹅全部发病,3只死亡.从区域性中试调查结果来看,该苗安全、有效,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其他文献
猪链球菌ZJ株溶血素(suilysin)基因(sly)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后,采用T-A克隆策略将其克隆至E.Coli DH5a。PCR产物和重组质粒酶切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报道的sly基因一致,核苷酸序
通过PCR方法自含NDVZF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NDVF基因,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重组.经核酸内切酶酶切,阳性克隆鉴定准确无误,核酸序列测定结果与原始基因比
采用4wk-SEA、5wk-SEA和6wk-SEA免疫BALB/c小鼠,在攻击感染后0~8周对其血消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表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4wk-SEA免疫鼠血清抗体水平(ELISA法)较5wk-SEA
将充分菌毛化的大肠杆菌C1976-79(pap+)经4%o甲醛灭活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用间接ELISA筛选获得FA1、FB11两株抗FB11菌毛单抗,其ELISA效价分别为1
辽单33(原代号辽试553)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1995年以自选系3180为母本,用引入系吉853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已于200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用的698份羊血清进行检测,羊血清阳性检出率为22.06%,选择50份羊血清用
鸭出血症是由不同于鸭瘟病毒的鸭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该病毒可凝集Balb/c小鼠红细胞的特性,我们建立了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经试验表明该方法
本研究以本所近年来所分离的高、中、低三株不同毒力(HeNXH3.98、JL1.94和FJFQ1.99)的猪瘟野毒混合毒对敏感猪进行实验室感染试验,利用HCFA、RT-PCR及序列测定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将大肠杆菌107/86和水肿病菌株在TSB中培养,鉴定其表达F107菌毛,前者作为免疫原免疫BABL/C小鼠,后者作为检测抗原包装酶标板。细胞融合后经ELISA和玻板凝集检测,得到一株阳性杂交瘤
在第七届高交会上,科技部特别邀请回国的生物物理学家侯天侦教授存谈到他所发明的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时,特别指出:21世纪物理农业将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