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考查目标分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部分】(以原试卷题号为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ll C 12 N 14 O16 Na 23 Al 27CI 35.5 Fe 56 Ni 59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经历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 CuCO3),青色来自于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 . CuCO3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Cu(OH)2 . 2CuCO3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8.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 1(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A个中子
  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A个质子
  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
  D.1 L 1 mol . L-1 NaCI溶液含有28NA个电子
  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11.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载通过0. 04 mol电子时,有0. 224 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
  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
  C.电池总反应为4VB2 11O2 20OH 6H2O ==8B(OH)4 4VO3
  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13.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 Y=W 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W>X>Y>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 (14分)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1O3和NaCI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l)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 ,a中的试剂为____。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
  (3)d的作用是____,可选用试剂(填标号)。
  A. Na2S
  B.NaCI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 ,____ ,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IO3和NaCI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14振荡,静置后CC14层显色。可知该条件下KC1O3的氧化能力(填“大于”或“小于”)NaCIO。
  27.(1 5分)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 . 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____ 。
  (3)“转化”中可替代H2 O2的物质是_____ 。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 。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 OH)2的Ksp=____ (列出计算式)。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 浓度为1.0 mol . 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 。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I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鎳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 。
  28. (14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 C2H4):N(H2 O)=____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 H4)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 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z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4所示。
  图中,表示C2 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CO2催化加氢合成C2 H4反应的△H___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图中点A(440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 MPa)-3(列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一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3H6、C3 H8、C4 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 。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氨硼烷( NH3 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 。根据对角线规则,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的相似。
  (3) 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δ ),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 Ha-),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 。与NH3BH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NH3BH3 ____ (填“高”或“低”),原因是在NH3BH3分子之间,存在_____作用,也称“双氢键”。
  (4)研究发现,氨硼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6 pm、c pm,a=β=γ=90°。氨硼烷的2×2×2超晶胞结构如图5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ρ= ___ g· cm-3(列出计算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6.[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苯基环丁烯酮(◇=O PCBO)是一种十分活泼的反应物,可利用它的开环反应合成一系列多官能团化合物。近期我国科学家报道用PCBO与醛或酮发生[4 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官能团化合物(E),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 。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 。
  (3)由C生成D所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 ____;该步反应中,若反应温度过高,C易发生脱羧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 H8 O2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 。
  (4)写出化合物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E中手性碳(注: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的个数为____。
  (5)M为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已知:1 mol M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能放出2 mol二氧化碳;M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M的结构简式为_____。
  请找出规律,并解释原因:_____ 。
  【参考答案及解析部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7.C
  考查目标及解析:
  本题以古代字画使用的颜料为素材,考查物质转化的认识角度(价态和物质类别角度),考查宏微结合的素养水平。
  选项A正确,Cu( OH)2.CuCO3和Cu(OH)2 - 2CuCO3 受热易分解,Cu(OH)2 - 2CuC03吸湿后放出CO2,转化为Cu(OH)2 . CuCO3,因此需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保存字画。
  选项B正确,由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的化学式可知,其中铜元素和碳元素均处于最高价态,不易发生氧化反应。
  选项C错误,由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的化学式可知,两者均易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
  选项D正确,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Cu( OH)2. CuCO3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Cu(OH)2 . 2CuCO3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8.D
  考查目标及解析:
  本题以中药材中的某种成分为素材,考查对有机物结构简式和不同官能团性质的认识能力,考查宏微结合与证据推理等核心素养。
  根据图中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含有21个碳原子,官能团有碳碳双键、苯环和羰基,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同时官能团还含有 - OH,因此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综合以上分析,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9.C
  考查目标及解析:
  本题以不同宏观物质中微观粒子数的判断为载体,考查对NA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考查宏微结合素养。
  选项A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若该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全部为14N,则每个N2分子含有(14- 7)×2=14个中子,1 mol該氮气含有l4NA个中子,不是7NA,且构成该氮气的氮原子种类并不确定,无法准确计算其中子数。
  选项B错误,重水分子和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当重水分子和水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时,所含质子数相同,而重水分子中子数比水分子多2NA个。
  选项C正确,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 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相当于12 g碳原子,碳原子物质的量为12g/12g.mol-1= 1 mol,所含碳原子数目为N A个。   选项D错误,1 mol NaCI中含有28NA个电子,但该溶液中除NaCI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
  10.B
  考查目标及解析:
  本题以喷泉实验为情境素材,以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为载体,考查模型建构与认知能力、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及其素养水平。
  解题的关键是“形成喷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内外存在压强差”,在本题中,若气体能与溶液反应且不再产生新气体,则能达到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与大气压形成压强差的效果。具体分析可知,稀盐酸与H2S不反应,NO与稀硫酸不反应,CO2与饱和NaHC03溶液不反应,均无法形成压强差,选项A、C、D错误。稀氨水与HCI发生酸碱中和:NH4 . H2O HCI=NH4CI H2O,气体分子数明显减小,可以形成压强差,选项B正确。
  11.A
  考查目标及解析:
  本题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和离子反应原理,考查宏微结合素养。
  选项A正确,用Na2 SO3溶液吸收少量的C12,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部分S02-氧化为SO2-,同时产生的H 与剩余部分SO2-结合生成HSO3,Cl2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2- Cl2 H2O==2HSO3 2CI- SO2-。
  选项B错误,向CaC12溶液中通人CO2,若反应则有CaC12 CO2 H2O==CaCO2↓ 2HCI,而盐酸能将碳酸钙沉淀溶解,故不发生反应。
  选项C錯误,向H2 O2中滴加少量的FeCI3,Fe3 的氧化性弱于H2 O2,不能氧化H2O2,但Fe3 能催化H7O2的分解,正确的
  Fe3 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2——2H2O O2↑。
  选项D错误,NH4HSO4电离出的H 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H OH—=H2O,当NaOH溶液过量时,发生反应NH H 2O ==NH3.H2O H2O。
  12.B
  考查目标及解析:
  本题以碱性硼化钒 空气电池为素材,考查了电极判断、溶液酸碱性变化、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定量计算、电流的流向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能力,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素养水平。
  依据题意,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根据VB2电极反应VB2 16OH
  - 11e—=VO2- 2B(OH)4 4H2O,可知VB2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消耗OH-,负极溶液pH减小;复合碳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 2H 2O 4e==4OH,转移0.04 mol电子时,消耗0.01 molO2,即标准状况下0. 224 LO2。结合正负极电极反应式,推出总反应为4VB2 11O2 20OH 6H2O=8B(OH)4 4VO4-。化学电源工作时,电流沿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再从内电路流回正极,综上所述,选项A、C、D正确,选项B错误。
  13.D
  考查目标及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解题时需根据题目中相关信息推断出元素的种类。
  由题干,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可推测“白烟”为NH4CI。进一步推测XW3为NH3,WZ为HCI。则W为H,X为N,Z为CI。最后根据“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 Y=W Z”,推出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则 Y为Na。
  选项A错误,非金属性的顺序应为Z>X>W>Y。
  选项B错误,原子半径的顺序应为Y>Z>X>W。
  选项C错误,N的含氧酸有强酸如硝酸(HNO3),弱酸如亚硝酸(HNO2)。
  选项D正确,Y为Na,其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碱。
  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答案及解析:
  本题以氯气、KC103和NaCIO的制备及其氧化还原性质的探究为主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与除杂、尾气处理等一般流程,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识别、性质检验等基础知识,考查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素养。
  解题时,首先需明确实验目的及常见气体制备除杂和尾气处理等一般流程,结合装置图分析各仪器的作用,继而根据题意分析装置目的,完成相关实验操作等。
  (1)圆底烧瓶 饱和食盐水
  考查基本仪器的识别与物质的分离提纯。第一空,根据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结构可知该仪器为圆底烧瓶;第二空,联系前后装置可知,在后续操作中氯气需与碱溶液反应制备物质,为提高碱溶液的转化率,氯气中不能再混有酸性气体,a中溶液只能选择饱和食盐水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I气体。
  (2)水浴加热 Cl2 2OH==CIO- CI- H2O避免生成NaC1O3
  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反应原理、操作目的等。第一空,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有KOH溶液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该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第二空,c中氯气在Na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C12 20H- -CIO Cl- H2O;第三空,根据氯气与KOH溶液的反应可知,加热条件下氯气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氯酸盐,所以冰水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NaC103。
  (3)吸收C12尾气,防止污染环境AC
  考查常见气体制备的一般流程、装置的目的分析以及试剂的选择。第一空,氯气有毒,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12),防止污染环境。第二空,Na2S可以将氯气还原成氯离子,可以吸收氯气,故A项可选;氯气在NaCI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无法吸收氯气,故B项不可选;氯气可以与Ca(OH)2浊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故C项可选;氯气与硫酸不反应,且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D项不可选。   (4)过滤少量(冷)水洗涤
  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操作。b中试管中溶液为KC1O3和KCI的混合溶液,KCI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所以将b中试管中的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得到KC1O3晶体。
  (5)紫小于
  考查探究物质氧化还原性质的能力及现象分析能力。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该条件下KC103的氧化能力小于NaCIO;碘单质更易溶于CC14,所以加入CCI4振荡,静置后CCI4层显紫色。
  27.答案及解析:
  本题以废弃油脂中镍的回收再利用制备硫酸镍晶体的化学工艺为主题,通过给出具体的工艺流程图及相关信息,考查流程分析能力、外加试剂作用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等,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解题时可从流程线、物质线、操作线这三线人手,对应分析各步骤流程的目的,外加试剂的作用以及相关操作的意义。
  (1)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AI(OH)4 H ==Al(OH)3↓ H2O
  考查化工流程的分析能力,外加试剂作用的分析能力。第一空,考查原料预处理的方法以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相关的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化工工艺中常用热碱溶液去除废旧金属表面的油污,故由工艺流程分析可得,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碱浸,可以去除表面油污。同时由废镍催化剂的成分可知Al及其氧化物可以溶于NaOH溶液。第二空,需從流程中分析出“滤液①”的主要成分为Na[AI(OH)4](或NaAIO2),加入稀硫酸可发生Al( OH)- H ==AI(OH)3↓ H2O或AlO2 H H2O==Al(OH)3↓,生成沉淀,从而达到回收金属的目的。
  (2)Ni2 、Fe2 、Fe3
  考查化工流程中物质线的分析能力。结合题干信息,“滤饼①”中的主要成分为Ni、Fe及其氧化物,加入稀硫酸,Ni、Fe及其氧化物溶解,所以“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Ni2 、Fe2 、Fe3 。
  (3)O2或空气Fe3
  考查化工流程中外加试剂的作用以及反应条件控制的分析能力,也是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原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第一空,结合化工流程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可知,“转化”步骤中H7O2的作用是将Fe2 氧化为Fe3 ,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转化为Fe( OH)3沉淀除去,所以能替代H2O2的须为强氧化剂,同时考虑不引入杂质,所以可用O2或空气代替。第二空,若将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会使调pH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Fe2 ,则滤液③中可能含有转化生成的Fe3 。
  考查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书写的能力。由题干信息可知,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被NaCIO氧化得到NiOOH沉淀,即Ni2 被氧化为NiOOH,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得,CIO被还原为CI-,则结合氧化还原得失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2Ni2 CIO- 4 OH==2NiOOH ↓ CI- H2O。
  (6)提高镍回收率
  考查流程与操作意义的分析能力。通过结晶的方式获得硫酸镍晶体后,母液中还含有NiO ,将其收集后循环使用,可以提高镍的回收率。本问要求考生具备化工生产的效益观念,通过对母液成分的分析考虑循环使用的意义。
  28.答案及解析:
  本题以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为主题,考查该反应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的影响,KP的相关计算等,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素养水平。
  (1)1:4变大
  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第一空,根据题意,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 6H2→CH2=CH2 4H2O,可得n(C2H4):n(H2O) =1:4,或者用原子守恒法,反应物Co。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分别去到了生成物乙烯和水中,由n(C):n(O)=1:2,也可推出n(C2H4):n(H2O) =1:4。第二空,考查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由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C2 H4)变大。
  (2)d、c 小于
  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分析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第一空,由题中信息可知,两反应物的初始投料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消耗的n (CO2)和n(H2)之比为1:3,因此平衡时n(CO2):n( H2)始终等于1:3且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产物中n(C2H4):n(H2O)始终等于1:4,也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由图中曲线的起点坐标可知,c和a所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1:3,故a为H2,c为CO2;d和b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1:4,则b为H2O,d为C2 H4。第二空,由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升高温度,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小于0。
  (4)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等
  考查运用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已经限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因此为了提高反应速率,最常用的方法为使用催化剂,工业上通常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目标产品的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由于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气态,不存在接触面积的影响,因此选择改变二氧化碳或氢气的用量,副反应往往也有着同步变化,不能很好地体现选择性。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答案及解析:
  本题以储氢材料氨硼烷(NH3BH3)为载体,围绕N、B、H等元素考查原子、分子与晶体结构的必备知识,考查从物质的材料性能角度分析整合信息并形成解题思路的能力,考查宏微结合、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水平。   (l)B Si(硅)
  考查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和元素周期律中对角线规则的理解。第一空,H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B与N同属一个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可得半径最大的原子为B。第二空,对角线规则只存在于周期表第二与第三周期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之间,如Li与Mg、Be与Al、B与Si,这些“元素对”的一些化学性质相似。
  故可知NB化学键为配位键,且N提供电子对,B提供空轨道。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之后形成B3O3-,由题中结构式可知B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故在该反应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sp3变为sp2。
  (3)N>H>B CH3 CH3 低 Ha 与Ha的静电引力
  考查电负性大小的判断、等电子体的书写、熔点高低的比较与“双氢键”,考查知识迁移与信息分析能力。第一空,在氨硼烷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原子呈正电性,说明H的电负性小于N;与B原子相连的H原子呈负电性,说明H的电负性大于B,故可推知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B。第二空,NH3BH3分子为八核分子,价电子总数为14,依据最常见的价电子数原子替换规律,可以写出等电子体CH3 CH3。第三空,由于NH3BH3与CH3CH3同属分子晶体,且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故应从分子极性考虑其熔点的高低。NH3 BH3属于极性分子,CH3CH3属于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故CH3CH3熔点比NH3BH3的低。第四空,双氢键是一种特殊的氢键作用形式,指带有正电的氢原子(如与N、O、F等电负性较强的原子相连的H)与带有负电的氢原子(如与金属、B等原子相连的H)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也正是由于这种Ha 与Ha的静电引力使得氨硼烷分子具有极性,使其熔点较高。
  36.答案及解析:
  本题以苯基环丁烯酮与醛或酮的[4 2]环加成反应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官能团化合物为背景素材,通过给出部分合成路线,考查有机基础知识及分析推断能力,考查宏微结合、变化观念与证据推理素养水平。
  (1)2一羟基苯甲醛(水杨醛)
  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难点在于判断母体是苯甲醛还是苯酚,根据官能团的优先顺序规则,-CHO>-OH,因此母体为苯甲醛,羟基为取代基。
  考查有机合成过程中间产物結构的推导,侧重于考查对有机物碳骨架变化的推断,以及陌生反应机理的理解。
  考查常见反应类型、反应条件的判断和信息分析与推理能力。第一空,C生成D为酯化反应,根据碳原子数目变化可知参与酯化反应的另一物质是乙醇,由此可得答案为“乙醇、浓硫酸/加热”;第二空,由“脱羧反应”及分子式C8 H8 O2可知,C仅脱去羧基,可得
  (4)羟基、酯基2
  考奎常见官能团与手性碳原子的辨识。第一空,注意题干要求写出含氧官能团,因此只有羟基和酯基。第二空,根据手性碳原子
  考查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需要熟悉常见官能团性质,进而进行官能团的推断。M为C(Cg H8 O4)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 mol M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能放出2 mol二氧化碳,则M中含有两个羧基(COOH),又M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对二苯甲酸,则M分子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综合以上信息可知M含1个苯环、2个COOH和1个饱和碳原子,组合可得 M 的结构简式为
  (6)随着R’体积增大,产率降低;原因是R’体积增大,位阻增大
  考查对新信息进行提取并探究规律的能力。由表格数据分析可得到规律,随着取代基R’碳原子数目的增加,产物的产率降低,出现此规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R’随碳原子数目增加而造成体积增大,从而位阻增大,导致产率降低。
  (责任编辑谢启刚)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以莫言的近作为基础讨论莫言近期的文学面貌。所谓的“诺奖魔咒”是一个虚假的命题,是一种不怀善意的揣度甚至攻击。莫言的近作仍然优质,并以更加我行我素的姿态突显其打油诗般的草根艺术精神。同时,本文也试图推测,莫言今后的写作将有可能在对“前现代”的追寻中不断迈进。  关键词:莫言;诺奖魔咒;打油诗;前现代  一 诺奖魔咒  莫言自2012年获诺奖之后,就被一个所谓的“诺奖魔咒”给箍住了。我之
祖父老了的时候,要求单独住到二哥那栋空房子里,他知道我们不会答应,事先准备了几条理由。  他最先说到的是房子的问题。他说这栋房子本来就不宽,他占了间大的,结果搞得一家人鼻子眼睛挤在一块。他的目光从我们脸上扫过,大概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便紧锣密鼓地说出了第二条理由。你们这客来客往,我一个老人成天咳嗽,还喜欢把痰吐在地上,外人看了不好。他所指的客就是我那几个爱好读书写作的朋友,他们确实来得勤了一些,
他擅长斩杀河流  拦腰切断,一截汹涌  一截干枯  面对簇拥而来的浪花  他采一朵最大的最洁白的  别在胸前  面对暴露出来的石头  他捡一块状如肋骨的  迎风把它立起来,或深埋地下  坝修好后,通常会在坝体上打几个孔  把少量的水,过继给老迈的河床  庞小伟,1973年生,笔名艾川,河南省作协会员。有詩作发表于《星星》《诗刊》《扬子江》《草原》《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刊。
他被喘气病困扰  一辈子。每一次,他回来  从街市购物,从田野  挑回粮食蔬菜,或者从  山梁扛回一只黑毛野猪  母亲保持着灵敏的知觉  她知道是谁,一定是谁  粗重的喘氣声,在卸下  手中物件时,父亲有一种  崩溃感,他急需依靠  母亲侍女一样出现,一把  竹椅,接住父亲倾颓的身体  堂屋里骤然响起  叽叽咯咯的摩擦声,那种  片状物与筒状物  无由组合在一起的噪音  修辞般精确,暗合  他们的
摘要:茅盾旧体诗词(1949-1976)带有浓厚的时代痕迹,但也彰显出作者的自我省察。他的旧体诗词中流溢着主流审美观念,如厚今薄古的戏剧改革、推崇豪放抑制柔美的风格选择、注重民间化大众化的形式、忽视艺术的独立价值、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等。而茅盾旧体诗词中的骆宾王、辛弃疾、王安石等人格符号构成的自我精神镜像,间接地敞开了他的精神世界;他的私人抒情尤其是隐晦曲折的隐逸之情,更为我们显示出茅盾的另一面。  
“胡主任,这条微信语音你都听了不下100遍了吧?”想起一年前曾祥柱打趣的话语,我不禁感慨万千。  一  2019年4月,我所在的江陵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收到一条关于非法采砂的问题线索,按照“深挖彻查、一查到底”的工作要求,大家迅速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调查。  “非法采砂案不同于一般案件,涉案船只多、人员分布广、游击性强、‘保护伞’隐蔽,我建议先从涉案人员的手机着手。”经过研讨,大家迅速确定了“以渎
7月下旬的太阳,火热毒辣。此时,汉江沙洋段河面上,风平浪静。董方勇从汉江上巡查回来,黝黑的脸庞满是汗珠,身上的蓝色制服已经湿透。他一边擦汗一边对记者说:“这些采砂老板狡猾得很,以为天太热我们就会放松巡查。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时刻警醒,不能有丝毫懈怠,不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烈日下的巡查,是湖北省水利厅河道采砂管理局汉江基地书记、主任董方勇的工作日常。2011年,湖北省水利厅砂管局汉江基地组建,在
吳静,女,1982生,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室内设计、教育改革。
摘要:从1921年出版田汉翻译的《哈孟雷特》(《哈姆雷特》)至今,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史整整百年。几代读者、译者和学者对莎剧的阅读、翻译与研究,始终与岁月相生相伴,莎士比亚研究早已成为国内的一门显学。然而,毋庸讳言,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忘了莎剧是莎士比亚用英文所写,更有一些研究者索性置英文原本于不顾,仅以某一中译本作为研究底本。诚然,对于一般非英语母语的中文读者,阅读中译本是步入莎
一  去年元月,在外地工作的我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母亲摔倒了,让我回家一趟。接到电话心里一沉,不到万不得已父亲是不会叫我回家的,他怕影响我的工作。  回到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母亲躺在床上,看见我眼睛一亮,一脸的惊喜,父亲没告诉她我会回。我每次回家父亲一般都不会告诉她,倒不是有意要制造一种惊喜,是省得她时时盼着,每隔十分钟就会问一句:“怎么还不到?”  我拿起书桌上的本子,翻到空白页,写道:“妈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