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分析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hai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四大类。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法;物理法
  1.污水的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物理法操作简单、经济。常采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及蒸发、结晶法等。
  (1)沉淀法。利用污水中呈悬浮状的污染物和水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或上浮)作用,使水中悬浮物分离出来。沉淀(或上浮)处理设备有沉砂池、沉淀池和隔油池。在污水处理与利用方法中,沉淀与上浮法常常作为其他处理方法前的预处理。
  (2)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介质有钢条、筛网、砂布、塑料、微孔管等,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格栅、栅网、微滤机、砂滤机、真空滤机、压滤机等(后两种滤机多用于污泥脱水)。
  (3)气浮法(浮选)。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污水中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如乳化油)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至水面,从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根据空气打入方式不同,气浮处理方法有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气浮法和射流气浮法等。为了提高气浮效果,有时需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
  (4)离心分离法。含有悬浮污染物质的污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悬浮颗粒(如乳化油)和污水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方法。常用的离心设备按离心力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由水流本身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旋流分离器,由设备旋转同时也带动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离心分离机。
  2.化学处理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
  3.1化学沉淀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它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以降低污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这种处理法常用于含重金属、氰化物等工业生产污水的处理。按使用沉淀剂的不同,化学沉淀法可分为石灰法(又称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法和钡盐法。
  3.2混凝法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凝聚成大颗粒而下沉。通过混凝法可去除污水中细分散固体颗粒、乳状油及胶体物质等。该法可用于降低污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种重金属毒物(汞、镉、铅)和放射性物质等,也可以去除能够导致富营养化物质如磷等可溶性无机物,此外还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3.3中和法
  用于处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向酸性废水中投加碱性物质如石灰、氢氧化钠、石灰石等,使废水变为中性。对碱性废水可吹入含有CO2的烟道气进行中和,也可用其他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
  3.4氧化还原法
  利用液氯、臭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或利用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利用还原剂或电解时的阴极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还原为无害物质,以上方法统称为氧化还原法。
  4.物理化学综合法
  利用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气提等操作过程,处理或回收利用工业废水的方法可称为物理化学法。工业废水在应用物理化学法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之前,一般均需先经过预处理,尽量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类、有害气体等杂质,或调整废水的pH值,以便提高回收效率及减少损耗。
  (1)萃取法。将不溶于水的溶剂投入污水之中,使污水中的溶质溶于溶剂中,然后利用溶剂与水的密度重差,将溶剂分离出来。再利用溶剂与溶质的沸点差,将溶质蒸馏回收,再生后的溶剂可循环使用。
  (2)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污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此法可用于吸附污水中的酚、汞、铬、氰等有毒物质,且还有除色、脱臭等作用。吸附法目前多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吸附操作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吸附,在污水不流动的条件下进行的操作。动态吸附则是在污水流动条件下进行的吸附操作。污水处理中多采用动态吸附操作,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动床三种方式。
  (3)离子交换法。用固体物质去除污水中的某些物质,即利用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作用来置换污水中的离子化物质。随着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和使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回收和处理工业污水的有毒物质方面,由于效果良好,操作方便而得到一定的应用。
  4.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属于生物处理法的工艺,又可以根据参与作用的微生物种类和供氧情况分为两大类即好氧生物处理及厌氧生物处理。
  4.1好氧生物处理法
  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助于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来进行的。依据好氧微生物在处理系统中所呈的状态不同,又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1)活性污泥法这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法。该法是将空气连续鼓入曝气池的污水中,经过一段时间,水中即形成繁殖有巨量好氧性微生物的絮凝体—活性污泥,它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生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并不断生长繁殖。从曝气池流出并含有大量活性污泥的污水—混合液,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分离后,澄清的水被排放,沉淀分离出的污泥作为种泥,部分地回流进入曝气池,剩余的(增殖)部分从沉淀池排放。活性污泥法有多种池型及运行方式,常用的有普通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表面曝气法、吸附再生法等。废水在曝气池内停留一般为4~6小时,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BOD5)90%左右。
  (2)生物膜法使污水连续流经固体填料(碎石、煤渣或塑料填料),在填料上大量繁殖生长微生物形成污泥状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能够起到与活性污泥同样的净化作用,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填料上脱落下来的衰老生物膜随处理后的污水流入沉淀池,经沉淀泥水分离,污水得以净化而排放。
  4.2厌氧生物处理法
  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近些年来,一大批高效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相继出现,包括厌氧生物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流化床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器中生物固体浓度很高,污泥龄很长,因此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从而使厌氧生物处理法所具有的能耗小并可回收能源,剩余污泥量少,生成的污泥稳定、易处理,对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充分地体现。厌氧生物处理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厌氧生物处理法不但可用于处理高浓度和中等浓度的有机污水,还可以用于低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健.浅谈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与途径[J].甘肃科技纵横,2011.1.
  [2]刘海石,张琪.浅谈城市污水处理[J].今日科苑,2008.05.
其他文献
从远处看过去,这些钾盐蒸发池宛如巨大的彩色玻璃,依偎在美国犹他州荒芜的红色峡谷中。这些人工池塘是这里矿区的一部分。钾盐来自于地下深处,矿井打到地下,用热水来溶解那里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校企合作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各高职院校也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这种阶段性的成果背后难掩
当前,各大煤企为了加快发展,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加快项目建设,这也对人力资源与科技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发展必须有人力资源做支撑;另一方面,由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力
农产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其种植生长期间经常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侵害,常因发生病虫害而造成损失。农作物病虫害不仅造成产量的减少,也使产品品质低劣,不堪食用和加工,如带有黑斑病的马铃薯使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为了防治病虫,人们就大量施用化学农药,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的结果则是引起农业自身的污染,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防治病虫草害,又能控制农产品中农
五一期间,我们全家和好朋友洋洋一家,开车去汕头的南澳岛游玩了一回。在导航仪的带领下,我们直接到了汕头南澳县的长山尾渡口。下车一看,哇!这么长的一条长龙啊!原来是许多人
CIT2014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特别举办的答谢晚宴场内热闹非常,乐也融融!坐满了三十多桌的客人,包括到场的参展商、代理、经销商,CEDIA、THX认证工程师培训讲师和学员近4百人参
(四)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是冠心病领域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冠状动脉狭窄是冠心病的一种基本病理表现,冠心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均以冠脉狭窄为基础。冠脉狭窄程度不仅反映了冠脉病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餐桌上的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米饭的要求不仅要米质好、吃口佳、还要兼顾营养。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小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针对广大消费者愿望并且发展前景论证,积极探索本地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实行物技紧密合作,开发试验无公害富硒大米,以提高稻米的品质和档次。2011年在小宽镇西河村六社冯亮家生产10公顷富硒大米获得成功。通
【摘 要】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源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是自成体系的几项工作,由于这几项工作的目的、指标、制度、方法不同,造成环保系统内部数出多门、不规范、不科学的弊病。加强污染源管理,加大污染源监测力度。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培训、现场填报;进行多表合一试点工作并逐步推行,实现环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统一性。  【关键词】环境;统计;污染减
水稻是虎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面积已达150万亩,占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为加快发展水稻产业,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我市一直在进行水稻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研究探索。由于我市属于高寒地区,水稻普通栽培只能选用11-13片叶的中早熟品种,气候条件一直制约着我市水稻的发展。全市水稻平均亩产始终在500公斤左右,而且经常因为品质不好,卖不上好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