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通货膨胀现实的商业思考
【出 处】
:
财贸经济
【发表日期】
:
1989年7期
其他文献
<正> 去年九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以来,至今已近半年。治理、整顿以治理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过猛势头为中心,采取了许多紧缩措施,抑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迫使过热的经济降温,减慢工业的发展速度。这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的又一次大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和难度都超过1980年。目前这项工作,已初步获得
<正> (1)1988年是改革10年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与上年同期比),从1月份的9.5%逐月上升,10月份达到26.1%的高峰,11、12月份在26%的水平上居高不下;全年零售物价较1987年上升18.5%,物价指数比价格改革步子较大、物价上涨较猛的1985年还高出10个百分点,通货膨胀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
<正> 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3000亿元,比1987年增加2000多亿元,增幅为11%左右,通货膨胀率约为17%,可以说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我国是一个高就业率、低工资水平的国家,加以长期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的影响,我国人民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很低,这样
<正> 一、专业银行企业化难以实施的症结何在由于受传统所有制形式的束缚,在理论上受“两权分离”理论的影响,使其改革实践跳不出旧体制的框架,并由此引起对某些基本概念的模蝴不清,使改革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认识上模糊以及改革进展缓慢的根源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正> 解决我国财政、信贷收支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压缩社会需求、消除经济过热现象的关键,也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设想。
<正> 中国的发展,从地域空间的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类似,处于二元结构格局之中,城市和乡村各有不同的运行机制,使得中国未来发展的运行轨迹不可能是单一的,搞得不好城乡差距会扩大;二元结构向现代化迈进的道路有可能将是双重的。如何使双重道路殊途同归,纳入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轨道,从而找到中国发展的正确途径,这是中国发展面临的课题。
<正> 吉林省国营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实行个体户租赁柜台,截止1988年11月底,共有40家左右,约占全省国营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的10%左右。在国营商业零售企业实行柜台租赁,最初的想法是顺应深化企业改革的潮流,试行“一店两制”,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营商业零售企业内部经营体制的多样化,目的是增加企业效益,在企业内部引人竞争机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