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死生亦大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山水之乐到人生感悟之悲,情感变化和跨度很大,学生的理解难度也很大,学生对东晋士人及生活处境并不了解,更不能理解出身名门淡薄宦情、率直洒脱的王右军的人生感慨。其实,理解的关键句就是“死生亦大矣”这一句,理解了这句话的含意,也就理解了全文。人教版教材中注释为“死生是一件大事”。有人认为此注有待商榷,认为死生是个偏义复词,是偏指单方面的死。但个人认为教材注解极为精准。下面我想从字面、语境、文章整体思路以及主旨四个方面来谈谈。
  从字面上看,把“死生亦大矣”解释为“死生是一件大事”,看似不妥当,其实按照教学用书上的翻译即是“生与死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啊”。“死生”虽然指“死”和“生”两个方面,但是其实整句话就是谈的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即生与死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啊!
  “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这句话在《庄子》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在《庄子·德充符》,庄子借孔子“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即孔子说:“死生是一件极大的事,却不会使他(指鲁国断脚之人王骀)随之变化,就是天覆地坠,他也不会随着遗落毁灭。他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物变迁的影响,主宰事物的变化而执守事物的枢纽。”第二次出现在《庄子·田子方》,庄子这次是借孔子“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的话,诠释孙叔敖不因爵禄改变自己“无所待”的状态。
  《庄子·德充符》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萬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因此,“死生”指的是生和死两个方面,而非单纯从语境中理解都是濒临绝境“死”的一个方面,应该结合庄子的《德充符》反映的中心准确理解。而且,孔子也有不同场合表达“死生亦大”的意思。比如子贡和孔子说管仲节操问题的时候,孔子认为对于管仲死容易,生更难,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可见,都是关于死和生的态度,与教材注释是一致的。
  我们再从《兰亭集序》语境看,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下文他针对错误等同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社会现象,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从文章整体思路看,前文叙述兰亭宴集,极力铺叙生之欢乐;然后转写“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感叹,并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抒发生与死的不同;为下文“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做铺垫,若上文仅仅针对“死”的感叹,那么,下文的议论则太显突兀。
  从文章主旨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不管生活方式怎样不同,但人的心态一样,随着时光流逝,生命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更让人心痛的是“修短随化”,寿长或短,终期于尽。因此当王羲之正享受生之快乐时,忽然意识到衰老和死亡的临近不可回避,又怎不哀随乐生、痛从中来呢?所以在这个古今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自然会生发想到“死生亦大矣”的古训,发出“岂不痛哉”的嗟悼。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名士的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陶醉一时是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这样的满足和陶醉中,青春不再,而功业无成。这里的痛既是对好景不常在的痛心,也是对文人浪费生命的痛惜。同时,王羲之将过去、今天、将来对生死的感慨是一样的“死生亦大矣”,王羲之由对一个时代的痛上升为人类普遍命运的悲。在王羲之看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从对生死不同态度,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而这正是“死生亦大也”的现实意义,即生和死的不同就在于活着就应该有所为。
  从兰亭诗的内容看,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如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徽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还有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一、不辨彭殇的玄理。魏晋时期,是政治最为黑暗严酷的时期,社会急剧动荡。许多著名的文人、名士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之中,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因此,流离播迁、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有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谈玄悟道,追随老庄,犹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齐彭殇,一生死。王羲之就是针对这种社会处境发出的有力慨叹“死生亦大矣”,仅仅单纯针对“死”一个方面是说不通的。
  《兰亭集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钟情自然、心怀宇宙的王羲之,更重要的是他让人明白在宇宙万物面前,生命何其短暂;在无限壮观的宇宙中,有限的生命让人何其感伤,这是整个人类的悲哀。魏晋时的他发出喟然长叹,穿越千年,后之览者在读了《兰亭集序》之后,仍能深受启发,我们更应该拓宽生命的宽度与厚度,在有限的人生轨迹上留下我们的印记,在苍茫宇宙中书写大写的“人”。
  ★作者通联: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信号理论与代理理论探讨了市场对送转分红预案公告与经营预算信息披露信号同时作用的市场反应。由于这两类信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公司有关未来成长的信息,本文主
考场作文在审题立意合适的前提下,好的由头或者切入点非常重要,大道理的议论文往往空洞无物,大多数学生因为思维能力有限也无法进行大道理的言说,所以小切口反而更受欢迎;同样记叙文中小切口往往也是情感凝聚物,大多数的学生抒情往往是无病呻吟,空洞,他们往往在一篇文章结束前象征性地写几句抒情的话算是有了情感,真情实感往往就变成了虚情假意。而寻找情感凝聚物则是非常好的一种抒情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写作分析来感
2018年8月11至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学习素质培育"2018年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语文教坛新星杯"说课大赛在郑州师范学院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
2005年,宝安外经发展有限公司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这一中心,进步转变观念,加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长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进而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发展的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抑制芬太尼诱导麻醉后咳嗽发生的有效性.方法:选择40 例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年龄20-45 岁,平素无心肺疾患,无慢性咳嗽、哮喘病史,近一周上呼吸道
文章分析CEPA实施以来粤港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要保障CEPA第二阶段新内容的顺利实施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摘要】目的 探讨Arnold-ChiariⅠ(ACM-Ⅰ)型畸形的MRI诊断价值及分析与后颅窝相关径线之间的关系并与正常组做对比。方法 对经MRI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32例ACM-Ⅰ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33例经MRI及临床证实的正常病例作为对照,测量所有病例的后颅窝相关径线,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小脑扁桃体下疝长度3-4mm4例, 5-21mm28例,32例患者中,7
目的:了解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以温胆汤加减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氟西汀胶囊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HAMD)
本文先对“社会事实”这一社会学重要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简要概括了郭大水老师狭义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最后以南开大学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为例从狭义社会学的视角对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