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乐队的训练是中小学音乐课中器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关键所在,在社会文化活动与学校人才培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本文以温州市中小学管乐队为研究对象,结合之前对杭州市中小学管乐队的研究,进而对浙江省的管乐队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归纳与梳理,从而对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发展中的问题献计献策。
【关键词】管乐队;浙江省;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1-4
【文献标识码】A
虽然当前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开端,并且近几年来管乐队的数量与质量都有着大跨步的提升,但其普及度还是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根据不完全统计,就温州市而言,所建中小学管乐队不超过十所,可见占有率较低,结合笔者另一篇文章对杭州市中小学管乐队的调查,所建乐队也是十来所,从而以小见大,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
一、 我国中小学管乐队发展现状
我国的管乐队最先是从“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乐队开始的,随后在19世纪末与外国人共同组建一些大大小小的西洋管乐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渐从物质追求变为精神追求,高精尖的管乐艺术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中小学的管乐队发展地域性差异比较明显,普遍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面,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了其发展,在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明显整体水平较强。
其中在全国中小学管乐队的组建中主要有三种教育模式。第一种是由市级教委领头与学校一同组建高水准的管乐队,例如金帆管乐团。所有经费大头都是由教委与学校承担,学生只用缴纳学习费用即可。第二种是由社会上的艺术机构与学校合作建立管乐队,学校只负责场地与生源的供给,其余均有机构承担及管理。第三种是学校聘请一些专业人士对乐队进行直接培训,达成君子协议,辅助学校组建训练及管理乐队。在这三种现有模式中,第一种需要教委严格的考察与审核后才能有资格,且名额有限,一旦建成则有着高起点,水准较高,但此模式的乐队都较少,属于高精尖范畴。与之相对应的第三种模式,一般也是重点中小学,但由于教委辅助学校名额有限,故学校及家长出资聘请专业老师进行管乐队训练,故此模式也应用率不高。而第二种模式,是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率都较高的一种模式,在浙江省内也均应用此模式。
二、 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理性认知
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发展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学校与家长对管乐不了解,对管乐队的组建重视度不够,省内还未形成浓厚的管乐学习氛围,省教育廳应加大支持力度,此外,校方与家长应更加理性的认识管乐队组建的积极意义,不以考级为最终目的,促使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认识到其中的价值、目的和意义,才能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转变教育方式
相比国外教育,我省更加注重的是高精尖人才的培养,而国外更加重视教育的普及。所以我们呼应中央的政策,关心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主学习音乐。将之前的“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来获得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
组建管乐队需要有过专业课程训练的高等师范院校毕业或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的复合型音乐人才,然而据调查我省并没有相关学科,故需引人国外先进的理念,创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教育渠道。
(四) 乐器的选择与采购
在国外,乐器市场透明度高,教师只用提供适合学生的品牌与型号即可,学生或学校自己采购。而在我省内,由于供应市场不完善且资讯少,有不少机构及教育者通过卖质量差的乐器赚取差额利润。不好的乐器导致音准等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整个乐队,故浙江省每一位教育者应明确自己的使命,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氛围,使其更加透明、规范。
(五) 管乐队的组建
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去组建管乐队。在我省缺少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教师、孩子盲目选择乐器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省内管乐队的组建应结合国情及实际并引进国外的系统化的方法,让中小学管乐队在浙江省蓬勃发展起来。
(六) 正确的教学方法
正确的演奏姿势、呼吸法、吹奏法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在我省内,虽然多数教育者及学生知道,但却往往做不到,所以在一开始就要制定一个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七) 完善的教学资料
据调查,省内的管乐队教学资料很是有限,没有好的学习资料,教学就无法更好地实施。所以我们应首先处理版权问题,引进国外好的教材及音响资料。其次,省内可举办一些管乐队作品创作大赛等鼓励原创作品。最后省内各中小学互相交流,借鉴学习。对于获奖单位、获奖者应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以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由此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 关于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依托相关鼓励艺术教育政策的实施,大力提高对我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关注。例如我省特长生A、B级考试的加分政策;第二,优化教学结构,在我省更多是只会一件乐器的教师在教中慢慢的边教边学,慢慢摸索,影响管乐队的发展。故在各艺术院校中应该增加管乐队组建与管理课程,培养出音乐复合型人才;第三,积极提高全省中小学发展管乐队的必要服务;第四,大量的交流,在全省资源共享。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某一个地区某一两所管乐队的良好发展,虽然能够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益,但是不具有普遍性,所以要尽可能的进行推广,通过资源共享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义明.管乐团合奏艺术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王绍海.中小学管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J].乐器学堂,2010 (04).
【关键词】管乐队;浙江省;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1-4
【文献标识码】A
虽然当前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开端,并且近几年来管乐队的数量与质量都有着大跨步的提升,但其普及度还是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根据不完全统计,就温州市而言,所建中小学管乐队不超过十所,可见占有率较低,结合笔者另一篇文章对杭州市中小学管乐队的调查,所建乐队也是十来所,从而以小见大,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
一、 我国中小学管乐队发展现状
我国的管乐队最先是从“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乐队开始的,随后在19世纪末与外国人共同组建一些大大小小的西洋管乐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渐从物质追求变为精神追求,高精尖的管乐艺术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中小学的管乐队发展地域性差异比较明显,普遍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面,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了其发展,在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明显整体水平较强。
其中在全国中小学管乐队的组建中主要有三种教育模式。第一种是由市级教委领头与学校一同组建高水准的管乐队,例如金帆管乐团。所有经费大头都是由教委与学校承担,学生只用缴纳学习费用即可。第二种是由社会上的艺术机构与学校合作建立管乐队,学校只负责场地与生源的供给,其余均有机构承担及管理。第三种是学校聘请一些专业人士对乐队进行直接培训,达成君子协议,辅助学校组建训练及管理乐队。在这三种现有模式中,第一种需要教委严格的考察与审核后才能有资格,且名额有限,一旦建成则有着高起点,水准较高,但此模式的乐队都较少,属于高精尖范畴。与之相对应的第三种模式,一般也是重点中小学,但由于教委辅助学校名额有限,故学校及家长出资聘请专业老师进行管乐队训练,故此模式也应用率不高。而第二种模式,是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率都较高的一种模式,在浙江省内也均应用此模式。
二、 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理性认知
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发展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学校与家长对管乐不了解,对管乐队的组建重视度不够,省内还未形成浓厚的管乐学习氛围,省教育廳应加大支持力度,此外,校方与家长应更加理性的认识管乐队组建的积极意义,不以考级为最终目的,促使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认识到其中的价值、目的和意义,才能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转变教育方式
相比国外教育,我省更加注重的是高精尖人才的培养,而国外更加重视教育的普及。所以我们呼应中央的政策,关心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主学习音乐。将之前的“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来获得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
组建管乐队需要有过专业课程训练的高等师范院校毕业或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的复合型音乐人才,然而据调查我省并没有相关学科,故需引人国外先进的理念,创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教育渠道。
(四) 乐器的选择与采购
在国外,乐器市场透明度高,教师只用提供适合学生的品牌与型号即可,学生或学校自己采购。而在我省内,由于供应市场不完善且资讯少,有不少机构及教育者通过卖质量差的乐器赚取差额利润。不好的乐器导致音准等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整个乐队,故浙江省每一位教育者应明确自己的使命,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氛围,使其更加透明、规范。
(五) 管乐队的组建
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去组建管乐队。在我省缺少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教师、孩子盲目选择乐器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省内管乐队的组建应结合国情及实际并引进国外的系统化的方法,让中小学管乐队在浙江省蓬勃发展起来。
(六) 正确的教学方法
正确的演奏姿势、呼吸法、吹奏法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在我省内,虽然多数教育者及学生知道,但却往往做不到,所以在一开始就要制定一个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七) 完善的教学资料
据调查,省内的管乐队教学资料很是有限,没有好的学习资料,教学就无法更好地实施。所以我们应首先处理版权问题,引进国外好的教材及音响资料。其次,省内可举办一些管乐队作品创作大赛等鼓励原创作品。最后省内各中小学互相交流,借鉴学习。对于获奖单位、获奖者应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以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由此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 关于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依托相关鼓励艺术教育政策的实施,大力提高对我省中小学管乐队的关注。例如我省特长生A、B级考试的加分政策;第二,优化教学结构,在我省更多是只会一件乐器的教师在教中慢慢的边教边学,慢慢摸索,影响管乐队的发展。故在各艺术院校中应该增加管乐队组建与管理课程,培养出音乐复合型人才;第三,积极提高全省中小学发展管乐队的必要服务;第四,大量的交流,在全省资源共享。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某一个地区某一两所管乐队的良好发展,虽然能够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益,但是不具有普遍性,所以要尽可能的进行推广,通过资源共享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义明.管乐团合奏艺术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王绍海.中小学管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J].乐器学堂,201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