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热心的逍遥人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efe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接触庄子,还得从早年叶焕先生所赠的书讲起。书名为《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径自觉得他真像庄子代言人。获赠的书是送者读过的,做了许多重点记号和眉批。将自己读过的书相赠,套用一句老话形容:疑义相与析,好书共欣赏。
  本来对立的儒道两家历史上经常互怼。朱熹批评过老子阴险、刻毒、狡诈,奇怪的是对庄子却十分肯定。王博教授说,朱子评价庄子是“才极高、眼极冷、心肠极热”。
  庄子才有几许高?
  《史记》称庄子:“其學无所不窥。”王博教授说,你若用“才高八斗”形容庄子,他会跟你冷笑;你若用天才形容庄子,他会跟你冷笑;你若用李白的“仙才”、李贺的“鬼才”形容庄子,他还会跟你冷笑。“庄子是什么才?庄子是不才之才”“天下第一才子”。
  庄子是哲学家,但他首先是大文学家。他的著作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郭沫若先生曰:“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先生曰:“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钱穆先生曰:“庄周真是一位旷代的大哲人,同时也是一位绝世的大文豪。你只要读过他的书,他自会说动你的心。他笑尽、骂尽了上下古今举世的人。但人们越给他笑骂,越会喜欢他。”
  《史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而朱子则说庄周是楚人。冯友兰先生认为庄子是宋人,“然庄子之思想实与楚人为近。他自然继承楚辞想象丰富、情思飘逸的特点。”不知怎的,我读《庄子》,眼前总会晃动着三闾大夫屈原的身影。
  庄子的文采不仅表现在立意高远、想象丰富、情节荒诞、纵横跌宕上,更体现在述说的特别上。他自称:“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危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庄子认为天下沉沦浑浊,不值得庄重地和它说话,只能以厄言、重言和寓言的方式述说。即借他人之口说,借古圣先哲或是当时名人之口来说,来停止各种争论,随心表达,有如“酒后吐真言”。这就是庄子的文风。
  “庄子是一个把语言看透了的人”,因而能驾驭语言、游戏语言、超越语言。他能够“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正邪两赋,亦庄亦谐。很多人说《庄子》“不经”,但又不得不承认它是“子书之冠”“诸子之冠”。他说“六经”是“先王之陈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其利天下也少,其言天下也多”,“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就是对自己竭力推崇的“道”也开起了玩笑:东郭子追问庄子“道”在哪里,他答“在蝼蚁中”;再问,再答“在杂草中”;又再问,又再答“在瓦块中”;还再问,竟答“在屎尿中”。简直是“大逆不道”,东郭子不敢出声了。他很爱用“嘻”字语气词,极尽嘲讽之能事。真个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咳吐谑浪,皆成丹砂”。有人这样形容他的文字:“极天之荒,穷人之伪,放肆迤演,如长江大河,滚滚灌注,泛滥乎天下;又如万籁怒号,澎湃汹涌,声沉影灭,不可控抟。”
  “寓言十九”,庄子的言说十分之九是寓言。“三言”中,寓言占了核心的地位,上通《齐物论》,下通《天下篇》。大家对庄子的寓言故事并不陌生,诸如庖丁解牛、井底之蛙、螳螂捕雀、浑浊之死、安知鱼乐、粘禅老人、朝三暮四、每况愈下、东施效颦,等等。《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一开始就讲了个“鲲化为鹏”的寓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海有条鱼,名字叫鲲。鲲的体型庞大,不知有几千里。它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朵。这只飞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接着,庄子引用《齐谐》里的话:当大鹏要往南迁徙时,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它拍翅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刮起的大风而离开的。
  且不说庄子寓言中的主题高深,就是文字本身就足以让人拍案称奇。王博教授说:“读起来应该有一种感觉,磅礴的感觉,心潮澎湃的感觉。”庄子的寓言完全是主观臆想的产物,但它突破思维的界限。千姿百态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构成一篇篇奇文。闻一多先生说:“谐趣和想象打成一片,设想越奇幻,趣味越滑稽,结果便愈能发人深省——这才是庄子的寓言。”
  庄子眼有几许冷?
  还是回到《鲲化为鹏》的寓言:“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云气跟野马一样奔腾,尘埃四处飞扬,都是活动的生物被大风吹拂所造成。天色苍苍,那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遥远得看不到尽头的结果?
  这个寓言还有个后续:“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蝉与小鸟笑大鹏,“我们一纵身就飞起来,碰到榆树枋就停下来,有时飞不高,落到地上也就是了,何必要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去呢?”
  晋朝郭象注曰,大鹏,蝉与小鸟“大小虽差,各适其性,苛当其分,逍遥一也”。王博和傅佩荣先生都不同意这样的解释,认为它们不是同等逍遥,而是两种不同心灵、不同生命、不同生活的区分。只有像大鹏那样突破尘世的牢网,一飞冲天,提升生命,转化生命,才能让生命自由地飞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台湾学者方东美先生经常爱说,庄子是太空人啊!
  庄子站得很高,而高处不胜寒,其眼焉能不冷?
  庄子一生贫困潦倒,经常告贷。平日里以编草鞋为生,偶尔到郊外打打猎,好让一家老小补充营养。但他自视清高,绝不趋炎附势。一生只当了个小小漆园吏,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林场场长,还是个“漆园傲吏”。在其《秋水》中又讲了个故事,这次他把自己摆了进去: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垂钓于濮水。楚国国王派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麻烦您啊!”庄子手拿钓竿,头都没回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死时已三千岁了。国王用竹匣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置于庙堂之上。这只龟啊,宁可死后留下骨甲而显示尊贵呢,还是情愿活着在泥里拖着尾巴爬行?”两位大臣说:“还是情愿在烂泥里潜行曳尾。”庄子说:“请回吧!我也愿在泥水里曳尾而行。”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讲了楚威王重金“许以为相”,庄子宁愿“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的故事,只不過其中“神龟”变成祭祀的“牺牛”。
  庄子高傲如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都不入眼,其眼焉能不冷?
  庄子和孟子同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分别是儒道两家的“掌门人”。《史记》言庄子:“然善寓书离辞,指类事情,剽夺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文章精彩,议论剀切,特别喜欢剥儒墨之皮,即使是当时学识渊博的学者也不放过,但他却放过了孟子,同样能言善辩的孟子也没有对方的只言片语。这成了中国思想史上一桩著名公案。朱子认为庄子是在“僻处自说”。确实,天南地北,相隔遥远,各说各的,便相安无事;有人不同意,两家是间接论战,儒家批评老子,道家骂了孔子,只将矛头对准师傅,“擒贼先擒王”,弟子不问;又有人说,庄子虽然对尧舜孔大加挞伐,实质上是“小骂大帮忙”,如苏东坡所言:“阳挤而阴助”,剑之所指不过是那些伪儒、腐儒、陋儒,骨子里对孔子儒家尊重得很;还有人说,儒家当时最大的敌人是杨朱墨翟,“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不能四面出击,因而对庄子“手下留情”;更有人干脆断言,庄子就是杨朱。这样所有的争论就毫无基础了。
  当我们了解了庄子的生活方式,就能得出结论。王博教授认为,“庄子一生的生活方式基本可以说是隐士的生活方式。”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隐士。“庄子在某种意义上讲的是以狂人自居”,就像他作品中的“楚狂接舆”,就像李白,“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李白是诗化了的庄子。不过,庄子之狂“跟一般人的疯狂很显然是不一样的。他的狂是一种非常清醒的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很倾向一种观点,庄子之所以未与孟子交锋,那是因为他不需、不愿、不屑。
  庄子本质上是狂人。目中无人,其眼焉能不冷?
  庄子心有几许热?
  孤独、傲慢、痴狂、逍遥,不是庄子的全部。不是朱子所说的:“他会做,只是不肯做。”更不是清代吴文英所说的:“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梁实秋誉庄子:“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
  他有自由心。
  “庄子的超越是君临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帝王,其实就是有着不为任何事情束缚的自由生活之人。”日本京都人文学所所长、庄子研究专家福永光司如是说。
  不要名,不要利,不要世俗,甚至不要自己的躯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泛若不系之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向往的是怎样一个世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来到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来到被称为樗的大树下,“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找到人生之大本,找到自己的家。
  “游”起来、“飞”起来是有条件的。王博教授就“逍遥游”三字分析其道理:“逍”可以让我们想起“销毁”的销。销毁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去除。“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给销掉,把那些应该忘记的东西全部忘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飞起来,可以到一个比较高的地方”。“遥”就是远的意思,“所谓远离就是心远”,这样就可以摆脱一些无奈,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自由的生活。“游”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当你的心一无所缚的时候,你的生命就变成一个比较自由的生命。“游”是“逍”和“遥”的结果。
  他有平等心。
  庄子又讲了个《大仓稊米》的故事。秋天,随着季节到来,千百条溪流一起注入黄河,河面顿时宽阔起来。隔岸望去,对面是牛是马都难以分辨,于是黄河之神河伯得意扬扬,以为天下所有的美好尽在自己。及至到了北海,朝东望去,却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对北海之神感叹说,还是你伟大,我这条简直不够看。海神却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是像蚂蚁洞存在于大湖泊中吗?中国存在于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粒存在于大谷仓里吗?
  张载说过,“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小天下,智慧出。2000多年前的庄子居然与今天宇航员有共识,更难能可贵的是由此引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的重要观点。他站在超越自我和人类中心立场高度,拥有看待事物的眼光,认为天地万物人间世事有着各自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应当平等视之,不能仅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对待,应当拥有兼怀万物的胸怀。
  所以,庄子说道在蝼蚁、杂草、瓦块甚至屎尿中,一方面在说明“道”无所不在,另一方面则强调“道”无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庄子的著作浓墨重彩地写了超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同时还着意刻画了不少残疾人的形象。这些“畸人”在庄子的笔下,智慧和言行比正常人还正常,以致有些人误以为“槁项黄馘”的庄子可能是残疾人。王博教授开过一个玩笑,他曾建议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把《庄子》当作他们的圣经、宝典,因为“庄子对残疾人多厚道啊!讲了那么多,多好啊,多好啊,他们的魅力真的长存啊”。
  他有大爱心。
  “《庄子》就是讲生命的一部书”。“我们读的是庄子的生命,庄子对生命的理解,他怎样来思考生命和世界的一种关系,他怎样来和这个世界相处。”
  最能代表庄子生死观的当属“鼓盆而歌”的故事:妻子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丧。庄子正蹲在地上,一面敲盆,一面唱歌。惠子大为吃惊:“你不哭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敲着盆子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却回答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其他文献
舒泰刚结婚,万老师就被挤进了死旮旯:“妈,我们想要孩子了,什么时候生,取决于你什么时候退休。”儿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张幂说了,让外人带不放心。网上说有的保姆趁大人不在家虐待孩子,抓起来往地上摔,用针扎,偷喂安眠药。还是自家奶奶带着放心。妈你又干净,又会收拾,就等着你退休了。你什么时候退休,我们什么时候生。你们不是五十岁能内退吗?”  万老师倒吸一口冷气,她还有五年才正式退,快评正高职称了,正在节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吧!机器人并不是所有的表情、动作都像人,但是它能实现人的听觉、触觉、嗅觉和视觉功能,具有人的感应能力,而且还是智能化的。  学校组建了一支机器人训练队,我意外地被选上了!  在第一堂机器人训练课上,老师讲解了许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后,便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类似于汽车的机器人。  我拿着这个机器人仔细看了看,机器人的这些零件不就是汽车零件吗?难道机器人就相当于汽车?我百思不得其解。 
推荐人语  项 静:魏伟培的《红雪》以朴素的笔法书写了一次寻人的奇幻旅程。老兵的姐姐濒临死亡,他去军队寻找自己的外甥,这是小说的核心事件,在彼时彼地的混乱中又是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小说自始至终有一种虚妄感。上路与寻找,遇到善良的农夫、狡诈的副官,变换身份的魔幻,救助弱女子而身份被揭穿,原路返回,农夫已经家破人亡。小说以老兵的现实主义视角,描绘了一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家园毁灭、天荒地寒的画面,贯穿
天 湖 之 石  千年的阳光打在千年的石头上  不再是石头 它体内奔腾着千年沉默  千年的春夏秋冬  隐藏经年的遗忘和呐喊  谁的笔掠过天湖  烽火台 古城墙 古藤 巨石  谁的手 独自抚摩 它身体上的绿  抚摩到千年的日月星辰  让人想起一些英雄 忘掉一些伤痛  期许明日的花木山河  天 湖 秩 序  村庄居于山下  古寺隐于山腹  烽火台  占据山顶 最醒目的位置  最高的树长在山坳 最矮的草
門  一些烦恼,在地上打滚,把图案画得越来越   大,  在建立一堵墙,把那扇门堵住;  另一些烦恼,是挺直的,  是排好队的,像领圣饼的  孩子们,逐个走入那扇门。  诗 的 火 源  又一次从书橱里,请出他,  那个一生生活在亚历山大的希腊诗人。  每一次,都将发生第一次时的事。  每一次,随他即刻返回希腊之光,凭借  那简单的语言,就让我忘记别的大师的诗,  忘记所有在燃烧之前要经过的  
作者简介  沈雨晴,女,2001年出生,现居莆田。莆田市作家协会理事。热爱诗与画,诗作刊发于《福建日报》《莆田文学》等。  在岛上我不愿大声说话  我拥有黑暗里最安静的一处  鸟类放低呼吸  电流也沉睡  直到楼那边的夜被吵醒  晚来的船和月  划破的浪的身体  楼那边  旅客推开了山 摘下帽子  帽檐下是夜枭的眼  和一个久不居住的房间  北边的马和南方的云  在一处杂草的燃烧下相遇  这个野花
老家院墙的一侧是一间储物室,里面放置着各种家什。门后的墙上钉着一排钉子,其中就挂着一只金黄色的斗笠。斗笠造型简单,呈倒锥形,正中的凹处刚好容纳一个人头的大小。再从两旁穿过来两条布带系在一起,便可以紧实地将脸庞固定于其下。竹编的斗笠在闽南的田间太寻常了,它们的地位虽不如一只耕犁、一辆水车的意义那么重大,在春夏多雨的南方却是人手一个的必需品。插秧或者收割的农忙时节,女子们早晨出门都会随手捎上它。春雨来
新华网“雪龙”号1月7日电(记者 张建松) 北京时间7日17时50分,“雪龙”号成功冲出厚重的密集浮冰区,胜利突围。  7日整整一天,“雪龙”号都是在密集浮冰区狭小的航道里极其艰难地“转身”,从早上5时左右开始,一直往右前调转船头。由于浮冰太厚,冰上积雪很多,行进十分艰难。  17时50分左右,“雪龙”号船头刚刚调转到100度左右,在一记有力的破冰力量的冲击下,横亘在前方的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让出
1  他們每一个人,我都想紧紧抱住,当我远远瞭望深秋山巅的薄雪。雪是凝固的云纱。雪灰白色,灰蒿枯死的那种灰白。雪白出了一圈,如一顶白帽子戴在山尖上。雪积在山顶相同的等高线上,形成一条浅白浅黄的雪带。雪昨夜初落,山中骤冷。阳光飘落,也骤冷,黄如素签。  山绵延,山峰如一顶顶斗笠。雪带慢慢往上收缩,露出麻褐色的变质岩。这是贫瘠的山体,草已枯萎,不多的灌木棘藤杂生,一丛丛。草深灰色,一副哀荣无动于衷的样
老 Z  高中毕业后,我靠着关系进了一家单位,那时候我还没脱离学生气,老Z也还不算太老,50多岁吧。  老Z矮个平顶,皮肤黑鼻子圆,嘴角弯着,眉眼老带着笑,能喝酒,能瞎说,喜抽烟,总是乐呵呵的。事实上,老Z没理由不开心,大儿子安排进了供销社,女儿做了幼儿园的老师,小儿子考上本科(那时候大学还包分配的),自己原来在村里做干部,临近“退二线”了又“华丽转身”成了单位会计。不说单位会计工资比在村里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