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除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需要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推进,教师需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予以更为灵活的运用,把握好教学中的各个关键点,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引导,并开始去对学生进行讲授,令学生更为成功地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14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包含的思想教育、爱国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思想品德、高尚情操、远大理想以及勇于拼搏的精神。因此该课程也凭借着这个优势而成为渗透、发展德育教育的最主要载体。
一、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但相对来讲还是较为薄弱的,并且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情绪的不稳定。尤其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在侵蚀着初中学生不健全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无法建立起明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人生观,也无法为自己制定出长远的理想和信念。
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一般都是以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这三大板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目的就在于能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意识和远大的理想以及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而学生对其的学习也是实现自我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及情感塑造的过程。将德育渗透进去,可以充分地展现出思想政治课程的导向性,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中,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態度。这不仅是新课改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在要求。
二、初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
教师、家长都对思想政治课程有很大的认识误区。在应试教育中,初中学习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进入好的高中,因此对中考必考并且占比大的科目十分重视,而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与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没有太大关系,仅仅是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我们只要按照大纲要求去完成就可以了。在这样的错误思想引导下,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和方向也会出现偏差,从而德育教育也就缺失了教学环境。
(二)教学模式滞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以“填鸭式”“一言堂”为主,并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说服力,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涉及的就是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较为枯燥、晦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另外,教师普遍认为初中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些深奥的社会现象及蕴含着的德育思想和知识,学生是无法理解和认可的,从而在德育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以简单却实质意义不强为选择标准,学生的视野和思想范畴也受到了限制。
三、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学科教学情境加强德育教育
初中德育工作绝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工作,同样学生们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需要借助德育工作的开展来有效促进学生们品德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策略方面,可将班级为德育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以各个学科的实习活动或教学活动为主要脉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或工作中紧紧抓住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实施的有利节点,将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渗透融合到日常的学科教学工作中。如打造模范风气班级、评选学科活动优秀榜样、评选实践活动先锋队等,通过这些工作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由部分品德优秀的学生来带动另外的学生,推动班级全体成员品德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工作的共赢。
(二)注重教师的品德素质,给学生们树立活榜样
学校教师群体的德行也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开展成效,为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品德素养的提升。学校领导层和管理层首先要摒弃过去对德育工作的片面认知,充分意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深远影响,从多个层面给予德育工作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力。领导层和管理层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德行,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活动中,在资源上支持、在精神上鼓励,给予德育工作或活动切实建议。作为与学生日常近距离接触的教师群体,更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注重自身品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们树立优秀品行的活榜样,真正实现言传身教的目标。
(三)借助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利用电教媒体和相关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成为最终的一种途径。在思想政治课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呈现更加丰富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将我国传统文化技艺和民族特色技艺以视频的形式来展示,让学生们在欣赏国家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加强爱国的情怀,为民族和国家而感到自豪,激发出学生们热爱祖国,为国奋斗的精神干劲,促使学生们将青少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中,为了更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范晓玲.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新西部(理论版),2015(06):159+157.
[2]胡培红.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D].鲁东大学,2013.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14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包含的思想教育、爱国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思想品德、高尚情操、远大理想以及勇于拼搏的精神。因此该课程也凭借着这个优势而成为渗透、发展德育教育的最主要载体。
一、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但相对来讲还是较为薄弱的,并且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情绪的不稳定。尤其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在侵蚀着初中学生不健全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无法建立起明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人生观,也无法为自己制定出长远的理想和信念。
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一般都是以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这三大板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目的就在于能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意识和远大的理想以及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而学生对其的学习也是实现自我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及情感塑造的过程。将德育渗透进去,可以充分地展现出思想政治课程的导向性,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中,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態度。这不仅是新课改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在要求。
二、初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
教师、家长都对思想政治课程有很大的认识误区。在应试教育中,初中学习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进入好的高中,因此对中考必考并且占比大的科目十分重视,而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与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没有太大关系,仅仅是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我们只要按照大纲要求去完成就可以了。在这样的错误思想引导下,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和方向也会出现偏差,从而德育教育也就缺失了教学环境。
(二)教学模式滞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以“填鸭式”“一言堂”为主,并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说服力,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涉及的就是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较为枯燥、晦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另外,教师普遍认为初中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些深奥的社会现象及蕴含着的德育思想和知识,学生是无法理解和认可的,从而在德育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以简单却实质意义不强为选择标准,学生的视野和思想范畴也受到了限制。
三、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学科教学情境加强德育教育
初中德育工作绝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工作,同样学生们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需要借助德育工作的开展来有效促进学生们品德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策略方面,可将班级为德育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以各个学科的实习活动或教学活动为主要脉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或工作中紧紧抓住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实施的有利节点,将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渗透融合到日常的学科教学工作中。如打造模范风气班级、评选学科活动优秀榜样、评选实践活动先锋队等,通过这些工作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由部分品德优秀的学生来带动另外的学生,推动班级全体成员品德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工作的共赢。
(二)注重教师的品德素质,给学生们树立活榜样
学校教师群体的德行也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开展成效,为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品德素养的提升。学校领导层和管理层首先要摒弃过去对德育工作的片面认知,充分意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深远影响,从多个层面给予德育工作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力。领导层和管理层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德行,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活动中,在资源上支持、在精神上鼓励,给予德育工作或活动切实建议。作为与学生日常近距离接触的教师群体,更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注重自身品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们树立优秀品行的活榜样,真正实现言传身教的目标。
(三)借助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利用电教媒体和相关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成为最终的一种途径。在思想政治课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呈现更加丰富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将我国传统文化技艺和民族特色技艺以视频的形式来展示,让学生们在欣赏国家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加强爱国的情怀,为民族和国家而感到自豪,激发出学生们热爱祖国,为国奋斗的精神干劲,促使学生们将青少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中,为了更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范晓玲.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新西部(理论版),2015(06):159+157.
[2]胡培红.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D].鲁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