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最重要?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实和信任》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描写手法平实,没有过多的气氛渲染,也没有细致的人物刻画,但人物的所作所为却感人至深,“诚信”的美好品质跃然纸上。文章语句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紧扣课题,作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句子已无可厚非。当我们回过头去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现对于诚实的把握非常容易,“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很容易被学生认定。什么是诚实,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了错事、坏事能承认,说话能算数。“我”做了“错事”,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我”承认了,给车主留了纸条,“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就此,我的诚实其实还是浅层面的,当我们仔细阅读文字,可以看到“我”是在何种境况下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一是在可以推卸责任的情况下:“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二是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三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勇于承担责任,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我为什么要留纸条呢?一是“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二是“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这张留言条该怎么写。学生从中悟出作者为什么不写事故原因。(表现了“我”不怨天、不尤人,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敢于承担责任的可贵精神令人敬佩,也是我们所倡导的。)
  “诚实”作为一种品质,它反映的是个体的一种美德,可“信任”作为一种行为,它至少应该在两者之间发生什么?最通俗的讲法就是相信你,这种相信往往是建立在一种相知的基础上的。文中说:“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我”给小红车的主人留下了信任?这是学生难以把握的,应该是文章的难点,这在文章中也没有具体的语句描述,也是教师往往忽略或者就跟随“诚实”一带而过的。“我”与小红车的主人根本就不相识,更别说相知,“我”怎么就给予他信任了呢?这是文章的空白,可这空白我们必须得补上。从哪里看出“我”给予小红车的主人信任呢?就在那字条上呢!对于一个陌生人,我就敢把自己真实的姓名和联系方法告诉他,这就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啊!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用钱买不来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别人车上的反光镜,没有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诚实在作者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德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因此,作者把做人诚实看得比一切都重。车主自己换了新的反光镜,并不要作者赔偿,因为作者的诚实让车主深受感动,从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反光镜的价格是有限的,而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因为有了“诚实与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说明了人们渴望做诚实的人,人们希望周围都是诚实的人,人们需要与诚实的人相处。
  文章解读到这里,还只是仅仅停留在对“我”的认识上,如果把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我”的歌颂和赞美上,那是不够完美的,通过对文章4~10自然段的朗读,不难发现“我”的美德感染了别人,所以我觉得4~10自然段的教学要把视角从“我”的身上转移到“小红车的主人身上”,“两次感谢,一次感动”,他感谢什么?感动什么?小红车主人的过去,我们一概不知,所以对于为什么事隔三天才给“我”打电话,任何猜测都是可能的,但最终的结果是“不,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生活真美好,最美莫过于让别人感受到了你的美,并也进入了美的行列,别以为只有“我”感染了“小红车的主人”,看这句话:“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小红车的主人”是不是也给“我”造成了影响,如果说“我”的行为可能是一次偶然,但由于这次偶然带给别人的震撼,却又因为别人的震撼而采取的相应行动震撼了自己,人与人之间不就是如此互相建立了一种信任吗?人与人之间不单指我和车主之间,还可以是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建立在诚实和信任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好和谐,是金钱买不到的。最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是友情,有的说是亲情,有的说是平安……这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物理的教学内容有所减少,题目难度下降,但是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题目太难,没有解题的欲望,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即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题海战术之后,成绩提高不大,而有一部分学生碰到物理题目根本无从着手,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高中学生解物理题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有来自于学生自身心理、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教师日常教学方面和试题构成等因素,本文从物理题难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对比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教学目标,不难发现,相比于中高年级,低年级把兴趣的培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识字写字”板块还是“阅读”“写话”板块,“喜欢”“兴趣”都是目标中最突出的字眼。  但实际的课堂里,低年级的课往往年段特色不明显,人为地拔高或呆板的设计往往削减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象一:呆板的识字过程冲淡了学生读文的兴趣。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呈现出低年段识字量大的
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艺术课程追求的总目标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艺术能力”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教育是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仍有一些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其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即是重要的一项因素。  一、音乐教育评价体系
摘 要:历史小论文试题在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卷中再次出现,这种高层次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方式,说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从高考小论文试题的解答谈起,结合教育教学理论,阐述了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培养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历史灵感思维能力、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四项策略方法。  关键词:历史小论文;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方法  历史小论文的考查方式就是用议论文的形式结合材料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其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与交通安全、溺水伤亡、食物中毒等人为灾害方面,特别是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其伤亡人数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创伤。  【相关链接】  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发生中小学生伤亡事故1377起,伤亡学生人数为1377人,其中非正常死亡21人中含猝死和窒息死亡5人,自杀5人,溺水身亡5人,交通事故死亡4人,不慎坠亡1人,不明原因死亡1起。 
江苏省是我国最早实行课程改革的省份之一,取得了重大的成效。正如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在无锡市惠山区十年课改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总结的一样:“十年课改给整个江苏基础教育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带来了江苏基础教育整体面貌的显著变化,用‘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代替了‘提供适合教育的学生’;其次是带来了江苏基础教育‘生态面貌’的显著变化,用‘遵循规律、拥有尊严’代替了‘单一苦干、片面流汗’;再次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怎样才能实现课堂“高效”呢?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即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下面我就如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从以下“四步曲”谈谈自己的一些
对青春期孩子进行德育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 2]。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家庭之中的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班主任教育是指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青春期的孩子们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要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那就必须找准班级管理中的难点,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未成熟,学生刚好进入青春期,叛逆性较强,但可塑性高。为此,作为班主任,就需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区别对待地进行班级管理。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难点  初中学生大多为13~16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