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世界引领者,逐梦“墨子号”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梦者
  在全球的量子通信技术竞赛中,中国起步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的带领下,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弯道超越”,并成为世界上首个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
  17岁那年,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在选择学习数学还是物理专业时,他的中学老师韦国清告诉他说,数学完全靠自由思想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像是智力游戏,而你感受鲜活、对事物敏感、善于发现规律,更适合学习物理,潘建伟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学第一天,他读到了《爱因斯坦文集》的自序。“那是一种天籁之音,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种种奇特现象,以及量子力学诞生一百年来对人类物质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使我一下子迷上了量子物理。”一篇文章改变了潘建伟,探究量子世界的各种奇妙现象成了他终生要奋斗的目标。
  潘建伟对量子力学着了迷。大学毕业选择导师和去哪个国家留学时,潘建伟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眼看其他同学都顺利出国,家人有些着急。潘建伟对家人说,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我要选准方向,选对导师,学最先进的技术将来回国效力。
  一开始,潘建伟选的是一位诺奖得主,但是年纪比较大。如果跟着他读博士,将来就业肯定没有问题。但比来比去,潘建伟选择了师从这位诺奖得主的弟子塞林格教授。
  潘建伟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初次见面,塞林格教授问他:“你将来有什么打算?”潘建伟回答:“我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潘建伟一头扎进了量子力学的研究,为了在导师面前露一手,他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研究经验,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酝酿了一个对量子态进行隐形传输的实验方案。他反复修改,觉得很完美了,便在实验小组里报告他设想的方案。然而,当报告结束时,所有人都捂着嘴偷笑。塞林格忍住笑问他:“潘,你不知道我们的另一个小组正在做这个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验方案吗?”潘建伟一听,马上要求加入另一个实验小组,考虑再三,塞林格接受了他的请求。
  在导师的指导下,潘建伟开始在这一领域奔跑。仅仅一年时间,他就和同事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实验中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这被公认为是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科学》杂志将其列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潘建伟取得博士学位后,要回国效力。塞林格教授反复做他工作,要他留在自己身边:“潘,你回国连个实验室都没有,也没有学术氛围,在这里你很快就会成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潘建伟拒绝了教授的好意:“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说的话吗?这该是我兑现诺言的时候了。”看到潘建伟如此坚决,塞林格不解地摇着头说:“年轻人,你太任性了,你会后悔的。”
  追随者
  潘建伟回到国内,却发现自己过于理想化了。他发现量子信息研究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不仅不被承认,甚至还被认为是伪科学。他向几个著名的高校和国家相关科研院所申请科研经费,建立量子力学实验室,却没有收到一丝回音。苦恼的潘建伟申请了几个国外大学的教职,边教学边等待机会。
  就在这时,他那篇有关量子态隐形传输的论文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一同入选的,还有“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重大成果。消息传到国内,潘建伟提交的科研项目申请终于有了眉目。“以前,我们在科研领域常常是追随者和模仿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选定和设立,都要先看看国际上有没有做过。现在,我要力争改变这种状况。量子信息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我们必须学会和习惯做领跑者和引领者。”
  2001年,潘建伟开始在母校中科大组建量子力学实验室,中科院和中科大及时给了他“输血式”的支持,两家给他提供了690万元的研究经费。
  有了资金,潘建伟度过了第一道难关。然后第二道技术难关接踵而至,“国内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储备都很薄弱,必须与国际上先进实验小组保持密切联系。”于是,潘建伟回到塞格林教授身边,从事多光子纠缠方面的合作研究。这段时间,潘建伟把一天当作两天用,一边在国外学习经验,一边指导国内研究生建立实验室。有付出就有回报,不到一年,潘建伟带领的年轻科研团队,在权威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七篇论文。2004年,潘建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这个成果刊登在《自然》杂志上后,入选了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还是第一次。
  潘建伟感到了人才的紧缺,他向中科大的领导建议,招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然后送到德国、美国、奥地利等量子信息研究的优秀国际小组学习,逐渐完成了量子科技的人才和技术团队建设。
  2008年10月,潘建伟和他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国。“搬家的清单足足列了120页,大到激光器,小到12毫米的镜片,全部搬回来了。”
  量子世界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风光无限的绚烂画面,潘建伟感觉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领跑者
  中科大的量子物理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潘建伟和他的团队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通宵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一项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2008年年底,潘建伟在合肥建立世界上首个光子电话网,实现“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真正做到了“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又分别建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络”和“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完全成熟了。2012年年底,潘建伟团队的量子通信装备在北京投入常态运行,为十八大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现场观摩的潘建伟和团队成员紧紧相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意味着我国在量子物理这个可以打开人类未来新世界大门的尖端学科中站到了最前沿,量子卫星将让中国在防御黑客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国家给了潘建伟一系列的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潘建伟成了中国物理学的领军人物,有人说他是中国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人。
  潘建伟有时也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应邀去一所著名的中学做科普演讲,为了让学生能听懂,他尝试用最生动浅显的方法讲量子叠加态、量子收缠,结果他发现下面的学生不是在交头接耳,就是在用手机自拍、玩游戏。
  他想到了有一年,他在阿尔卑斯山大峡谷游玩,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坐在轮椅上,看到潘建伟问他是干什么的。潘建伟回答是做量子物理的。老太太又问,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他回答說是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传输。老太太说,我读过你在《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文章。潘建伟看到老太太专业地和自己讨论,惊掉了下巴。他没有想到这样岁数的一个老太太,竟然会去读艰涩难懂的科学期刊。
  许多人问潘建伟,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或许就是答案,我们所缺的,不是少学了多少个物理学定理,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应试教育课堂上,失去了对物理学最初的好奇。”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接警:可疑车祸  2016年10月17日18时20分,辽宁彰武县110接警中心接到报警,在该县高山台乡附近路段有行人被撞身亡,但是没有发现肇事车辆踪影。  彰武县交警大队事故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经过对现场的全面勘查和对周边的走访调查,交警初步判定这是一起交通肇事案。死者冯贵横躺在道路边的排水沟里,地面血迹尚未凝固,最终只能确定车辆是由南向北行驶,在发生事故后向北逃逸。  由于事故地点位于农村,没有监
期刊
创立Next建筑事务所  约翰·范德沃特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时,建筑师的工作前景好得难以置信:刚毕业的学生不仅可以成立事务所,格外受到客户尊重,还能申请到政府的补贴。在毕业聚会上,约翰和三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决定成立一家事务所,并约定花一百天时间环游世界,各自考察世界上26个大都市建筑的特色。  约翰选择了东南亚国家,他从菲律宾到越南,然后一路从香港、上海直到北京。但是约翰看到的当时的北
期刊
初入职场  2016年6月,高琪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市一家家居用品公司应聘做销售员。上班不到一个月,她就被公司商务部经理韩哲看中,做了韩哲的秘书。  42岁的韩哲工作能力出众,公司老总对他很器重。当高琪离开销售部时,一个同事说:“小琪呀,你跟着韩总,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高琪忙追问究竟,对方笑笑,没再解释。  第二天,高琪来到公司商务部报到时,韩哲很热情,亲自给她安排了办公桌。快下班时,韩哲让高琪陪
期刊
少年战士的劫难  阿基拉5岁那年,父母被柬埔寨波尔布特派武装势力杀害,他在自己家门口被抓走,成了红色高棉军队的少年兵。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柬埔寨陷入红色高棉的极端统治,当时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命令军队把孩子抓起来,教他们用枪、埋雷和杀人。阿基拉和其他孤儿一起被带到了丛林里,扛起比自己还高的步枪,练习射杀,他们的靶子包括活生生的人。“如果不遵守命令,我们就会被杀。”在军方的培训下,他们学会如何
期刊
员工因病请假,公司不能用工资抵扣“替班费”  案例:刘丽丽所在的车间实行的是流水线作业,员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谁都不行。2016年7月1日,因为被诊断患有严重肝炎,医生建议刘丽丽休息一个月并开具了相关证明。刘丽丽依此向公司办理了请假手续。可当刘丽丽病假期满回来上班后,发现公司扣发了其7月份的全部工资,理由为:刘丽丽因自身原因不能上班,公司为了不耽误生产,只能另找他人顶替其岗位,根据按劳付酬
期刊
从白雁博士处得知《南京民国建筑图典》出版的消息,很是高兴。  古都南京,六朝烟水,南唐妩媚,朱明创业,民国奠基,件件往事如烟,几多风雨苍黄。但历史的不幸造就了文化的独特,承载建安风骨,六朝文章,令人神往。李后主的词作,家国之痛,黍离之悲,堪称千古绝唱,岂是高阳先生一部《金缕靴》的刻薄所能道尽?旧梦难温,山河永寂。晚明残破,锥心泣血。《桃花扇》写不尽其间哀怨,《圆圆曲》又怎能尽述历史兴亡?追悔莫及的
期刊
立德、立功、立言,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三不朽”的哲学命题。拂开历史的风尘,那些能让历史铭记和载入史册的伟人、名人们,无一不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之大成者。  白方礼,生前是天津海河边上一个蹬三轮车的普通人。如果他的命运轴线不是在他七十四岁那年来了个突然转折,也许,这个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与“立德、立功、立言”这些词汇交集。然而,就是他七十四岁时那一念间的转折,共和国的史册上就多了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
期刊
李贵平  扬美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36公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最初是由罗、刘、陆、李四姓建造。当地因荆棘丛生,白花满地,故取名白花村。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人心向美,更名为扬美镇。  让徐霞客流连的古渡口  扬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古树参天,翠竹成林,一派田园风光。一座座青砖瓦的老宅犹如停泊在左江岸边的船只,星星点点的紫色小花点缀着水塘,鸭鹅浮在
期刊
前天,接到先生嫂子的电话,说她妹住在复旦肿瘤医院,让我有空送点咸菜肉酱什么的过去,因她妹夫吃不惯医院食堂上海口味的菜,太甜。嫂子在电话里抽泣着说,她妹刚查出得了乳腺癌。我大吃一惊,怎么会?那么一个健康美好的女子。  无遗传史,尚年轻得这种病多半是积郁于心所致。不过,想想她这几年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也就可以理解。  犹记得第一次见嫂子妹妹,我被惊艳到了,一张素脸干净洁白如新瓷,修长的身材跟掐腰瓷器花
期刊
十年前,四川崇州的冉启斌借来二十多万元,种了两百多亩柚子。柚子至少要四年才能成熟,为了维持运营,冉启斌在柚子树下养了五千多只鸡。四年后,冉启斌的柚子总算熟了。此时,农场每天至少能来四百人。这让冉启斌意识到:要想把柚子卖出高价,卖法就得和其他人不一样。  冉启斌的农场处在四川省境内几大景区的必经之路上,距离成都市区只有三十多公里。冉启斌利用这个优势,在十一黄金周大做宣传,举办了柚子采摘节。结果大大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