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测压结合主观评分法与TTAG法评估咽鼓管功能的比较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结合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法和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tubotympano-aerodynamicgraphy,TTAG)评估咽鼓管被动开放功能的差异,为咽鼓管被动开放功能的综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对28例(50耳)主诉耳闷不适、耳痛、耳鸣的患者(耳镜检查显示鼓膜完整且排除咽鼓管异常开放)分别用不同鼻咽部压力(30、40、50 mbar)TMM法结合主观评分(Valsalva动作及吞咽时耳内是否有声音)和T T A G法评估咽鼓管被动开放功能,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及一致性.结果 50耳ETS评估的阳性率为10.00%(5/50),TTAG法的阳性率为14.00%(7/50),前者低于后者(P<0.001),两种检查的一致率为96.00%(Kapaa=0.811).30 mbar鼻咽部压力下TMM法的阳性率为26.00%(13/50),高于TTAG法(P<0.001),两种检查的一致率为90.00%(Kapaa=0.680);40 mbar鼻咽部压力下TMM法的阳性率为12.00%(6/50),低于TTAG法(P<0.001),两种检查的一致率为94.00%(Kapaa=0.694);50 mbar鼻咽部压力下TMM法的阳性率为4.00%(2/50),低于TTAG法(P=0.017),两种检查的一致率为90.00%(Kapaa=0.408);30 mbar鼻咽部压力下T M M法的阳性率高于40 mbar(P<0.001),两种鼻咽部压力下的一致率为86.00%(Kappa=0.559);30 mbar鼻咽部压力下TMM法的阳性率高于50 mbar(P=0.015),两种鼻咽部压力下的一致率为80.00%(Kappa=0.307);40 mbar鼻咽部压力下TMM法的阳性率高于50 mbar(P=0.008),两种鼻咽部压力下的一致率为94.00%(Kappa=0.645).结论 与ETS法相比,TTAG法对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检查的敏感性更高,且TTAG法与40 mbar鼻咽部压力下的TMM法的一致性最高;鼻咽部压力越高,TMM法的敏感性越低,且40、50 mbar鼻咽部压力下TMM法的一致性最高.
其他文献
Objective: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is mainly caused by the pathogenic mutation of PKD1 or PKD2 gene and usually affects bilateral kidneys.Synonymous mutations are generally assumed to be neutral as they do not alter amino acids.H
目的 探讨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蜗电图检测结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平坦下降型突聋患者(均为单耳发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耳蜗电图检查,按照中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治疗14天.分别比较患者健耳、患耳及不同疗效者耳蜗电图的A P潜伏期,-S P/A P振幅比、面积比,-SP/AP振幅比≥0.4、-SP/AP面积比≥1.82以及耳蜗电图未引出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无效患者的AP潜伏期延长,高于健耳和痊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P面积比也与痊愈患者之
非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 hearing loss , A H L )[1 ]指双耳听敏度不对称,耳间听力差在500、1000、2000、4000 H z均达到30 dB或以上.听力较好侧耳纯音听阈>30 dB H L、≤60 dB H L ,听力较差侧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可能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双耳听力不对称的极端病例为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 ,SSD )[1] ,听力较好侧耳纯音听阈≤30 dB H L ,较差侧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单侧
期刊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RHL)小鼠耳蜗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63只健康的1月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月龄组、8月龄组和12月龄组,每组21只,饲养至相应月龄.各组小鼠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并测试各组小鼠耳蜗丙二醛(MDA)水平和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活力,显微镜下计数基底膜毛细胞缺失,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观察耳蜗中Skp2水平变化.结果 与2月龄组相比,8月龄组和12月龄组小鼠8~32 kHz各频率ABR阈值、耳蜗中MD
GJB2基因是最常见耳聋基因,主要编码的缝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26 ,Cx26)是耳蜗中最重要的一种缝隙连接蛋白;缝隙连接系统在维持耳蜗内的正常钾循环及微环境中起重要作用.GJB2基因是耳蜗中表达最强的一种连接蛋白,参与构成耳蜗中的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系统,对于维持内耳微环境及细胞间的协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引起的听力损失并非全部为先天性,相当部分患者于儿童期出现迟发性进行性听力损失,且程度及类型不同,无法单纯以同一致病机制解释[1 ].GJB2基因突变后常导致
期刊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导致的高血压对患者听力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91例(191耳)突发性聋患者,年龄20~79岁,平均42.35±13.48岁;依据治疗前是否伴高血压,分为伴高血压病组38例(38耳),不伴高血压病组153例(153耳);不伴高血压病组中依据治疗后血压是否升高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血压升高组和血压正常组.所有病例均采用甲泼尼龙8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5d,每日测量血压;对比伴高血压病组和不伴高血压病组在性别、年龄、起病时间、耳侧、眩晕及耳鸣发生率、听力损失程度和听阈曲
目的 分析天津市340例双耳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聋患儿常见耳聋基因筛查结果,为遗传咨询防聋治聋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2020年经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诊断为双耳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的340例患儿进行4个耳聋基因20个位点的筛查,分别为:GJB2(35delG、167delT、176-191del16、235delC、299-300delAT)、GJB3(538C>T、547G>A)、SLC26A4(218C>T、589G>A、IVS7-2A>G、1174A>T、1226G>A、1229C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人群体检特征的列线图以精确预测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重庆市某三甲医院51363例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将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的HUA预测因子纳入列线图,利用一致性指数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共筛选出51363条体检数据,HUA检出率为26.31%(13515/51363),其中男38.14%(11312/13515),女10.15%(2203/135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其中男性、体量重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 ,SCDS)即因上半规管上方骨质缺损产生内耳第三窗,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听觉和前庭功能症状的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强声刺激引起的眩晕和听觉过敏.1998年 Minor 等[1]首先报告了8例 SCDS病例,此后 SCDS被陆续报道.SCDS的发病率较低,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头部外伤、感染、中耳或邻近结构的病理性改变有关[2~4 ] ,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听觉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以及影像学
期刊
目的 分析591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了解影响听力初筛不通过的可能因素及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的591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911例完成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满月后复筛,复筛转诊者3月龄内完成听性脑干反应(ABR)、听性稳态反应(ASSR)及声导抗检查,6月龄内对其听力情况作出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①5919例新生儿中,初筛率99.86%(5911/5919),复筛率93.91%(740/788),复筛转诊进行听力评估率80.22%(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