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16岁。因跌伤8小时于1981年10月13日晚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温38℃,呼吸32次,血压70/40,呈急性重度贫血貌。
【机 构】
:
广西宜山县人民医院,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16岁。因跌伤8小时于1981年10月13日晚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温38℃,呼吸32次,血压70/40,呈急性重度贫血貌。
其他文献
国际上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流行病学已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世界上有一亿患者。根据我们在四川、河南的调查以及在诊治蚕豆病与伯氨喹啉(简称伯喹)溶血的临床所见,结合国内资料研究了我国G-6-PD缺乏的流行病学与源流。
氨硫脲(Thiosemicarbazone)为一结核杆菌抑菌药,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的历史。因其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及肝损害,故近年用之者渐少。但仍有学者主张可列为第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我们曾收治1例因服氨硫脲而引起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兹报道如下。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在国内外均广泛流行,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常见的地方病。据WHO统计,全球约有2亿多甲状腺肿患者。虽早已知道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激素(T4)有关,但目前测定甲状腺激素的方法,主要间接从血浆中测定或给患者服碘观察甲状腺的聚碘能力,由此估计甲状腺功能。我院用免疫荧光法,直接观察不同类型地甲肿甲状腺滤泡内T4分布情况及其产生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干扰性脱节是指心脏中两个节奏点并行地产生激动,而在一系列的搏动上都产生了干扰现象。干扰性脱节一般多发生在心房与心室(或房室结)之间。窦房结与心房之间是否存在着干扰性脱节,在以往的文献中未见有过报道。根据近年来国外同道在电生理学方面取得的进展,结合我们的临床心电图资料分析,发现窦房结与心房之间同样可以出现干扰性脱节现象。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疾患,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关节僵硬和畸形,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我院1955至1979年因该病住院的共170例。全部病例均经详细的体检、化验、X光检查,并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58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标准而确诊。
本文为1952年11月至1980年12月本院收治之176例65岁以上与331例65岁以下两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临床资料之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中女性病例明显增多。
重症肌无力危象主要表现为极严重的呼吸困难,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和处理,常能危及生命。我院在1935~1940年和1948~1980年的39年间,共接受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90例,发生危象者24例(36次),其中包括肌无力危象35次,胆碱能危象1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重症肌无力危象认识,降低危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现将24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又称水莽草、黄药、黄藤根、菜虫药、断肠草等。长沙地区之水莽草经市药品检验所鉴定为雷公藤。现将我科1973~1975年收治的雷公藤中毒31例分析如下。
临床病理讨论 第44例——不规则发热、贫血、头痛、深度黄疸、昏迷
我院自1958至1980年共治疗恶性组织细胞病110例。中西医结合比单用西药治疗缓解率显著提高,生存期显著延长,尤以按中医温病理论辨证施治的缓解率提高及生存期延长更为显著。文中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作了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