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尽心打造中国名片的人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喜欢看书,但远非博览群书之人。回想这些年,能够在旅途中随身携带,并且翻来覆去看,以至于封面凹印的书名都被摩掉色的,除却教科书,恐怕就是外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十五——《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了。
  在书商纷纷抢做标题党的当下,它那不是很出挑的书名,并不太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然而,简洁、平实的序《创新中国形象的内涵与载体》扼要地点出了这本书的意义,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课题之名命名的著作,当是三年研究成果之大集,有定调、收山之涵义,其学术分量也应当是最重的。
  从篇章布局来看,上篇“国家形象篇”可以理解为这一研究课题的背景介绍,回答“是什么”(what)的问题。中篇“国家形象传播篇”的前两章介绍了国家形象传播渠道、机制和特点,与介绍经验与教训、机遇与挑战的后两章相结合,似可理解为成因分析,即回答“为什么”(why)的问题。而下篇“对策篇”,从名字上就非常明显,是关于对策建议的,也就是回答“怎么办”(how)的问题。如此,就将“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这一宏大的研究领域举重若轻地分解为若干问题,切口不大、意义不小、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著者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把古今中外关于国家形象塑造的概念、意义和实际操作串在一起,纵向比较、横向对照,归纳总结,打通了这一概念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打开了审视这一概念的眼界,尽管其内容多为业内所了解,但这种用时间和地理坐标叙述对比的手法,仍使人耳目一新。
  从近二十页的参考文献目录不难看出,著者广泛参阅了中外文献,而且这种参阅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通过援引这些文献,综合分析,得出独立见解,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
  还让人感兴趣的,是著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有传统的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等手法,也结合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等形式。这为本书增添了难得的一手资料,内容新颖、研判客观、建议实在,使得这本书确如著者所言,在全面深入探讨国家形象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内外的对外传播工作实践出发推出理论创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例如,在介绍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具体做法时,不仅有对英美等发达国家做法的详尽介绍,也有对印度、巴西、南非(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做法的分类介绍,全面而又有针对性,这在以往类似的专著中是比较少见的,无论是对学者、业界还是决策者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实例的借鉴意义。
  本书有个突出的特点是客观、有建设性。对所涉及的话题,把握得当,既点明了问题,更提出恳切的意见建议,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如,在谈及当前影响外界看待中国形象的主要因素时,本书在分析了意识形态分歧作为西方形成对中国偏见的主因的同时,也客观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交往对一个国家之国家形象塑造的影响,“如果中国不切实地解决自身产品出现的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指责其他国家的别有用心,那么中国损失的将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严重的是会失去信任”(p.73)。又如,在关于危机处理的反思方面,本书提出,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政治文化中的服从意识浓厚。当前中国最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全社会危机应对机制,避免遇有危机事件时,忙忙碌碌的往往是一个政府而不是整个社会。对于“非典”、松花江水污染等事件教训的分析,也是坦诚而有益的。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应当讲,能够做出如此中肯的分析,不仅适用于对外经济活动,也适用于其他对外交往活动。而做出如此坦率的判断,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做支撑。
  这本书的价值,最重要的体现也与上述特点密切相关,即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出书而码字,仅此一点,就令人对本书的著者肃然起敬。在冷静分析我国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后,比照但不照搬国外成功经验,本着尊重中国国情的原则,切合实际地提出来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一些意见建议,如尊重和善用传播规律、从传播效果出发培养媒体公信力、利用新媒体塑造国家形象、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推广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加强与国外主要智库的交流、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培养知华派、加强传播学与对外传播学科建设等等,客观务实,切中要害,成为本书一大亮点。
  在对外传播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问题。其结果是,一方面实践者要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研究者所能提供的理论支持不足,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的出版,让实践者与研究者有了一个携手共进的机会。虽然,受时间跨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书中列举的部分事例在今天看来可能略显陈旧,对新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的阐述,与对其他媒体的分析相比似乎稍嫌粗浅,但对于从事对外传播的研究者和业界人士而言,这的确是一本不是教科书、胜似教科书的心血之作,值得置于案头,随时翻阅参考。
  (作者系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
其他文献
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干部重视不重视网、懂不懂网、上不上网、用不用网,应当成为衡量一个干部具不具备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标志。    懂网、上网、用网,才能管网    第一,要懂网,做到“成事不坏事”。  在网络世界,每个网民都是一位“记者”,他们无须、也没有办法理会政府的“招呼”,只要把自己看到的事情、拍到的图片传到网上,他就自动变成了一个传播者。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把懂
期刊
2010年河北省扎实推进“走出去”的外宣战略,相继在国外及台湾举办了“加拿大河北文化周”、“河北文化宝岛行”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加拿大河北文化周    2010年是中加建交40周年,也是中国政府批准加拿大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第一年。9月16日至24日,应加拿大华冀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美国《科学周刊》出版社的邀请,河北省在加拿大温哥华市成功举办了“中国河北文化周”系列文化
期刊
2010年澳洲民众对中国的基本评价    作为澳大利亚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澳中关系受到该国民众的普遍关注。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发布的2010年度“澳大利亚全球民众意见及外交政策”报告的中国相关部分,以及英国广播公司所作国际民调涉华部分显示,与以往相比,2010年澳民众看待中国心态愈发复杂:在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双边经贸关系积极评价增多的同时,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战略
期刊
近年来,中新社的“两会”报道主动调研海外华侨华人的需求,发挥图文通稿、专稿、专版、报刊、网络及视频的综合优势,根据自身定位,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海外受众对中国的信息需求和海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有的放矢地采用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强调用事实说话,寓理于事,以小见大,因独取胜,坚持“中国声音,国际表达”,使报道“海味(海外特色汁足、侨情(符合侨情)更浓”。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新社两会报道文
期刊
据媒体报道,2010年下半年我国拍摄了新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跟之前商务部推出的“Made with China'’宣传片不同的是,此次采用全明星路线,可谓星光灿烂,在60秒钟的广告中诉说或展现了中国的新风貌。在胡锦涛主席1月份访美期间,该广告在纽约时报广场高频率播出,成为新闻事件。  我一直思考的是,假设美国拍这样一套国家形象宣传片,他们会采用怎样的策略?我没听说过美国近期有这样的作品,但北
期刊
同全国“两会”相比,国外媒体对中国地方“两会”的关注度一直相对较低,使其难以像全国“两会”那样引人瞩目。我们不妨以美国全国性报纸对各州议会新闻的报道作参照,结合国内外宣媒体的报道实践,通过对比研究,探索拓展地方“两会”的对外报道空间,虽然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存在根本差别,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还是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些相通之处。  由于时间仓促,本文仅尝试通过对中美新闻报
期刊
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多有误解。对外报道要善于从普通外国人能够理解、能够对接以及能够触摸的故事讲起。人的故事通常具有可以超越国界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穿透力、冲击力,讲好中国故事,是非常有效的。    讲故事的魅力    新闻事件以故事的形态出现往往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同样,作为继文学和电影之后最重要的叙事载体——电视媒介特性决定了电视更擅长新闻故事的形式,因为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很快地让具体的形
期刊
自2003年以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际媒体一起,共同制作、播出了200余小时的合拍纪录片,向全球电视观众介绍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历史文明、科研技术,以及自然地理,节目到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五洲传播中心与Discovery亚太电视网联合出品,由英国Roast Beef(罗斯特比夫)制作公司承担制作,由世界著名旅游探险节目主持人伊恩·莱特主持的电视纪录片《连
期刊
2012年10月10日至14日,笔者随新闻出版总署代表团参加了第64届法兰克福书展。本届书展吸引了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7000多家参展商和近30万观众。今年书展的重点是儿童和青少年图书,以及图书行业的数字化趋势,书展的主宾国是新西兰。尽管数字化革命带来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推出电子图书、网络图书,但印刷书籍仍占主导地位。  随新闻出版总署代表团参展的共有70多家中国出版单位,参展的图书有
期刊
在对外传播工作中,如何有效影响受众是重点更是难点。不管我们将传播途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等设计得如何完美,在实践中有时却往往因为国外的种种客观因素而大打折扣。然而不用迈出国门,在我们身边却活跃着一个十分渴望了解中国社会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留学生群体。这些留学生大多会成为未来的对华友好人士,成为中外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从人际传播意义上讲,外国留学生眼里的中国和口中的中国,要远远比大众媒体传播的中国更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