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甘情愿累并快乐着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孩子叫苦喊累时,是希望家长给自己一点动力和支持。
  学习如同爬山,有辛苦是正常
  一直爱学习的人,与常人看待学习的眼光和角度不同。一般父母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会认为学习很苦,很累,如果费时费力地学,就会累着孩子。而那些一直爱学习的人明白,学习是累不着人的,不学比学还累。真正学起来不只体会到学习中的累,更能体会到努力过后的轻松与踏实感,于是明白有一种努力是累并快乐着。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爬山经历,当爬山的时候,累了就叫苦叫累不再往上爬的人是不会看到一路的风景,也体会不到登山的乐趣。看看吧,登高山的人中,一边喊着苦和一边叫着累还是一样笑容满面地往上爬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不仅能爬上山顶,还能体会其中的乐趣。不承认登山辛苦的人是不现实的,登山不仅仅是有趣,也有辛苦,就是因为克服了辛劳才乐趣更大,才更有成就感。
  经常爬山的人要比不经常爬山的人轻松愉悦得多,体能也要更强一些。
  学习也是一样,辛苦会一直伴随着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有的人一直在叫苦叫累,不再学了,可是还有些人能坚持下来。喊几声苦和叫几声累,就以为孩子真不能再学了,那才是父母的失策。
  其实承认再乐意学习的人也有累了烦了的时候,反而容易让学习者坚持下去,拒绝承认这种情绪反而让学习者认定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
  当孩子学习叫苦叫累时并不是他真不想再学下去,他们在内心期盼有人给予他们一点动力和理由,以便坚持下去。
  这里的劝说和鼓励当然也有技巧和时机,应该学会何时顺从何时力争。
  过分安逸,玩也没有意思
  所有的人都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可是却对不得不付出的努力有些反感。我们总想寻找一种省力方法来快速获取知识,因为人的本性是贪图安逸的。
  学习与体育运动一样,虽然有一些诀窍,可要取得成绩就要不断进行基础性的训练。由于这种基础训练较为枯燥,而且在一段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坚持下去。但是经历过一段枯燥无味的阶段,才能上一个更高的阶段。
  思想肤浅和性格上的软弱,容易滋生惰性。
  陈晓明在很好的家庭中生活,得到了足够多的关爱,在学习还相当容易的时候,表面的成绩也不错,他有过度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根本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努力上。一旦需要努力时,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总是羡慕别人既不用努力又能取得好成绩,羡慕那些天生爱学习又不费力的人。
  陈晓明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因为他的父母就有这样的想法,他的妈妈尤其严重,曾对不劳而获残存着一丝幻想,认为聪明的孩子不用刻苦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陈晓明反而以自己的不努力为荣。
  玩是玩得多一点,可是没有辛苦的努力,生活安逸乏味。实在没有什么可玩的时候,他就在楼下按小区里的门铃玩。“叮咚,叮咚”,当有人问是谁,他就迅速跑掉,这样玩是很无聊的。
  他在学习时,爱说:“我好累,我好困,昨天没有休息好。”头就靠在书桌上,学习的时候脸色就不好看,总爱哭。性格的过于软弱也让他不想吃一点苦,看到他这样,爷爷奶奶就赶紧让他歇歇,以免累着,他就更没有了学习兴趣。越是这样,他写作业越困难,越逃避,性格更加软弱。
  妈妈很想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最低要求也不能让孩子没有自信和自尊。
  当陈晓明连做作业都很费力、困难时,妈妈开始反省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开始反思自己、反思大人的哪些言语使得自己孩子不努力学习。
  学习本身不累,学不会才累
  我和这个妈妈是朋友,她想改变时,她也就很容易听进朋友的建议。她曾经的学习也是很努力,只是她和丈夫只爱强调自己过去如何让父母省心,而没有强调自己曾经为此付出的努力,当年的努力因此被淡忘了。
  努力学习不累,最累的是想学学不会,心烦。最苦的不是孩子努力的时候,而是别人都能做,而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时候。孩子努力过后会有一丝丝甜蜜的感觉,不是苦。
  我在很多孩子身上试验过,努力过后会是一种轻松的感觉。孩子口中说着累的时候,再想让他学习,的确会有一些抵触,孩子越小抵触也越小,因为学习的困难也小,这时用些诱导的方法能够让他们继续学下去。
  当陈晓明说累的时候,我们现在明白他不是真累了,而是学习能力不足造成的厌倦,他以为自己累了。“学一会就不累了,学进去了也就不感觉累了。”所以当他遇到困难时,我就帮助他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先绕过去。他笑着说:“真有点意思,怎么越学越不觉得累了,反而比以前轻松了。”的确,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困难就自动变小了,心理压力小了,心甘情愿的努力就没有辛劳感。
  这种克服学习困难的能力,学生若能经常使用,便可促其强大有力。有了决心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困难就会自动减轻。所以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减轻劳累的感觉,不是去休息,而是努力学下去,这种努力并不是间歇的、断断续续的,而是始终如一的、持续的努力。意志若坚定,脚步自轻盈。
  当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时,我会问他们:“你们不是一直说学习很累吗,累了就休息,是不会有真正出息的,就是累了还能坚持,这时候坚持下来,会很有成就感的,会对自己很满意。”
  这时孩子脸上会有灿烂的笑容。有的孩子承认心中高兴,有的虽然否认,但眉眼里有掩饰不住的喜悦,那种成就感,那种对自我的满意度从身上每一个细胞散发了出来。
  这样解释孩子的努力,妈妈很乐意听听,而且是想多次听听。她也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一下试验。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点点的强迫努力,克制住想出去玩的愿望、克制住看电视的欲望、玩游戏的欲望而专心学习,因为能力的增强,努力就变成了心甘情愿付出的努力。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思维里,“努力”就是只有累和辛苦。其实还有一种努力,尽管也是让人满头大汗,脸上却能保持着笑容。
  心甘情愿的努力没有辛苦感
  一旦开始就觉得困难和麻烦,切不可产生沮丧的情绪,相反应该激发更加奋发向上的劲头。绝大多数的疲劳都是心理上的。
  缺乏经验的父母想讨孩子欢心,大多数父母都想讨孩子欢心。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除非有人提出要求,否则,他们是不愿意为学习而付出代价的,有的孩子是好学的,有的则不是。如果顺其自然,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游戏(包括乏味无聊的游戏)、打架。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于孩子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对他们的行为做任何要求,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用纪律约束孩子,让他们最终拥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控能力。
  如果我们在一个生活领域里超越了自己的极限,我们将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自信心,并且会把这种感觉转移到其它领域中去。我们相信,如果自己真正想做,就肯定能做到。
  如果成功地做成了一件事,你就很有成就感。这种心甘情愿的努力、没有辛劳感的努力越早培养越好。
  越是心甘情愿的努力越就没有了辛苦感,一学习就累,这不是真累,只是学习能力不足造成的心理厌倦,家长们更应该想尽各种办法促使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努力。
其他文献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家长。儿子今年11岁了,看起来很听话,很老实,可是却让我头疼。孩子学习成绩差,在班里倒数,在外面不爱说话,见了熟人也不打招呼,可在家里特能顶嘴,有时我都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在我们家,经常不是我管孩子,而是孩子管我。  我也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会在孩子面前尽力做到最好,可一点效果也没有,就像5月号《最家长》里一篇文章说的,我做得好的地方,他一点不学,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他就
期刊
看过《饭没了秀》吗?这可是深圳卫视的王牌栏目,宝宝吃完了饭才能看哦!《祝你幸福·最家长》亲子俱乐部的宝贝们不仅能看,还有机会通过选拔,参与节目,在电视上show一把呢!8月8日,《饭没了秀》的栏目组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进行济南地区的大型选拔。《祝你幸福·最家长》亲子俱乐部的宝贝们也来到现场参与选拔。趁宝宝参加海选,妈妈们就在一旁看《祝你幸福·最家长》,交流育儿心得。
期刊
90后少年雷宗兴说,不论我们的先人是英雄还是恶人,我们都要了解真正的他们,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液,生命的脉络。我们要汲取他们身上正面的能量,或终结家族的悲剧。  他做到了。他不仅修复了家族几代人的创伤,实现了家族的心理重建,还让他真正认识了自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种成长,是整个家族的成长,让人动容。如果每个家族都有这种共识,我们的民族将会产生更强大的凝聚力,我们的孩子将会更热爱
期刊
写日记的习惯很容易养成,帮助孩子准备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就可以开始了。  在孩子开始认字以后,那些有心的家长便引导他们写日记,帮他们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益处。  北京十一中学一个叫王后后的女生,去美国的一所学校做交换生,一年的时间,除了紧张的学业以外,她竟然出版了一本《体验美国中学的教育》。这本书,就是由她在美国生活的一些日记整理出来的。  我认真地阅读这个17岁女孩的第
期刊
最省劲的招儿还是:从生活习惯开始培养。  孩子做作业时精力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不知在想些什么,写的时候多余动作特别多,比如说找橡皮。刚刚学过的有印象的字还要照着书看着抄下来,这一遍写完了,下一遍还是照着抄,要有家长督促。  再有就是字写得不好、写得不认真,让他练字还不愿意,英语和数学都是这样的,数学有几次因为写字潦草,会做的题都是错的,平时因为写字慢,作业完不成,被老师留下来的次数也不少。着急啊
期刊
对照一下我们的标准,是件有趣的事情。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成年后具备怎样的智商情商?当我想着这个问题时,我感到哈佛大学选择学生的一些标准是很好的答案。  在人生每一个阶段,他是否在不断成长?  他是否曾超越自己的极限?  他是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学术追求,全职或兼职工作或其它领域中?  他是否能蓄势待发?  他如何使用他的时间?  他是否有过创举或倡议?他是否是一个自我激发式的行动者?什么可
期刊
当你听到标准答案时,你要试着对孩子说还有非标准的答案。这很重要,因为世界是多元的,有助于形成发散而不是线性思维。  上海闸北区某重点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一种跟其它三种不同的动物。家长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小鸟,因为只有鸟有羽毛、还会飞;有人认为是蜜蜂,因为惟有它是昆虫,而且只有它尾部有刺;更有人认为是兔子,因为只有兔子长着长耳,它还是其中惟一进入十二生肖的
期刊
用这样的方法提高理解力。  第一个收获:亲子关系  宝儿二年级刚开始第一个9周结束,老师开家长会,和每个学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孩子的情况。老师直接跟我们说:“对于你家孩子,我没有什么问题,你们有问题没?”哈哈,可见我家宝儿在学校混得不错哈。我问老师:作为7岁孩子的家长,我们怎样帮助孩子?  老师的回答很妙,她拿来一本书,告诉我们:每天,给孩子读一点儿。当然,这对家长要求比较高,需要能够声情并茂,而且
期刊
你的孩子是否倾听和了解过家人的故事呢?  爷爷奶奶重男轻女,不喜欢我。  妈妈说:“你出生后,你奶奶也不来照顾我,我没的吃没的喝。”  外婆说:“你出生时,你爷爷一听是个女孩,脸一耷拉,走了。你奶奶也不伺候月子,还是我捎了鸡蛋去看的。”  有次,爸妈不在家,我去爷爷家吃午饭,奶奶不情愿地拿出豆腐卷子给我吃,一边拿一边说:“我们本来还想凑合着下一顿吃的。”我恨不得把吃下去的东西都吐出来。  我不愿去
期刊
雨天是孩子们的狂欢节,有专门的连身雨裤鼓励孩子撒欢儿。  儿子树苗第一次回国时两岁。带他在商场转悠,专柜大婶进言:“给孩子买双鞋吧,可怜啊,天气都这么冷了!” 其时当时是10月,上海的秋天温度等于挪威的暮夏,树苗还光脚穿凉鞋呢,而身侧的小朋友们莫不毛衣外套地裹着,无怪商场里老阿姨们看着“凄惨”。  “穿得厚”,似乎也是老一辈集体潜意识之一。树苗一岁时,我妈来挪威探亲,6月天,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给树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