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阅读的宁静(外一章)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天堂里的壮美与辽阔
  读周晓枫的散文,体会最深最强烈的,是其中鲜明的诗性品格。在《舞蹈与散步》中,这一特点有一次高密度的展示。在作者眼里,“诗像口红,让嘴唇生动。像一只枕头,诗离黑暗中的梦想最近;诗像蛾子,与火焰保持危及生命的亲昵。诗像仙子跑丢的舞鞋,只是侥幸在人间被发现;诗像保险丝断掉的灯泡,谁能知晓那被抑止的光明?……”这只是一连串精彩的比喻的开头,下面还有许多,恕我从略。
  我这般照抄原录,首先自然是出于喜爱,感至吟之咏之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讨巧之举。既然只需简单列举原作,就足以使人感知其鲜明特色,又何必我来喋喋不休,费力未必讨好?要了解一个作家作品的质地和色彩,最终应该去语言中寻找。周晓枫散文中鲜明的诗歌烙印,使我们读到这样的宣言时备感会意,她说,“最纯粹的语言享受只有诗歌带给我,而不会是其它。”不妨说,收在这本名为《鸟群》的集子中的几十篇散文,便是她这位诗歌的受惠者,以散文方式的致礼。“我试图实现某些诗歌手法的介入,比如隐喻,比如变形,比如意义的纵深,希望自己的散文产生些许不同之处。瓦雷里说,散文是走路,诗歌是舞蹈。”作家如是期望。
  应该说,这种愿望获得了丰硕的结果。诗性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在她那里,一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秉赋。上述那样的句子,在一般的文章中能找到几处就算不错了,在她那里却如乱花迷眼,其密度之高令人咋舌,躲都躲不开。文本是一片丰饶的原野,她大范围地收割佳句,摆布下华美的盛宴,为了一场语言的狂欢节。我们看到了一挂色彩斑斓的散文织锦,用诗歌的韵脚绣织而成。更为难得的是,最奇特的比喻,却以最自然的方式出现。机智、俏皮,如风行水上一样自然妥帖。作者自称是苦吟派,那么,这种毫无斧凿痕迹的呈现方式,是对其功力的最好说明。
  这种语言,以时而尖锐时而舒缓的方式,撞击着阅读者的语言触觉,唤醒其钝化已久的对于语言美的感受——或者不如说语言驱使他进入存在的深处,那里,事物袒露着自己的本质,而平时它们是完全被遮蔽的。你能想象出这样的句子么?“最小的水系在果实里流动,我把这个光亮的苹果举起来,就听到了声音,非常小的声音,类似于安静。”这是《种粒》的开头。“谁能感觉到衰老那吸盘般的力量?每时每刻我们向它靠拢……日月是光阴上的两条桨,划呀,送我到美丽广阔的地方。要像麦子,我从容不迫,着手安排自己安详的金色。”这是《存照》 的结尾。重要的是这样的句子并非“众里寻他千百度”,而是俯拾皆是,成为构成文本最主要的成分。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它们映照出一个写作者的才华,就像指纹和生命的对应关系一样确切、不容置疑。然而,作者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驻足在散文的田亩之上,这种清醒的文体意识,或者说对散文的感受、表述方式的高度自觉,使得诗性因素最终被掌控在一个最适宜的范围内,并没有越权逾位喧宾夺主。读她的散文,你能感觉到,即使在最纵情沉湎、兴奋迷醉的瞬间,理性仍然在睁着警觉的眼晴,监视着可能出现的忘形之举,并准备着随时予以制止。纷纭飞扬的感受,被理性整合驾驭,如同水流被纳入沟渠,其流动便有了方向,有了节制。又如同一盏风筝,飘飞得再高再远,仍然被一根线牵拉着,这根线便是统驭整篇的主题、理念,或者用一个如今不大被提及的词语:中心思想。其结果,便是轻盈和坚实这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很难得地统一于一体,各得其所,达到了一种堪称完美的和谐。这应该正是周晓枫散文独擅胜场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样,周晓枫作为语言的杰出舞蹈者的表现固然让人难忘,但她的努力,决不仅仅为了祭祀语言的图腾。在充满现代感的语言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纯正、明晰的精神理念,一种更多的是属于古典范畴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取向。《人们》从最基本的、因而也容易为人熟视无睹的生存场景中,撷取了一个个镜头,并生发出作者的感慨或憬悟。从指使孩子乞讨的母亲身上,她看到“我们习惯于讴歌的无私母爱在这里受到无情的玷污。”从街头小贩宽厚洪亮充满感染力的嗓音中——这样的声音应该属于歌唱家——她生发出关于命运、偶然的感悟:“种子未必能着陆于适宜的土壤,人一出生就可能存在着地域性的错误。”它们是深思的、悲悯的、超越的,总之,是浸润着人性的关怀的。《种粒》中,通过对公共澡堂中女人身体的描摹,将女性不同生命时段的肉体并置、展现在同一个空间中,在对比中产生出强烈的效果:少女纤长的杏色胴体,年轻妇人流溢着丝绸般的微光的肌肤,中年女人被色斑、皱纹和赘肉浸食的躯体,老年女人懈怠无力的肌肉组织和刀痕般的深深褶印……”女人看似迥异的阶段,实际上被亲密地设定并衔接在一起,酷似花,由盛而衰,而死,献出全部血肉,只为留下她的孩子。女人,就是人类所保持的种子方式。”作为一名热爱修辞的作家,在这里,她同时又表现为一个深入的思考者。
  我想着重谈一下《鸟群》,即被用作书名的那篇数万字长篇散文。它以“五重奏”为副题,通过不同声部的变奏,完成了一个交响主题。同其他各篇相比,它更为朴素,简约,收敛,清晰,冷峻,能感觉到语言的飞驰的欲望被作者加以有意的羁绊和压抑——然而这种压抑却在文本内部积聚起某种张力。鸟类成了她探测人性、展开思想、对生存发言表明态度的切入点和载体,成为人类观察自己的镜子。她从太平鸟的尽职和欢聚,“看到世界对忠诚的公正报答”。从燕子为成为“空中王后”而付出重大牺牲,足部几乎完全萎缩,丧失了奔跑蹦跳的能力,“我看到了途中必然的苦痛与牺牲……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但正是在苦难里、在残酷中所展现的执著里,燕子体验着至深的生命狂喜。”她进而指出,这也是一切将创造视为生命意义之所在的科学家、艺术家的共同宿命。而从倍受人们宠爱的鸽子身上,她的发现更是堪称独特。鸽子既可以自由飞行,又可以随时回到主人的笼内,享用唾手可得的口粮。从鸽子的“具有投机色彩的双重身份”,作者感悟到世間“最名利双收的人是在天平两边找平衡的人。”鸟儿的习性再一次成为人类行为的旁证:“我们日益提炼出世俗生活的秘方:降低精神生活的高度,可以弥补物质生活的匾乏。减少灵魂的成色,可以丰富肉体的娱乐……这就是生存可悲的等式。”但这并不表明她是赞同这种生存策略的,“鸽子的妥协与投降有悖于鸟的气节”,而她“多么震撼于那种对理想忘我的捍卫。”这篇长文,会让人联想到布封、法布尔、米什莱那些描写动物和昆虫的散文,但它的格局更为阔大,思维的疆域更为辽阔,不消说文学的品格也更加突出。   最后,我忍不住要不顾文章的整饬而挪移一下目光,推荐作者才华的一个侧面,那便是自嘲。这一点较为稀罕,尤其在女作家中。通常情形下,我们更多见到的是顾影自怜,过度的自恋。而在本书作者笔下,我时常会读到这样的句子:“乳猪摆上菜盘,雏妓走上岗位,我把未成熟的作品拿来发表。”“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什么叫差别,什么叫代沟,那些北大的正牌孩子们洗完澡后一律光脚丫穿拖鞋走回宿舍,也不管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飞;我捂在大衣、棉鞋、帽子和口罩里打一趟水,已成鼻青脸种的喜儿。”精神何其健全豁达,才会有如此爽朗的表情。
  郊原听夜
  多年住这郊外的平房旧院,因无豪华热闹可言,朋友们便惊诧我之耐得贫寒寂寞,其实他们却不知我享受大自然的得天独厚是居高楼闹市者难以企及的。尤其是在万籁俱寂的夜间那种听虫、听雨、听曲的良多况味,实难为外人道也——虽显清贫,却不寂寞。
  院子里老式的房,陈旧的墙和随意生长的树木花草,既构成了几近世外桃源的拙扑与宁静,更为诸多的昆虫们提供了长栖久住的环境。每当远远近近的灯火渐次隐于夜色、嚣声陆续退去时,独坐灯前或闭目斜倚床头,便有蛐蛐之类的夜鸣响起,清脆而隐约,起伏而有序。尽管你辨不得它们各自的方位,辨不得它们的老幼雌雄,倒似乎可依稀辨得出它们所怀揣的不同心情:有的似在争论不休,有的似在呼伴引朋,有的似在衷肠互诉,有的似在欢歌,有的则似在悲嘤。就想,那原也是一个世界,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世界。也就纳闷:怎么虫们就选择了这夜阑人静时候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呢?是不是凡弱小的生命倒反而不怕黑夜了呢?想去想来,就发现自己跟它们亦无几多分别的:白天给你光亮的时间和空间,你却夹尾狗似的忍辱负重,寡言少语,而到得自家灯下,倒禁不住凭这薄纸破笔来宣泄满腹感喟,且洋洋洒洒,不绝滔滔——尽管其声微弱,尽管早已熟睡的人们根本不会理睬。夜鸣的虫,似可怜,实不可怜,可怜的该是你我。嗨,静夜听虫,竟分不出了虫与我来呢!
  雨夜无虫可听,便听雨。常设想若世间没有雨,便无以生存,如若夜里没有雨,便少些温存。夜雨其实就是未谋过面的友人,就是追忆和怀想的丝路。除去夏季夜雨的暴烈,其余三个季节的夜雨,都是以轻轻的脚步自远处的林野走来,走到我的院里和我的感觉里,作温存的倾诉。那丛永远的芭蕉在斜对着的墙角,把夜雨的心、情传达得难以诠释并丰富多彩,如某年某月的情景。当我做完那些愿做或者不愿做的事情,当我拂去或者拂不去白昼的那些惆怅与烦恼,回归斗室后,夜雨就那样来叩开独灯的窗户与我作灵魂的交流,作圣洁的洗涤和难得的抚慰。温柔敦厚的细雨在窗前、在院子及远的夜间飘洒着……恬靜的聆听中,就隐约觉得某粒种子在翻身,某株树在萌动,某只果子成熟着,某片叶子飘落着——其实夜雨是清癯的慈母,她在你寂寥时,以亲切的呼吸走来,告诉你生命的季候:室外有春天要好好珍惜,室外有秋要珍重加衣;其实夜雨是理想中的情人,她在你孤苦时,以熟悉的足音姗姗走来,与你娓娓而谈。没有虫鸣的夜听听雨,你就能听出夜的心思,你就能听出人间的情爱。这样,哪怕你是块贫瘠干涸的心地,明朝也能萌出些怀想的新芽,开出些感激的鲜花……
  夜间听曲也别具一番滋味。白昼听曲,往往杂以尘世的喧嚣,既难以听出生命的真实律动,又难免亵渎了灵魂的脉跳。就把凡俗隔在夜色那边,腾出纯净的空间,让肖邦和莫扎特、让柴可夫斯基和克莱德曼以及瞎子阿炳们,带着自然与人生、灵魂与命运的神圣话题走向我们。于是伟大而丰富的心脏,在夜里搏动了!于是在多次的音乐沐浴中,我深悟了音乐的神奇和诡秘;欣喜的要唱,烦愁的也要唱;笑的要唱,哭的也要唱;伟大的要唱,卑微的同样要唱。于是便进一步悟到:生命的全部皆由各种音符构成;人生,则是以高低错落的音阶、复杂多变的音调、由命运的黑白键去做千姿百态的演奏。夜曲,这雨夜的星,荒野的灯,让你兴奋难眠。
  听虫使人理智,听雨使人温存,听曲使人感奋。想当年欧阳修沉醉茅亭,陶潜独乐南山,刘禹锡自娱陋室,其趣其乐,也似我这郊原听夜的况味罢。
其他文献
投资的角度看留学,开发内在不动产。  高考结束,勾起无数人对往昔的怀念。从八十年代的黑白单调,到今天的五彩斑斓,高考不再是決定命运的独木桥,中国人幸运地有了多元化的选择。  如何选校?美国本科选校看什么?  考虑以下六个方 面即可:  学校的风格 STYLE  录取可行性 ADMISSION  投入与回报 INVESTMENT  地段与位置 LOCATION  学习的体验 EXPERIENCE  
期刊
民警小杨下班前接到一个报警电话,电话里一个声音嘶哑的男人说他儿子不愿意回家,小杨问他在哪,他说在思源溜冰场,小杨说没听过这地方,他说在城西钢铁厂,小杨说那我知道。  城西钢铁厂早就关了,厂房还在,隐隐散发出铁锈味和硫磺味。报警的男人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稀疏的花白头发像一撮飘拂的柳絮,额头如刀刻,脸上干瘦,布满褐斑,戴上白口罩愈显得黝黑。老人站在厂房门口,头顶上是“思源溜冰场”的鎏金招牌,厂房里面被
期刊
早春  夕阳下沉,像渐渐熄灭的火柴  万物擦去原本的颜色同归于黑  风吹皱的山脉落入夜幕口中  我匍匐在最后一块发黑的草皮上  等待黎明  将熄的灯火燃烧着我的眼目  我试图融掉一块冰来接生  早产的春天  走向黄昏  每走一步  鞋底都会与大地擦出一声哀鸣  我听到  岁月的鞭声在风中抽打  似乎,秋天也曾如此  驱赶着遍地枯落的叶子  她口袋里拖着的空塑料瓶  此刻,盛满了晚年的孤独  行雾有
期刊
恐惧来临  我抱歉身体无处可寻,枯萎的征兆抵达  响起的是最后一日你留在我肩头的齿痕之声  我与秋天厌恶同一场梦境,气息笼罩  凋零的危机下潜伏着不沉湎的回音  摇晃——昏厥过去的人重重落在我的头顶  这些年,一个冻伤的诗人被黑暗摒弃  仅仅活着的,誓言比虚妄更具有象征  欢愉的是你追寻而来,学着橡树的坚贞  在相遇中得到的:  先锋的姿态是至柔且无限清醒  跋涉融入大地的绿色园林,谁会在途中缺失
期刊
桃花  当着春天的面  轻轻地喊了一声你的名字  你就羞涩地绽放枝头  我有点后悔  不该早早地唤醒你  当着春天的面  轻轻地又喊一声  居然有你千万个姐妹弟兄同时应答  像合唱。我有点惶恐  不该这个场合呼唤你  我希望,掌心长出一棵桃树来  树上开满你的名字  这样多好。这样  你就是我的女儿——  我的掌上明珠  眺望麦田  这些饱通人性的精灵呀  它们有时比我更听话懂事  几场酣畅的雨一
期刊
1  中国最南边的是海南,海南最西边的是儋州,儋州千年古镇中和镇有个小村落叫七里村,七里村村前有条小小的板桥河,板桥河上长满了密密匝匝的树林。前几年,海南大学的植物学专家考证确认,这片树林正是唐宋名贵花木玉蕊,且大多有百年以上的树龄。于是,人们纷至沓来。七里村一下子火了。  最火的是赏玉蕊花。可玉蕊的花很独特,喜温却怕热,常在夜间九点钟后才开花,早晨太阳一出来,就会四下凋谢。但玉蕊花期长,可以一鼓
期刊
10月29日,SOHO中国基金会与耶鲁大学签订了10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用于资助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此前,SOHO中国基金会曾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元。
期刊
忽然来到了一个叫何坝的地方。  是一个春天。天气晴朗。天蓝水碧,楼群林立,水岸边的草坪,空旷,恬静,上面只放着一把白色的靠椅。身穿粉色连衣裙,腿裹白色长筒袜,脚蹬小黑皮鞋的一个小女孩走过去,坐在椅子上,端起手里的书,在这个叫何坝的地方,她在看书。  画面里的人是我,目睹这个画面的人也是我。这是小时候的一个梦境,梦里的小女孩大概七八岁,当然了,做梦的小女孩也一定七八岁。她当时没有离开过那个叫做稍峪的
期刊
1  当我长眠的时候,请祝福我。  黑暗是一扇安静的门,我喜欢这安静,与喧嚣的人世相比,我愿意在清寂的孤独里永生。  那些长醉不醒的欢乐,我曾与他邂逅,虽然我们擦肩而过,虽然仍旧心怀念想,而生命中的珍宝往往无法挽留。记住那些爱过的名字,尽管他们如此深邃,但他们不会弄脏美好的回忆。  2  冬天的道路会拒绝所有爱他的魂魄,看那些落叶,它们无家可归,看那些流水,它们冷藏自己,等着春天第一声惊雷。  花
期刊
落花时节,一个细雨飘飘的日子,我从千年古村石门高的一条巷子里走过。铺巷道的青石板两头,奢华地绲着一道铜锈绿的苔藓花边;恰可驶过一辆牛车的深长巷弄,两边的高可没人的石坝都爱惜地披覆了一幅湖绿色的木莲罩毯。分明从巷弄的那一头瞥来历史老人严峻而温情的目光。风雨中一脚踩上乌篷船船舷般的石门高古巷道,我的思绪蓦然奔驰到这座山野村落的久远往昔。  皖南的深山老林中这一类的村落其实也很平常。她们有着差不多结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