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丹东四十五年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90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马背上民族的性格。我曾在一文中说:“我生有马背上民族的性格,有了目标,即不避艰险,勇于奋斗。”解放前,1947年6月,经《沈阳日报》作家铁汉(郁其文 )介绍,参加了东北局城工部领导的地下组织,甘冒白色恐怖,勇往直前。1948年5月,铁汉被捕,失去直线领导,即偕四名进步同学奔赴辽北解放区。后四同学留下,我被单独派回沈阳,如此担更大风险,一直坚持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
  1950年10月,在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作时,机关动员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经一再申请被批准,于1950年10月18日(比战斗部队早一天)由辑安过江到达朝鲜满浦。部队番号是志后一分部司令部。我内勤外勤兼作,不惧炮火硝烟,亲手掩埋过战友的遗体(唐参谋),八个月后即入党,一年后荣立三等功(这一批司令部只我一人)。经历地下斗争和朝鲜战争的考验,对我青年时代树立新人生观,大有禆益。
  从1947年参加革命后,有六年过供给制生活,每月发三元(东北币三万元)津贴费,有助于造就青年公而忘私的思想;在九年内换了五次工作,服从组织分配,无怨无悔。直到1956年走上文学编辑岗位,所幸择业成功,由于工作积极肯干,成长为骨干编辑,1980年省作家代表会上,我是受大会表扬的四名编辑之一。
  我有一个教训。当时政治运动较多,时常应邀写诗配合,大约写了几十首诗,待编诗集时能选入的只几首,余者皆已枯萎,思之痛心。在新时期首次作家座谈会上,我说了“‘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存在弊端”的话,当场受到批判,也遭受一个时期的有形无形的冷遇。我就这么硬挺着。1979年10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致《祝辞》中宣称:取消文艺从属于政治口号,代之以“二为”。我深感减压之喜悦。新时期伊始,“我是从痛楚地总结教训起步的,从揣摩文学规律起步的,从寻找真诚的‘自我’起步的。”头脑清醒了一些。这就是我面对丹东新时期文学起步时的思想基础。
  起步时先抓“早”“破”“立”。新时期伊始,广大青年思文若渴、且在不辨方向之时,我们抓了三个字:“早”“破”“立”。抓“早”字喻之为“抢墒播种”;抓“破”字即首先批判“四人帮”的帮规帮论,在“破”中求“立”。
  尽早办起一张文艺报。从1978年5月9日起办起《鸭绿江》文艺报(内刊),发表四县三区的作者作品,以为“实验田”。这在省内是率先之举。本报在发刊词中,强调批判“四人帮”,提倡“双百”方针,提倡“两结合”,提倡题材、体裁、形式、风格多样化。这三“提倡”,在文艺形势尚未明朗时,并非轻易事。此报在二年多时间内,共出二十六期,发表作品四百五十二篇(首),有四百六十九人次作者亮相。可谓搅活了一池文学清波。于是又抓住时机,于1980年10月,正式创办《杜鹃》文学期刊。请茅盾先生题写刊名。待茅公手书的“杜鹃”二字登上封面时,丹东之《杜鹃》顿时使江海生辉。
  尽早举办一期大型读书创作班。1978年10月20日至11月8日,用二十天时间,邀二十余名青年作者,借孤山大庙从简开班。因无经验可循,即从拨乱反正着手。因“四人帮”将书籍诬为“封资修”予以封存,青年作者长期无书可读,即选古今中外的名篇作为课本。如鲁迅的《一件小事》、都德的《最后一课》、杜鹏程的《铁路工地之夜》、话本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二十余篇,作者见书似见亲人,如梦初醒,开启了作者被封闭多年的文学视野。同时强调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发动大家打开“生活仓库”,“请现实主义回来”,然后分头写作。将学员的基础好的作品拿到大会上讨论修改,同时对小说的结构、构思、情节、细节、人物、主题、描写、语言、开头、结尾等一一涉及,灌输文学基本知识,向文学的本体靠拢。此次创作班共写出二十余篇作品,成绩显著。《辽宁日报》曾给予报道。
  由于抓了“早”“破”“立”,这几步是走对了,遂使丹东新时期文学,因势而动,顺应规律而勃然兴起。
  丹东新时期文学与全国文学基本同步。1978年5月,全国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遂演变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会议作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上来,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以此为动力,迅速掀起了全国性的前所未有的革新文学浪潮:伤痕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思潮、改革文学思潮。丹东作为一个地级市,它的文学发展,能与全国文学思潮基本同步,这是可喜的。而新时期文学的标志性特点是“批判精神”。试以丹东文学创作为例:
  一对“文革”的质疑。如短篇小说《爆发》(王中和),表现一位人称“老镢头”的老贫农,为反对“四人帮”破坏农村经济、毁坏儿子前途的罪行,宁愿坐牢也要当面与“首长”作斗争的悲壮故事。如《妈妈石》(张涛),写一个被愚弄的青年学生,为加入红卫兵,竟绝情地将“右派”妈妈的“反动言行”当众揭发,妈妈被无情批斗含冤死于山石旁。笔锋均指向“文革”。
  二对阶级斗争口号的质疑。小说《五更分二年》(张涛),写一个愚忠的老贫农,在除夕夜持火枪出外巡逻,误以雪人为阶级敌人而彻夜蹲守的故事。如《忍辱负重》(吴文泮),写一个优秀生产队长,只因是“摘帽右派”就步步设坎儿:搞副业就批“重副轻农”,搞技术革新就批“唯生产力论”,查封工场,拆卸机器,公社搞批判,妻子闹离婚,待到生产队脱贫致富时,队长已心力交瘁了。笔锋直指“阶级斗争天天讲”口号。
  三对“个人迷信”的质疑。如《太阳》(安阳),写太阳“直转到与人们垂直的头顶”,经一场“烘灼”之后,人们又“盼望着”太阳“明天升起”。如《太阳的颜色》(李鸿璧),写太阳“晨阳如镜,午阳如炽,夕阳如火,并不一样红”。均为对“造神运动”提出质疑。
  作家是时代的敏感神经。如上的作品还有不少。在社会政治形势尚未明朗之时,我作为主编,发表这样作品,必然会遭到非议。但我并未退缩,而且我又发表自己创作的长诗《我》,意在继续冲破禁区。时当六十年代,由于“左”的束缚,诗人写诗只能写“大我”,不能写“小我”。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等诗中写了“我”,遭到了批判,于是“我”在诗中缺失了。我于1983年初,率先写出百余行长诗题目就叫《我》发表,“我”在诗中出现37次,并有“硬分什么‘大我小我’,‘我’自始存在于统一里”的直言不讳诗句,引起辽宁诗坛的一阵轰动。这并非我硬充“傻大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四次文代会邓小平《祝辞》精神鼓舞下,给我勇气,给我智慧,确信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文人自有良心在。后来,一位市委前领导说:“看来路地那些主张还是对的。”谢啦。   要办好刊物,须有一个团结奋斗的编辑部。编辑部最初三四人,后增至七八人,都未做过正式编辑工作,但他们都是作者,从作者到编辑,距离并不遥远。编辑部定有三条:一做好编辑工作,二多读书多写东西,三造就个人的正直人格,后一条我很看重。经过一段实践,逐步提高了编辑业务能力,都能独挡一面,都能写作品写评论,形成了一个“重思想、重艺术、重探索、重韵味”的有统一审美标准的群体。刊物被誉为“颇有特色的《杜鹃》”。编辑同行在丹东这片文学沃土上,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编辑部曾办过一次不花钱的写作班,邀市内作者近二十人,利用周末两小时,举办小小说写作班。主题是:有些短篇越写越长,提倡“精短”,有些短篇泥实于故事,提倡“空灵”。先选范文一起讨论,然后拿出作品,在会上群帮。仅一个多月时间写成十几篇作品,在刊物上发了三次“小小说特辑”。上海少儿出版社来两位编辑,看过后说:“中国水平”。编辑们对写好短篇的要领深有领悟。
  继省《鸭绿江》编辑部之后,我们也办起了“文学函授讲习所”,向全国招生,每年千余学员,各位编辑作辅导教师,对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甚为有效。编辑们辅导学员除每月有三十元劳务费外,决不私下分钱。拙文中说:“我任主编,凭知识与业务能力工作,凭公心、正气工作,多弯腰做事,少沾名利。注重团结,发挥大家的积极性。”
  创办《满族文学》。从1985年6月起,在辽宁、河北、吉林三省共建立十三个满族自治县(内一县为满蒙合建)。丹东地区就有岫岩(后划归鞍山)、凤城、宽甸三县,满族人口达一百二十万,创办《满族文学》呼声兴起。由省、市委宣传部上下沟通,市委宣传部向省呈递报告,省委宣传部批示:“《杜鹃》改为《满族文学》月刊对我省文艺期刊的门类和结构调整是有益的。”但邮电部门有言:要想向全国发行,必须提为省级刊物。遂即登门邀请省民委为刊物举办单位,经反复磋商,幸得同意(此刊举办单位原为省民委,后为省作协)。又经三次跑中国国际书店,办妥向国外发行合同。经过六进沈阳,三进北京,多少奔波,多少等待,多少说词,始办完向国内外发行手续。这实属一个特例。当年我已五十八岁,对满族文化事业,确有那么一股劲。
  经赴京一位一位聘请顾问,请名家题词,请书法家为封面题字;还要邀请北京及东北三省的满族作家撰稿。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终于1986年6月第一期刊物出版,封面是大书法家启功手书的“满族文学”四字,足以令人醒目,开卷有关山复、溥杰、端木蕻良、舒群、马加、胡絜青、关沫南、侯宝林、王蒙等名家题词,新刊体貌,好生壮观,遂引起国内外不同凡响。日本《东方》杂志绘制封面,发布消息,推介刊物,并有满学家太田辰夫寄来汉语文章发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教授、满学家乔瓦尼?斯达里来函盛赞说:“我们欧洲研究满族的学者,等待这样的中文杂志已经很久了……”,并寄汉语文章发表。继之有美、德、奥地利、新加坡及港台等来函,或要求订阅,或寄来文章、画作发表,一时间来自世界东、西方的关注目光,聚焦于中国的边城丹东,由此传为佳话。为办《满族文学》,关山复、端木蕻良、马加三位满族尊长,由京、沈分别给予我多方扶助,乃我此生之幸。中科院《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我的族友关纪新,于百忙之中,不分巨细,诚意助我,乃我之好运。
  “丹东文学风景”。时至八十年代中期,丹东文学出现了腾飞的大好形势,作者人数近半百,创作势头甚佳,引起了省内外的瞩目。一批作者走向辽宁,走向全国,如张涛、于德才、林和平、王金力、王鸣久、宋长江、张忠军、王中和等,后又有于晓威、姜庆乙、李燕子、黄文科等,连同原有的中年作者,作者队伍形成梯次,甚为壮观。省文学评论家李作祥著专文《丹东文学风景素描》予以赞许:“看到了一派生机、令人刮目的丹东文学风景”,“居于全省文坛的显要位置”,不仅“享誉辽宁文坛,并为辽宁乃至全国的文坛增色。”
  多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长仁,为《杜鹃》创刊号撰文《为<杜鹃>培土浇水》,文中强调“要繁荣创作,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人民意愿”;“加强文艺评论,贯彻‘三不主义’”等。从理论到实践,阐释得如此透辟,这在八十年代初是很不易做到的,对文学创作起了推动作用。市委宣传部为创办《杜鹃》、《满族文学》几次三番呈递报告、使用公章,处处开绿灯;为“特招”两名农村青年作者来编辑部,宣传部写报告呈市委书记,李书记当即指示以“特招”批给市劳动局孙局长,终于调入,此二人都成长为作家、刊物主编。市委副书记牟心海曾几次说:“他(路地)是省里来的老编辑,放手让他去干……”支持我的工作。市长郑平,副市长赵华,经反复研究做工作,在财政紧缩情况下批准刊物年度经费十二万元,此件至今犹存。市领导如此关怀支持,使我们感到顺风顺水,诸事通达。
  离休不离岗。我于1988年8月离休。其实离休就是换个“工种”。首先做了一件大事:举办中国首届满族文学评奖。此举由我首创立项并个人集资,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关纪新族友联手筹办。1991年4月发出《评奖启事》,共收到海内外满族作家著作百余种,经筛选、评定,最后揭晓。1992年5月28日在京举行隆重颁奖会,各地满族作家、在京满族人士及媒体,近二百人到会。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李学智、中共中央统战部顾问江华、国家最高检原副检察长关山复等,为获奖作家颁奖。伍副主任即席讲话,肯定了由单一少数民族举办的全国性文学评奖活动,并以老舍为旗帜,肯定了满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使到会满族作家很受鼓舞。此举除中央各媒体给予报道之外,已见有法国《欧洲时报》、美国《侨报》、泰国《新中原报》及《香港时报》等,均在显著位置给予报道,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世界波。第二届满族文学评奖,于1997年举行,未开颁奖会。后因无处筹资,遂停。
  离休后二十六年来,共出版个人著作十种(离休前有两种),近二百万字。其中有两本诗集同名为《鸭绿江吟》,共四百零五首,诗论者说:“写下这么多对鸭绿江的恋歌,这在中国近百年现代诗歌史上也是一个奇迹。”主编书籍十六种,共六百万字。(见附件)这在同龄同业中应属负重者。
  我做编辑工作,已逾半个世纪,深知要做好编辑工作,须有文学理论的较深修养,须有敢于创新的胆识,须有为人“做嫁”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高尚的创造性的劳动,确有值得终生珍记和回味的东西。新时期十年,是我在岗的最后十年,是检验我独立能力的十年,是发挥个人才智的十年。自己既当船长又当水手,尽管国务院规定的干部休假一次未休,但自己收获的是一份成就感。
  我今年已八十六岁,少年时在故乡十七年(含在岫岩读中学四年),在沈阳二十三年(含在朝鲜作战三年),而在丹东达四十五年(含宽甸插队三年),比前二时段相加还多四年,丹东是我真实意义上的故乡,我愿伴着楼窗外的鸭绿江和楼门前的银杏树,终了一生。人们曾赞誉我为“丹东新时期文学的奠基人”。我曾对新时期十年自信地说:“这是我生命中自主的十年”,能说出这句话:感谢丹东。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满族文学》顾问等,职称为编审。曾获丹东市政府首届园丁奖,辽宁作协首届优秀会员奖“勤耕奖”,中国作协授予“对我国文学事业做出贡献”的老编辑荣誉奖,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分别授予“从文六十年”的荣誉证书和证章。诗集《淡淡的紫雾》获中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优秀创作奖,并被聘为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委。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两枚。名录被收入《满族大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等多种典籍。
  (2014年,为应《盛京满族家谱选》之邀而作此文,有我家富察氏家谱入选。)
  〔责任编辑 李羡杰〕
其他文献
隋  朝代,公元581--618,杨坚所建  名词。姓,源于随。隋唐演义、隋侯得珠  动词。女娲的乐师随的子孙  周的王族在一个叫随邑的地方分封了土地  在云南的某一个地方起兵  在山西洪洞的一棵大槐树下  一根绳索捆绑了双手  一副担子挑起一片碎瓦  半页族谱随风飘落  形容词。幼苗扎根冷雨寒风中  从此枝繁叶茂  我的祖先们都做了些什么  建一所宫殿还是围半庐茅舍  时间坍塌了千余年  几盏灯
期刊
临睡觉前,刘云飞手里一直捻弄着那张扑克牌,是一张红桃三。  非常普通的一张扑克牌,但在刘云飞眼里,却特别有意义。如果用另一张来换,刘云飞肯定不换。  红桃三正面是三颗红桃,左上角和右下角各有一个红三,三下各是一个小红桃。中间的三颗大红桃,两颗桃尖冲下,一颗桃尖冲上。如果颠倒过来,就是两颗红桃尖冲上,一颗冲下了。刘云飞喜欢把两颗红桃尖冲下,认为这样才没把扑克牌拿倒。刘云飞觉得,三颗红桃,是三颗红心。
期刊
上帝的口袋  我看着一个非洲小女孩的照片  她饿得仿佛只剩下了眼睛  上帝从来不曾在非洲的天空经过  打开他装满幸福的口袋吗?  我相信,上帝曾走在通往非洲的  路上,他被劫持了。他的口袋被我们抢走  我们从里面掏出一切东西,来填补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因贪婪而裂开了巨大沟壑  那心,比非洲的皮肤更黑;那沟壑  所有的生命都难以填满。或许  上帝从那巨大的沟壑里面一次又一次攀援  他还来不及奔到
期刊
小山 本名贾秀莉,曾用名贾秀丽。出生于辽宁丹东市,长大于盖州万福镇,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曾供职于辽宁省作家协会,现居福州市,供职于福建省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诗集、散文集、童话集及绘本多本图书,作品多次选入年度佳作和儿童文学作品集中。获过冰心儿童文学作品奖、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奖项。  诗人舒婷在《我的厦门》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期刊
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不是作者的忏悔,是当世界日益成为陷阱时对人类生活的探究。芦刚的小说是耐读的,原因在于芦刚小说中的苦难叙述,将生活的阴暗与人性的残忍作为其文本表现的主体,作家在小人物身上放射出对弱者温情的目光,也对荒诞和坚硬的现实以知识分子的深度批判的力量。传达着小人物在集体主义人格破产的迷茫中,用乐观和本能实现对生存困境的突围,建构在灰暗的社会色调下的生存逻辑,寻找荒诞风情中坚韧不屈和积极进
期刊
落在北陵公园里的雪  落在北陵公园里的雪  使幽静的北陵公园  愈发幽静。此刻  雪在我的脚下  发出的嘎吱声有多么响  北陵公园就有多么静  落在北陵公园里的雪格外像雪  我的意思是要说:那些  落在松枝上木椅上草坪上的雪  比飘在空中的雪还要洁白  它们一层覆盖着一层  洁白得比哪一种颜色都深  雪继续顺着自己的意思  飘落着。其中的一些  眼看就要落进公园里  却被一阵风吹出了围墙外  哦,
期刊
回到家乡的那天晚上  可以脱掉落满尘土的鞋子  坐土炕上 黄泥火盆旁边  装一锅旱烟末 摁实  借一星炭火 给你点上  接下来揉肩 捶背  接下来开始数数  从一到八 又从八到一  只剩下八根灰黑发丝的  八个疼痛 八个年头的  眼眶里 隐忍了八秒的  泪水 还是流下了  父亲养的那头黄牛  浅色的 父亲养的那头黄牛  在夜晚的木栏杆里 卧着  它的两只犄角顶着月亮  把白日里吃进胃里的青草 每隔
期刊
江 晚  晾晒在江岸上的城市  日落后  城街带着余温  早到江边的人来人往  和刚加入的川流不息  特意刮蹭  穿过人群  和两袖的江风  护栏处,凉亭边一对对情侣  挽着迎江的夜深人静只顾低语  忽略了时间  和道路的长度  匆匆的前方  固定的街道  天天两点连线  固定的一些路过  天天街上遇见  远视即可背诵  迎面走来的街景、面孔  该在哪一时间和路段出现  过往天天这么进行  热天不
期刊
擦拭  目光布满灰尘  用一种心情擦拭  心情一点点用了了  贴着玻璃的天空还是那样广大  广大得完全可以同生活相比  曾用阳光擦拭过  一遍遍擦疼了目光  后来才清楚  它多么虚假  远不如一块抹布真实  于是那个词  那个只有白雪才配作背景的词  四处流浪之后  定居在一盆清水里  这盆水是我们积累的眼泪  面对一条河  波浪乔装成桥的样子  引诱风走来走去  过河者的影子  起伏  观望者的
期刊
街边的葫芦丝  你就是那个悠闲的人  你的声音揭开我麻木的封皮  现在,我走过丽江的小巷  做一个有梦境的人  让我们互相倒映,一米阳光  我驻足一会,看细雨来临  打湿小桥流水,然后消失  让你的葫芦丝  涤荡我记忆中的整个云南  艳遇是一个虚词  一场雨,一把伞,一次擦肩而过  一渠水,一间桥,一道迷离目光  在丽江,都把太多的想象寄托在别人身上  像某个梦境,某些人  不过是想象的影子,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