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产地市场有待开拓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tc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本刊前两期的《市场》栏目中,就“产地石商进驻一二线城市”的相关话题,从石商的角度出发,相继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内容刊出后得到了石友与读者的积极反馈,本期,大连石友李光先生,将从“非产地市场”这一新的角度继续上期的话题……
  
  产地石商向异地发展的问题,是当前观赏石事业发展的一个极有意义的话题:如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一样,在全国观赏石事业的发展中,也出现了反差极大的现象,即在不同地域间的冷热不均。一方面是以柳州、阿拉善等为代表的产地市场的兴旺发展,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一线大城市市场规模的逐年扩大,以昆明、白山为代表的新兴观赏石产地市场的后浪逐前。而与其相反的是,为数不少的中等以上甚至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二、三线城市,似乎并没受到全国赏石事业发展热潮的影响。这些城市大多至今没有专门的奇石市场,有的甚至没有像样的奇石店;大多数城市从未举办过有一定规模的奇石展销或文化活动,没有赏石文化的氛围。这一点,在东北地区(内蒙古部分城市及吉林白山市除外)尤甚。这种与全国大部分地区赏石热潮相反的现象,笔者称之为“东北现象”。是这些城市不存在喜爱观赏石的人群吗?是这些城市缺少观赏石购买力吗?都不是,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形成这些地区“观赏石冷”(相对于“观赏石热”而言)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这些城市及周边地区几乎没有观赏石资源,特别是东北大平原,地势平坦,极少高山峻岭和大江大河,不具备观赏石产生的自然条件。人们不能就近见到、捡到、挖到观赏石,因而缺乏传统赏石习惯和对观赏石的耳濡目染的感性认识。
  二是正因为缺乏地产观赏石资源,这些城市的民间和政府也就形成不了发展观赏石产业、帮民致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利用地产名石打造地方名片的内在动力,观赏石事业、观赏石文化没有产生强烈的影响力,更摆不到政府的议事桌上。
  三是由于这些地方的观赏石爱好者在当地无法捡到、买到好的观赏石,到产地赏石购石又受到时间、费用、运输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赏石组织更受到爱石者队伍人数少、政府相关部门冷漠排斥等影响,难以建立。很多人的购石藏石爱好和欲望受到抑制,更多的潜在需求得不到开发,少数收藏家、企业家们的强大购藏能力难以体现。
  四是与全国都存在的观赏石基础知识、当代赏石潮流、市场信息的关联不够,这些地区由于缺乏赏石传统和奇石资源,人们对观赏石知识知道的相对更少。他们不了解赏石理论及其发展,不了解石市行情和石种,也就难以形成好的爱石、赏石、藏石的氛围,难以聚起赏石群体的人气,不少地方可以说就是观赏石事业发展的空白地带或被遗忘的角落。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地区存在有待开发的市场,存在有待挖掘的潜在购买力,这些城市和那里的人群需要观赏石理论的启迪,需要产区观赏石资源去满足现实的需求,调动诱发潜在的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需求,就有供给,同样的道理,有了充足的供给,也才会诱发出更大的需求,青海石商在杭州的收获(《中华奇石》2011年第4期)说明了这个道理。近几年,灵璧石销售在许多大城市获得可观的销售业绩,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如去年夏天,灵壁石商车队的几十辆载着大型灵璧园林景观石的汽车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大连,尽管他们在当地无人接待,不熟悉大连的区域情况,又受到交通管理的限制,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意外地实现了百多万元的销售额,有的石商一个月内往返了两次,收益不菲。青海和灵璧的石商在异地销售的经历,都说明目前石市氛围还较冷的一些非产地的二三线城市有市场、有需求。所以,产地石商应当从这里受到启发,在做好考察的基础上,带着本地的观赏石走出去,到非产地去,到二三线大中城市去,到还没有形成观赏石市场的地方去,用观赏石文化和石资源的“北伐”,唤醒这些非产区沉睡的潜在需求,让产地的观赏石在更大的范围货畅其流。
  笔者坚定地认为:虽然客观上有诸多困难和变数,但这些非产区的城市,需要产地的石源填充市场,开发和满足爱好和收藏的需求,而且这些地方无地域、石种偏爱(偏见),就像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一样,可以海纳百川,南北方各种观赏石都能够受到欢迎。开辟自己的市场,惟捷足者先登,先行者早赢;这些二三线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在国内都处于中上等水平,一旦那里的人们,特别是企业家、知识分子等认识水平和购藏能力较强的群体认识到观赏石的收藏、观赏和经济价值,将逐渐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和销售前景,石资源的流入开启观赏、收藏的需求,而这种需求的增长,又可以促进石资源更大的流通,相辅相成,良性互动,既可促成统一的更大的全国性观赏石市场的形成,又为观赏石产地石农石商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岂非善事,我们期待着这种局面的早日到来。
其他文献
老皮戈壁石,形、色虽简,却耐人寻味:左部近似三角形,头部形如烙铁,右部敦实,中间峁起,落地处隐约可见双脚。而正是这简单的形,却勾勒出了一副姿态:一只老龟,正踯躅而行,仿佛生来就是这副模样,至于走了多少时日,许只有抚摸那褐黄的苍皮,品赏那躬行之姿才能知晓吧。  观此石,突然醒悟:人若能如石,一旦古横守,不断升华;若能如龟,脚踏实地,执着笃行,想必一生,定不枉矣!
期刊
作品用料讲究,运用翡翠毛料俏雕而成神秘的紫色和苍翠之色,衬托出“白菜”的玉质感。翡翠“白菜”工艺细致精湛,雕刻生动逼真,一棵大白菜栩栩如生:叶片紧密相裹,层次分明、依势随形:叶脉通达自然,纹理婉若天成;菜根屈伸的张力,生动逼真……  春带彩,表现出“白菜”的鲜嫩天然,摆件摆放自然得体,让人赏心悦目。  “白菜”与“百财”谐音,又寓意财源滚滚,百财就手。
期刊
弥勒佛笑口常开的题材通过圆雕的手法加以集中概括,喜悦之情流溢出来,感染得观者也不禁乐起来,佛与童子的形象、神态,被刻画得生动自然,活泼有趣,使整件作品的轻快调子得到充分展现。陪衬主题的道具,件件安排得紧凑恰当,雕琢更是精致细腻,不忽略一丝细节。  无论是人物、还是元宝、佛珠等都协调得具有圆融的韵味,尤其是弥勒佛发亮的大肚,更将佛家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至高意境直观地表达了出来。
期刊
绿碧玉象形石,具有鲜明的“狼”的外形特点,两耳警觉竖立,鼻部俏色突出,嘴部轮廓略尖,似有獠牙露出……而它的特点还远不止这些,它的形象,引发了观者在《狼图腾》一书开启人们对狼性重新认识之后,再一次任想象在草原驰骋,以石为媒,体味人性与狼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狼族在漫长的游牧时代的顽强不屈如石在戈壁中亿万年的坚定。  这一立体的狼图腾,不仅连接着人、狼、石与自然,也将远离我们的精神、文明、草原、戈壁拉得
期刊
自杭州机场沿杭徽高速公路,西行100公里至临安市。临安钟灵毓秀,境内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自临安继续西行70公里,过昌化镇至龙岩下高速公路,转入浙西大峡谷。浙西大峡谷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景观集峭壁悬崖、秀峰幽谷、飞瀑碧潭、溪潭奇石、翠林绿草为一体,既雄浑壮丽,又清逸寂寥沿大峡谷蜿蜒曲折的盘山路行40余公里到上溪乡,前面不远处
期刊
流淌的姿色、神似的美妙潜藏在珠玉的洗练下,带着几分自我的膜拜,赋予它无可辩驳的诱惑,秘而不宣。  远观,近看,不喧,不闹。是虔诚,也是灵魂。合而为一的构想,掬起的是欢喜心意。    收藏:李涛
期刊
在祖国的西北,气势雄伟的祁连山北麓,著名的丝绸古道河西走廊的中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原肃州(今酒泉)之南,故名肃南。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译为“裕固”,寓意富裕巩固之意。其东同天祝、凉州接壤,南与青海省祁连县、高台县和天俊县三县相邻,西接肃北、北邻玉门、嘉峪关等十县市,西北至东南长达650公里,为全国县界之最,全县面积2.3万平方公里,海拔1327~556
期刊
玛瑙花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生动、丰富,盘曲虬结而上,思维飘忽不定,此方作品贵在神似。  头部和尾部翘起,思维突围似的打开。暗红巧着于白玛瑙中,平添层次感。昂首傲视,呈顾盼姿态,仿若欲展羽翼。整石十分提气,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用言语难以表达,而一泻千里的美丽早已冲破禁锢,来到眼前。
期刊
本刊讯(记者其实)5月12日上午,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分会场开幕式在龙园九龙壁广场隆重举行。全国人大民委主任、中国观赏石协会荣誉会长马启智,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闰振堂,龙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小明,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高谊明,赏石名家蓝天野以及乌干达驻华大使,BCI代表、美国华盛顿博物馆馆长汤姆先生等参加了开幕式。  开
期刊
打开邮件,图未显,字先出:述说和平——别样的名字。说,而悦而兑,以音意起卦,上则是“泽”。和平——包容博大和顺,似有坤意。“萃”卦成然。这真是未见其石,名先夺人。《易》云:萃,荟萃之意,上兑以悦,下坤为顺,上和悦而施恩泽,下则顺从聚集,人心所向,天下归顺,所以亨通。一“萃”则荟人气,占先机。越发想一睹石之风采了。  急急打开,石画了然:人若山峰居右下近半幅,紫红石肤,低眉含领,目光所及有一鸽立手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