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建设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we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黄太吉非彼皇太极,此黄太吉是中国移动互联时代下品牌建设的最好诠释。从第一家10多平方米的小店做起,以主营煎饼小食的黄太吉开店10个月,被风投估价4000万元,这与其从诞生第一天就开始的品牌创建之旅不无关系。根据媒体报道,在创立后的12个月后黄太吉已经在微博和微信拥有近10万的粉丝,黄太吉的创始人赫畅熟知互联网的游戏规则,随着不断造势,黄太吉煎饼已经成为网络上被热议的创业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蓬勃发展且激烈竞争的中国互联网正在孕育一批中国企业,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对品牌建设做全新的尝试。有些尝试在市场中证明非常成功,这些成功正在改写品牌建设的传统理论和实践。
  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成功的中国品牌,原因有三:第一,中国企业家只把消费者看做“交易对象”,而不是建立长期关系的“消费伙伴”;第二,中国企业缺乏标新立异的企业家,所以缺乏“品牌基因”;第三,中国市场充斥的是理性的、价格敏感的企业和消费者,整个民族缺乏“品牌浪漫”。所以,他们认为中国需要一场全新的“文化革命”,来改变上述的现状,从而使得来自中国的国际品牌成为可能。
  我们不认同这个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与和谐,中国市场中正不断涌现出具有鲜明性格的企业家,如王石、柳传志;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唯心”的个人感悟和灵性,而绝非简单的理性行为;最后,中国正在涌现一些国际级品牌,比如海尔和联想,而这些品牌在西方市场甚至被认为是西方品牌。如今,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机遇,或者说“后发优势”,有可能成为未来品牌建设的领跑者。而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和由此产生的所谓“互联的消费者”(connectedconsumer)正是助推中国企业实现这个历史机遇的驱动力。
  品牌建设的发展在经历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单向模式”向八九十年代的“双向模式”发展后,在今天这个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数字时代下,正在向“全景模式”转变。如果说互联网的兴起,带来的第一波冲击是数字媒体的出现,是消费者媒体选择的变化,那么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对于品牌建设则具有更深刻的影响。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互联消费者”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从有限时间内的有限渠道(比如消费者看电视时所关注的那些电视频道),转变为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把品牌的信息以精准的方式传达到消费者。其次,社交媒体正在改变品牌体验的定义。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企业同消费者沟通的直接平台,同时它又是对消费者的极大“赋权”,让信息更加的透明,让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能够成为“品牌内涵”的一部分,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如今数字技术快速地推陈出新,不断有新的技术(如智能硬件、云技术、API、大数据分析)被应用在品牌建设上。我们认为这些技术变革扩大了品牌内涵的维度,无限扩展了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时间和地点的灵活度,使得沟通和购买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彻底地改变了品牌建设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全景营销”是关键,即在品牌的内涵上既考虑企业主推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也考虑消费者拉动的品牌内容,并通过各种全新沟通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消费渠道(特别是移动电商渠道),来重塑“消费者瞬间”,以这种“全景营销”的方式进行品牌建设,不但扩大了品牌建设的效果,最大化品牌价值的实现(体现在销量的拉动),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营销成本,避免了垄断的传统沟通渠道和昂贵而很有可能无效的媒体投放成本。
  结合以上的分析,企业在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进行品牌建设时有如下四个启示: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连接3G乃至4G的无线网络,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多媒体的信息,无论是文字、照片、视频,乃至互动的交流,所以要从“互联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出发思考品牌问题;第二,智能手机不但正在成为沟通的终端,也成为服务的终端,“移动购物”已经不再是科幻情节,购买前的沟通和比较、购物(乃至交易),以及购物后的分享等整个购物环节正在融合到一台智能手机上,所以要针对“无限扩展”的消费者购买和沟通渠道,进行整合营销;第三,品牌的内涵不再由企业唯一主导,而是需要更多去考虑如何吸引消费者一同来推动和定义品牌内涵;第四,发挥新一代的数据挖掘(或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和价值个性化的能力。
  回顾开篇有关西方专家认为中国无法孕育国际化成功品牌,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对这些观点的最彻底的反驳。新兴的“淘创家”(以淘宝为创业起点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家)以互联网思维来看营销,品牌思考的起点是“用户”而不是围绕着产品的交易。互联网大佬正在成为中国新一代偶像,无论是“不做乔布斯第二”的雷军,还是“老一辈”的马化腾,以及更为小众但是在网民中颇有口碑的雕爷(阿芙精油、雕爷牛腩)和赫畅(黄太吉煎饼)都是极具号召力的明星企业家。而小米手机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在中国“粉丝经济”模式的成功,这些忠实的“粉丝”不但成就了小米品牌的快速成功,也证明了中国网络粉丝的强大力量。我们相信,中国企业在数字时代下的品牌建设具有后发优势,具有赶超西方的品牌建设“前辈”的潜力。
其他文献
我们真正了解苹果的CEO蒂姆·库克吗?库克自从接乔布斯的班、掌管苹果以来,备受世界瞩目,也没少遭质疑。从幕后走向台前,两年多来,我们对他的了解是否加深?  库克在工作上很有原则,心思缜密,注重细节。《连线》杂志曾将蒂姆·库克形容为一位“安静、柔声细语、低调的管理者”“如果说乔布斯是阳,库克则是阴”。  或许因为与乔布斯截然相反的性格,库克往往被分析师质疑他的创新能力。Endpoint Techno
期刊
“以前我们有30个栏目,你们怎么给改成8个了?”回答国务院办公厅领导这样的问题,没有点底气是不行的。国双科技作为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的组成部分,负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官网(以下简称国网)提出改版方案,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说服力。  这是国双科技分析了4亿中国网民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后得出的结论,从微博到微信,从社交平台到搜索引擎,他们分析网民对政府网站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在找什么,以及国网如何让他们
期刊
《数字商业时代》:国双仍然在实现倍速增长,这意味着还未触及到行业的天花板,相比起来,数据资产化是一个更虚无缥缈的东西。为什么要考虑向这个方向发力呢?  祁国晟:国双一直售卖的是数据分析产品的功能和相应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的数据。我认为,真正的大数据应该不只是用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服务技术去赚钱,而是通过实现数据的资产化,数据本身能不能产生价值,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数字商业时代》:如
期刊
2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官网(以下简称国网)新版上线后,国双科技的相关团队开始应接不暇。作为提供改版服务的网络政府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国双科技的方案之所以能获得支持,是因为他们在4亿中国网民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对60万条新浪微博数据、3863项百度指数数据,以及48.6万篇新闻报道做了精密分析,为网站栏目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多年不变的“大家长”的网站面貌突然焕然一新,这让人们都感到惊喜,各省市的
期刊
“人们愿意与他们认识、喜欢、信任的人做生意,这条规则至今未变,变的只是介质。”营销专家Mari Smith 曾这样说。如今这个介质正变得多元,企业和营销者都在走向一条“本地化营销之路。”  2013年10月31日,由艾瑞咨询集团主办的“2013金瑞营销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斩获“2013年度中国最佳无线营销奖”的,是以“摇滚吧!青春”为主题的深圳迷笛音乐节案例。该案例之所以能够获奖,原因恰在于突
期刊
想到+做到=得到。  1.仓库时装店  这些开在仓库里的顶级时装店通常在店铺窗外随意地贴着品牌LOGO,店里的货品也不会像正规的商铺那样精心摆放,店铺内部也尽量不装修以维持整个建筑的本色,它的运营成本完全依赖于销售情况。这种店铺更像是专售打折货品的奥特莱斯,散漫有余,精致不足。不过这种新鲜的“仓库时装店”倒是很受城市里时尚爱好者的欢迎,它不依靠媒体进行宣传,仅仅凭借城市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私底下口口
期刊
“看上去很难,但实际比看上去还难。”这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所发出的感慨。当时,第四次火箭发射失败让原本拥有殷实家底的美国籍南非人一夜之间变得穷困潦倒。此外,新能源汽车也是他涉猎的范围,现在,大家都对那款价格不到10万美元的电动车感兴趣,没有发动机,也没有传统的传动设备,甚至没有钥匙孔,这几乎引爆的是一场颠覆性革命。很难想象,这两个完全不沾边的科技领域源于埃隆·马
期刊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都快得神经衰弱了。”  吴昊眼中的这位老板白天忙着应酬,晚上才有时间在电脑的OA系统上处理文件,而他手下员工能做的只能是等待批复,工作进程常常阻滞。  作为纷享销客的副总裁,吴昊开始思考,这样的生活节奏是领导们想要的吗?这样的工作方式是销售人员想要的吗 ?  我们的网络变快了,时间却变散了。正如纷享销客的创始人兼CEO罗旭所说,“人们大量的时间是在路上”。 随着4G和智能手机的普
期刊
曾几何时,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广州的骑楼,福州的三坊七巷,现在,基本上这些场景都已经是城市宣传片中的图片了,恍惚间,你我生活的地方已经不是城市之中,而是城市之外。在中国,城市的象征似乎永远是摩天大厦、灯红酒绿,而不是你我的家长里短、市井生活。人们常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一再为工作让路。面对现代都市碎片化发展的种种困惑,我们希望智慧城市能为人们找到一条出路。  为此,本刊
期刊
从IT领域的新兴事物,到平民化、普及化,再到几乎成为IT达人人手一台的装备,平板电脑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这样的转变。如今,平板电脑也开始进入商务市场和政府采购市场,由于其所具有的移动办公特性和优异的性能,正显示出越来越宽广的发展空间。  “商用平板的春天已经来临。”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认为,商用平板也是经历了一个寒冬后开始出现勃勃生机。就像在餐馆里用平板点餐,最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