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7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 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并分析白细胞介素7(IL-7)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D8 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方法

入组2017年1—7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7例NSCLC患者(肺癌组)和1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离肺癌组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肿瘤部位和非肿瘤部位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对照组血清和PBMCs,检测IL-7水平和IL-7受体CD127 mRNA相对表达量。使用重组IL-7刺激纯化的CD8 T细胞和原代NSCLC,观察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和IL-7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建立CD8 T细胞和原代NSCLC细胞的直接/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观察IL-7刺激对CD8 T细胞的细胞杀伤和非细胞杀伤功能的变化。

结果

肺癌组外周血中IL-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 731(1 364,2 536)比2 686(1 692,4 786)ng/L,P=0.023],肺癌组肿瘤部位分离的BALF中IL-7水平亦显著低于非肿瘤部位[(1 045(562,1 550)比1 599(1 166,2 107)ng/L,P=0.006 9]。两组间CD127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7刺激原代NSCLC细胞后对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无影响,但IL-7刺激可显著增加CD8 T细胞的增殖及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CD8 T细胞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的磷酸化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的表达亦明显升高。IL-7刺激还显著提升CD8 T细胞对原代NSCLC细胞的杀伤功能和非细胞杀伤功能。

结论

IL-7可增强NSCLC患者CD8 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

其他文献
整合是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技术性服务和非技术性服务两个方面分析了卫生服务整合的核心策略,并从组织构建、资源整合、人员培育、管理调整、支付改革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梳理了卫生服务整合的辅助策略,以期为国内卫生服务整合的推广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提供建议和支持。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者授权赋能、自我效能和积极度的现状,明确三者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以一般资料问卷、护士授权赋能行为患者感知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患者积极度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选取2017年3—10月在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485例住院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出院当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授权赋能能够正向预测自我效能(β=0.402,P<0.01)和患者积极度(β=0.16
目的分析不同变量对于"手术间有效利用时长"和"手术间手术周转时间占比"的影响。方法抽取某院2017年度手术室运行的时间节点数据,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通过平均值、标准差、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条件变量下的"手术间有效利用时长"和"手术间手术周转时间占比"情况。结果手术间有效利用时长均值在不同月份[最高月份(9.18±2.49)小时/工作日,最低月份(7.93±2.60)小时/工作
期刊
目的观察医用胶辅助内科胸腔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治疗胸膜下肺大泡所致自发性气胸(S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呼吸科51例SP合并胸膜下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患者共发现59个目标肺大泡,肺大泡直径0.5~5.0 cm,平均2.6 cm。其中APC治疗21例患者(APC组),行医用胶辅助APC治疗30例(APC+医用胶组),观察并比较
期刊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LADA患者共223例,剔除饮酒及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最终有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ADA伴NAFLD组(37例)及LADA不伴NAFLD组(105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糖尿病病程、吸烟史、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SCB)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5例乳腺分泌型癌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高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和奥辛蓝过碘酸雪夫法(AB-PAS法)特殊染色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4岁(平均38岁),临床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肿块多位于乳晕区
目的分析非艾滋病患者伊氏肺孢子菌感染和定植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非艾滋病患者应用六甲基四胺银(GMS)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伊氏肺孢子菌,同时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环境中的伊氏肺孢子菌进行检测,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8年中共有1 407例非艾滋病患者的BALF送检伊氏肺孢子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