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右侧迷宫术的电生理观察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术中监测右侧迷宫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电生理的影响。

方法

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对7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右侧迷宫术每一切口发生的电生理变化进行分析,术后进行心电图随访观察。

结果

(1)术前心外膜标测右房III型房颤占6/7,左房多为单一折返的I型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占5/7。(2)手术切割或冷冻右房时,左房标测图形无变化。(3)左房后壁中下部呈低振幅、规律、快速的反复激动,最为领先的部位是双电位区。(4)右房标测图形随切割冷冻步骤产生变化,由房颤转为房扑,房性或窦性心动过速。(5)术后平均随访3.7±2.9个月,全组病例均为房颤,心功能II级。

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慢性房颤在完成瓣膜置换术的同时仅作右侧迷宫术不能消除房颤,电生理和手术的结果证明房颤的起源在左房,左房后壁中下部低振幅,规律、快速的双电位房波是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起源。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技术方法、功效、安全性及可行性,确定慢性房颤患者体内心房除颤的阈值。方法经静脉穿刺分别将除颤导管植入右房冠状静脉窦,由体外心房除颤器自右至左方向发放与R波同步的双相低能量电流转复慢性房颤患者76例,记录并确定成功除颤的最小能量及电压作为心房除颤阈值(ADFT)。结果93.4%慢性房颤患者可急性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其体内心房除颤阈值为4.29±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