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教父田明:只有娱乐的真人秀注定昙花一现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明是《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星空华文传媒CEO、灿星文化的总裁。日前他跟我聊了聊《中国好声音》。
  让“好声音”变成一个宣言书、一次正本清源的大行动
  第四季《中国好声音》已播出过半,节目办到现在,我都没有松过一口气。最近几年,我其实一直都活在焦虑和不安中。因为我不得不面对两个难题,一是“好声音”常办常新到底能持续多久,二是下一个“好声音”在哪里,而我也要随时探测我的节目会出什么问题。
  我之前下过一个论断,那就是“好声音”可以办上14季,依据是《美国偶象》办了14季。在我看来,中国的电视环境比美国更好,我们的节目生命力理应更长。如果《中国好声音》没有办下去,那必定不是外部环境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这帮人出了问题。
  现在我仍坚信我之前的判断,但前提是节目必须常办常新。如果说《美国偶像》的成功给了我什么启示,第一是内容,第二是内容,第三还是内容。只要把内容做到极致,且常办常新,观众是不会抛弃你的,如果内容做得不行,那谁也救不了你。
  《中国好声音》从第一季做到第四季,最大的新就在于人的新,每一个鲜活的人都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这档真人秀节目最让人期待的是,今年又会有什么新人出现,节目就是在塑造人、表达人和传播人。我们一直坚持表达中国人的故事、情感和梦想,以及中国人的生命自信和文化自强,这是我们这个节目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个价值和追求,《中国好声音》一定不会长久。观看《中国好声音》每个学员的VCR,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个伐木工一边在森林里工作,一边戴着耳机歌唱,这是他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带着他真实的情感。正是这种对中国人真实生存状态的表达,节目才引发了共鸣。
  当下中国的电视综艺和真人秀节目大约有上百档,但很多节目只有娱乐而没有爱,看不到人心。诚然,真人秀节目如果没有娱乐,就没人爱看,但如果没有价值的支撑,热热闹闹的东西只会昙花一现。如何找到价值和娱乐的结合点,这是个职业素养问题。
  制作《中国好声音》时,我首要思考的是要找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娱乐的结合点,然后找节目传播和商业价值的结合点;从价值策略上来看,则先偏重内容价值,有了内容价值后,再思索市场价值。我们总说,我们是带着使命感在做节目,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娱乐大众。
  最初我在给广电总局写报告时,有两句话是我和《中国好声音》导演金磊在广电总局门口写下来的,“我们要让《中国好声音》变成—个振聋发聩的宣言书,变成一次正本清源的大行动”。之所以有这种使命感,是觉得中国的音乐节目实在太差、太没有专业标准了。那些宣扬一夜成名的音乐节目,价值观太偏离了,是在误导年轻人,我们觉得自己有实力去颠覆和改变,做一次正本清源。
  得到广电总局的批复后,当时公司的账面上并没有多少钱,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我们决意殊死一搏,如果《中国好声音》做失败了,灿星可能也就不存在了。但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开播前,对节目的前景,我是胸有成竹。在2012年5月的公司动员大会上,我明确地向我的团队宣告,《中国好声音》一定能成功。
  之所以有如此自信,我是觉得这档节目具备了成功的所有必然因素,无论从节目模式来看,还是导师阵容来看,它都是史无前例的,而我们的团队之前也曾成功制作过《中国达人秀》,拥有大型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经验,播出平台浙江卫视又是一线卫视,加多宝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赞助商,不仅出了赞助费,还帮我们做了大量的地面推广工作。当时在我看来,节目的唯一悬念就是《中国好声音》能不能红过《中国达人秀》。最后,《中国好声音》不仅收视超过了《中国达人秀》,而且赚到的钱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中国好声音》的持续成功,也赖于我们和浙江卫视签订的对赌协议,由此我们和播出平台不再是一种委托关系,而是一种共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如果当初没签那个协议,我们还只是受委托来制作节目,那么灿星今天将毫无希望。当时做这档真人秀投入过亿,如果单由浙江卫视的投资,其压力和风险都极大,而灿星的出资对浙江卫视来说,也是一种解压,我们有信心能拿到更高的广告收入,因此才敢定这样的协议。从《中国好声音》之后,现在中国所有的制作公司都与播出平台达成了投资分成、广告分成的模式,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市场化,使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节目播出到第四季。如何破解审美疲劳是当务之急
  现在的综艺市场竞争很激烈,而中国观众又是全世界最挑剔的,我们的节目要长久保持这样良好的势头,就不得不面对如何破除审美疲劳的问题。围绕着推新人的核心主旨,我给这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定下了两大基调,一是年轻化,二是国际化。
  年轻化包括学员年轻化,也包括导师年轻化。大家也许留意到了,周杰伦是历届“好声音”最年轻的导师,邓紫棋则是历届“好声音”最年轻的梦想导师。
  早在第一季,我们就曾向周杰伦发出过邀约,由于档期的问题,一直到今年才成行,周杰伦的到来恰好契合了我们今年的战略。然而,年轻的人选并不总能得到内部的一致认同,有的也会引发争议。在邀约梦想导师邓紫棋前,一些同事就认为这位90后歌手太年轻了,音乐作品也不够多,音乐地位还不够高。不过在我看来,邓紫棋是90后年轻人的代表,她在90后人群中的音乐地位已经很高了,而且中国真正能在大的体育场开演唱会的歌手非常少,邓紫棋是年轻一代里最有市场、最有票房的歌手,因此我最终拍板邀请了她。
  这种年轻化不仅会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也会让观众结构产生变化,会带来很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更喜欢用新媒体,他们看到一个内容后,会有二次传播,他们也会热烈地参与讨论。《中国好声音》的受众定位虽是全人群,但最核心最活跃的仍是年轻人。
  推国际化战略则是考虑到新一代华人在“走出去”,很多年轻学生在海外读书,他们可以感受世界各国的文化,我们希望能把不同的文化和华语音乐融合起来。《中国好声音》的选秀现在已铺展到了全球,今年不再是零星布点,而是形成了系统化组织,我们有北美赛区、南美赛区、澳洲赛区和欧洲赛区。   梦想很多,不一定都能实现,但我有权利仰望星空
  最近,中欧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提出说要做—个关于《中国好声音》的商业案例,他问我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说:我希望我们不再做一季一季的内容制作,而要变成一个稳定的平台,因为做内容制作,你总会睡不着觉,而当你有了平台后,你就能高枕无忧了。如今灿星做的节目都是放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央视播放,没有自己的平台,始终会有危机感。做了一档音乐节目、沉淀了一个制作公司后,我更希望建成中国最大的音乐内容公司、音乐内容平台。
  这几年我的核心团队几乎没有休过一天假,一档节目接一档节目地做,我们甚至还投拍了《中国好声音》的电影。这些节目和电影的市场效益并不总是很好,我也从中感觉到了内容制作的压力,不同团队的制作水准亦参差不齐,当中失败的尝试让我领悟到,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不能再做中流的投入、得到中流的结果了,要做就必须做顶级节目。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强求他们加班,大家之所以如此高强度作业,就是想尽快做好整个音乐产业生态的布局,尽早把平台搭建起来,等一切稳定后,大家才能喘口气。
  以《中国好声音》为切入口,我们将会切进一个新的产业,至今我还没有看到其他任何一档电视节目能带出一条产业链。灿星每做一档节目,必须要有延伸,否则这个没有平台的公司,将很难生存。除了《中国好声音》之外,我们还在做《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我们随后还要做《格莱美中国之星》,推选出能代表华语音乐走向世界的新手,明年我们还会做新的电子音乐节目。这个市场很大,随着音乐版权保护和音乐付费的规范,音乐市场的前景会更广阔。
  对于音乐产业生态,我也有自己的规划。第一,我们要做华语音乐新人的入口,会推新秀;第二,我们要做华语音乐的内容门户,要出唱片;第三,我们要做华语音乐最大的现场内容提供商,做音乐节、演唱会和群演;第四,我们要做最大的数字音乐、原创音乐平台。这些都是我的梦想,不一定都能实现,但我有权利仰望星空。
  当下我们最大的焦虑仍是内容,一个是节目的内容,—个是音乐的内容,后者尤是我们的短板。我们现在的阻碍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受限于自身对音乐内容的再创造力。现在都说灿星是一个好的音乐节目内容制作公司,但灿星还不是一个好的音乐内容唱片公司,我们虽然出了这么多《中国好声音》学员,但还没出过一个影响力大的金曲,这是灿星的不足,我们很清醒地知道这个不足。
  然而,这事是急不来的,做内容并不是撞大运的事,它跟人才有关,跟创作有关。正如音乐人李宗盛说的,好音乐是慢慢磨出来的,《山丘》这首歌他就磨练了一辈子。我们现在收购了当然音乐公司,也是想为音乐创作做更好的铺垫。当然音乐公司成立了10个工作室,我们把高晓松、包小柏、李泉等两岸三地的著名制作人都请了过来,大家糅合在一起,加上足够多的资金投入、资源投入和人才投入,我相信接下来的音乐产业将会有很大的改变。今年《中国好声音》结束之后,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出专辑,出作品,出影响,我们会争取在今年12月就推出一批专辑。
  作为一个没有平台的公司,要在这个市场丛林里持续生存下去,一要注重价值表达,二要打通产业链供求渠道,三要不断创新。在户外真人秀流行的当下,我们也要抓住这个市场,我们将和央视合作推出《无限挑战》,6个主持人不断地尝试职业冒险;但这档节目会跟别人做得不一样,仍然会在娱乐之中,找寻价值结合点,如果还是简单地撕名牌,就没意思了,我总还想表达点东西……
  张宁据《博客天下》粱君艳/文 整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西藏民族音乐风靡世界。而若论将西藏音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的歌手,才旦卓玛堪称第一人。在半个多世纪的歌坛生涯里,才旦卓玛始终坚守西藏民族音乐特色,她说:“民族音乐风格是我艺术生命的支柱,民族音乐成就了我,同时我也有义务坚守民族音乐。我的民族音乐特色有我自身民族的先天优势,但更离不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还有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老师的指导和培养。”  1963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期刊
浪漫的求婚之旅,游轮撞上浮冰,生死时刻恋人见证彼此深情  浪漫之旅邮轮撞上浮冰命悬一线  汉克尔·戈特里布是丹麦人,1975年出生在有“北方小巴黎”之称的奥尔堡,是一家时装公司的设计师。相恋三年多的女友菲思·拉尔森是位空姐,比汉克尔小3岁。  菲思不仅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而且温柔善良,让汉克尔极为珍爱。他在庆幸上帝给了他一个好女友时,也深感烦恼。因为近半年里,他曾多次向女友求婚,结果都令人失望。只
期刊
她是电视剧《花千骨》中集千万人宠爱于一身的小骨,《加油吧实习生》中坚强不服输的消暖。荧屏上娇小可爱,楚楚生怜的她,现实生活中却能毫不费力地拎起两个大包,尽显女汉子本色。到底哪一个才是她?她笑嘻嘻地说:“都是我。我其实骨子里是那种性格直率的女强人,但是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绝对是小鸟依人。”  7月,由赵丽颖主演的电视剧《花千骨》和《加油吧实习生》热播,收视率居高不下。这位萌萌的包子脸女孩,近两年来,
期刊
近日,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在央八黄金档热播。剧中褚栓忠饰演的戈国华身为晴隆县民政科科长,实则是我党卧底梅松的联络人,提起褚栓忠的名字可能会有些陌生,但是他出演了近百部影视作品,看到他的脸会想起他塑造的一个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喜欢有个性的角色  在《二十四道拐》中,褚栓忠饰演的戈国华是个有着双重身份、双重性格的地下党员,褚栓忠坦言:“刚接到剧本时就被这个人物的情怀所打动,他的勇于奉献和智谋的部分特
期刊
曾塑造过《三国》中的周瑜、《流星蝴蝶剑》中的律香川、《京华烟云》中的孔立夫等多个经典人物形象的黄维德,此次在《琅琊榜》中扮演“誉王”,从出道就是偶像派的黄维德,虽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却依然看起来挺偶像,不过随着演戏经验的增加,这个偶像看起来有些实力,就像他拿到剧本跟导演沟通的一样,“誉王的智商不能太低,否则村得梅长苏好像左右了一堆智商不高的人,看起来也没意思。”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黄雏德也知道一个
期刊
第一次高空跳伞,对她来说十分不易。上气球前,她差一点背不动伞包为了不让教练看扁,她咬着牙勉强将伞包背在身后……  1961年,我所在部队被改编为空降师——这是黄继光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部队,我有幸成为新中国第—位女空降兵。  写血书逼首长“就范”  那年,部队改为空降兵第45师后,我立马向组织提出跳伞的要求,却被拒绝了。我身高只有1米53,体重不到75斤,达不到伞兵标准。师长张治银考虑到我新婚不久,没
期刊
最接地气的金发甜心  大学校园里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校花,女生联谊会主席,穿着粉红色套装手牵宠物狗的律政俏佳人……瑞茜·威瑟斯彭曾经扮演的这些角色或许太过深入人心,直到2011年,她的名字依旧出现在“百大金发尤物”榜单的前十名里。金发、娇小、甜美,从出道伊始,“美国甜心”的称号简直就是瑞茜·威瑟斯彭的代名词。  其实,瑞茜·威瑟斯彭可以算是童星出身。7岁就接拍广告;11岁时在“十州才艺秀”中荣获第
期刊
1962年,24岁的祝希娟因主演《红色娘子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百花影后”。  1983年,45岁的祝希娟和丈夫只用T不到24个小时的时间考虑,就决定了去深圳创业。她在深圳开创T自己人生的很多个“第一”。  退休之后。祝希娟和丈夫一起定居美国,她说要用这双“火辣辣的眼睛”去看看美国人是怎么拍电影的。  1962年,《大众电影》第一次以“百花”之名,进行了一场全民票选活动,在1960到1961年期
期刊
有段时间,闺蜜迷上了地理知识,一见面就问,开车去泰国普吉岛要多久啊,是普吉岛远还是马尔代夫远?我们常常被她问得一愣一愣的,她什么时候这么“高大上”了?  她把多年不看的世界地图重新拾了起来,居然还贴在客厅的墙壁上,喝杯茶吃个水果,都要站在地图前完成,说是要把所有路线装在心里。这时,她老公就会说:“路线装我心里就行了,你装点别的吧。”闺密真的开始装别的了,一有空就看风景图,看到特别好的,就忙不迭地复
期刊
就在退休前一年,敬一丹被退休综合征困扰,丈夫王梓木联手女儿,用智慧和爱,陪伴敬一丹战胜了“退休综合征”……  2015年5月1日,家喻户晓的央视名嘴敬一丹正式退休。鲜为人知的是,就在退休前一年,敬一丹也被退休综合征困扰,家庭生活被打乱了。丈夫王梓木联手女儿,用智慧和爱,陪伴敬一丹战胜了“退休综合征”……  “退休综合征”提前来袭  2014年4月27日,是敬一丹59岁的生日。王梓木延续往年做派: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