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危险关系》是法国作家拉克洛的经典力作。这部书信体小说被认为旨在讲述巴黎贵族社交圈浪荡男女们的爱情谋略。但是,通过小說字里行间所展现的细节可以发现,它也揭示了掩盖在两性情感下的不同人性动机与信仰诉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理论,探寻男女情感本质。
【关键词】:危险关系;爱情心理学;情感本质
引言
在西方文学史上,书信体小说由出现到成熟,已近三百年。自《帕梅拉》起,西方文坛书信体小说佳作辈出。其中,法国拉克洛的《危险关系》独树一帜,反响强烈。
该作品描述了法国18世纪上流社会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主人公,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亦敌亦友,不愿受爱情束缚,玩弄异性、游戏人间。最终,所有深陷情感漩涡的人都被情欲与阴谋的巨浪所吞噬。
目前,关于《危险关系》的研究大多将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看作情感悲剧的始作俑者,将悲剧的根源归结于社会的浪荡主义风气:“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个荒淫贵族之间邪恶堕落的关系和交易”,“无情揭露了贵族阶级道德沦丧、荒淫无度的生活”,“他们随时准备享乐放纵,毫不顾忌社会道德规范,只遵循自己的欲望”。但在我看来,这场情感悲剧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每个被卷入情感浩劫的人都不是完全无辜的受害者。他们的人格特点和信仰追求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加入了这场情感纷争。纷繁复杂的情感关系对于他们不再是两性之间简单的博弈,而体现了不同的人性动机与信仰诉求。
在这部作品中,各段情感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性动机与信仰诉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理论,从“对规则的挑战与征服”、“对道德的崇尚与质疑”和“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1.对规则的挑战与征服
对于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来说,情感关系发自对自由的向往、源于征服的野心和欲念。
在瓦尔蒙选择情感对象时,他的动机表露无遗。《爱情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指出有这样一种男人存在,“他们爱的女人一直是那些被别的男人爱过或占有着的。那些无所属的女子永远激不起他们的爱欲”。“被其他男人所爱”象征着一种既有秩序或者规则的确立,这种女人便变成了最难以靠近的猎物。而对于热衷于以挑战和征服来获得源源不断生活活力的浪荡子们来说,这类难以靠近、难以攻克的猎物使挑战和征服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成就感。瓦尔蒙便是这类男性,在收到梅尔特伊夫人命令其勾引塞西尔的消息时,他轻蔑说道:“这种姑娘,一句奉承话就能让她飘飘然,可谓手到擒来,这与我心中的设想大相径庭。” 塞西尔刚从修道院归来、仍是一个“无所属的女子”,无法激起瓦尔蒙的挑战欲和征服欲;相反,都尔薇夫人却是完美目标,“对丈夫忠贞敬爱,对婚姻虔诚并恪守道德准则的都尔薇夫人,才配与我交手,是我意欲攻占的堡垒”,在都尔薇夫人身上,是贤良淑德、恪守道德准则这些特质吸引了瓦尔蒙,对于都尔薇夫人的追求与占有象征着对宗教社会既定道德规则的践踏、挑战与征服,这才是瓦尔蒙建立情感关系的动机。
梅尔特伊夫人也具有同样的情感动机。婚后,梅尔特伊夫人故作冷若冰霜,获得丈夫的信任,背地里却愚弄丈夫,沉溺于寻欢作乐,蔑视婚姻道德;丈夫去世后,梅尔特伊夫人一面争取标榜美德的老妇们的支持,一面吸引各路情人,践踏社会道德规范;她不考虑再婚,而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每段感情中轻松自如地投入或离开,将男人们掌控在股掌之中,挑战由男性主宰的传统情感规则。
因而,对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来说,情感关系发自对自由的向往,源于征服的野心和欲念。
2.对道德的崇尚与质疑
都尔薇夫人对瓦尔蒙的情感分为两个阶段:崇尚道德而对瓦尔蒙产生好感;质疑道德规范而仍深爱瓦尔蒙。
初识瓦尔蒙时,都尔薇夫人是个对宗教虔诚、恪守道德规范的女人,每天清心寡欲,不为男女感情扰乱心智。对于瓦尔蒙,都尔薇夫人一开始便觉得“他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坏。远离社交界的纷扰,他口中浅显易懂的道理,令人印象深刻”。随着瓦尔蒙情感计策的推进,尤其是在施舍农户之后,瓦尔蒙在都尔薇夫人心中变成了美德的化身,她把他“歌颂成了圣人,她内心的激动一览无余,表现出了爱情的迹象”,在瓦尔蒙故意拥抱她时,“她的双腿几乎没有办法支撑她的身体”。由于对宗教信仰和美德的崇尚,都尔薇夫人对在其心中已变成美德化身的瓦尔蒙产生了爱慕之情。
但是,当瓦尔蒙表露心迹后,出于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崇尚,都尔薇夫人内心充满了罪恶感,认为受到了瓦尔蒙“淫邪欲望的侮辱”。但当她决心离开瓦尔蒙时,才开始正视道德规范对自己天性的束缚和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压抑。《爱情心理学》认为,“初婚时的献身,使一个女人依赖于一个男人,同时又激发了她对这个男人的原始之恨。对丈夫的臣服和敌视,在女人心中相互混杂”。这正符合都尔薇夫人的心理特点,虽与丈夫缺乏爱情,但传统的婚姻道德让她臣服依赖于丈夫和婚姻。瓦尔蒙炽烈的爱火激发了她内心对丈夫、对婚姻道德的原始之恨和敌视。因而,都尔薇夫人开始质疑自己一直以来所尊崇的宗教准则,意识到爱情高于陈腐的社会道德规范,没有爱情,“生命就没有任何意义”, “世上最大的痛苦,就是与所爱之人分离,永生不见”,并最终与瓦尔蒙坠入爱情漩涡中。
对于都尔薇夫人来说,她与瓦尔蒙之间的感情,源于内心深处对一直压抑束缚其天性的宗教社会道德规范的质疑与仇视。这段感情,象征着她对天性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追逐。
3.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对于塞西尔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情感象征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
从第一封信,我们可以了解到塞西尔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庇护和监视之下,对异性、感情和婚姻一无所知。在与异性的接触中,塞西尔往往惊慌不已,甚至当鞋匠对她进行赞美并为她量脚的尺寸时,她都“全身哆嗦,脸颊羞得通红”。虽与异性的接触充满了尴尬惶恐,她还是对异性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而,当唐瑟尼向她发起感情进攻时,她便轻而易举沦陷了。但塞西尔对感情的了解仍过于浅显,只知道与唐瑟尼互诉衷肠,并没有认识到感情中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因而在受到瓦尔蒙引诱之后,觉得自己“有点爱上了他”,甚至在此之后与瓦尔蒙沉迷于肉欲之乐。所以,对于塞西尔来说,无论是与唐瑟尼之间纯真的感情,还是与瓦尔蒙之间放荡的情欲,都源于她对枯燥生活的厌倦、对母亲权威的仇视与叛逆、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
因而,塞西尔并不懂得爱情的责任感和厚重含义,而只是对异性世界进行一场探索和冒险。
结论
在展现异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之外,《危险关系》也揭示了掩盖在两性情感关系之下的人性动机与信仰诉求。作品中的每段情感关系,或体现“对规则的挑战与征服”,或揭示“对道德的崇尚与质疑”,或源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每个情感参与者的动机与追求发生了冲突与碰撞,最终导致悲剧结局的发生。 《危险关系》不仅仅是一部放荡主义书信体小说,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善恶和不同信仰追求的佳作。
參考文献:
[1]【法】拉克洛.危险关系[M].南海出版社,2012.
[2]【奥地利】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3]曹晓敏.《危险关系》—中国版电影改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郭兰芳.《危险的关系》:书信体小说的集大成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5]杨亦雨.人格的多面性及其内在张力——试论 17, 18 世纪法国文学中的浪荡子形象[J].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作者简介:付迪(1990.05.10—),女, 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危险关系;爱情心理学;情感本质
引言
在西方文学史上,书信体小说由出现到成熟,已近三百年。自《帕梅拉》起,西方文坛书信体小说佳作辈出。其中,法国拉克洛的《危险关系》独树一帜,反响强烈。
该作品描述了法国18世纪上流社会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主人公,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亦敌亦友,不愿受爱情束缚,玩弄异性、游戏人间。最终,所有深陷情感漩涡的人都被情欲与阴谋的巨浪所吞噬。
目前,关于《危险关系》的研究大多将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看作情感悲剧的始作俑者,将悲剧的根源归结于社会的浪荡主义风气:“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个荒淫贵族之间邪恶堕落的关系和交易”,“无情揭露了贵族阶级道德沦丧、荒淫无度的生活”,“他们随时准备享乐放纵,毫不顾忌社会道德规范,只遵循自己的欲望”。但在我看来,这场情感悲剧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每个被卷入情感浩劫的人都不是完全无辜的受害者。他们的人格特点和信仰追求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加入了这场情感纷争。纷繁复杂的情感关系对于他们不再是两性之间简单的博弈,而体现了不同的人性动机与信仰诉求。
在这部作品中,各段情感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性动机与信仰诉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理论,从“对规则的挑战与征服”、“对道德的崇尚与质疑”和“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1.对规则的挑战与征服
对于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来说,情感关系发自对自由的向往、源于征服的野心和欲念。
在瓦尔蒙选择情感对象时,他的动机表露无遗。《爱情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指出有这样一种男人存在,“他们爱的女人一直是那些被别的男人爱过或占有着的。那些无所属的女子永远激不起他们的爱欲”。“被其他男人所爱”象征着一种既有秩序或者规则的确立,这种女人便变成了最难以靠近的猎物。而对于热衷于以挑战和征服来获得源源不断生活活力的浪荡子们来说,这类难以靠近、难以攻克的猎物使挑战和征服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成就感。瓦尔蒙便是这类男性,在收到梅尔特伊夫人命令其勾引塞西尔的消息时,他轻蔑说道:“这种姑娘,一句奉承话就能让她飘飘然,可谓手到擒来,这与我心中的设想大相径庭。” 塞西尔刚从修道院归来、仍是一个“无所属的女子”,无法激起瓦尔蒙的挑战欲和征服欲;相反,都尔薇夫人却是完美目标,“对丈夫忠贞敬爱,对婚姻虔诚并恪守道德准则的都尔薇夫人,才配与我交手,是我意欲攻占的堡垒”,在都尔薇夫人身上,是贤良淑德、恪守道德准则这些特质吸引了瓦尔蒙,对于都尔薇夫人的追求与占有象征着对宗教社会既定道德规则的践踏、挑战与征服,这才是瓦尔蒙建立情感关系的动机。
梅尔特伊夫人也具有同样的情感动机。婚后,梅尔特伊夫人故作冷若冰霜,获得丈夫的信任,背地里却愚弄丈夫,沉溺于寻欢作乐,蔑视婚姻道德;丈夫去世后,梅尔特伊夫人一面争取标榜美德的老妇们的支持,一面吸引各路情人,践踏社会道德规范;她不考虑再婚,而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每段感情中轻松自如地投入或离开,将男人们掌控在股掌之中,挑战由男性主宰的传统情感规则。
因而,对梅尔特伊夫人和瓦尔蒙来说,情感关系发自对自由的向往,源于征服的野心和欲念。
2.对道德的崇尚与质疑
都尔薇夫人对瓦尔蒙的情感分为两个阶段:崇尚道德而对瓦尔蒙产生好感;质疑道德规范而仍深爱瓦尔蒙。
初识瓦尔蒙时,都尔薇夫人是个对宗教虔诚、恪守道德规范的女人,每天清心寡欲,不为男女感情扰乱心智。对于瓦尔蒙,都尔薇夫人一开始便觉得“他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坏。远离社交界的纷扰,他口中浅显易懂的道理,令人印象深刻”。随着瓦尔蒙情感计策的推进,尤其是在施舍农户之后,瓦尔蒙在都尔薇夫人心中变成了美德的化身,她把他“歌颂成了圣人,她内心的激动一览无余,表现出了爱情的迹象”,在瓦尔蒙故意拥抱她时,“她的双腿几乎没有办法支撑她的身体”。由于对宗教信仰和美德的崇尚,都尔薇夫人对在其心中已变成美德化身的瓦尔蒙产生了爱慕之情。
但是,当瓦尔蒙表露心迹后,出于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崇尚,都尔薇夫人内心充满了罪恶感,认为受到了瓦尔蒙“淫邪欲望的侮辱”。但当她决心离开瓦尔蒙时,才开始正视道德规范对自己天性的束缚和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压抑。《爱情心理学》认为,“初婚时的献身,使一个女人依赖于一个男人,同时又激发了她对这个男人的原始之恨。对丈夫的臣服和敌视,在女人心中相互混杂”。这正符合都尔薇夫人的心理特点,虽与丈夫缺乏爱情,但传统的婚姻道德让她臣服依赖于丈夫和婚姻。瓦尔蒙炽烈的爱火激发了她内心对丈夫、对婚姻道德的原始之恨和敌视。因而,都尔薇夫人开始质疑自己一直以来所尊崇的宗教准则,意识到爱情高于陈腐的社会道德规范,没有爱情,“生命就没有任何意义”, “世上最大的痛苦,就是与所爱之人分离,永生不见”,并最终与瓦尔蒙坠入爱情漩涡中。
对于都尔薇夫人来说,她与瓦尔蒙之间的感情,源于内心深处对一直压抑束缚其天性的宗教社会道德规范的质疑与仇视。这段感情,象征着她对天性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追逐。
3.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对于塞西尔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情感象征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
从第一封信,我们可以了解到塞西尔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庇护和监视之下,对异性、感情和婚姻一无所知。在与异性的接触中,塞西尔往往惊慌不已,甚至当鞋匠对她进行赞美并为她量脚的尺寸时,她都“全身哆嗦,脸颊羞得通红”。虽与异性的接触充满了尴尬惶恐,她还是对异性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而,当唐瑟尼向她发起感情进攻时,她便轻而易举沦陷了。但塞西尔对感情的了解仍过于浅显,只知道与唐瑟尼互诉衷肠,并没有认识到感情中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因而在受到瓦尔蒙引诱之后,觉得自己“有点爱上了他”,甚至在此之后与瓦尔蒙沉迷于肉欲之乐。所以,对于塞西尔来说,无论是与唐瑟尼之间纯真的感情,还是与瓦尔蒙之间放荡的情欲,都源于她对枯燥生活的厌倦、对母亲权威的仇视与叛逆、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
因而,塞西尔并不懂得爱情的责任感和厚重含义,而只是对异性世界进行一场探索和冒险。
结论
在展现异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之外,《危险关系》也揭示了掩盖在两性情感关系之下的人性动机与信仰诉求。作品中的每段情感关系,或体现“对规则的挑战与征服”,或揭示“对道德的崇尚与质疑”,或源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每个情感参与者的动机与追求发生了冲突与碰撞,最终导致悲剧结局的发生。 《危险关系》不仅仅是一部放荡主义书信体小说,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善恶和不同信仰追求的佳作。
參考文献:
[1]【法】拉克洛.危险关系[M].南海出版社,2012.
[2]【奥地利】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3]曹晓敏.《危险关系》—中国版电影改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郭兰芳.《危险的关系》:书信体小说的集大成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5]杨亦雨.人格的多面性及其内在张力——试论 17, 18 世纪法国文学中的浪荡子形象[J].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作者简介:付迪(1990.05.10—),女, 籍贯:山东省潍坊市,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