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104—01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在计算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
一、加强算理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正确地运算必须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时,要特别注意算理及法则的讲解,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以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一节内容时,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买文具的情境:每枝圆珠笔0.5元,2.5元能买几支?学生都知道能买到5支,但列竖式时商应该写在哪儿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如果是整数那就好了,笔者因势利导: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成整数,且商不变?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想到了用商不变原理来处理这个问题。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讲清算理,让学生掌握法则,并懂得算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加强口算教学,形成计算能力
1. 口算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能力不同,导致学生采用口算的方法也不同。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之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及整十数的经验,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背景,仍然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进行教学,显然学生毫无兴趣。在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口算欲望,又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有效激发了口算的兴趣。
2. 口算教学时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以激发口算兴趣。口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注意口算形式的多樣性、灵活性,改变口算的单调性、乏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调动起口算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视算、听算等形式,采用的教具、学具可以是固定或活动的口算计算板、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新鲜口味,还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思路。另外,还可以利用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乐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学生是因为粗心大意、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训练时,就要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四点:认真看、仔细想、细心算、耐心查。
1. 认真看:就是认真对数。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以下三点:(1)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2)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3)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 仔细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 细心算:(1)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作业保持整齐美观,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2)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进行要求,提倡利用估算检验答案的正确性;(3)要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打草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作业,学生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
4. 耐心查:就是认真检查。(1)计算完,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2)检查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小数点有没有写错或漏写;(3)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4)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给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并纠正;对于普遍或典型问题,及时统计、汇总、上报,教师统一分析讲解。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104—01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在计算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灵活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
一、加强算理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正确地运算必须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时,要特别注意算理及法则的讲解,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以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一节内容时,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买文具的情境:每枝圆珠笔0.5元,2.5元能买几支?学生都知道能买到5支,但列竖式时商应该写在哪儿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如果是整数那就好了,笔者因势利导: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成整数,且商不变?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想到了用商不变原理来处理这个问题。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讲清算理,让学生掌握法则,并懂得算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加强口算教学,形成计算能力
1. 口算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能力不同,导致学生采用口算的方法也不同。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之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及整十数的经验,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背景,仍然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进行教学,显然学生毫无兴趣。在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口算欲望,又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有效激发了口算的兴趣。
2. 口算教学时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以激发口算兴趣。口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注意口算形式的多樣性、灵活性,改变口算的单调性、乏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调动起口算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视算、听算等形式,采用的教具、学具可以是固定或活动的口算计算板、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新鲜口味,还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思路。另外,还可以利用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乐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学生是因为粗心大意、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训练时,就要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四点:认真看、仔细想、细心算、耐心查。
1. 认真看:就是认真对数。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以下三点:(1)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2)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3)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 仔细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 细心算:(1)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作业保持整齐美观,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2)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进行要求,提倡利用估算检验答案的正确性;(3)要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打草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作业,学生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
4. 耐心查:就是认真检查。(1)计算完,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2)检查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小数点有没有写错或漏写;(3)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4)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给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并纠正;对于普遍或典型问题,及时统计、汇总、上报,教师统一分析讲解。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