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从这短短一句话里,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范围广、作用大。数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渗透在人们生活、工作及娱乐的各个领域里。对于当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不能一味强求,要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爱上”数学学习。
关键词:数学;兴趣;学生;学习
长期以来,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一直是个重点研究方面。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问题学习法”,1913年出版了《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学习以兴趣为基础与以努力为基础有质的不同。乔治·波利亚提出改变数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内容本身决定最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卢梭提出利用游戏与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国内文献从数学史和数学美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了教学方法活动化、复习方法游戏化、教学语言激励化,提出了采用鼓励的教学手段,这些都针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兴趣进行研究,但研究对象是小学整个阶段,并未具体到各个年级阶段。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在通过实践渐渐形成并发展得来的。人在认识过程会有需要,会诱发产生相应的兴趣,让人有了动力不断往前,从而得到一定的收获。
根据學习兴趣的起因,大体可将它分为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直接学习兴趣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学习兴趣由学习活动结果引起的兴趣,二者相辅相成。学习数学时,能够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所引起的就是直接学习兴趣;学习数学,为了赢得大家的夸赞而考得好分数引起的就是间接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管是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只有较好的将这两种兴趣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水平,保证好的学习质量。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表现较好、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赞赏与同学的羡慕,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会更喜欢数学老师,对数学的兴趣也就更浓烈了;相反,学生平时不能轻松接受数学的学习,遇到难题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考试也表现不好,这样的情况多次出现后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学生只能感受到数学对他深深的“敌意”。学生不仅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同时也会对数学老师产生抗拒心理,与老师作对,更严重的会产生厌学心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管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都离不开自身学习兴趣与外界影响兴趣的原因,因此,怎样让学习过程形成良好循环需要进行研究。
根据调查结果,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影响因素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及家长教育是有极大关系的。
首先就学生自身来分析,对数学是有一定兴趣的,但学习能力、意志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就教师教育来分析,教师自身的魅力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影响,上课形式的单一、对学生过多的批评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就家长教育来分析,家长的一味的期望,而不是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错误看待学习,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时间点就是课堂,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老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运用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课堂。
教师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得好的关键。根据调查和心理实际,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吸引低年级小学生,学生喜欢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与游戏教学。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会更轻松愉快,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便美观,带动学生的感知觉,学生会更关注。在初步学习位置——左右后,学生需要强化记忆理解,用多媒体给他们展示《青春修炼手册》里一段关于左右的视频,这是在小学生里比较流行的歌曲,分清左右的动作也很简单,节奏也强,能较好地带动学生,反复几遍后,学生自然将左右与手部动作结合,强化了他们的记忆,也将数学与音乐结合,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自然而然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
利用游戏教学,做到玩中学。在学习九九乘法时,可以利用扑克牌游戏强化学习,首先只留下扑克牌的1~9,每两个学生为一组拿一副,将牌平分。规则为两人同时抽一张牌,看谁先算出乘积就将牌自己收着,最后谁把牌全拿到手就赢了。玩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乘法的记忆。
课后老师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学生更想要的是像朋友一样的交往,课后的交流能促进师生关系更好的建立。第一个是“微笑”,虽然微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表情,但它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小觑;第二个是“关心”,课间可以跟学生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所想,倾听学生的心声;第三个是“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更何况师生了。老师能了解学生所想,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课后作业不再跟过去只是做一些枯燥的书面练习,可适当进行操作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创新,结合自己的爱好来进行创作,改变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比如初步了解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图形或者通过拼贴,创造更多的图形再展示。对于一个单元或者一部分内容,自己制作相应内容的海报或者写数学日记进行评比。还有阅读数学家的小故事,上课给大家讲一讲。这些都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还可以多组织数学活动,关于口算、数学故事、数字设计等等项目,都能吸引学生参与,感受数学的魅力与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小学生是学生时期的开始,可塑性较强,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才会轻松、愉快。本文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进行了研究,根据教学实践与调查,了解了学习数学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与心理特征,结合相关理论资料,从课堂、课外提出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略。
参考文献:
[1]王婉.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07期.
[2]顾孟武.“真实”的学习需要“安静”的对话[J].天津教育,2014年11期.
[3]刘景航.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习快乐[J].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8期.
作者简介:
谢寿飞,湖南省娄底市,湖南省双峰县印塘中心学校。
关键词:数学;兴趣;学生;学习
长期以来,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一直是个重点研究方面。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问题学习法”,1913年出版了《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学习以兴趣为基础与以努力为基础有质的不同。乔治·波利亚提出改变数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内容本身决定最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卢梭提出利用游戏与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国内文献从数学史和数学美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了教学方法活动化、复习方法游戏化、教学语言激励化,提出了采用鼓励的教学手段,这些都针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兴趣进行研究,但研究对象是小学整个阶段,并未具体到各个年级阶段。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在通过实践渐渐形成并发展得来的。人在认识过程会有需要,会诱发产生相应的兴趣,让人有了动力不断往前,从而得到一定的收获。
根据學习兴趣的起因,大体可将它分为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直接学习兴趣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学习兴趣由学习活动结果引起的兴趣,二者相辅相成。学习数学时,能够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所引起的就是直接学习兴趣;学习数学,为了赢得大家的夸赞而考得好分数引起的就是间接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管是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只有较好的将这两种兴趣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水平,保证好的学习质量。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表现较好、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赞赏与同学的羡慕,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会更喜欢数学老师,对数学的兴趣也就更浓烈了;相反,学生平时不能轻松接受数学的学习,遇到难题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考试也表现不好,这样的情况多次出现后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学生只能感受到数学对他深深的“敌意”。学生不仅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同时也会对数学老师产生抗拒心理,与老师作对,更严重的会产生厌学心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管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都离不开自身学习兴趣与外界影响兴趣的原因,因此,怎样让学习过程形成良好循环需要进行研究。
根据调查结果,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影响因素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及家长教育是有极大关系的。
首先就学生自身来分析,对数学是有一定兴趣的,但学习能力、意志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就教师教育来分析,教师自身的魅力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影响,上课形式的单一、对学生过多的批评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就家长教育来分析,家长的一味的期望,而不是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错误看待学习,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时间点就是课堂,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老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运用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课堂。
教师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得好的关键。根据调查和心理实际,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吸引低年级小学生,学生喜欢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与游戏教学。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会更轻松愉快,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便美观,带动学生的感知觉,学生会更关注。在初步学习位置——左右后,学生需要强化记忆理解,用多媒体给他们展示《青春修炼手册》里一段关于左右的视频,这是在小学生里比较流行的歌曲,分清左右的动作也很简单,节奏也强,能较好地带动学生,反复几遍后,学生自然将左右与手部动作结合,强化了他们的记忆,也将数学与音乐结合,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自然而然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
利用游戏教学,做到玩中学。在学习九九乘法时,可以利用扑克牌游戏强化学习,首先只留下扑克牌的1~9,每两个学生为一组拿一副,将牌平分。规则为两人同时抽一张牌,看谁先算出乘积就将牌自己收着,最后谁把牌全拿到手就赢了。玩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乘法的记忆。
课后老师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学生更想要的是像朋友一样的交往,课后的交流能促进师生关系更好的建立。第一个是“微笑”,虽然微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表情,但它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小觑;第二个是“关心”,课间可以跟学生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所想,倾听学生的心声;第三个是“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更何况师生了。老师能了解学生所想,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课后作业不再跟过去只是做一些枯燥的书面练习,可适当进行操作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创新,结合自己的爱好来进行创作,改变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比如初步了解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图形或者通过拼贴,创造更多的图形再展示。对于一个单元或者一部分内容,自己制作相应内容的海报或者写数学日记进行评比。还有阅读数学家的小故事,上课给大家讲一讲。这些都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还可以多组织数学活动,关于口算、数学故事、数字设计等等项目,都能吸引学生参与,感受数学的魅力与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小学生是学生时期的开始,可塑性较强,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才会轻松、愉快。本文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进行了研究,根据教学实践与调查,了解了学习数学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与心理特征,结合相关理论资料,从课堂、课外提出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略。
参考文献:
[1]王婉.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07期.
[2]顾孟武.“真实”的学习需要“安静”的对话[J].天津教育,2014年11期.
[3]刘景航.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习快乐[J].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8期.
作者简介:
谢寿飞,湖南省娄底市,湖南省双峰县印塘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