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牵挂

来源 :神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p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刻,遥远的太空,成为一群人最亲近的牵挂。
  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飞向太空,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执行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这次飞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让一群人魂牵梦绕,时刻牵挂。
  他们就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人——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科研人员。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该中心主要承担航天员系统和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研制和试验任务,担负着“培养人、保障人、研究人”的职能使命,被誉为“中国航天员的摇篮”。
  他们挑战一个个技术难关,攀登一座座科技高峰,用汗水和智慧为飞天英雄们搭就了一座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
  越是艰险越向前
  航天员做到的,教员必须先做到。
  加入航天员大队后,航天员要经过八大类上百门科目的学习和训练,训练工作主要由航天员选拔训练室的教员们组织实施。
  超重耐力训练、低压训练、模拟失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凡是涉及生理极限、危险的训练,航天员教员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救生训练是指飞船降落在应急着陆区,救援人员不能按时到达的情况下,航天员必须完成自主出舱和野外生存的任务,继而进行恶劣自然条件下的野外探险。
  热带丛林中,冒着遭遇野象踩踏和毒虫毒草的危险,教员团队艰难勘察选址,结果遭遇了竹叶青蛇,有同伴还被蚂蟥咬伤……最终,历经8天,他们从3处备选地中确定了训练点。
  巴丹吉林沙漠里,教员团队在茫茫沙漠开展48小时的预训练,昼夜温差高达39摄氏度。夜里,大家挤在沙漠掩体里,虽然用火烤着,但后背还是冰凉一片。就这样,他们验证了航天员沙漠生存训练科目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甘为人梯,敢为人先。”有些事你必须得去做,哪怕艰险无比。
  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时穿着舱外航天服,这是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工作能力的个体防护装备,能够有效防护近地轨道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等对人体的危害,关系着生命安全。
  它要经过层层严格的测试合格后,在航天员穿上它之前,还有最后一项关键试验——舱外服载人低压试验。
  这就需要志愿者穿着全新舱外服进入低压舱进行试验。这项试验异常危险,在舱内泄压到近乎真空状态,一旦舱外航天服出现某个细微的故障,将直接威胁到参试志愿者的生命安全。谁敢冒着生命危险上?虽然科研团队一直视质量如生命,将服装从初样到正样经历层层测试,确保万无一失,可是,在常人看来,天底下哪有百分之一百的事呢?
  2020年9月,为了考核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舱外服在载人低压工况下的综合性能,该中心在舱外服试验舱大厅内再次启动舱外服载人低压试验,距首次舱外服载人低压试验过了12年零4个月。
  当天21:58分,灯火通明。“报告,任务完成,身体状态感觉良好!”历经17小时,两名志愿者从模拟在轨真空环境的舱外服试验舱中,经历了出舱活动任务中实际泄复压过程,顺利执行了出舱活动程序,迎着在场人员最热烈的掌声,成功出舱,所有人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两名志愿者王浩和岳跃庆是从踊跃报名的12人中挑选出来的。其中,岳跃庆还是加塞进去的,对他来说,舱外服像是他一手抚养大的孩子一样,都是他带领团队进行总装装配的,他特别想亲自验证一下服装的性能。另一名志愿者王浩先后参加过5次舱外服加压寿命试验、20多次在悬吊状况下的机械臂或舱外装备维修验证试验、2次离心机超重负载试验等,每一次试验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迄今为止,由航天员中心组织的2次载人低压试验均圆满成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們骨子里就是有这么一种勇于牺牲的豪迈气魄,有这么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一贯的血脉相承。当为“神七”任务打造的第一代舱外服进行载人低压试验时,第一名志愿者勇敢地走进了舱内,一代代后来者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为了航天事业,越艰险越向前。
  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自空间站工程被正式批准实施以来,为了满足任务需要,中心承担了很多开创性的任务,既无模式可循,更无经验可鉴。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作为我国唯一、世界第三大航天员中心,自诞生之日起,中心科研人员就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艰难探索前进。
  在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下,1968年4月1日,中心正式组建。第一代创业者白手起家、借址办公,坚持边建设边科研,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
  1978年“曙光号”任务下马,中心编制缩减、经费压缩、人员分流,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情况下,大家初衷不改、矢志不渝,坚持开展载人航天关键技术预研。他们坚定地认为:中国人一定会飞向太空!为了那一天,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1992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中心迎来了大机遇大发展,科研人员群情振奋、斗志昂扬,怀着对载人航天事业的一腔赤诚,集智攻关,团结奋斗,先后圆满完成了5艘无人飞船、6艘载人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发射和在轨运行。正在执行的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目前已有12名航天员、17人次征战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飞天,原本是中华民族口口相传了几千年的神话,而他们让神话变成了现实。奋斗的历程,让他们深深明白:唯有创新才能创出飞天伟业!   建成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心几代人的梦想。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 。面对空间站任务带来的挑战,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眼下,载人航天工程走到了第三步,空间站阶段的任务要求给他们设置了一道道难关,他们依然接续奋斗,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
  该中心环控生保室负责为航天员在太空舱内创造一个基本的生活条件和适宜的工作环境,保证舱内有适合人生存的气压、风速、空气质量和水等生存条件。
  在以往的载人飞行任务中,环控生保使用的是非再生技术,也就是航天员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和水都从地面携带。而在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在轨时长达3个月以上,从地球运送物资代价高昂。环控生保技术必须从非再生走向再生,在舱内实现氧气和水循环使用,这是空间站在轨长期运行的关键技术。
  但是,在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站舱内制造一个类似地球环境的可循环生命保障系统,且长时间稳定运行,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技术是世界难题,其他国家也没完全吃透。
  而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科研团队,于2011年受领了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年纪轻轻就挑起了大梁,从论证到初样研制再到正样,一路摸着石头过河,查资料,请专家,做调研,不断地试验,在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往复循环。
  将尿经过提纯后变成可饮用的水,在常人听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十年前,这已成为环控生保再生子系统尿处理团队研究的方向,这也为实现太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
  但尿处理子系统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一边蒸馏一边水气分离问题。在微重力条件下,水气处于混合状态,分离是个难题。国际空间站设计的是双旋转蒸馏装置,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相对笨重。该团队另辟蹊径,开拓性地提出研制重量减半、体积减小和可靠性更好的单旋转蒸馏装置。
  旋转装置如何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实现旋转状态下的液体密封和隔离问题?国内找不到能承接该产品的协作单位。他们就撸起袖子自己干,揣摩原理,自己设计、自己画图。经过一遍遍修改设计,问题最终迎刃而解。
  挑战一个个接踵而来。一般轴承都在有润滑油的环境中工作,但该旋转轴承要在无油、强酸的介质中工作,导致腐蚀和磨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调研,市面上没有一种轴承可以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国际空间站上的尿处理装置也同样面临该问题。针对这一世界难题,研究团队联合国内顶尖轴承技术研究所,选了多种材料和不同的结构方案,进行排列组合,反复做实验进行对比,历时四五年,找出了最优材料和结构,轴承寿命从数十小时到数百小时再到数千小时,最后终于达到设备的寿命要求。团队成员密切协作,抓紧研制,设计、试验、收尿、搭建平台、数据处理和测试分析,白天晚上连轴转。近4000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后,性能良好的尿处理装置成功面世。
  同样面临微重力下水气分离问题的是电解制氧团队。在太空中进行电解制氧,也就是将水电解成氧气和氢气,氧气从一端分离出来,氢气和剩余水在另一端重新进行分离后再分别收集使用。在微重力条件下将水和氢气分离,该团队采用膜分离技术。
  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膜材料,电解制氧团队反复调研试验,但研制出的膜材料重量和寿命不符合指标要求。他们又集思广益,跑遍大江南北,走访请教了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后,创新性地设计了新型膜结构。可是,新结构又带来了滋生微生物、膜孔堵塞等问题,他们坚持不懈,逐个突破,用了9年的时间,最终研制成功,这种膜寿命提升了10倍,重量下降到1/4。
  十年磨一剑。经过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研制,再生生保团队攻克了15项关键技术和11个技术难点,突破了再生生保装置的工程研制,实现了重大技术跨越。由电解水產生氧气解决航天员呼吸问题;从尿液、汗液中回收水分,净化生成可饮用的水,解决航天员喝水的问题;从空气中挑出二氧化碳、极微量的有害气体并筛分到舱外,解决空气质量的问题。再生技术的运用,大幅降低了地面的补给。按照3人在轨飞行计算,每年可以节省消耗性物资达6吨。目前,在轨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再生生保装置已完成在轨性能检查,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状态良好。
  为了满足空间站任务的新需求,不论是型号任务产品研制还是基础科研都做到自主创新,要么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要么从有到优,做到更高更好。
  你看,中国空间站,已成为宜居的“太空家园”——
  空间站舱外服除了功能性、舒适性等方面有很多改进优化外,能够满足多次出舱使用,且每次出舱时间能长达数小时;
  飞行手册首次应用交互式电子信息技术,极大提升航天员在轨工作和地面飞控支持效率;
  航天食品达到了120余种,而且突出个体化设计,为航天员长期飞行提供更好保障;
  系统配置了在轨锻炼装备,为航天员提供丰富的锻炼方式;
  还研制了先进的航天医学实验平台,将更加系统深入地探索人类重大医学和健康问题。
  将精益求精融入血脉
  “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起事故隐患。”在该中心模拟失重训练水槽的现场,整整一个墙面上用醒目的黑体字书写了这个名为“海恩法则”的科学规律。这既是对所有人员的一个警示,更是中心人人熟知熟记的质量箴言。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对于载人航天这项高风险的事业来讲,质量建设显得尤为关键,是必须紧抓不放的“生命工程”和“保底工程”。多年来,中心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始终坚持“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的科学规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确保了历次任务绝对成功、万无一失。   2秒有多长?不过是秒针滴答2下,不过是眨了两下眼睛或咽了下口水的时间,而对中心科研团队来说,2秒可能就是个重大事故。某飞行器发射前夕,环控生保系统在最后的系统测试阶段,他们发现一个泄压阀虽然功能测试正常,但是关闭过程比以前长了2秒,电流值也有10毫安的小抬升,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万一在太空,阀门关不上,密封舱就与外太空的真空环境相连通,40分钟后密封舱的压力就会下降到50kPa以下,直接影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但是此时,任务已进入倒计时状态,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将该产品从飞行器上取下进行分析。任务指挥小组只留给他们2天时间进行排故。中心领导亲自坐镇指挥,北京、发射场和协作单位三地联动,组织召开问题分析会。环控分系统迅速成立了设计复核组、归零报告编写组、故障复现试验组、异常数据整理分析组、历史数据复查组。各个小组分头行动,并行高效有序开展工作。仅36小时后产品如期送回。经排查,这个产品的内腔中有一个100微米的金属丝多余物,使阀门运动不畅导致卡滞。如果放过这个疑点让产品上天,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严格按照归零标准完成了彻底归零,排除了隐患。
  除了自主研发的产品,中心还与近百家协作单位一起合作生产,对产品进行严格把关,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显得更加重要。2019年8月,一套空间站热风加热装置的正样产品交付中心,在验收会上,检验和设计师发现产品上盖内部有一处约1cm左右的细微裂纹。外协单位赶紧解释说,这肯定为表面油漆开裂,由于产品表面的油漆和内部材料的热胀冷缩特性不一致,产品在热循环试验时反复高低温变化,导致油漆出现裂纹,不影响产品功能和性能。面对看似“合理”解释,设計师没有轻易放过,提出了更多的疑问和可能,要求去除表面油漆后进一步检查。在去除表面油漆后,果不其然,内部结构也出现了裂纹。于是要求外协单位进行归零,发现罪魁祸首是运输过程的一次不起眼的小意外导致产品受到冲击。
  载人航天,工效先行。工效学要求与评价分系统从航天员在轨执行任务的视角出发,对载人航天器工效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估把关,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器工效评价试验,确保航天器及其舱载产品在正常、故障、应急等情况下都能满足易学、易用、人因可靠的需求,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力,降低任务风险。
  在适人性设计层面,航天工效既是航天员的“代言人”,也是航天器的“质检员”。通俗点讲,工效学评价就是挑工程方的“毛病”,是一件“不讨喜”的工作,尤其是空间站任务涉及舱段多、界面类型杂、研制周期长、接口单位广,和工程方的争执时有发生。
  一定要把问题尽量解决在前面!“千锤百炼”的他们不知道受了多少脸色,吃了多少白眼,但不卑不亢,坚守底线,找设计师一次次沟通,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
  舱内评价团队策划并实施了为期近2年、近百名志愿者参加、分布在四城多个现场的舱内系统间评价试验,解决了681个工效问题;出舱活动作业环境复杂,舱外评价团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组织实施了70余次评价试验,圆满解决了舱外转移路径与空间布局等系统性难题;机械臂是在中国空间站上首次应用的重大创新,其操控更是一项复杂人—机协同作业任务,且前期设计中存在任务剖面不完整、分工界面不清晰等问题,评价难度巨大,受到整个工程的高度关注,机械臂评价团队识别解决100余项设计问题,通过工效评价补充了工程设计多方面的设计空白。
  “质量高于一切”的工作态度和标准,让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等优良基因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中心全体人员的精神与血脉。
  宁可生命透支,绝不使命欠账
  在备战空间站任务过程中,中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风险之高前所未有,进度之紧前所未有,统筹之难前所未有。
  宁可生命透支,绝不使命欠账。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中心科研人员咬紧牙关,奋力拼搏,为了赶进度,加班加点,6+1,白加黑是常态。很多人去各大试验场、发射场执行任务,一去就是几个月。
  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室失重防护组组长刘书娟是个铁娘子,在工作上挑大梁,同时还是一家老小的顶梁柱。
  某次,在她要赴深圳进行一次大型试验之前,准备工作非常繁忙,多份文件都压在她身上。此时,婆婆得了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她经常带着无人照顾的孩子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
  试验启动之后,她前往深圳一去就是半年。错过了孩子6月份幼儿园毕业典礼、错过了9月份小学开学典礼,更错过了陪伴孩子共同适应小学一年级的过程。刘书娟只能将这份对孩子的歉意和泪水深深埋在心底,更加努力地投入试验队的工作。
  2020年初,新冠疫情迅速席卷全国,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工厂停工,商店关门,但依然阻止不了中心科研人员奋战步伐。为了不因疫情影响任务,中心所有科研人员在办公区封闭办公一两个月,吃住都在办公室。
  医监医保室微生物研究与检疫组组长王珩负责储备检疫物资,忙得整个春节都没休息。一天加班时不小心下楼踩空,脚踝严重扭伤,可他还是拄着双拐坚持到办公室。他说疫情还没有结束,消毒检疫工作还没有结束,发射场的工作刚开始,他不可以休息。
  仲崇发是航天员乘组医生,疫情期间,他的父亲去世了。作为关键岗位人员,他怕一来一回被隔离耽误工作,便放弃了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他默默地把遗憾藏在心里。
  他们可能是孩子眼里不回家的妈妈,可能是妻子眼里不顾家的丈夫,可能是父母眼里见不着的孩子,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上。家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不顾家也就算了,不顾孩子也就算了,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啊!”
  就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前夕,参与飞行任务飞控出舱活动专项工作的航天员总体室副主任翟志宏,刚参加完飞控演练,又抓紧赶回办公室写技术文件。   突然,他觉得眼前阵阵发晕。“许是最近睡眠不够累着了。”他习惯性地安慰了下自己,揉了揉眼皮,又继续在电脑前忙碌起来。
  这时,胃里觉得一阵恶心,翟志宏迅即对着垃圾桶一阵吐,五脏六腑都快吐出来了。“算了,不管它。”简单清理了一下,他继续撑着身体干活。
  他突然眼前一黑,径直摔倒在地,被同事送往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仔细查看了结果,没查出具体病症,诊断为劳累过度,建议住院观察。
  “不行,我得回去加班,还有个汇报材料得赶紧写出来,天上的事等不及!” 翟志宏输完液已经夜里11点,觉得精力恢复了些,就不顾医生劝阻,回办公室加班去了。直到夜里12点多,翟志宏终于把手头工作收尾了,在室领导的不断催促下,他才不情愿地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又准时出现在了工作岗位。
  该室主任吴大蔚同时还是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经常忙得见不着影,脚步带风。吴主任每天晚上加班到12点后,索性不回家,专门在办公室支了张床,她的身体由于劳累过度不太舒服,每天随身携带着工作记录本之外,还时刻备着速效救心丸、止痛药,有时累得头痛,就匆匆抓几粒药服下,继续工作。
  这样的事例在中心屡见不鲜。中心朴素又可敬的科研人员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事业,唯独把愧疚留给了家人。
  医监医保室中药组组长刘军莲像个小太阳一般,工作来者不拒,对同事有求必应,脸上常洋溢着热烈的笑容,可是,提到家庭,她的表情立马黯淡下来,充满愧疚。她说,爱人对她说:“只想让你下班回家,哪怕什么也不干。”孩子看到妈妈一回家,就一个劲儿地催:“妈妈,你赶紧把衣服换下来,这样你就不会加班了。”
  刘军莲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这样一段话:“任务在即,有多少奔波在路上的脚步,身后就有多少期盼的双眼;有多少会场上的激烈争辩,就有多少回家后的缄口不言;什么儿女情长,舐犊情深,任务里的航天人把这些柔情都暂时放在了心的最里面,却把最深沉最真挚的爱全部献给了太空、献给了航天!”
  矢志航天,他们初心不变
  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喧闹,中心科研人员守在这个小小的航天城一角,与世隔绝一般,淡泊名利、心无旁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搞科研,坚守信仰,矢志不渝,把个人价值与航天报国相统一,谱写了献身载人航天的壮丽诗篇。
  回顾中心建设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心因载人而生、为载人而研、随载人而兴。在这光辉历程中,中心一代代人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像一种基因代代相传,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矢志航天是他们的坚定信念,是他们在挫折磨难与艰辛挑战中,不断夺取胜利的动力之源和根本保证。
  虚拟现实训练器负责人陈学文制作了一套出舱活动模拟程序。只要戴上VR眼镜,立马置身空间站,穿上舱外服,进入太空。操作钥匙,操作助力手柄,开舱门,出舱,在机械臂末端安装脚限位器……
  这套程序模拟了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数次出舱活动,还可以在舱外沿着舱壁扶手自主太空行走。站在舱外,瞭望深邃的太空、缓缓转动的美丽地球,场景非常逼真。体验者都评价说:“仿佛到了真的太空一样!”
  这套逼真的程序出自一群从没上过太空的人之手,他们倾注了研制团队大量的心血,研制两年之久。设计之初,既要考虑空间站整站及上千组/个设备的工程状态,又要考虑技术手段先进可靠,还要兼顾教员和航天员使用需求。为此,他们走访各试验现场,查询相关资料,收集大量素材,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开发软件。
  陈学文对此感到非常荣幸。他说:“我经常给我的团队成员鼓勁说,有幸生在这个时代,赶上了这项任务,参与开发这么有意义的重大项目。人的一生,有这么一次机会也是值得去努力的。”
  医监医保室乘组医生陈章煌把人生最美好的近四十年都奉献给了载人航天,他亲历了自神五至神十二所有载人飞行任务,参加了三个批次的航天员选拔,他明察秋毫的细心和温暖从容的爱心赢得了所有航天员的赞誉。
  更让人佩服的是,即使临近花甲,他饱满的工作热情也是许多年轻人未必能及的,他说,马上要退休了,没有几天的班可上了,再好好上几天班!作为医学专家,要更深入理解医学数据,主动学习编程软件,不断提升自我。
  在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人们在电视机前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航天员,我是医监医生,你现在感觉怎样?”这声音就是源自中国航天员健康中心主任李勇枝。李勇枝在博士研究生毕业前,了解到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并已经开始着手选拔预备航天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她,敏锐地意识到,航天员医监医保工作必将成为祖国传统医学一个崭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于是,她谢绝了多家地方医疗单位和科研机构的邀请,毅然放弃更加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成为中心航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员。从此,李勇枝开始了艰辛的科研报国之路。她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安排的:上班时间,紧张地处理业务工作或组织科研攻关;下班之后,别人回家了,她还要留在办公室里接待求诊的患者,有时要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吃晚饭。这其中,一周还要有两三个晚上出诊,一般十点钟才能回去。而她许多的科研工作,都是在诊治完病人后的深夜开始进行,往往要忙碌到凌晨以后才能休息。当年的同学曾经好奇地问她:“你这样忘我加班,薪酬一定很高吧?”她淡淡一笑“没有加班费,都是我自愿的。”
  环控生保再生生保系统电解制氧团队负责人王飞研制电解制氧产品有十年了,自己因工作繁忙迟迟没有完成博士学业。他说:“我对产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它有感情,累点苦点牺牲点都乐意。这些新入职的年轻人,有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有清华本硕博连读博士,他们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来到这里,吃苦受累,还挺不容易的。”
  他口中的年轻人就是团队成员焦飞飞,五年前从英国某高等学府博士毕业,怀着对载人航天的热爱慕名来到中心工作。比起在英国的同学,他的工作量是他们的数倍,工资却不及他们的三分之一。对此,他说:“在英国,虽然他们生活悠闲,但我觉得自己的国家更充满希望,我想回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而载人航天让我充满荣誉感。我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前段时间,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后,再生生保子系统进行首次在轨测试,这是该系统的关键节点,也是面临的严峻挑战,他们要进行24小时监测。焦飞飞刚做完一个小手术就回到岗位上。他的脸色灰暗,嘴唇没有血色。问他为啥不休息,他笑笑说:“值班主要是坐着,不费体力,没事。”
  ……
  无论是“60后”,还是“90后”“00后”,是什么让他们能在物质至上的年代,面对诱惑保持一种淡定?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浓缩为一个字——爱,对祖国的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爱。正是因为这种爱,中心科研人员在面对更加丰厚的金钱报酬、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等诱惑时,可以保持淡定和清醒,可以毅然决然地选择载人航天这片沃土。
  正如被称为航天员“总教头”的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该中心研究员黄伟芬所说:“当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能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交会对接时,个人的潜能就会被极大地激发。所有的苦都是乐。”
  当航天员不用靠地面运送就可以在太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饮用着循环水;当航天员在太空厨房喝着自产的酸奶,热着口味丰富的饭菜;当航天员在天上能自如地跑步、在包间睡觉,当航天员走出舱外安全地进行太空行走……他们把地球的生活搬上了太空,他们在太空生活越来越自如,居住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在太空顺利度过的每一天,都有那群人在地面24小时守护。
  他们就是那群在航天员身后默默托举他们飞天的人,并为他们一路保驾护航,以平凡造就非凡,以无名成就有名。正如他们最爱听的一首歌: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是啊,每一个为祖国奋斗的人,祖国又怎会忘记?
其他文献
“各号注意,我是0号,30分钟准备。”2021年6月17日8时52分,在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倒计时30分钟时,酒泉航天发射场,0号指挥邓小军的声音传遍各个指挥大厅。  在“神舟”飞船发射测试指挥链条上,尤其从发射前30分钟开始,0号指挥成为发射场的“施令官”,航天员、飞船、火箭、发射场系统、航区测控通信系统等载人航天各大系统均须听其号令。  义无反顾赴戈壁  1980年,邓小军出生在四川省威远县
期刊
一  韬奋住处在上海万宜坊。万宜坊属法国租界。弄内有房屋四排,白墙红瓦,砖混结构的连排别墅建筑,韬奋一家住在54号。小院特别宁静,从院子到楼上楼下都十分地静。沈粹缜静悄悄地在厨房里准备晚餐。  书房的门开了,韬奋从书房出来。在客厅里玩的邹嘉骊看到爸爸走出书房,高兴地迎了过去,想叫爸陪她玩一会儿。韬奋很内疚地抱起女儿,说对不起,爸爸现在不能陪你玩,爸爸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  沈粹缜闻声从厨房出来
期刊
每天上午,马文海仁兄总会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他写家乡的诗作——自2020年9月14日我们相识至今,一天也没中断过。这不,今天发来的是《永济普救寺》七言诗一首:  大唐蒲州峨嵋平,塔矗云端润蟾鸣。白马飞将济城困,同窗杜救张生莺。西厢实甫钟灵慧,跌宕天撮月下逢。拷红风靡六百载,眷成姻缘启河东。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的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塬上,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
期刊
对于大多数航天人来说,能来一次中国航天的启航之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毕生的夙愿。我有幸,在2020年的初秋时节来到这里。  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古姑娘,我的家乡距离神舟飞船的着陆场四子王旗仅有不到200公里的路程,小时候,每当电视上播放神舟飞船的消息时,我都格外关注,也正因如此,我知道了“酒泉”这个名字。如今终于来到这里,我竟神奇地有
期刊
“一分钟准备!”“点火!”“起飞!”这是当年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进入倒计时发射程序时,我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调度台前下达卫星发射口令……  “下潜!火箭测试正常!艇内各系统工作正常!”我曾经随我国导弹核潜艇潜入水下执行火箭发射试验任务,紧张而有序的场景常常掠过我的脑海,激励我为航天创作……  “报告总理,发射场火箭故障查清并排除,已重新进入发射程序。”我曾经在北京卫星发射指挥控制室奉命向共和
期刊
人 物 表  (按出场顺序排列)  寻访者 女,26岁,少校军衔,总部派出的寻访人员  柴云振 (青年)男,21岁,志愿军战士  首 长 50岁,志愿军某部队司令员  孙洪法 (青年)男,19岁,志愿军战士,柴云振的战友  柴云振 (老年)男,58岁,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王书记 男,56岁,乡党委书记  柴小云 女,30岁,柴云振的女儿,某报社记者  护 士 女,22岁,内蒙古包头某部队医院护士
期刊
一级火箭  没有华丽的外衣,一身素装,铁骨铮铮,浩然正气。  从不炫耀自己,为了把二级、三级火箭送入轨道,而忠于职守,甘当人梯。和多级火箭紧密团结,产生强大的动力,把卫星送入太空,让神舟与天宫翱翔环宇,便悄然离去。一声令下“一级脱落”,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飞船、卫星啊,当你绕着地球,自豪地飞翔时,要记住是谁把你送入蓝天与太空。可莫要忘了陨落的一级…  发射场  坐落在广袤戈壁沙漠里的航天发射场
期刊
一  沉默  沉默  近代祖国被“三山”压迫  曾几何时  帝国主义的侵略  我们的祖国遍体伤痕  曾几何  封建主义的奴役  我们的生活历尽千灾万祸  曾几何时  官僚资本的掠夺  我们的前程一路坎坷  雪落在广袤的大地上  寒冷封锁着祖国  饥馑的大地向阴暗的天空伸出的  双臂无力地颤抖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沉默  沉默  祖国不再沉默  十月革命一声惊雷  马列主义伴着五四新风觉
期刊
清代词论家周济曾说:“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诗歌的魅力,在于它折射出的人文情怀,更在于它蕴含着的时代缩影。在革命的峥嵘岁月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创作了大量诗词,他们用古诗词的隽永,记录下人间正道的沧桑,用从头越的豪迈,抒写着气吞山河的豁达。一首首诗词,栩栩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生动地再现了中国革命、中共党史的发展进程。  粪土当年万户侯  1921年8月3
期刊
嫦娥的眼睛  我相信嫦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  她的眼睛闪烁着群星,  她的眼睫围绕着地球的山林,  她的瞳孔透视着浪漫的柔情。  千家万户窗前流淌着她银色的光阴,  连绵的琵琶反弹着她的小夜曲。  她的上弦拨动着肃籁长调,  她的下弦滑行出夜莺的洞箫。  她的眼眶启开碧落坤灵,  她的眼轮罩着尘世黎民。  她忽而笑眯成了蛾眉,  她须臾垂下羞涩的眼帘。  她转过身,暗夜的阴霾将她遮蔽住,  她侧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