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特色“六位一体”“三创”人才培养新生态的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三创”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模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确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平台、营造文化氛围、建设师资队伍、建立评价体系、形成保障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六位一体 “三创”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經济结构进入深入调整改革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中职学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特别是“三创”(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人才,是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地方职业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基于“互联网+”视角构建“三创”教育生态系统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办法和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职学校实施“三创”教育是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发展战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教育生态涵盖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体系,大到一个国家、社会教育环境,小到一个学校的教育观和育人观,包含教育结构、国家相关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学校课程设置、平台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三创”教育重视不够,定位不明确,创新驱动力不足。因此,积极构建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三创”教育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校“三创”教育生态系统现实困境
  (一)价值认识不足,目标定位混沌
  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对“三创”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目标定位混沌,“三创”教育还处在形式主义、理论主义阶段。盲目追求创业成功率,忽视“三创”教育的“宽度”;片面追求物化成果,忽视内涵育人;强调追求创业技巧、技能培训,忽视“三创”精神的培养等,这些都背离了“三创”教育的主旨。
  (二)教育模式陈旧,课程不成体系
  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三创”教育仍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如专注理论水平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实训基地为支撑的“实践教育模式”。这些模式的设计仍然是强调学校、教师的主体地位,更多强调知识传授和结果考核,未充分重视学生“三创”价值观的塑造及“三创”能力的培养。
  很多中职学校虽然开展各式各样的“三创”教育活动,如设置选修课、举办讲座、设立社团等,但是缺乏全面完善、科学有效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开设的“三创”课程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等存在一定脱节。
  (三)师资力量不足,缺乏评价体系
  目前中职学校创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师资队伍一般由兼职教师、基础课教师组成;二是授课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及相关学科知识背景,专业化程度低,教学质量未能保证。此外,有些中职学校“三创”教育评价体系考核维度单一、考核内容局限、考核方法滞后,未能客观全面、科学有效、多元化地进行考核评估。
  (四)文化氛围不浓,缺乏制度保障
  据了解,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三创”文化氛围不浓、宣传不到位,不利于“三创”教育的有效实施。部分中职学校的“三创”教育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育人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是重视程度不高、机制不健全,缺乏政策、制度、资金等保障。
  三、基于“互联网+”视角构建“六位一体”“三创”教育新生态的策略
  中职学校在教育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制订基于课程、师资、教育平台、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全面有效、立体推进的对策,融入中职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教育生态强大合力,促进“三创”教育在中职学校落地生根,培育硕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定位,确定“三创”课程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开展“三创”教育已经是势在必行,中职学校必须提高认识,加强互联共享,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构建适应中职生的“三创”生态链;明确定位,创新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三创”人才。
  课程开展是“三创”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三创”教育目标和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中职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上,应体现“三创”教育理念,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形成融合“三创”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有效协同,资源整合,构建“互联网+”教育实践平台
  在“互联网+”环境下,“三创”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三创”实践平台,是推动“三创”人才的培养加速器。首先,学校、政府、企业有效协同,做好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一个全开放、包容的平台;其次,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融合,资源共享,构建“互联网+”线上“三创”教育平台;最后,发挥教育平台的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为“三创”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
  搭建“三创”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三创”教育从理论到成果孵化的平台。通过练习—竞赛—孵化螺旋递进,进阶培养学生“三创”意识、能力和素质。首先,项目引领,导师帮扶。通过在专业实训室、创客实训室等以项目引领、导师帮扶的模式,让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意意识,体验创业乐趣。其次,竞赛契机,全面推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推进“三创”教育。最后,有效推进,孵化成果。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实战平台,开展成果孵化,将成果推向市场。
  (三)制造氛围,全面培育,营造“互联网+”“三创”文化氛围
  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各因素协同作用的系统工程,文化氛围是“三创”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一是借力互联网,强化宣传。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宣传力度。抓典型、树榜样、争学习,营造“三创”浓厚文化氛围。二是开展活动,营造氛围。中职学校通过开展“三创”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具有中职特色浓厚的“三创”文化。三是以物质为载体,全面培育。通过物质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实现全面培育,营造“三创”浓厚校园文化。   (四)专兼结合,内培外引,建设“互联网+”“三创”师资队伍
  教师是“三创”教育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要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必须有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三创”教师队伍。中职学校应采取专职与兼职、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三创”师资团队。
  首先,专兼结合。采取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从具有“三创”知识背景、实践经历的教师中进行选拔,兼职教师可以从校外选拔,如创业成功校友、创业成功企业家、创业公司管理者等,担任学校“三创”导师,负责担任“三创”活动、竞赛、孵化基地等指导教师,为学生传授先进的管理理念、信息咨询等。其次,不断提高“三创”教师队伍素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如腾讯课堂、线上+线下学习、慕课等进行“三创”知识培训学习,提升“三创”专业知识和能力。最后,建立完善“三创”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形成“内培+外引、专职+兼职”长效机制。
  (五)四级评估,多元考核,建立“互联网+”“三创”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三创”教育中必须加入针对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指标性评估和效果检验,才能更好地了解“三创”教育开展的效果,做到及时反馈调整,从而保证“三创”生态系统中“三创”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推动“三创”教育新生态可持续发展。
  中职学校可以从社会、政府、学校、学生四个层面对“三创”教育开展全方位、多元的考核评估。首先,在政府、社会层面,通过政策扶持、经费投入、社会认可度等维度考核“三创”教育的实施效果、执行力度等。其次,在学校层面,考核的维度指标可以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最后,在学生层面,从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率等维度考核实施效果、教学质量等,使考核维度多元化。在“三创”教育评价方法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如问卷星)等,提高评价的全面性、高效性、准确性。
  (六)政策支持,帮扶合作,形成“互联网+”“三创”保障机制
  “三创”教育的有效落地,需要有强有力、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中职学校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完善“三创”教育实施的配套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为“三创”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人力支持、信息服务支持等。首先,在政策支持上,寻求当地政府给予中职生创业扶持的激励政策及资金扶持。其次,在帮扶合作上,寻求企业或社会有关组织在创业培训、创业扶持项目、孵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帮扶合作,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帮扶。最后,校内指导。中职学校成立“三创”服务中心,对中职生的“三创”活动进行全程帮扶和指导,为“三创”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
  中职学校“三创”教育新生态构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协同育人、共享发展。中职学校应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三创”发展要求,完善“三创”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以课程体系、实践教育平台、文化氛围、师资队伍、评价体系、保障机制相结合的“六位一体”、具有中职特色的“三创”教育生态系统,以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三创”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鹏.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李晓玲,王传华,杨进,等.“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地方高校“三生”专业“六位一体”“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新生态[J].科技视界,2020(27).
  [3]王焱.“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3).
  [4]陳路萍.“六位一体”双创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连云港开放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30).
  【作者简介】蒙晓春(1986—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
  (责编 苏 羽)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柳州市职业教育为例,提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融合、创新与传统融合、城乡融合、通识与技艺融合、教师与大师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等六大融合模式,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联手共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基地,合作建立大师工作室,合作共建民族文化传承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民族文化资源库。  【关键词】融合发展 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 技術应用能力  【中图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较低的现状,分析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条件、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方面,由此提出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强化体育管理,增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增加课余体育活动项目,营造体育锻炼氛
本文以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学业水平考试为例,阐述命题的目标、立意、思路以及命题的过程,以帮助教师能更好地了解考试的本质、理解教材与课标的内涵,更好地进行日常教学并做好中考备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群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程造价专业群建设方案: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职业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与实施。
本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为例,论述“少讲多引”策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建议教师通过预设阅读任务、渗透阅读思路、以问题导读等具体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本文从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以及选修课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阐述在柳州市技工学校汽车驾驶专业“两后生”中期职业技能培训中开设选修课的实践研究,提出在“两后生”中期职业技能培训中开设选修课应高度重视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灵活设置考评方法,旨在促进“两后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本文以《沙滩上的童话》教学为例,论述将沙盘游戏融入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策略,通过梳理教材内容,寻找到沙盘游戏与创编童话故事融合的内容;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探寻融合教学的具体方法;在课后总结反思融合的效果,以丰富低年级写话素材,提升学生的童话故事创编能力。
2月26日,白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市场监管局、新闻出版局、自治区纪委监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等部门召开全区教育乱收费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研究部署在春季学期集中开展教育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本文以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桥小学音乐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并总结壮族山歌进校园的内容、形式与效果,提出建立长期有效的山歌教学模式、加大双语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力度编撰壮族山歌教材等壮族山歌校园传承路径。
本文分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定位和预期成效,提出明确建设思路,将成长机制建设、教学能力建设和成长平台建设作为建设内容,以促进教师发展、创新教材开发、开展教法研究为建设路径,使教师成长共同体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带动、示范、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