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浴帘效应”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挂有浴帘的浴室里淋浴,人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浴帘外面就好似有一双无形的手始终推着,冰凉的浴帘总是会向内翻起,黏到人的身上,给洗澡的人造成很大困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困扰?
   1938年,有人将这个恼人的现象解释为是由蒸汽气流的运动而形成的。淋浴时从喷头里冲下来的热水产生了热空气,而热空气的分子运动剧烈,向四周扩散的能力强,因此密度相对于四周的空气会较小些,密度小的空气会上升。随着热空气的不断上升,浴缸的底部空气减少,气压降低,浴缸外的冷空气便乘虚而入,于是推动了浴帘向浴缸内翻卷。
   但是,这个热空气的原理后来又遭到人们质疑。习惯洗冷水澡的人指出:用冷水淋浴的时候,所谓的蒸汽气流運动就不复存在了,但是浴帘依旧我行我素。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我们又忽略了什么呢?
   大卫·施密特,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机械工程学的一名教授,决定对冷水澡理论进行一些测试。他特地制造了一个浴室计算机模型,其中包括喷头、浴缸和浴帘挂杆。结果大卫发现,淋浴时水流会带动周围空气形成“侧向尘卷风”,它是一种“迷你”的龙卷风,水流落地处,即人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场“迷你风暴”的风眼。简单地说,因为水流的冲击,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低压中心,是为风眼,风眼四周的高压气流就会向中间的低压处运动。而风眼处的气流增多又不能向外扩散,所以气流只能上升。这样,低气压的风眼就会不断地把外面的高压气流吸至身边,悬挂着的浴帘也就被帘外的高压空气推至风眼处,即人淋浴时所站立的地方。
   物理教科书作家彼得·伊斯坦威尔在一间澳大利亚汽车旅馆房间内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当时,他对浴帘的高度、水温以及淋浴喷头与浴帘之间的间距进行了调整,得出的结论不仅证实了大卫教授的研究结果,还进一步发现,洗热水澡和洗冷水澡时的效应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淋浴中的热水不仅会造成风眼,还会产生蒸汽气流运动,所以热水造成的“浴帘效应”比冷水更明显。
   此外,彼得还笑称,如果你希望在淋浴时,浴帘能主动地与你近距离亲密接触,你就得调整好喷头与浴帘之间的距离。否则,如果水流离浴帘太远,浴帘就会因此而远离“风暴中心”;而如果水流离浴帘太近,近到恰好处于风眼的“安全地带”,那么“浴帘效应”都会悄无声息地溜走。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美国犯罪潮的真正赢家是埃德加·胡佛和联邦调查局。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他和他的调查局还默默无闻;战争结束后,胡佛和最终定名为“联邦调查局”的新部门名震全国,从此成了新闻报纸、广播剧、连环画和电影中的主角。  FBI的前世  美国人对秘密警察的观念总是很反感,1908年首席检察官查尔斯·波拿巴建立了名为调查局的部门,国会就担心政府会建立间谍体系,就像沙皇俄国一样对人民实施监控。当时的
半晌,电话那头没了声响。  我没敢吭气。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终于,对方憋出了断断续续的几个词,带着明显的哽咽。  “不好意思,”对方是援鄂结束、刚回广州的精神科医生刘恩益,说到一位年轻护士某一天晚上把自己所有的账号密码都告诉了父母,父母抱头痛哭了一整晚——然后她突然哽咽,“不行了。”  “完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她坦承。她有过在急诊科值班的经历,她能想象那些护士跟她诉说与回忆的是怎样惨烈的画面
一   我曾得过间质性肺炎,差点兒丢了命,从那以后人就整天病恹恹的。一天,妻子从外面抓回几服名家祖传的中药,让我长期服用,可一定要每日寅时服才有效,也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妻子叮嘱我千万要准时服药,可我贪睡啊,夜里睡得像死猪一样,任凭妻子“拳打脚踢”,我也起不来。   我这人吧,从小喜欢读古书,对稀奇古怪之事有强烈的好奇心,每晚常“手不释卷”,这行为也常惹怒妻子,她总是随手夺过我睡前必看的线装版
在网络世界中,1分钟内会发生许多事情:2.04亿封电子邮件的发送,75小时的视频的上传,400万次的网页搜索,10万次的“朋友圈”互动。这些数量惊人的云数据,都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来处理。   全球有许许多多的数据中心,大多数数据中心的主要业务就是为计算机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服务。但还有一些数据中心非常特别,以瑞典为例,这个国家的数据中心不仅可以提供网络服务,还能为90多万个家庭供暖。 
清新绿色沙滩   你能想象出绿色沙滩是什么样的吗?位于美国夏威夷岛南部的帕帕科立海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这片绿沙滩的形成源于周边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后形成的火山岩碎屑,碎屑中含有橄榄石、二氧化硅和黑辉石等成分。与其他成分相比,橄榄石的密度大、硬度高,因此在强有力的海浪冲刷下,其他成分被海水带走,只有橄榄石留了下来。正因如此,这片沙滩被誉为“宝石铺就的沙滩”。   长久的海水冲击把橄榄石磨成
人类有五种基本的感觉功能,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有人坚持认为人类还有一种神秘的第六感,可以感知貌似无形的物体。好莱坞甚至还拍摄过一部同名电影,声称有人可以见到死去的人,甚至可以和他们对话,这就不靠谱了。  不过,科学界确实有“第六感”一说,指的是人类对于自身空间位置的感觉,科学术语称为“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这个第六感很难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加以描
犯罪分子们可要当心了!未来的“福尔摩斯”正在研究中。当然,这里所指的“福尔摩斯”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更为先进的打击犯罪的手段。预知执法  8月的一個星期五,凌晨4:30,伦敦某一寂静的郊区,这里表面上看起来一片安静祥和,实则警察已加强警戒,严阵以待。事实上,警察是收到了预警:在未来24小时之内此地区将会发生一起入室盗窃。这个预警并非来自警员或是侦探,而是一台计算机基于大数据的计算结
  
宇航员的意外发现   黄沙漫漫,无边无际,人类进入其中,仿佛一只蚂蚁走进了巨大的沙地广场,这便是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它东西长约5600千米,南北宽约1600千米,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2%。这个巨大的“沙坑”,装下整个美国本土还绰绰有余。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一艘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当经过非洲上空时,宇航员在远离地球几百千米的太空,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海水,能被一劈为二,变成一条通路,化作一条坦途吗?   圣经《旧约全书》“埃及大逃亡”一节中描述了这个美丽的神话。   希伯来人为了摆脱埃及人的奴役,成群结队地逃出了埃及,在荒野中飞奔。忽然,逃亡队伍的前面出现了一片汪洋大海,挡住了去路。面对这茫茫海水和耳畔埃及追兵的喊杀声,希伯来人顿时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不要怕,我来开路!”首领摩西大吼一声,冲到了队伍前头。只见他挥舞手中的神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