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阅读理解主要有四种题型:主旨大意题、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和词义或句意猜测题。其他题型还有:询问作者写作目的或态度题和询问文章结构题。
一、 主旨大意题
这种题型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为这类题可考查考生抓住主要信息的能力,而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又是阅读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做好这种题型的方法有:
1. 浅层阅读,整体上了解文章大意和轮廓。所谓浅层阅读也就是“略读”或“浏览”,就是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注意力放在抓主要信息上,不去过分注意细节事实。通过快速阅读文章首段、末段和各段首句、末句,一般就能得出文章主题,而且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形成整体印象。
2. 逆向思维法。文章标题往往简单明了,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指从A、B、C、D四个选项入手。假定其中某个选项是最佳标题,那么在这个标题之下应该是什么内容呢?心里先有了这个设想,再迅速阅读全文,主要阅读各段首句,因为各段首句往往是该段主题句。了解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就不难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了。如果文章内容与标题相符,说明假定的选项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二、 事实细节题
事实细节题是极为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占的比例最大。事实细节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由who, what, where, when, why, which, how等引出的问题。这类题主要是针对论证支持主题的事实或例证来出题,可能涉及数学计算、概念理解以及是非判断等。做这种题的方法有:
1. 寻读。所谓寻读就是快速寻找某一特殊信息的阅读方法。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先看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再阅读文章。阅读的目的非常明确,目光要自上而下,一目数行地寻找与答题相关的词句,与此无关的内容要很快掠过。
2. 细读。有的事实细节题,在寻读找到关键词后就能很快得出答案,如回答when、where、who等引出的简单问题,但有的答案却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这时我们就要用细读的方法来解题。细读就是在经过寻读找到文章中的有关部分以后,在此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要对关键词、句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比较深刻、准确的理解。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还要通过推理和判断,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思。在细读的过程中,对没有学过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的背景知识来推测其词义;对难以看懂,又对解题至关重要的长句,可借助语法手段,对其加以分析,以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三、 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一般不能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解这类题需要考生在正确理解原文语言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意义。对原文中找到的所有相关信息要进行仔细分析,摸清它们相互之间时间、方位、因果、对比等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推理,选定答案。推理性试题大多含有infer, imply, suggest, conclude, (most) probably等关键词。
解这类题时,首先一定得看清问题。比如一句结论性的话后边到底是…is true,还是is not true.另外,由于细节题比较容易,有时为了增加测试难度,命题人员在题干或选项中要增加一些文字或意义上的干扰。所以考生很少能在原文中找到一模一样的现成答案。
四、 词义或句意猜测题
词义或句意猜测题在高考阅读理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解好这种题也很关键。词义或句意猜测题就是询问文章中出现的某个词、某个词组或某个句子含义的题型。其中所询问的词或词组,有的不为考生所熟悉,但能在文中找到线索进行推测,其考查目的是检查考生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但更多的词、词组或句子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如it、which等,其考查目的是检查考生是否具备根据一个词、词组或句子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判断其意义的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首先应明白,英语词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在仔细阅读文章后,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情景和线索,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分析和推理。某个定义、解释、甚至标点符号、关联词都可以帮助考生推测一些词、词语或句子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所测试的词或词语与其前后一些词形成的同义、反义、并列和指代等关系。做这种题,往往要用上文提到的细读的方法。
除了这四种主要题型,还有询问作者写作目的或态度题和询问文章结构题。
作者的语气态度往往不会直接写在文章里,只能通过细读文章,从作者的选词及其修饰手段中体会出来。这类考题中,询问语气态度的题,选择项里常出现以下一些重要的词:sympathetic(同情的);critical(批评的);doubtful(怀疑的);subjective(主观的);objective(客观的);enthusiastic(热情的);matteroffact(实事求是的);hostile(敌对的);satisfied(满意的);friendly(友好的);indifferent(冷淡的);optimistic(乐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disappointed(失望的);neutral(中立的);supportive(支持的)等等。
询问写作目的的题,选择项里常出现的词是:explain(解释);persuade(劝说);defend(辩护);comment(评论);criticize(批评);praise(赞扬);interest(引起……的注意或兴趣);entertain(使欢乐);argue(辩论);demonstrate(举例说明,示范);tell(讲述);prove(证明);urge(激动);advise(劝告);analyze(分析);view(看待)等等。
询问文章结构题,在2008高考试卷中,北京卷、安徽卷和重庆卷各有一题。提问方式是: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北京 75)
How is the passage mainly developed? (安徽 59)
The author develops the passage mainly by . (重庆 67)
做好这种题首先要了解文章写作的基本结构。一般来说,为了使读者能毫不费力的从一个意思的理解转到对另一个意思的理解,为使篇章符合逻辑的发展,作者往往要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把具体阐述的细节组织起来,使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相关的内在联系,成为一个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形式与内容一致的语义整体。那么一篇完整的文章应该包括起始段、主体段和结论段。起始段应含有一个主题陈述,一般为第一句。但也有的起始段没有主题陈述,只是一个引子,旨在捕捉读者的注意,引起其阅读整个文章的兴趣。主体段可能有好几个段落组成,或陈述、或例证、或辩论,其目的在于论证起始段的主题陈述,但每段可能还含有本段的主题句。结论段应包括最终的主题陈述(也有可能是预测),使文章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总之,在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应试对策。但除了要了解高考试题类型及其应试对策外,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既能准确又能快速地回答好所有问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针对文章的不同题材和题型,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有时需要先浏览文章,后看题目;有时则反之。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答题步骤应该是:
(1) 先快速浏览题干和每段首句,确定哪些是重点和相关因素,知道所设问题的类型,做到心中有数。
(2) 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和重点,尽快扫描,读到与刚才所记住的与题干有关的内容,先用铅笔做些记号。
(3) 重读问题,找到先前用铅笔标记的与题干有关的文章内容的位置。再阅读一遍该段有关材料,选出正确答案。
2. 一般来说,除了主旨及推论型题目以外,题目顺序与文章的情节发展是一致的,因此应按题目顺序解题。
3. 文章较难时,不必紧张,根据语言学科的测试规律,如果文章难则问题比较简单。只要能很好地应用阅读技巧,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另外,文章偏长也不一定就难,因为在较长的篇幅中,其词汇,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要相对容易些。
4. 阅读过程中,可以在文章或问题旁空白处做些记号,也可以对一些与答题有关的词句画线。还可以标出一些关键词,尤其是文章的论点、论据及一些有关事实,以避免遗忘或回顾时浪费时间。
5. 回答问题时不能按照个人的主观臆断,回答问题的根据应该建立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
一、 主旨大意题
这种题型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为这类题可考查考生抓住主要信息的能力,而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又是阅读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做好这种题型的方法有:
1. 浅层阅读,整体上了解文章大意和轮廓。所谓浅层阅读也就是“略读”或“浏览”,就是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注意力放在抓主要信息上,不去过分注意细节事实。通过快速阅读文章首段、末段和各段首句、末句,一般就能得出文章主题,而且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形成整体印象。
2. 逆向思维法。文章标题往往简单明了,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指从A、B、C、D四个选项入手。假定其中某个选项是最佳标题,那么在这个标题之下应该是什么内容呢?心里先有了这个设想,再迅速阅读全文,主要阅读各段首句,因为各段首句往往是该段主题句。了解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就不难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了。如果文章内容与标题相符,说明假定的选项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二、 事实细节题
事实细节题是极为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占的比例最大。事实细节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由who, what, where, when, why, which, how等引出的问题。这类题主要是针对论证支持主题的事实或例证来出题,可能涉及数学计算、概念理解以及是非判断等。做这种题的方法有:
1. 寻读。所谓寻读就是快速寻找某一特殊信息的阅读方法。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先看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再阅读文章。阅读的目的非常明确,目光要自上而下,一目数行地寻找与答题相关的词句,与此无关的内容要很快掠过。
2. 细读。有的事实细节题,在寻读找到关键词后就能很快得出答案,如回答when、where、who等引出的简单问题,但有的答案却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这时我们就要用细读的方法来解题。细读就是在经过寻读找到文章中的有关部分以后,在此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要对关键词、句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比较深刻、准确的理解。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还要通过推理和判断,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思。在细读的过程中,对没有学过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的背景知识来推测其词义;对难以看懂,又对解题至关重要的长句,可借助语法手段,对其加以分析,以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三、 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一般不能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解这类题需要考生在正确理解原文语言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意义。对原文中找到的所有相关信息要进行仔细分析,摸清它们相互之间时间、方位、因果、对比等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推理,选定答案。推理性试题大多含有infer, imply, suggest, conclude, (most) probably等关键词。
解这类题时,首先一定得看清问题。比如一句结论性的话后边到底是…is true,还是is not true.另外,由于细节题比较容易,有时为了增加测试难度,命题人员在题干或选项中要增加一些文字或意义上的干扰。所以考生很少能在原文中找到一模一样的现成答案。
四、 词义或句意猜测题
词义或句意猜测题在高考阅读理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解好这种题也很关键。词义或句意猜测题就是询问文章中出现的某个词、某个词组或某个句子含义的题型。其中所询问的词或词组,有的不为考生所熟悉,但能在文中找到线索进行推测,其考查目的是检查考生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但更多的词、词组或句子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如it、which等,其考查目的是检查考生是否具备根据一个词、词组或句子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判断其意义的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首先应明白,英语词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在仔细阅读文章后,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情景和线索,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分析和推理。某个定义、解释、甚至标点符号、关联词都可以帮助考生推测一些词、词语或句子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所测试的词或词语与其前后一些词形成的同义、反义、并列和指代等关系。做这种题,往往要用上文提到的细读的方法。
除了这四种主要题型,还有询问作者写作目的或态度题和询问文章结构题。
作者的语气态度往往不会直接写在文章里,只能通过细读文章,从作者的选词及其修饰手段中体会出来。这类考题中,询问语气态度的题,选择项里常出现以下一些重要的词:sympathetic(同情的);critical(批评的);doubtful(怀疑的);subjective(主观的);objective(客观的);enthusiastic(热情的);matteroffact(实事求是的);hostile(敌对的);satisfied(满意的);friendly(友好的);indifferent(冷淡的);optimistic(乐观的);pessimistic(悲观的);disappointed(失望的);neutral(中立的);supportive(支持的)等等。
询问写作目的的题,选择项里常出现的词是:explain(解释);persuade(劝说);defend(辩护);comment(评论);criticize(批评);praise(赞扬);interest(引起……的注意或兴趣);entertain(使欢乐);argue(辩论);demonstrate(举例说明,示范);tell(讲述);prove(证明);urge(激动);advise(劝告);analyze(分析);view(看待)等等。
询问文章结构题,在2008高考试卷中,北京卷、安徽卷和重庆卷各有一题。提问方式是: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北京 75)
How is the passage mainly developed? (安徽 59)
The author develops the passage mainly by . (重庆 67)
做好这种题首先要了解文章写作的基本结构。一般来说,为了使读者能毫不费力的从一个意思的理解转到对另一个意思的理解,为使篇章符合逻辑的发展,作者往往要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把具体阐述的细节组织起来,使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相关的内在联系,成为一个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形式与内容一致的语义整体。那么一篇完整的文章应该包括起始段、主体段和结论段。起始段应含有一个主题陈述,一般为第一句。但也有的起始段没有主题陈述,只是一个引子,旨在捕捉读者的注意,引起其阅读整个文章的兴趣。主体段可能有好几个段落组成,或陈述、或例证、或辩论,其目的在于论证起始段的主题陈述,但每段可能还含有本段的主题句。结论段应包括最终的主题陈述(也有可能是预测),使文章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总之,在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应试对策。但除了要了解高考试题类型及其应试对策外,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既能准确又能快速地回答好所有问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针对文章的不同题材和题型,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有时需要先浏览文章,后看题目;有时则反之。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答题步骤应该是:
(1) 先快速浏览题干和每段首句,确定哪些是重点和相关因素,知道所设问题的类型,做到心中有数。
(2) 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和重点,尽快扫描,读到与刚才所记住的与题干有关的内容,先用铅笔做些记号。
(3) 重读问题,找到先前用铅笔标记的与题干有关的文章内容的位置。再阅读一遍该段有关材料,选出正确答案。
2. 一般来说,除了主旨及推论型题目以外,题目顺序与文章的情节发展是一致的,因此应按题目顺序解题。
3. 文章较难时,不必紧张,根据语言学科的测试规律,如果文章难则问题比较简单。只要能很好地应用阅读技巧,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另外,文章偏长也不一定就难,因为在较长的篇幅中,其词汇,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要相对容易些。
4. 阅读过程中,可以在文章或问题旁空白处做些记号,也可以对一些与答题有关的词句画线。还可以标出一些关键词,尤其是文章的论点、论据及一些有关事实,以避免遗忘或回顾时浪费时间。
5. 回答问题时不能按照个人的主观臆断,回答问题的根据应该建立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