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园可无憾矣”该如何理解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由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于园》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文中“至于园可无憾矣”的翻译众说纷纭。同学们的翻译如下:①(游玩瓜洲),到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②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③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在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④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之所以有五花八门的翻译,是因为对“至于园可无憾矣”的断句不同,或断为“至于园/可无憾矣”,或断为“至/于园/可无憾矣”,或断为“至于/园/可无憾矣”等,于是就造成了多种翻译。我认为对于该句的翻译,要把它放在全文中去考察。
  查阅张岱的《陶庵梦忆》,全文如下: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仪真汪园,葢(盖)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以下称原文)
  苏教版在选入本文时做了删减,选文如下: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比较两篇文章,前半部分内容一致,到后面就不一样了。关键点在于原文“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是完整的,而选文直接是“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这样二者就有了巨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翻译的不同,差异点就是对“于”的不同解释。文章的标题是《于园》,第一段介绍这是一个姓于名五的人,所以解释为姓氏;可是有的同学解释为介词“在、到”的意思;教参将整句话翻译为“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于”字还是没有翻译出来,且显得模棱两可,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理解的困难。
  我认为,因为选入文章时做了删减,原文内容就变了,所以“至于园可无憾矣”这句话,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辩证地翻译。
  首先,于园是“富人于五所园也”,即“于”是一个姓氏,并且全文重点是对“于园”的介绍。从作者的构思上看,原文先总体介绍于园,再细描于园。第三段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于园的精妙构思;选文则是先介绍于园,再细描于园。第二段应该是“总-分-总”式结构,并且最后一句话放在本段的结尾,在结构上是对于园的总结,所以断句应该是“至/于园/可无憾矣”,而不是“至于/园/可无憾矣”。前者断句突出是于园,指代明确,属于特指;后者“园”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属于泛指。另外,从读者接受心理的角度看,阅读选文“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和接下去的“至于园可无憾矣”时,上下两句衔接不起来,让人觉得文气不顺,衔接更显得生硬,于是造成误译。但当我们读原文此处时,两句中间有“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的丰富内容,这样衔接就自然了。
  其次,从原文内容上看,作者在第二段先概括于园的总体特点是奇在磊石,接着分别介绍了前堂石坡以实奇,后厅大池的假山以空奇,卧房栏杆外的沟壑以幽阴深邃奇,人在水阁时感觉非常舒坦等内容,描写得非常细腻具体。作者仿佛是个导游,带着我们徜徉于美妙的假山之乐中。所以作者的写作对象非常明确,就是于园。在介绍完于园后,又延伸到瓜州的其它许多园林之所以出名的原因都是因为在自然山石中孕育,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生成,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三个原因使得瓜州众多园林出名。最后一句又回到了于园,说明把这些石头放在于园中,就让人非常满意了。在第三段中,作者又用对比的手法说“仪真汪园”的设计花费多,却遭人唾骂,还不如自己看见地上被遗弃的黑白二石各自的奇妙。这一段在说明“仪真汪园”的不足之处的同时,也批评了工匠乃至主人构思不精妙的缺点,从反面衬托了于园的奇妙。
  再追寻原文和选文第一段内容,“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说明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又从侧面强调了这座园子的不同寻常之处,只有通过自己与葆生叔(张联芳、同知官、显者)特殊的叔父关系,才能受到主人的殷勤接待。于园对于主人来说,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作者本人又绝意仕进,并且发扬他父亲那种不事生计、喜欢玩乐的精神(见《自为墓志铭》),所以更是要借这次机会,好好一饱眼福了,也为下文详细描写于园的奇特做了心理暗示。
  选文第二段前部分内容和选文一样都是细描,可到最后一句话,各人的理解就不同了。从这句话的内容看,先从特指的“于园”推出瓜洲其它园亭出名的原因都是凭借着假山,所以把这些假山石放在“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进一步说明于园假山安排的合理恰当。既然这样理解,那么“至于园可无憾矣”就可以初步断句为“至/于园/可无憾矣”。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似乎也可以用另外一种翻译:到于园之中就没有遗憾了。问题是什么到于园里?有两种理解,一是人游“于园”,二是把石头放到于园里。很显然,结合上文的推断看,应该是第二种理解更为恰当,因为全文讲的就是假山选择及安排的奇妙。   再次,从词语的解释方面分析,“于”在文言文中通常的词性为介词,有以下解释:①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②表示比较,相当于“过”;③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④动词词头;⑤叹词,表示呼声或赞叹(具体举例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9月第三版,355)。纵观字典中的解释,“于”在这句话中应该理解为介词“在”、“到”的意思。“至”在文言文中的解释为:①动词,到、到达;②程度副词,极,最(具体举例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9月第三版,382)很显然“至”在本句话中的意思应该是:动词,“到”的意思。这样,如果“于”是介词“到”,用来引出动作的对象,“至于”二字就有矛盾了,所以,这句话中的“于园”应该放在一起理解,是姓“于”的园子。整句话就应该翻译为“(把假山石)安置到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的翻译更为明确。所以补全原文应该是“至(之)(于)于园可无憾矣”。
  接着,从表达情感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原文还是选文,并不是通过介绍于园表达对于园的喜爱之情,持这种看法的同学大都把该句话翻译成了“到于园心里感到非常满足了”或者“到瓜州园林游玩,心里感到非常满足了”。很显然,这些翻译都不恰当。全文通过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关键在于后者,即赞颂磊石之奇、建造者高超的技艺及主人精妙的构思。如果仅读选文,势必会造成主观臆断的错误,从而造成理解偏差。明确了情感,那么翻译这句话应该是着眼于“石头”和“于园”上,即翻译为:放石头在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原文有明确于园出名原因的明确说明,而选文由于删去部分句子而不明确,造成了翻译错误。
  最后,编者在选入本文时,为什么删去“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这些内容呢?我推测大概是编者考虑到在介绍于园假山的建筑过程时,用“怀胎”、“孕育”、“生孩子”这些词语比喻于园建筑的奇妙,不雅观或者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适合阅读吧!但删去这些内容,必定给文章的理解带来歧义,所以在选文时,我认为应当在不改变文意的条件下再考虑文章的删减。
  综上所述,对于“至于园可无憾矣”的正确翻译要放在整篇文章之中,再从断句、结构、内容、情感、词义等不同角度考虑,这样才能得出恰当合理的结论。所以该句话如果把原文省略的内容补上,断句就非常明确了,翻译自然就是“把这些石头放到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参考资料:
  1.张岱《陶安梦忆》,中华书局。
  2.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3.佘德余《都市文人——张岱传》,浙江人民出版社。
  4.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其他文献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才能“破万卷”,知识才渊博,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  笔者是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师,深知写作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作文教学普遍的现状是: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殚精竭虑地去指导、批改、讲评,细致入微;一方面,作为作文主体的学生却“畏文如虎”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政治家,著名词人,是宋词婉约派在初期的重要代表作家。相传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首与他在扬州时的一则逸闻趣事有关。一次晏殊路过扬州,在大明寺短暂逗留,其间晏殊令随从将大明寺诗壁上的题诗念给他听,但不需报出作者的姓名、籍贯。听着听着,晏殊为其中一首五言律诗所吸引,进而主动询问作者是谁。随从告之此诗的作者是当地一地方官吏,名叫王琪,王琪遂被“召至同饭,又同步游池上”。游览过程中,晏
[摘 要:我们所熟悉的语文教学模式一般为传统式教学,即:学生听,老师讲。但只能造成方式很难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也很难帮助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跨越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培养思维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
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想学、肯学、会学、活学,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所有的学习方法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预习的方法。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自会读书”的方法,他将终身受益。  一、 授学生以渔,分类指导  预习是学生寻求知识的主动行为,教会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非
前期准备:  1.暑期教师布置学生假期阅读两本现代文和一本文言文经典,每本写五篇读书笔记。现代文经典推荐书目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山居笔记》、《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朱自清散文》、《丰子恺散文》、《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文言文经典鉴于大家只接受了初一一年的学习,因此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它短小精悍,又基本是故事的形式,文词上理解并不难,容易引起阅读兴趣,而且含义隽永,是领略中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之下,对于教学方式的要求正在发生着改变。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游戏的引入能够方便幼儿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对幼儿进行系统化的体育教学。但就目前的活动可以看出教师本身对于体育游戏的认识就呈现出不足的状态,导致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存在着一些偏差,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因此,教师就应该从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采用随文识字教学,能够让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更加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小学生的识字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字形,理解生字的含义,从而打造高效的识字教学课堂。本文将对随文识字教学进行简要阐述,分析随文识字教学的优点,并提出高效课堂视角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语文;随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细节教学设计愈发关注,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提升成为教师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教学中口算教学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性教学科目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需要了解口算教学的高效方式,教学目标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强的能力。此外趣味性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启蒙教学中,教师要保持游戏化教学的基础心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游
本期封面是高向阳所绘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词意图。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点评】历来咏梅的诗词多不胜数,但赋予梅花如此高标的,却以陆游的这首《卜算子》为最。在陆游笔下,梅花不是一位绝俗的美人,而是一位铮铮铁骨的丈夫,他孤傲、寂寞、坚韧,不为任何外力而改变。作者正是借写梅花坚决不配合的
[摘 要: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开展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探索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将有助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把教工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在高校中发挥政治引领、教学引领、德育引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