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构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20—21日,第45场中国数字贸易论坛“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构建学术研讨会”,以腾讯会议形式成功举办。论坛由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主办,浙江大学“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团队、浙江大学国际商务研究所、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承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问题》编辑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编辑部、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经济》编辑部协办。
其他文献
<正>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消息,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入选名单日前揭晓,《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继2013年入选以来,再次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经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报刊主管单位认真组织推荐,此次共上报694种报刊参评2015年中国"百强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真正解决在广大群众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根本,是价值观理论的重大飞跃。
两种长期对立的发展观的根本冲突,集中表现为维护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从20世纪初产业国际垂直分工一体化的全功能超级垄断,到90年代跨国公司内部生产流程中劳动密集型的工艺过程和零配组件生产“外包”,由此而形成的全球产业垂直分工“U”形价值增值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国际化推动着百年来垄断组织资本国际积累方式的演变。人们在珠江三角洲看到的是,全球“U”形价值增值链的中游“外包”部分下端形式的巨大缩影,面临严重的生长瓶颈。广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民族经济产业链,维系“泛珠三角区域
2020年6月7日,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成功举行,中美专家学者汇聚“云”端,围绕全球疫情与生态文明建设、“两山”理念与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两大主题,开展思想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探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
2020年6月20日,经教育部国际合作司批复,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合办的“疫情下的全球在线学习与沉浸式学习创新模式国际研讨会”顺利在线召开。会议旨在与世界各国教育专家探讨在线教育创新模式,分享疫情下在线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共同担当特殊情境下的社会责任。本次国际云会议设国内、国外两个专场,来自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专家学者参会并做报告,各地听会者达400余人次。
傅青元,男,1936年生,河北内丘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曾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91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哲学所党委书记,马列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编著有:《当代中国的青海省》、《改革开放新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事典》、《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分析》(获中国图书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纲》等。
环境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的提出标示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目前的中国社会生产处于高科技和信息化有了初步的、局部性的发展,但工业化在整体上还尚未完成的阶段。基于我国现实状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传统社会生产”、“工业”、“工业化”、“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概括而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对当代中国社会生产的发展阶段进行世界历史定位,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辩证法贯彻到底。
构建劳动与资本的和谐关系,是私营企业内部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对于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全社会的和谐极其重要。当前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劳动报酬低、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社会保障不到位。构建劳动与资本和谐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劳动与资本“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对立统一思想,以人为本、优先扶持劳动者思想,劳资两利、和谐共赢的思想。应抓住的主要环节是:完善劳动合同,提高签约率;尊重劳动者的平等权利,维护地位平等;公平分配,实现劳资两利;健全社会保障,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化解劳动
由时代、空间、学科、主体及研究路径的差异而导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的多样性格局,不应当成为壁垒森严甚至相互割裂的碎片化状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当着眼于研究视域的整体性,反对相互割裂,坚持五个统一:(1)反对将各学科的合理分工变成学科壁垒,在“改变世界”的实践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象与研究视域的融合统一;(2)反对割裂当年马克思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与时俱进”的视域中,科学把握“回到马克思”与“让马克思走入当代”命题的统一;(3)反对割裂“批判向度”与“建设向度”,坚持“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