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中美,女,彝族,现在漾濞彝族自治县文联工作。曾在《民族文学》、《散文》、《读者》、《散文百家》、《云南日报》、《大理文化》等报刊发表作品。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大理州作家协会理事。个人散文集《不见秋天》获第七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奖。
一
一直以为,在厨房里,穿,是一件不必提上议程的事。每天早晚入厨,我的第一个动作是系上围裙,第二个动作是卷上袖子。我系着围裙做饭的样子,曾多次被朋友夸说极其贤惠,我为此越发地心安理得,不曾刻意穿得很漂亮地入厨。
穿着漂亮衣服入厨,一来怕不小心弄脏了难洗,二来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往往不适合做事,施展不开手脚。朋友曾对我讲起住在她们院里的一个美丽女子,说那个女子每天要换多次衣服。事情是这样的:那个美丽的女子每天清晨上班,总要穿得很漂亮地出门。中午下班回到家,便见她换上居家便装,开始洗菜做饭。下午上班时,她再换上漂亮衣服,且下午的衣服一般不和上午重复。傍晚下班回到家,再换上居家便装。晚饭后出门散步,又换上漂亮衣服。如此下来,的确是一天要换很多次衣服。美丽的女子往往比一般人更爱美,在保持平常生活张弛有度的节奏的同时,努力地保持着那份优雅和美丽。
直到有一次,我因和一位朋友聊天时自称厨娘,朋友于是笑了起来。“你知道现今这厨娘的内涵吗?”朋友的话问得我有些莫明其妙,我一个日日躬身厨间的女子,那不便是厨娘么?朋友于是传了几贴照片过来。“看看照片里这些厨娘。”那是几贴美女在厨间的照片。一贴是一位美女穿着杏黄色碎花的低胸无袖连衣裙,漂亮的卷发垂在两侧耳边,神情妩媚而甜美地在调鸡蛋。另一贴是一位瘦高个的美女,穿着类似于泳装的黑色连体背心,神情稍稍冷漠而神秘地举着一只炒锅,美腿白皙修长,唇色艳丽夺人。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来:食色,性也。中国的古人了不得,一句话出口,贯穿了数千年,仍然还在时尚和潮流的顶端。朋友笑着嘱咐我说,要想牢牢抓住老公的心,除了饭菜要做得可口,记住,下厨的时候要穿得漂亮和性感一些。
我又想起那年元宵节的晚餐,系着围裙和丈夫喝的那半杯红酒,独自哑然。而即便是平日里,因家里的厨房与客厅之间隔着饭厅,我在厨间忙碌时,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的丈夫往往看不见我,还有更多时候则是他不在家。倒是在我们后面的那栋楼,几乎每个阳台上的人,只要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我们这边。
一天中午,我正在厨房做饭,无意间抬头,看见对面五楼的阳台上,一个女子将身子趴着窗台,用手支着下巴,不知是为烤太阳,还是在看远处的风景。阳光晴暖,她就那样安静地趴在窗台上,用手支着下巴。她穿了一件玫红色的衣衫。
那个女子,我无端地猜想,不知道她下厨的时候,穿的是什么样的衣裙?
二
许多肉都有腥味。
牛羊肉不必说了,那种膻味扩散的范围广,绵延的时间久,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那叫绵亘不去。我母亲常说一句话:“最怕吃牛羊肉。”母亲怕的就是那膻味。“吃一顿牛羊肉,个把个星期,身上都好像还留着那膻味,还有厨房里,那砧板,那锅灶,那盆勺……什么菜做出来,都闻着那味儿。”
平日里上菜市场,离牛羊肉摊老远就闻见那膻味。若是一个新从外地来的人来到这菜市场,别的东西怕找不着,但他绝对不怕找不着卖牛羊肉的摊。有一句俗话叫“吃不着羊肉惹一身膻”,足见这羊膻味之深长久远,只要曾挨近过它,就算没吃过肉也跟这味脱不了干系。
鸡肉其实也有腥味。老家的亲戚广,又都记挂着我们,进城办事或赶集时,常带了鸡来给我们。每一次,有亲戚带了鸡来,我都直接拿到菜市场去杀。我不在家里杀鸡的原因有三:一是自己不会杀鸡,下不去那手;二是杀鸡后往往一地鸡血鸡毛,打扫卫生艰难费力;三就是因为那腥味。比起牛羊肉,鸡的腥味算不得重,只是我的嗅觉却一向敏感。有一次表哥在家里帮我杀鸡,之后从厨房到整个后阳台,那种隐约的腥味弥漫在空气里,久久地挥之不去。
到菜市场去杀鸡时,我也没法待在旁边。在店主人帮我杀鸡的时候,我就离开去旁边的超市逛逛。就算不离开,至少也要站得离杀鸡的地方两三丈远,等鸡弄好了,我付了钱赶紧离开。
我也怕菜市场里卖鱼的摊子。且不说卖鱼的摊子前路面被鱼拍打出的水溅湿,脏污一片,更让人难受的是那一筐筐鱼散发出的腥味,深浓扑鼻。
我平日里因畏惧鱼刺,较少吃鱼。丈夫若要让我吃鱼时,定是那种特大个的鱼头,且一般都到饭店去吃。几日前,老家亲戚带了一条十多斤的大鱼来,我不会弄又不会煮,便请了一位朋友专门来煮鱼头,呼朋唤友,吃了热热闹闹的一大桌。那一整个鱼身子,我给了一位同事。至此,一条大鱼就消灭了形迹。只是,这鱼腥味却没消,浓浓地弥漫在空气里。两三天过去了,丈夫在家里还蹙着鼻子:“这鱼腥味!”
当然,这腥味是要过去的,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时间,终将要消弥掉所有的气味。
三
家里的碗筷总是越用越少,你却弄不清它们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消失不见的。
记得几年前当我们刚搬进这个家时,厨房里除了一台双灶液化气灶和一只电饭煲,其它所有用具都是重新置办的。当时,我买了十个一扎的碗,一板十双装的筷子,一套勺具,两个大小不一的汤盆,四个中钵,四个盘子,八个碟子,还有两个挑咸菜用的小碟。我们一家四个人:丈夫,我,孩子,还有小姑子,碗和筷子的数量都是十,这其中已留足了来客时的份。四个盘子、四个中钵、两个汤盆,即便来了客人时我在家里做饭,至多也就能做出五六个菜来。还有八个碟子和两个小碟子。一应用具想必已是多多有余。
如今想来,家里第一个少掉的碗,大约是孩子摔的。那时候女儿还小,刚上一年级。小孩子手不稳,又兼不小心,打烂碗碟是常有的事。我看师友余继聪的书时,看他在文章里面写到,小时候家里日子艰难,用的是那种青花的土烧碗,可即便是这样的碗,摔烂了时也是要遭大人责骂的。有一次,这小小的孩子在灶前洗碗,不小心手一滑,掉了一个碗。母亲在外面听见了响动,问是不是打了东西,小男孩赶紧把打烂的碗片丢进灶灰里,母亲进来看时,终于没有发现什么,而孩子却为那没有完全没入灶灰的一小片碗角紧张地提着心。后来,母亲出去了,孩子才终于放下心来。
我的童年记忆,也和余老师在文章里写的是相似的情形。那时候村里家家的碗都少,大家都困难,没有条件多置办碗碟。为此,家里有客来或是哪家办事时,村邻们就要相互借碗,借着借着,一些碗就借丢了,回不来了。而我们现在,邻里之间早已不若在老家乡村,相互借碗这样的事是不会有的。
只是,家里的碗碟还是慢慢慢慢少了下来。不知什么时候,你会发现十个碗变成了六个、五个,更奇怪的是,竟然有两三个碗的花色是不一样的。十双筷子则变成了五双或是五双单。碟子也少了,盘子变成了三个。之后是那两个小碟子彻底不见了踪影。这些碗碟,只一家人吃饭时还勉强对付,来了客人时则全露了底。曾经有一次,我约了朋友来家吃饭,到要吃饭时,丈夫发现碗不够,临时跑去街上新买了一扎碗回来。
相对来说,筷子是消失得最快的,为此,也是我买得最多的。我有一次新买了筷子回来,想把原来的筷子清理出去,发现原来的筷子共有三色、七双单。盘子我新添了三个。碟子、汤碗都重新添过。有一个青花的汤钵是我不小心打的,那天我原本是拿一个碗,不小心,碗底磕在汤钵上,一声脆响,汤钵已一打两半。我于是又买了一个汤钵回来。
碗碟碰在碗碟上有声,而它们消失的过程却往往无形。有声融入无形,无形涵盖着有声。磕磕碰碰,平平常常,日子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
四
家里的厨房,主体是一个直角形的操作台,每边操作台的下面各有两层放东西的空间。家里几乎所有与厨房有关的种种杂物都放在了里面,那叫一个“收不尽、理还乱”。
左边操作台下面的两层空间,上面一层主要放的是干食材和各种作料,大体上有面条、面粉、糯米粉、干辣椒、蘸水辣、花椒粉、草果面、八角果、盐巴、干洋芋片、干梅、木瓜片、干木耳……此外,还放了三个平时不用的口缸,一把平时不用的筷子,还有两个电饭锅头上的蒸屉。东西太杂,具体的品种难以弄清,反正,平日做饭菜时,但凡需要用到里面的什么东西了,就往这地方找。需要用到的作料,若是在这里找不到的,那便说明是没有了,需要再买。
在这层里面现时还有一小袋大约一斤半的糯米,是干儿子他妈前年给的,当时带回来大约有五斤,零星煮了几次,还剩了一点。丈夫和女儿都不喜吃糯食,我一个人时又懒得做饭,所以这糯米一直到现在也还没能吃完。因怕糯米的香引来虫子,我将两个塑料袋包得很紧。还有那包干梅,是母亲带给我的,我都记不清是哪年带来的了,总之放了有几年了吧。当时母亲带这点干梅给我,说是做凉菜时泡一点干梅,味道比用醋好得多。母亲最喜吃凉菜,自己经常做,我却因为懒,嫌做凉菜麻烦,要吃凉菜时,便直接到街上买一点,所以,几乎没怎么用上这干梅,却也一直舍不得丢弃。
在这下面的一层,放的是用坏了的药罐、电烧壶和电烧壶的插线,不用的炒菜锅,平时不常用的砍骨刀,两三个咸菜罐,一个不常用的樱桃木砧板,还有一把香。那个圆形的樱桃木砧板是丈夫从亲戚家带来的,大约有十公分厚。我们平时用的菜板只有大约两公分厚,在上面砍骨头时,能把灶台震得山响。丈夫带回这块厚砧板,是要专用来砍骨头的。因为听说新的木砧板在用前先用热油烫一下,更能经久耐用,我们便这么做了,没想到,这砧板不知是因为没干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被热油一烫,第二天早上竟裂了一大条缝,从边上一直裂到了中心。当然,砍砍骨头也不怎么影响,只是平日里用到的时候也不多,所以,这樱桃木的砧板在这里更多属于一种隐居的姿态。
右边操作台下面的两层空间,上面一层放的是碗筷汤钵,下面一层放了腊肉、鸡蛋以及家里带来的一罐鸡■油。还有一点生姜、蒜果和洋芋也放在这里。腊肉和鸡蛋分别放在两个盆里,腊肉有油,鸡蛋怕碰,只有放在盆里才稳妥。
这种种杂物纷繁零乱,看上去几无章法,可若到用时,却大体也能找得到位置。原本,在那零乱之中,一直有着一种生活的隐藏的秩序。
五
冰箱的冷冻屉里有小半包青豆米,是春天时就放下的。
小城漾濞的菜市里,早季蚕豆从冬天开始上市。开始时,价格能卖到三块钱一斤,之后,随着菜市里的豆子一天天增多,价格随之慢慢降下来。至年后,城郊农村大面积的蚕豆成熟上市,价格落到一块八或一块五一斤。最便宜时是在清明前,最后的蚕豆进入收割季节,田里所有的豆子赶着最后的节令来到菜市,价格便宜到了一块钱一斤(即便这样,也比以后卖干豆籽的价格是好的)。这时候,许多主妇开始大袋地往家买青蚕豆,回去剥成豆米,分袋放在冰箱的冷冻层里,这样,可以一直吃到下一季青蚕豆上市。家里冰箱里的这小半包豆米便是这样放下来的。记得是一个月前,这个冬季的早蚕豆已然上市。冰箱里这最后的小半包豆米,它已经以冷冻的姿态,在这冰箱里经历了一次春夏秋冬的轮回。
其实这小半包青豆米,它已经进入过我的虚拟食谱。那是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吃的东西,后来便聊到了做饭。我于是拟了食谱,邀朋友有空时来家吃饭。我的食谱里,首先是一锅豆米火腿饭,就是将豆米、火腿丁和米饭同煮,操作简单,煮出来的饭却色香味美。菜有赶马鸡,清蒸里脊,清炖山药,苦瓜炒鸡蛋。好像就这些,都是一些家常菜。朋友听了,先是夸过我的菜谱,之后,一个转折,对我说:其实都不用那许多菜了,有那一锅豆米火腿饭足矣。
为着对朋友的那一句承诺,那小半包豆米便一直放着。冰箱里还放着两段腊里脊,是过年回家时嫂子带给我们的。另外,冰箱里经常有的还有鸡肉。老家的亲戚常带了家里的土鸡给我们,我便拿去杀了砍好,分袋放在冰箱里。平日里有亲戚朋友在家吃饭时,一道赶马鸡是随时都拿得出的菜。这道彝家土菜,便算是我的一道保留节目了。
冰箱里还一直放着一包蕨菜。回想起来,这蕨菜已经是去年春天放的了。是夫家嫂嫂从老家山上采的蕨菜,全都肥肥嫩嫩的,带了整整半蛇皮袋子给我们。当时,我拿了一些给小姑子,还分了一些给楼上楼下的邻居。家里留着的那些,我洗净后在涨水里涝过,晾开后分袋装好,放在冰箱里。这蕨菜吃的时候,可用腊肉丝炒,清香爽口;也可同青豆米一起焖炒,清鲜下饭;亦可同漾濞特产腌生一起炒,鲜辣美味;而用来炖在腊肉里则可去除哈腊味和油腻。蕨菜是一道真正的春菜,可采食的时间短,漫山遍野肥嘟嘟嫩丝丝的蕨菜,在飞涨的春气里,转眼间就能变成一地葱绿。这样想着,冰箱里那一包蕨菜,里面含着的,原是一山鲜美的春天。
腊肉,豆米,蕨菜,以及鸡肉——我发现,那放在冰箱里的其实不只是菜,在那里面,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心情,关于春天,关于亲情,以及关于生活中那些细碎的美好。
六
每天在厨房忙碌的间隙,常会有一些细碎的时光。
比如,等着锅里的油烧热的时光,等着菜水涨的时光,等着一个菜焖熟或煮■的时光,洗菜或洗碗时等着热水管里的热水下来的时光……若按我们平日的用词习惯,或者说词语本身所涵盖的内在,这些细碎的空隙,应该被称为“时间”,而不是“时光”。然而我在内心里,却一直喜欢这样称呼,“时间”一词,在感觉上精确且带着匆促,不似“时光”给人的感觉,有着更多的悠然和绵厚。绝大多数时候,我在厨房做事时的情状便是这样的:手上按秩序地做着事,内心平静而安然。
在这些细碎的时光里,我会整理一下灶台上的东西,理一理弄歪了的半瓶油卤腐,那个之前在里面装着酒的土罐,那个空了的卡通牙签盒,擦擦那个不常用的电饭锅上面的烟尘,清理掉一瓶不再打算吃的咸菜。有时候则是整理一下冰箱里的菜。整理的时候,看见冰箱里放着的某袋菜或肉,会自然地构思着这菜到时候的做法,或者想着约朋友来吃。
更多的时候,我则在这些空隙里,悠闲地看对面楼上,看楼下的路,或者看楼顶之上远处的山。
因为经常看对面楼上,我很熟悉对面各个人家的窗帘。有的窗帘颜色浅,有的窗帘颜色深,窗帘的花式也各不相同。从那些人家窗帘的颜色和花式,能大体猜得出主人的风格和品位。有一户人家的阳台上没有挂窗帘,每天中午在厨房做事,眼睛看向那方阳台时,总感觉那上面满满地都是阳光。有一户人家阳台上的窗帘,先是拆下来了,看得见里面“叮叮咚咚”地装修,个把月后,阳台上挂上了新的窗帘——这房子入住了新的主人。
除了窗帘,另一道很生活的风景是晾在那些阳台外面铁丝上的衣服。往往是周末,在厨房做事时,便见一些半熟悉的身影从一方拉开了窗帘和窗子的阳台上探出来,将洗好的衣物一件一件晾到阳台外面的铁丝上。那些晾出来的衣物,有的平整有的随意,从这些衣物晾晒的形状里,也能约略想见一个人的生活。
看楼下路上,看见的是放学回来的孩子,或是下了班买了菜匆匆回家的人。有一段时间,每到中午放学时间,常有一个上一二年级的小男孩背了书包,靠在楼下路边那方花台的瓷砖上,向着楼上的窗口喊:“奶奶!下来接我。”之后,五楼的窗口便探出了奶奶的头,对着楼下说:“乖乖回来了!你快上来,奶奶在楼上接你。”像这样大约过了有半年的时间,每天中午的楼下不再听见叫“奶奶”的声音。或许,那个奶奶已经回乡下去了。
楼顶之上远处的山是苍山。一年中的其它季节,那苍山都是黛色的。唯有到了冬天,山顶上一线银白,这是小城冬天里年年不变的、唯一的雪景。
收回目光时,锅里的菜水涨了。
下菜。
七
一排抹布,见证了厨房。
厨房里的那一排抹布是这样的:那块挂在最外面的蓝白色抹布是擦板凳的,专用来每天饭前擦板凳;第二块桃红色的是在手湿的时候拿来擦手;第三块淡粉色的,以前用来抹灶台,后来用得很薄了便退居二线,以作备用;第四块是格子巾,擦灶台;第五块是白底蓝线边的洗碗布。我之所以对一排抹布冠以“第几”这样的称谓,是因为多年来这些抹布的位置总是固定的。抹布用坏了要换,但它们各自的位置却一直没有变。偶尔,丈夫或女儿用过抹布,会弄乱了秩序,被我看到了,便又把它们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挂抹布的是一副有六个钩头的横排粘胶挂钩,一开始的时候粘在墙上,后来掉了下来,再粘便粘不稳了,丈夫于是帮我钉了两颗钉子。设计挂钩的人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挂钩正中留了两个眼。令人犯难的是,砖砌的墙壁从外面又看不出哪里是缝隙,钉子吃不进砖面,便挂不稳。挂钩掉下来了好几回,丈夫努力钉了好几回。我知道他钉那钉子不容易,所以一直小心地用着。
在朋友晓洁夸奖那排抹布以前,我其实一直也没觉得什么,就是几块抹布呗,各自该干什么用就干什么用。直到那次晓洁来了。那天,我约晓洁和几位朋友来家吃饭,我做菜的时候,晓洁站在身后问我要做什么,我说不用,我一个人弄就好了。后来,就听到晓洁在身后感叹说:“瞧你这几块抹布,非干净!”这个“非”字在方言里单用,是“特别”或“非常”的意思。我听到晓洁的话,将头转过九十度看挂在我左边的那排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抹布,之后一笑——觉得她这一句夸奖特别熨帖。晓洁说:“干净得不像是厨房里用的。”
这些抹布,洗碗布和那块擦灶台的格子巾不用说,每顿饭后都要洗。那块备用的抹布不常用,洗得干干净净地挂在那里。那块擦手的毛巾,擦擦湿手,每隔几天也要洗一回,晒干后挂回这里。还有那块擦凳子的毛巾,有了脏痕时便洗洗,也是单独晒干。虽说是厨房里用的抹布,里面的任何一块在挂着的时候却是干净没有油污的。因着晓洁那一句夸奖,我在心里生起小小的骄傲。
是在一次做饭的间隙,我看着这排抹布,觉得它们是这厨房的见证者:擦板凳的见证了板凳上面日复一日的尘埃,以及坐在上面的人;擦灶台的见证了灶台上的油滴、水滴以及在那上面锅碗瓢盆的交响;洗碗布见证着那些碗筷从新到旧,甚至不小心打烂后被放进垃圾桶;还有那块擦手的毛巾,它见证了一双手怎样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终于慢慢现出了青筋。
一排抹布,它们是厨房的见证者。是生活的见证者。是某种岁月流淌姿势的见证者。
八
抽油烟机抽不净油烟。
刚开始的时候,厨房里是一台双灶的液化灶,其中,右边的那个灶用坏了没修好,我们便一直用左边的那个灶。一家人做点家常饭菜,用一个灶也够了。这液化灶的宽度比头上的抽油烟机稍有超出,碍于位置所限,灶没法再往右挪,一段时间后,抽油烟机的内罩上就有了差别:右边的一片油烟很少,而左边的一片却布满了黄色的油烟,就连抽油烟机的左外侧壁以及附近墙壁上也有了明显的油垢。
后来,这液化灶坏了,最后用坏时“嘭”的一声,吓着了做饭的小姑子,真是危险。也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回,我们买了一台小巧的单灶,把灶摆在抽油烟机的正下方,想着这样,抽油烟机外面的墙壁就不会继续落上油烟了。也是在这时候,我发现,在厨房的上面,原本洁白的顶已被烟熏成淡淡的青黑色,与别处的墙壁有了迥然的差别。
自从买了单灶后,抽油烟机内罩上的油烟从原来的“左右有别”渐渐变得均衡,但油烟主要却是集中在风网附近。每天炒菜时,我都会记得开着抽油烟机,想着油烟都被“轰轰”作响的抽油烟机吸了去,就不会扩散了。只是后来,我才发现,在抽油烟机的表面,慢慢地已凝了一层油垢,用抹布已经擦拭不去了。另外,位于抽油烟机左下侧的插电板的盖板上、白色瓷砖与墙壁过渡处那一指宽的小小侧面上以及墙壁与灶台相接的直角处都凝起了深深的油垢。
不止如此,厨房边的窗台上、盖冰箱的那块方巾上、餐桌椅背的斜面上都落了粘粘的油烟。特别是窗台上的油烟,我用擦了肥皂的抹布都擦不去。还有灶台上的一应东西,比如盐罐边上、酱油瓶醋瓶盖上、那只不常用的电饭锅盖上、那只曾经装着酒的土罐子盖上、以及角落里那个勺架的挂钩上都落满了粘粘的油烟。甚至,就连灶台下面放东西的那层隔台的外面一小片,也会落了油烟,虽然看上去不是很明显,用抹布一擦却能感觉得到。
抽油烟机内罩上的油烟越凝越多,明显地影响了抽油烟的效果。我便依着广告上的介绍,去超市买了一瓶“威猛先生”。没想到,这“威猛先生”气味刺鼻难闻,我受不住,只好作罢。后来,几经打听,请了一个声称能清洗抽油烟机的男子来清洗。这男子清洗抽油烟机也没有什么奥妙,就是把抽油烟机拆下来,再把零件一一拆开,在洗涤剂里洗。虽然他洗得不是很干净,但我还是依约给了他五十块钱。好歹是洗了一回,抽油烟的效果比先前好了许多。
只是慢慢地,油烟又在内罩上凝起来了。有一段时间,抽油烟机的外延管断了,这抽油烟机相当于完全失去了作用。这段时间里,厨房里的油烟明显地比之前重了许多,稍不注意擦的地方,几天就有了粘粘的油垢。直到我请到了人来修好,这抽油烟机才又发挥些作用。
我记起来,这抽油烟机在买的时候,店主也就没许诺过它能抽净所有的油烟。每天炒菜的时候,这抽油烟机“轰轰”地开着,内罩上一再地布满油烟,抽油烟机的漏斗里也已经倒出去过多次深浓黏稠的油。只是,这厨房的顶上终究还是慢慢洇染了一层灰黑色,还有,左边墙上那个我挂抹布的挂钩,它银色弧形的面上以及其中一个不挂抹布的挂钩上都布满了油垢。因为这挂钩容易掉,所以我不敢太用力擦拭。
一年一年,看不见的油烟慢慢凝成深深的油垢,就像那看不见的岁月,终究凝成一枕清霜。
九
我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多时候是在饭桌上。
孩子上了中学以后,除去晚上睡觉的时间,她每天白天在家的时间只有中午一个半小时、下午一个小时。一般情况下,中午她会睡一会儿,晚饭后有时候看书,这一天当中,我们能真正面对面的时间,就是饭桌上那一会儿。
丈夫平日在家的时间少,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我和孩子两个人在家吃饭。孩子性格开朗,每天在饭桌上,会说起许多学校、老师、同学的事。“今天我们班……”、“今天我们老师……”、“今天我们同学……”、“今天有件事真好玩……”、“今天我们打扫卫生……”、“今天我们出黑板报……”。她的话题围绕着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许多时候一边讲一边笑。我从她的话里知道她的老师,知道他们每个人上课的风格,与同学相处得怎样,受不受同学欢迎,有什么样的“典故”在同学中流传;知道她的许多同学,对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各自的特长耳熟能详。
我的话题则围绕着这个家,围绕着她爸爸,围绕着两边老家的亲戚以及他们的生活。我想传递给她的意思一般有两个:老家的所有长辈和亲戚,他们都非常关心我们,特别是你;另一个就是告诉她,你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种环境,你是幸运和幸福的,你应该好好学习。为了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我一再给她讲我和她爸爸小时候那些艰难的生活(她爸爸童年和少年时的生活我虽没看见,但那些经历经他一再讲述,我现在全都了然于胸),其中一个具体的例子是:我小学毕业考进县一中时,从家里出发,要历经两天灰头土脸的路途才能到达县城,而今她也在县一中上学,从家里出去,五分钟就到学校了。
孩子身上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问题,平时又逮不着说她,为此,我顾不得书上说的吃饭时不要批评孩子的劝导,常在吃饭时说她。曾经有一小段时间里,我发现孩子每天在饭桌上,常说今天班上哪位同学睡觉被老师骂了,哪位同学犯了错班主任请家长了等等这样的事,说的都是同学不好的东西。我知道,孩子她自己在学校也有许多问题,但她都没有在我面前说出来。为此,我给孩子下了一道杠:以后,你每说一位同学的缺点和错误时,必须也说出一条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下了这道杠以后,孩子不再向我说同学的缺点和错误了。
半大的孩子,许多时候很叛逆。我有时候批评了她,她便沉默,或者是批评她之后,我心里还憋着气,也没有心情再和她说话。这种沉默有时候会持续一顿饭,有时候则会持续两三天。两个人,各自默默地吃着饭,不发一语。在这样的沉默中,我们在内心里,各自默默反省,或是默默妥协。
在一张饭桌的两边,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在不断地交流、摩擦、妥协中,各自一天天长大。
十
更多的时候,厨房对于我的历练,不在于买一堆菜,然后从容地做几道自己拿手的菜出来,而是在于,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无中生有”,应对各种临时冒出来的需要。
在这一点上,我嫂子做得特别好。我在乡上工作的那几年,下乡工作组年年分在老家村上。我家既在那里,进村入户工作当中,免不了常带一起下乡的同事到家里。农村家里条件不方便,难得的是,每一次,嫂子都能想办法把饭菜摆上桌。当然,嫂子做得最多的是煮鸡肉。曾经有一起下乡的同事笑说:“你们家养的那些鸡,绝大多数都让我们给吃了。”另外,家里也会常有些客来客往,这些情况事先大都无法预知,而每一次,嫂子都能从容应对,没有鸡可杀时,嫂子也会努力想办法做些别的菜出来,不论怎样,都会让客人吃了饭再离开。
与嫂子相比,我遇到这样考验的情形不多。也就是偶尔遇到饭中临时增加了人,或是约请亲戚朋友吃饭时情况稍有超出计划。我不如嫂子在家里那样难,非得自己“变”东西出来。我们现在居住的小区,外面离得不远就有饭店,可以去饭店里端饭菜。只是,若是从饭店里去端饭菜,这一去一回,再遇上饭店里正忙着,那就得三四十分钟,时间来不及。更重要的是,来了客人临时去端饭菜,一眼便显出了我这主妇的窘迫来,这也让我觉得难为情。
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丈夫和孩子的临时需要。比如晚上,看着看着电视,丈夫会说肚子饿了,然后孩子也说想吃,这时候,我就得弄出点东西来,煮鸡蛋,煮面条,或是炒两碗炒饭。有时候是丈夫晚上回来,说晚饭没吃好,想再吃点什么。又或者是周末,一家人懒得去外面吃早点,那我也得应对出来。
也有一种情况是我懒得去买菜,遇上下雨,或是天气特别冷,或者周末,就想看看书懒得动弹。这种时候,就只能在现有条件上下功夫,努力地加以“创造”,好到了吃饭时间,能有饭菜摆上桌。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应对这些需要的主要措施,就是厨房常备三样东西:面条,鸡蛋,洋芋。面条可应对多种情况,而鸡蛋洋芋是千面菜,比起其它菜又放得住,厨房里常备着,拿来“应急”或是“应懒”都是最好的选择。冬天有时会买一沓饵块放着,晚上那父女俩饿了时,我把那饵块往电炉上一烤就解决问题。另外,厨房的冰箱里常有鲜肉、腊肉和鸡肉。灶台下面的杂物档上有干菌、干木耳、干薯片等。将这些东西巧妙组合和搭配,周末不用出门,约三五朋友来家吃饭游刃有余。
我是慢慢地才发现,一间厨房的历练,会让一个主妇不断成长。在应对那些意外情况以及各种临时需要的过程中,那个主妇,慢慢地提高了应对生活的能力,增长了创造生活的智慧,懂得了如何用简单的鸡蛋或是洋芋做出好看和好吃的东西,根据时间以及口味需要,或煎或炒,或炖或蒸。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间厨房的历练,它恰若一场微缩的人生。
十一
朋友给我说起一道很小资的菜。这道菜是这么做的:选一节肥实鲜嫩的藕,将藕的一头切开,往这藕的空心里灌入浸泡好的糯米。灌的时候,要注意细致地把藕心里那些曲曲弯弯的空处都灌满。灌好后,将原来切开的藕尖用两根牙签重新合上。之后,将这灌了糯米的藕,在鲜汤里(我猜想是新鲜的骨头汤吧)一直煮到■糯,捞出后切片,就可以吃了。
朋友说,这糯米藕是她随丈夫去一位朋友家时吃到的。那位朋友的太太菜做得特别好,做出来的菜优雅精致,色鲜味美,比饭店里的师傅做出来的还要好吃,这糯米藕是其中的一道。据说,因为太太饭菜做得好,那位丈夫平日很少在外面吃饭,即便有朋友约请时,他也去得不多。“那位太太,平日里看上去打扮精致,气质优雅,想不出却做得那样一手好菜。她做出来的那些菜,真是又好看又好吃。”朋友这样讲述的时候,我在心里想象着那个装着切好的糯米藕片的盘子,洁净的白底上,有着素淡的青花,像一幅温润的画,或是一首清婉的歌。
我因此想起那个词来:厨艺。我无力考证“厨艺”一词的源起与传承,只是想着,这个词在最初诞生的时候,被表达为是“厨艺”,而不是“厨技”,这中间,应该包含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广阔意境。这个词,它传达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厨”的本质,除了满足饱腹以及口味的需要,它还是一种细致优雅地生活的意愿与努力。
关于这一点,我在看电视上的美食节目时常有着深刻的感受。细看那些美食诞生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明明是一些普通的食材,可是,经过厨师的巧妙搭配与制作,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道道好看又好吃的精致菜肴。也有时候是同样的食材,被不同的师傅做出不同样子和不同口味的菜。一道美食诞生的过程,它传达出了厨师们对一道菜的巧思与灵感。这种巧思与灵感,延伸到生活的广义上,应该就是一种精致生活的精神了。正如那位做糯米藕的女子,生活中,藕是我们常见的菜,糯米也只是普通的食材。她之巧思妙制,做出那样好吃的糯米藕来,其中便见出她对生活的优雅细致的理解与诠释。
“食不厌精。即便是一个人吃饭时,也要细致地做些好吃可口的东西,不要随便对付,亏待了自己。”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一个人在家吃饭,因为疏懒,一个人的饭常常就是煮一碗八宝粥,朋友于是这样说我。
那道很小资的糯米藕,它的制作过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清晰着。我想着,什么时候也自己学着做一次。那个做糯米藕的我未曾谋面的优雅女子,她传达给我的主义是:当我们在做一道菜肴的时候,除了饱腹的需要,在那里面,倒映着的还有我们关于生活的态度以及精神。
十二
厨房是一个“场”。
在老家农村,人们问别人家里有几个人时,常说“家里几个人吃饭”。那一张饭桌,或者说那一间厨房,便是一个家存在的起点。
丈夫平日在家吃饭的时间不太多,但有时候晚上回来说饿了,我便给他做点东西。有时给他煮三两个鸡蛋,有时候给他煮一碗面条,什么也不放,素面煮出来,他挑几个泡小米辣,说挺好吃的。煮鸡蛋或者是煮面条,都不过是十来分钟的事,当他换了鞋,在沙发上坐下来抽支烟的时间,我便能弄好。每次弄好了端到面前,看他吃着,我便感觉出这厨房的暖来。
孩子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的时间是十二点,下午是五点四十。我下班回到家,根据要做的菜,安排好时间。往往,孩子开门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做最后的菜,或是正把菜盛在盘子里或汤钵里往桌上端。孩子每次开门进来都会叫“妈妈”,有时候加一句“我回来了”。我答应着她,摆上菜和碗筷。孩子有一次闲聊时对我说:“我觉得妈妈你有两个时候看起来比较贤惠,一个是坐在沙发上钉钮扣的样子,另一个就是系着围裙在厨房做饭时的样子。”
母亲是不系围裙的,但有母亲在厨房里,家里便充满了暖意。母亲平日在乡下老家,难得来我身边小住几日,我本是要母亲好好歇息,不要母亲操劳的,只是,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等我下班回家,母亲往往已经做好了饭菜,开门进来,闻到厨房里暖暖的菜香。母亲做的菜和我做的菜不同,有些是我小时候吃过的,有些则是母亲新创的菜品,都是按她在老家的做法做的。我吃着母亲做的菜,和母亲回忆起我小时候在老家的生活,回忆起那些艰难岁月里的馨香。有一年,母亲来时正是冬月,这时节在老家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做辣子酱。母亲去农贸市场买来豆腐、辣子面和一应作料,为我们做了一罐腌豆腐。母亲在着,那厨房里便盈满着暖暖的香。
“只有厨房里暖了,这家里才会暖。”这是我和丈夫一起总结的。有一次,家里洗碗池的下水管堵了,洗碗洗菜的水都下不去,需要到楼下邻居家里去修。偏巧那几天楼下的邻居家没人,没法去修管道。没办法,做不了饭,一家人只好每顿去外面买吃。几天不做饭,按村里人的说法叫“几天不烧锅”,厨房里冷锅冷灶的,人虽然没有饿着肚子,可家里还是感觉少了许多暖意。
女儿有一句关于幸福的经典话语,它和厨房有关。女儿那句话是这样说的:“我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记得女儿说这话,是在她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她爸爸平日在家的时间少,偶尔她爸爸能在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她特别高兴。
厨房是一个场,将爱与亲情连结在一起。先有了厨房,有了那一张饭桌,之后,才有了最最香暖的人间烟火。
编辑手记:
这是一篇小开口、大容量的散文,细腻、密实、朴素,恰如生活本身一般琐碎而又充满意趣。文章透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展示着真实的人生。作者保持一贯的叙述风格:平实、真诚、散淡、温和。小小的厨房,是一个人生的舞台。这是一个最熟悉的场所,却又是一个最容易疏忽的所在。作者注意到了,耐心而细致地讲述了,也就成了一篇不可多得的佳构。
责任编辑 杨义龙
一
一直以为,在厨房里,穿,是一件不必提上议程的事。每天早晚入厨,我的第一个动作是系上围裙,第二个动作是卷上袖子。我系着围裙做饭的样子,曾多次被朋友夸说极其贤惠,我为此越发地心安理得,不曾刻意穿得很漂亮地入厨。
穿着漂亮衣服入厨,一来怕不小心弄脏了难洗,二来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往往不适合做事,施展不开手脚。朋友曾对我讲起住在她们院里的一个美丽女子,说那个女子每天要换多次衣服。事情是这样的:那个美丽的女子每天清晨上班,总要穿得很漂亮地出门。中午下班回到家,便见她换上居家便装,开始洗菜做饭。下午上班时,她再换上漂亮衣服,且下午的衣服一般不和上午重复。傍晚下班回到家,再换上居家便装。晚饭后出门散步,又换上漂亮衣服。如此下来,的确是一天要换很多次衣服。美丽的女子往往比一般人更爱美,在保持平常生活张弛有度的节奏的同时,努力地保持着那份优雅和美丽。
直到有一次,我因和一位朋友聊天时自称厨娘,朋友于是笑了起来。“你知道现今这厨娘的内涵吗?”朋友的话问得我有些莫明其妙,我一个日日躬身厨间的女子,那不便是厨娘么?朋友于是传了几贴照片过来。“看看照片里这些厨娘。”那是几贴美女在厨间的照片。一贴是一位美女穿着杏黄色碎花的低胸无袖连衣裙,漂亮的卷发垂在两侧耳边,神情妩媚而甜美地在调鸡蛋。另一贴是一位瘦高个的美女,穿着类似于泳装的黑色连体背心,神情稍稍冷漠而神秘地举着一只炒锅,美腿白皙修长,唇色艳丽夺人。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来:食色,性也。中国的古人了不得,一句话出口,贯穿了数千年,仍然还在时尚和潮流的顶端。朋友笑着嘱咐我说,要想牢牢抓住老公的心,除了饭菜要做得可口,记住,下厨的时候要穿得漂亮和性感一些。
我又想起那年元宵节的晚餐,系着围裙和丈夫喝的那半杯红酒,独自哑然。而即便是平日里,因家里的厨房与客厅之间隔着饭厅,我在厨间忙碌时,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的丈夫往往看不见我,还有更多时候则是他不在家。倒是在我们后面的那栋楼,几乎每个阳台上的人,只要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我们这边。
一天中午,我正在厨房做饭,无意间抬头,看见对面五楼的阳台上,一个女子将身子趴着窗台,用手支着下巴,不知是为烤太阳,还是在看远处的风景。阳光晴暖,她就那样安静地趴在窗台上,用手支着下巴。她穿了一件玫红色的衣衫。
那个女子,我无端地猜想,不知道她下厨的时候,穿的是什么样的衣裙?
二
许多肉都有腥味。
牛羊肉不必说了,那种膻味扩散的范围广,绵延的时间久,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那叫绵亘不去。我母亲常说一句话:“最怕吃牛羊肉。”母亲怕的就是那膻味。“吃一顿牛羊肉,个把个星期,身上都好像还留着那膻味,还有厨房里,那砧板,那锅灶,那盆勺……什么菜做出来,都闻着那味儿。”
平日里上菜市场,离牛羊肉摊老远就闻见那膻味。若是一个新从外地来的人来到这菜市场,别的东西怕找不着,但他绝对不怕找不着卖牛羊肉的摊。有一句俗话叫“吃不着羊肉惹一身膻”,足见这羊膻味之深长久远,只要曾挨近过它,就算没吃过肉也跟这味脱不了干系。
鸡肉其实也有腥味。老家的亲戚广,又都记挂着我们,进城办事或赶集时,常带了鸡来给我们。每一次,有亲戚带了鸡来,我都直接拿到菜市场去杀。我不在家里杀鸡的原因有三:一是自己不会杀鸡,下不去那手;二是杀鸡后往往一地鸡血鸡毛,打扫卫生艰难费力;三就是因为那腥味。比起牛羊肉,鸡的腥味算不得重,只是我的嗅觉却一向敏感。有一次表哥在家里帮我杀鸡,之后从厨房到整个后阳台,那种隐约的腥味弥漫在空气里,久久地挥之不去。
到菜市场去杀鸡时,我也没法待在旁边。在店主人帮我杀鸡的时候,我就离开去旁边的超市逛逛。就算不离开,至少也要站得离杀鸡的地方两三丈远,等鸡弄好了,我付了钱赶紧离开。
我也怕菜市场里卖鱼的摊子。且不说卖鱼的摊子前路面被鱼拍打出的水溅湿,脏污一片,更让人难受的是那一筐筐鱼散发出的腥味,深浓扑鼻。
我平日里因畏惧鱼刺,较少吃鱼。丈夫若要让我吃鱼时,定是那种特大个的鱼头,且一般都到饭店去吃。几日前,老家亲戚带了一条十多斤的大鱼来,我不会弄又不会煮,便请了一位朋友专门来煮鱼头,呼朋唤友,吃了热热闹闹的一大桌。那一整个鱼身子,我给了一位同事。至此,一条大鱼就消灭了形迹。只是,这鱼腥味却没消,浓浓地弥漫在空气里。两三天过去了,丈夫在家里还蹙着鼻子:“这鱼腥味!”
当然,这腥味是要过去的,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时间,终将要消弥掉所有的气味。
三
家里的碗筷总是越用越少,你却弄不清它们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消失不见的。
记得几年前当我们刚搬进这个家时,厨房里除了一台双灶液化气灶和一只电饭煲,其它所有用具都是重新置办的。当时,我买了十个一扎的碗,一板十双装的筷子,一套勺具,两个大小不一的汤盆,四个中钵,四个盘子,八个碟子,还有两个挑咸菜用的小碟。我们一家四个人:丈夫,我,孩子,还有小姑子,碗和筷子的数量都是十,这其中已留足了来客时的份。四个盘子、四个中钵、两个汤盆,即便来了客人时我在家里做饭,至多也就能做出五六个菜来。还有八个碟子和两个小碟子。一应用具想必已是多多有余。
如今想来,家里第一个少掉的碗,大约是孩子摔的。那时候女儿还小,刚上一年级。小孩子手不稳,又兼不小心,打烂碗碟是常有的事。我看师友余继聪的书时,看他在文章里面写到,小时候家里日子艰难,用的是那种青花的土烧碗,可即便是这样的碗,摔烂了时也是要遭大人责骂的。有一次,这小小的孩子在灶前洗碗,不小心手一滑,掉了一个碗。母亲在外面听见了响动,问是不是打了东西,小男孩赶紧把打烂的碗片丢进灶灰里,母亲进来看时,终于没有发现什么,而孩子却为那没有完全没入灶灰的一小片碗角紧张地提着心。后来,母亲出去了,孩子才终于放下心来。
我的童年记忆,也和余老师在文章里写的是相似的情形。那时候村里家家的碗都少,大家都困难,没有条件多置办碗碟。为此,家里有客来或是哪家办事时,村邻们就要相互借碗,借着借着,一些碗就借丢了,回不来了。而我们现在,邻里之间早已不若在老家乡村,相互借碗这样的事是不会有的。
只是,家里的碗碟还是慢慢慢慢少了下来。不知什么时候,你会发现十个碗变成了六个、五个,更奇怪的是,竟然有两三个碗的花色是不一样的。十双筷子则变成了五双或是五双单。碟子也少了,盘子变成了三个。之后是那两个小碟子彻底不见了踪影。这些碗碟,只一家人吃饭时还勉强对付,来了客人时则全露了底。曾经有一次,我约了朋友来家吃饭,到要吃饭时,丈夫发现碗不够,临时跑去街上新买了一扎碗回来。
相对来说,筷子是消失得最快的,为此,也是我买得最多的。我有一次新买了筷子回来,想把原来的筷子清理出去,发现原来的筷子共有三色、七双单。盘子我新添了三个。碟子、汤碗都重新添过。有一个青花的汤钵是我不小心打的,那天我原本是拿一个碗,不小心,碗底磕在汤钵上,一声脆响,汤钵已一打两半。我于是又买了一个汤钵回来。
碗碟碰在碗碟上有声,而它们消失的过程却往往无形。有声融入无形,无形涵盖着有声。磕磕碰碰,平平常常,日子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
四
家里的厨房,主体是一个直角形的操作台,每边操作台的下面各有两层放东西的空间。家里几乎所有与厨房有关的种种杂物都放在了里面,那叫一个“收不尽、理还乱”。
左边操作台下面的两层空间,上面一层主要放的是干食材和各种作料,大体上有面条、面粉、糯米粉、干辣椒、蘸水辣、花椒粉、草果面、八角果、盐巴、干洋芋片、干梅、木瓜片、干木耳……此外,还放了三个平时不用的口缸,一把平时不用的筷子,还有两个电饭锅头上的蒸屉。东西太杂,具体的品种难以弄清,反正,平日做饭菜时,但凡需要用到里面的什么东西了,就往这地方找。需要用到的作料,若是在这里找不到的,那便说明是没有了,需要再买。
在这层里面现时还有一小袋大约一斤半的糯米,是干儿子他妈前年给的,当时带回来大约有五斤,零星煮了几次,还剩了一点。丈夫和女儿都不喜吃糯食,我一个人时又懒得做饭,所以这糯米一直到现在也还没能吃完。因怕糯米的香引来虫子,我将两个塑料袋包得很紧。还有那包干梅,是母亲带给我的,我都记不清是哪年带来的了,总之放了有几年了吧。当时母亲带这点干梅给我,说是做凉菜时泡一点干梅,味道比用醋好得多。母亲最喜吃凉菜,自己经常做,我却因为懒,嫌做凉菜麻烦,要吃凉菜时,便直接到街上买一点,所以,几乎没怎么用上这干梅,却也一直舍不得丢弃。
在这下面的一层,放的是用坏了的药罐、电烧壶和电烧壶的插线,不用的炒菜锅,平时不常用的砍骨刀,两三个咸菜罐,一个不常用的樱桃木砧板,还有一把香。那个圆形的樱桃木砧板是丈夫从亲戚家带来的,大约有十公分厚。我们平时用的菜板只有大约两公分厚,在上面砍骨头时,能把灶台震得山响。丈夫带回这块厚砧板,是要专用来砍骨头的。因为听说新的木砧板在用前先用热油烫一下,更能经久耐用,我们便这么做了,没想到,这砧板不知是因为没干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被热油一烫,第二天早上竟裂了一大条缝,从边上一直裂到了中心。当然,砍砍骨头也不怎么影响,只是平日里用到的时候也不多,所以,这樱桃木的砧板在这里更多属于一种隐居的姿态。
右边操作台下面的两层空间,上面一层放的是碗筷汤钵,下面一层放了腊肉、鸡蛋以及家里带来的一罐鸡■油。还有一点生姜、蒜果和洋芋也放在这里。腊肉和鸡蛋分别放在两个盆里,腊肉有油,鸡蛋怕碰,只有放在盆里才稳妥。
这种种杂物纷繁零乱,看上去几无章法,可若到用时,却大体也能找得到位置。原本,在那零乱之中,一直有着一种生活的隐藏的秩序。
五
冰箱的冷冻屉里有小半包青豆米,是春天时就放下的。
小城漾濞的菜市里,早季蚕豆从冬天开始上市。开始时,价格能卖到三块钱一斤,之后,随着菜市里的豆子一天天增多,价格随之慢慢降下来。至年后,城郊农村大面积的蚕豆成熟上市,价格落到一块八或一块五一斤。最便宜时是在清明前,最后的蚕豆进入收割季节,田里所有的豆子赶着最后的节令来到菜市,价格便宜到了一块钱一斤(即便这样,也比以后卖干豆籽的价格是好的)。这时候,许多主妇开始大袋地往家买青蚕豆,回去剥成豆米,分袋放在冰箱的冷冻层里,这样,可以一直吃到下一季青蚕豆上市。家里冰箱里的这小半包豆米便是这样放下来的。记得是一个月前,这个冬季的早蚕豆已然上市。冰箱里这最后的小半包豆米,它已经以冷冻的姿态,在这冰箱里经历了一次春夏秋冬的轮回。
其实这小半包青豆米,它已经进入过我的虚拟食谱。那是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吃的东西,后来便聊到了做饭。我于是拟了食谱,邀朋友有空时来家吃饭。我的食谱里,首先是一锅豆米火腿饭,就是将豆米、火腿丁和米饭同煮,操作简单,煮出来的饭却色香味美。菜有赶马鸡,清蒸里脊,清炖山药,苦瓜炒鸡蛋。好像就这些,都是一些家常菜。朋友听了,先是夸过我的菜谱,之后,一个转折,对我说:其实都不用那许多菜了,有那一锅豆米火腿饭足矣。
为着对朋友的那一句承诺,那小半包豆米便一直放着。冰箱里还放着两段腊里脊,是过年回家时嫂子带给我们的。另外,冰箱里经常有的还有鸡肉。老家的亲戚常带了家里的土鸡给我们,我便拿去杀了砍好,分袋放在冰箱里。平日里有亲戚朋友在家吃饭时,一道赶马鸡是随时都拿得出的菜。这道彝家土菜,便算是我的一道保留节目了。
冰箱里还一直放着一包蕨菜。回想起来,这蕨菜已经是去年春天放的了。是夫家嫂嫂从老家山上采的蕨菜,全都肥肥嫩嫩的,带了整整半蛇皮袋子给我们。当时,我拿了一些给小姑子,还分了一些给楼上楼下的邻居。家里留着的那些,我洗净后在涨水里涝过,晾开后分袋装好,放在冰箱里。这蕨菜吃的时候,可用腊肉丝炒,清香爽口;也可同青豆米一起焖炒,清鲜下饭;亦可同漾濞特产腌生一起炒,鲜辣美味;而用来炖在腊肉里则可去除哈腊味和油腻。蕨菜是一道真正的春菜,可采食的时间短,漫山遍野肥嘟嘟嫩丝丝的蕨菜,在飞涨的春气里,转眼间就能变成一地葱绿。这样想着,冰箱里那一包蕨菜,里面含着的,原是一山鲜美的春天。
腊肉,豆米,蕨菜,以及鸡肉——我发现,那放在冰箱里的其实不只是菜,在那里面,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心情,关于春天,关于亲情,以及关于生活中那些细碎的美好。
六
每天在厨房忙碌的间隙,常会有一些细碎的时光。
比如,等着锅里的油烧热的时光,等着菜水涨的时光,等着一个菜焖熟或煮■的时光,洗菜或洗碗时等着热水管里的热水下来的时光……若按我们平日的用词习惯,或者说词语本身所涵盖的内在,这些细碎的空隙,应该被称为“时间”,而不是“时光”。然而我在内心里,却一直喜欢这样称呼,“时间”一词,在感觉上精确且带着匆促,不似“时光”给人的感觉,有着更多的悠然和绵厚。绝大多数时候,我在厨房做事时的情状便是这样的:手上按秩序地做着事,内心平静而安然。
在这些细碎的时光里,我会整理一下灶台上的东西,理一理弄歪了的半瓶油卤腐,那个之前在里面装着酒的土罐,那个空了的卡通牙签盒,擦擦那个不常用的电饭锅上面的烟尘,清理掉一瓶不再打算吃的咸菜。有时候则是整理一下冰箱里的菜。整理的时候,看见冰箱里放着的某袋菜或肉,会自然地构思着这菜到时候的做法,或者想着约朋友来吃。
更多的时候,我则在这些空隙里,悠闲地看对面楼上,看楼下的路,或者看楼顶之上远处的山。
因为经常看对面楼上,我很熟悉对面各个人家的窗帘。有的窗帘颜色浅,有的窗帘颜色深,窗帘的花式也各不相同。从那些人家窗帘的颜色和花式,能大体猜得出主人的风格和品位。有一户人家的阳台上没有挂窗帘,每天中午在厨房做事,眼睛看向那方阳台时,总感觉那上面满满地都是阳光。有一户人家阳台上的窗帘,先是拆下来了,看得见里面“叮叮咚咚”地装修,个把月后,阳台上挂上了新的窗帘——这房子入住了新的主人。
除了窗帘,另一道很生活的风景是晾在那些阳台外面铁丝上的衣服。往往是周末,在厨房做事时,便见一些半熟悉的身影从一方拉开了窗帘和窗子的阳台上探出来,将洗好的衣物一件一件晾到阳台外面的铁丝上。那些晾出来的衣物,有的平整有的随意,从这些衣物晾晒的形状里,也能约略想见一个人的生活。
看楼下路上,看见的是放学回来的孩子,或是下了班买了菜匆匆回家的人。有一段时间,每到中午放学时间,常有一个上一二年级的小男孩背了书包,靠在楼下路边那方花台的瓷砖上,向着楼上的窗口喊:“奶奶!下来接我。”之后,五楼的窗口便探出了奶奶的头,对着楼下说:“乖乖回来了!你快上来,奶奶在楼上接你。”像这样大约过了有半年的时间,每天中午的楼下不再听见叫“奶奶”的声音。或许,那个奶奶已经回乡下去了。
楼顶之上远处的山是苍山。一年中的其它季节,那苍山都是黛色的。唯有到了冬天,山顶上一线银白,这是小城冬天里年年不变的、唯一的雪景。
收回目光时,锅里的菜水涨了。
下菜。
七
一排抹布,见证了厨房。
厨房里的那一排抹布是这样的:那块挂在最外面的蓝白色抹布是擦板凳的,专用来每天饭前擦板凳;第二块桃红色的是在手湿的时候拿来擦手;第三块淡粉色的,以前用来抹灶台,后来用得很薄了便退居二线,以作备用;第四块是格子巾,擦灶台;第五块是白底蓝线边的洗碗布。我之所以对一排抹布冠以“第几”这样的称谓,是因为多年来这些抹布的位置总是固定的。抹布用坏了要换,但它们各自的位置却一直没有变。偶尔,丈夫或女儿用过抹布,会弄乱了秩序,被我看到了,便又把它们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挂抹布的是一副有六个钩头的横排粘胶挂钩,一开始的时候粘在墙上,后来掉了下来,再粘便粘不稳了,丈夫于是帮我钉了两颗钉子。设计挂钩的人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挂钩正中留了两个眼。令人犯难的是,砖砌的墙壁从外面又看不出哪里是缝隙,钉子吃不进砖面,便挂不稳。挂钩掉下来了好几回,丈夫努力钉了好几回。我知道他钉那钉子不容易,所以一直小心地用着。
在朋友晓洁夸奖那排抹布以前,我其实一直也没觉得什么,就是几块抹布呗,各自该干什么用就干什么用。直到那次晓洁来了。那天,我约晓洁和几位朋友来家吃饭,我做菜的时候,晓洁站在身后问我要做什么,我说不用,我一个人弄就好了。后来,就听到晓洁在身后感叹说:“瞧你这几块抹布,非干净!”这个“非”字在方言里单用,是“特别”或“非常”的意思。我听到晓洁的话,将头转过九十度看挂在我左边的那排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抹布,之后一笑——觉得她这一句夸奖特别熨帖。晓洁说:“干净得不像是厨房里用的。”
这些抹布,洗碗布和那块擦灶台的格子巾不用说,每顿饭后都要洗。那块备用的抹布不常用,洗得干干净净地挂在那里。那块擦手的毛巾,擦擦湿手,每隔几天也要洗一回,晒干后挂回这里。还有那块擦凳子的毛巾,有了脏痕时便洗洗,也是单独晒干。虽说是厨房里用的抹布,里面的任何一块在挂着的时候却是干净没有油污的。因着晓洁那一句夸奖,我在心里生起小小的骄傲。
是在一次做饭的间隙,我看着这排抹布,觉得它们是这厨房的见证者:擦板凳的见证了板凳上面日复一日的尘埃,以及坐在上面的人;擦灶台的见证了灶台上的油滴、水滴以及在那上面锅碗瓢盆的交响;洗碗布见证着那些碗筷从新到旧,甚至不小心打烂后被放进垃圾桶;还有那块擦手的毛巾,它见证了一双手怎样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终于慢慢现出了青筋。
一排抹布,它们是厨房的见证者。是生活的见证者。是某种岁月流淌姿势的见证者。
八
抽油烟机抽不净油烟。
刚开始的时候,厨房里是一台双灶的液化灶,其中,右边的那个灶用坏了没修好,我们便一直用左边的那个灶。一家人做点家常饭菜,用一个灶也够了。这液化灶的宽度比头上的抽油烟机稍有超出,碍于位置所限,灶没法再往右挪,一段时间后,抽油烟机的内罩上就有了差别:右边的一片油烟很少,而左边的一片却布满了黄色的油烟,就连抽油烟机的左外侧壁以及附近墙壁上也有了明显的油垢。
后来,这液化灶坏了,最后用坏时“嘭”的一声,吓着了做饭的小姑子,真是危险。也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回,我们买了一台小巧的单灶,把灶摆在抽油烟机的正下方,想着这样,抽油烟机外面的墙壁就不会继续落上油烟了。也是在这时候,我发现,在厨房的上面,原本洁白的顶已被烟熏成淡淡的青黑色,与别处的墙壁有了迥然的差别。
自从买了单灶后,抽油烟机内罩上的油烟从原来的“左右有别”渐渐变得均衡,但油烟主要却是集中在风网附近。每天炒菜时,我都会记得开着抽油烟机,想着油烟都被“轰轰”作响的抽油烟机吸了去,就不会扩散了。只是后来,我才发现,在抽油烟机的表面,慢慢地已凝了一层油垢,用抹布已经擦拭不去了。另外,位于抽油烟机左下侧的插电板的盖板上、白色瓷砖与墙壁过渡处那一指宽的小小侧面上以及墙壁与灶台相接的直角处都凝起了深深的油垢。
不止如此,厨房边的窗台上、盖冰箱的那块方巾上、餐桌椅背的斜面上都落了粘粘的油烟。特别是窗台上的油烟,我用擦了肥皂的抹布都擦不去。还有灶台上的一应东西,比如盐罐边上、酱油瓶醋瓶盖上、那只不常用的电饭锅盖上、那只曾经装着酒的土罐子盖上、以及角落里那个勺架的挂钩上都落满了粘粘的油烟。甚至,就连灶台下面放东西的那层隔台的外面一小片,也会落了油烟,虽然看上去不是很明显,用抹布一擦却能感觉得到。
抽油烟机内罩上的油烟越凝越多,明显地影响了抽油烟的效果。我便依着广告上的介绍,去超市买了一瓶“威猛先生”。没想到,这“威猛先生”气味刺鼻难闻,我受不住,只好作罢。后来,几经打听,请了一个声称能清洗抽油烟机的男子来清洗。这男子清洗抽油烟机也没有什么奥妙,就是把抽油烟机拆下来,再把零件一一拆开,在洗涤剂里洗。虽然他洗得不是很干净,但我还是依约给了他五十块钱。好歹是洗了一回,抽油烟的效果比先前好了许多。
只是慢慢地,油烟又在内罩上凝起来了。有一段时间,抽油烟机的外延管断了,这抽油烟机相当于完全失去了作用。这段时间里,厨房里的油烟明显地比之前重了许多,稍不注意擦的地方,几天就有了粘粘的油垢。直到我请到了人来修好,这抽油烟机才又发挥些作用。
我记起来,这抽油烟机在买的时候,店主也就没许诺过它能抽净所有的油烟。每天炒菜的时候,这抽油烟机“轰轰”地开着,内罩上一再地布满油烟,抽油烟机的漏斗里也已经倒出去过多次深浓黏稠的油。只是,这厨房的顶上终究还是慢慢洇染了一层灰黑色,还有,左边墙上那个我挂抹布的挂钩,它银色弧形的面上以及其中一个不挂抹布的挂钩上都布满了油垢。因为这挂钩容易掉,所以我不敢太用力擦拭。
一年一年,看不见的油烟慢慢凝成深深的油垢,就像那看不见的岁月,终究凝成一枕清霜。
九
我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多时候是在饭桌上。
孩子上了中学以后,除去晚上睡觉的时间,她每天白天在家的时间只有中午一个半小时、下午一个小时。一般情况下,中午她会睡一会儿,晚饭后有时候看书,这一天当中,我们能真正面对面的时间,就是饭桌上那一会儿。
丈夫平日在家的时间少,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我和孩子两个人在家吃饭。孩子性格开朗,每天在饭桌上,会说起许多学校、老师、同学的事。“今天我们班……”、“今天我们老师……”、“今天我们同学……”、“今天有件事真好玩……”、“今天我们打扫卫生……”、“今天我们出黑板报……”。她的话题围绕着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许多时候一边讲一边笑。我从她的话里知道她的老师,知道他们每个人上课的风格,与同学相处得怎样,受不受同学欢迎,有什么样的“典故”在同学中流传;知道她的许多同学,对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各自的特长耳熟能详。
我的话题则围绕着这个家,围绕着她爸爸,围绕着两边老家的亲戚以及他们的生活。我想传递给她的意思一般有两个:老家的所有长辈和亲戚,他们都非常关心我们,特别是你;另一个就是告诉她,你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种环境,你是幸运和幸福的,你应该好好学习。为了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我一再给她讲我和她爸爸小时候那些艰难的生活(她爸爸童年和少年时的生活我虽没看见,但那些经历经他一再讲述,我现在全都了然于胸),其中一个具体的例子是:我小学毕业考进县一中时,从家里出发,要历经两天灰头土脸的路途才能到达县城,而今她也在县一中上学,从家里出去,五分钟就到学校了。
孩子身上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问题,平时又逮不着说她,为此,我顾不得书上说的吃饭时不要批评孩子的劝导,常在吃饭时说她。曾经有一小段时间里,我发现孩子每天在饭桌上,常说今天班上哪位同学睡觉被老师骂了,哪位同学犯了错班主任请家长了等等这样的事,说的都是同学不好的东西。我知道,孩子她自己在学校也有许多问题,但她都没有在我面前说出来。为此,我给孩子下了一道杠:以后,你每说一位同学的缺点和错误时,必须也说出一条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下了这道杠以后,孩子不再向我说同学的缺点和错误了。
半大的孩子,许多时候很叛逆。我有时候批评了她,她便沉默,或者是批评她之后,我心里还憋着气,也没有心情再和她说话。这种沉默有时候会持续一顿饭,有时候则会持续两三天。两个人,各自默默地吃着饭,不发一语。在这样的沉默中,我们在内心里,各自默默反省,或是默默妥协。
在一张饭桌的两边,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在不断地交流、摩擦、妥协中,各自一天天长大。
十
更多的时候,厨房对于我的历练,不在于买一堆菜,然后从容地做几道自己拿手的菜出来,而是在于,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无中生有”,应对各种临时冒出来的需要。
在这一点上,我嫂子做得特别好。我在乡上工作的那几年,下乡工作组年年分在老家村上。我家既在那里,进村入户工作当中,免不了常带一起下乡的同事到家里。农村家里条件不方便,难得的是,每一次,嫂子都能想办法把饭菜摆上桌。当然,嫂子做得最多的是煮鸡肉。曾经有一起下乡的同事笑说:“你们家养的那些鸡,绝大多数都让我们给吃了。”另外,家里也会常有些客来客往,这些情况事先大都无法预知,而每一次,嫂子都能从容应对,没有鸡可杀时,嫂子也会努力想办法做些别的菜出来,不论怎样,都会让客人吃了饭再离开。
与嫂子相比,我遇到这样考验的情形不多。也就是偶尔遇到饭中临时增加了人,或是约请亲戚朋友吃饭时情况稍有超出计划。我不如嫂子在家里那样难,非得自己“变”东西出来。我们现在居住的小区,外面离得不远就有饭店,可以去饭店里端饭菜。只是,若是从饭店里去端饭菜,这一去一回,再遇上饭店里正忙着,那就得三四十分钟,时间来不及。更重要的是,来了客人临时去端饭菜,一眼便显出了我这主妇的窘迫来,这也让我觉得难为情。
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丈夫和孩子的临时需要。比如晚上,看着看着电视,丈夫会说肚子饿了,然后孩子也说想吃,这时候,我就得弄出点东西来,煮鸡蛋,煮面条,或是炒两碗炒饭。有时候是丈夫晚上回来,说晚饭没吃好,想再吃点什么。又或者是周末,一家人懒得去外面吃早点,那我也得应对出来。
也有一种情况是我懒得去买菜,遇上下雨,或是天气特别冷,或者周末,就想看看书懒得动弹。这种时候,就只能在现有条件上下功夫,努力地加以“创造”,好到了吃饭时间,能有饭菜摆上桌。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应对这些需要的主要措施,就是厨房常备三样东西:面条,鸡蛋,洋芋。面条可应对多种情况,而鸡蛋洋芋是千面菜,比起其它菜又放得住,厨房里常备着,拿来“应急”或是“应懒”都是最好的选择。冬天有时会买一沓饵块放着,晚上那父女俩饿了时,我把那饵块往电炉上一烤就解决问题。另外,厨房的冰箱里常有鲜肉、腊肉和鸡肉。灶台下面的杂物档上有干菌、干木耳、干薯片等。将这些东西巧妙组合和搭配,周末不用出门,约三五朋友来家吃饭游刃有余。
我是慢慢地才发现,一间厨房的历练,会让一个主妇不断成长。在应对那些意外情况以及各种临时需要的过程中,那个主妇,慢慢地提高了应对生活的能力,增长了创造生活的智慧,懂得了如何用简单的鸡蛋或是洋芋做出好看和好吃的东西,根据时间以及口味需要,或煎或炒,或炖或蒸。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间厨房的历练,它恰若一场微缩的人生。
十一
朋友给我说起一道很小资的菜。这道菜是这么做的:选一节肥实鲜嫩的藕,将藕的一头切开,往这藕的空心里灌入浸泡好的糯米。灌的时候,要注意细致地把藕心里那些曲曲弯弯的空处都灌满。灌好后,将原来切开的藕尖用两根牙签重新合上。之后,将这灌了糯米的藕,在鲜汤里(我猜想是新鲜的骨头汤吧)一直煮到■糯,捞出后切片,就可以吃了。
朋友说,这糯米藕是她随丈夫去一位朋友家时吃到的。那位朋友的太太菜做得特别好,做出来的菜优雅精致,色鲜味美,比饭店里的师傅做出来的还要好吃,这糯米藕是其中的一道。据说,因为太太饭菜做得好,那位丈夫平日很少在外面吃饭,即便有朋友约请时,他也去得不多。“那位太太,平日里看上去打扮精致,气质优雅,想不出却做得那样一手好菜。她做出来的那些菜,真是又好看又好吃。”朋友这样讲述的时候,我在心里想象着那个装着切好的糯米藕片的盘子,洁净的白底上,有着素淡的青花,像一幅温润的画,或是一首清婉的歌。
我因此想起那个词来:厨艺。我无力考证“厨艺”一词的源起与传承,只是想着,这个词在最初诞生的时候,被表达为是“厨艺”,而不是“厨技”,这中间,应该包含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广阔意境。这个词,它传达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厨”的本质,除了满足饱腹以及口味的需要,它还是一种细致优雅地生活的意愿与努力。
关于这一点,我在看电视上的美食节目时常有着深刻的感受。细看那些美食诞生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明明是一些普通的食材,可是,经过厨师的巧妙搭配与制作,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道道好看又好吃的精致菜肴。也有时候是同样的食材,被不同的师傅做出不同样子和不同口味的菜。一道美食诞生的过程,它传达出了厨师们对一道菜的巧思与灵感。这种巧思与灵感,延伸到生活的广义上,应该就是一种精致生活的精神了。正如那位做糯米藕的女子,生活中,藕是我们常见的菜,糯米也只是普通的食材。她之巧思妙制,做出那样好吃的糯米藕来,其中便见出她对生活的优雅细致的理解与诠释。
“食不厌精。即便是一个人吃饭时,也要细致地做些好吃可口的东西,不要随便对付,亏待了自己。”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一个人在家吃饭,因为疏懒,一个人的饭常常就是煮一碗八宝粥,朋友于是这样说我。
那道很小资的糯米藕,它的制作过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清晰着。我想着,什么时候也自己学着做一次。那个做糯米藕的我未曾谋面的优雅女子,她传达给我的主义是:当我们在做一道菜肴的时候,除了饱腹的需要,在那里面,倒映着的还有我们关于生活的态度以及精神。
十二
厨房是一个“场”。
在老家农村,人们问别人家里有几个人时,常说“家里几个人吃饭”。那一张饭桌,或者说那一间厨房,便是一个家存在的起点。
丈夫平日在家吃饭的时间不太多,但有时候晚上回来说饿了,我便给他做点东西。有时给他煮三两个鸡蛋,有时候给他煮一碗面条,什么也不放,素面煮出来,他挑几个泡小米辣,说挺好吃的。煮鸡蛋或者是煮面条,都不过是十来分钟的事,当他换了鞋,在沙发上坐下来抽支烟的时间,我便能弄好。每次弄好了端到面前,看他吃着,我便感觉出这厨房的暖来。
孩子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的时间是十二点,下午是五点四十。我下班回到家,根据要做的菜,安排好时间。往往,孩子开门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做最后的菜,或是正把菜盛在盘子里或汤钵里往桌上端。孩子每次开门进来都会叫“妈妈”,有时候加一句“我回来了”。我答应着她,摆上菜和碗筷。孩子有一次闲聊时对我说:“我觉得妈妈你有两个时候看起来比较贤惠,一个是坐在沙发上钉钮扣的样子,另一个就是系着围裙在厨房做饭时的样子。”
母亲是不系围裙的,但有母亲在厨房里,家里便充满了暖意。母亲平日在乡下老家,难得来我身边小住几日,我本是要母亲好好歇息,不要母亲操劳的,只是,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等我下班回家,母亲往往已经做好了饭菜,开门进来,闻到厨房里暖暖的菜香。母亲做的菜和我做的菜不同,有些是我小时候吃过的,有些则是母亲新创的菜品,都是按她在老家的做法做的。我吃着母亲做的菜,和母亲回忆起我小时候在老家的生活,回忆起那些艰难岁月里的馨香。有一年,母亲来时正是冬月,这时节在老家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做辣子酱。母亲去农贸市场买来豆腐、辣子面和一应作料,为我们做了一罐腌豆腐。母亲在着,那厨房里便盈满着暖暖的香。
“只有厨房里暖了,这家里才会暖。”这是我和丈夫一起总结的。有一次,家里洗碗池的下水管堵了,洗碗洗菜的水都下不去,需要到楼下邻居家里去修。偏巧那几天楼下的邻居家没人,没法去修管道。没办法,做不了饭,一家人只好每顿去外面买吃。几天不做饭,按村里人的说法叫“几天不烧锅”,厨房里冷锅冷灶的,人虽然没有饿着肚子,可家里还是感觉少了许多暖意。
女儿有一句关于幸福的经典话语,它和厨房有关。女儿那句话是这样说的:“我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记得女儿说这话,是在她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她爸爸平日在家的时间少,偶尔她爸爸能在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她特别高兴。
厨房是一个场,将爱与亲情连结在一起。先有了厨房,有了那一张饭桌,之后,才有了最最香暖的人间烟火。
编辑手记:
这是一篇小开口、大容量的散文,细腻、密实、朴素,恰如生活本身一般琐碎而又充满意趣。文章透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展示着真实的人生。作者保持一贯的叙述风格:平实、真诚、散淡、温和。小小的厨房,是一个人生的舞台。这是一个最熟悉的场所,却又是一个最容易疏忽的所在。作者注意到了,耐心而细致地讲述了,也就成了一篇不可多得的佳构。
责任编辑 杨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