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金属纳米粒子具有高催化活性、反应选择性和易于制备等特点,其被认为是化学反应中的优异催化剂,但存在着高成本、难分离、易团聚、不可回收再利用等缺点。纤维素是迄今最丰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及细菌中,而又由于其高比表面积、较好的稳定性及化学可修饰性,因此纤维素基材料可以作为金属纳米粒子的良好载体。对近年来纤维素基材料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进行了综述,以便有关科研人员了解多方位的有效尝试方法和探讨的途径。
【机 构】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资助项目(2017YFB03079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金属纳米粒子具有高催化活性、反应选择性和易于制备等特点,其被认为是化学反应中的优异催化剂,但存在着高成本、难分离、易团聚、不可回收再利用等缺点。纤维素是迄今最丰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及细菌中,而又由于其高比表面积、较好的稳定性及化学可修饰性,因此纤维素基材料可以作为金属纳米粒子的良好载体。对近年来纤维素基材料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进行了综述,以便有关科研人员了解多方位的有效尝试方法和探讨的途径。
其他文献
采用新型萘二甲酰亚胺基半导体聚合物FN2200与绝缘聚合物聚苯乙烯(PS)通过溶液相共混,并采用旋涂法制备共混薄膜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发现在FN2200中加入少量PS可显著提升共混薄膜器件的电子迁移率,然而随着PS含量的增加,载流子迁移率将急剧降低。通过氧等离子体刻蚀结合紫外-可见光吸收谱测量发现,FN2200/PS共混薄膜存在清晰的相分离结构,FN2200组分富集在在薄膜表面层而PS成分沉积在薄膜底部区。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结果发现,在FN2200中添加PS成分促使FN2200骨架
为深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对3种(粗、中和细)级配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了3个温度(0,-10和-20℃)条件下的间接拉伸低温蠕变试验。根据幂函数模型计算得到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蠕变柔量,并基于时-温等效原理,以-10℃为参考温度建立了幂函数模型蠕变柔量主曲线,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蠕变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在0℃时,中间级配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最好,而随着温度降低到-20℃时,粗级配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变最好;采用幂函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沥青混合料扩宽时间域的低温蠕变柔量主曲线,其
内容摘要:传统民商法组织理论面临多元发展需求与信息技术的挑战。在通证经济中,区块链网络参与者借助分布式记账技术,形成了根植于智能合约、以共识算法为治理机制的算法化主体。算法化主体不具备法人的科层治理结构,也不符合商业信托的法律构造,若将其界定为合伙或合伙企业,将使通证持有成员陷入互负连带责任的困境,不利于加密财产的交易。因此,研究算法化主体的技术构造,引入制度经济学以治理为核心对组织与契约关系进行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通过不同的干燥方式,制备了3种10 mg/cm3的CHO泡沫,并对泡沫的显微形貌、孔结构分布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得到的三乙酸纤维素(TAC)泡沫力学性能最佳,其弹性模量为3.50×104 Pa,冷冻干燥制得的TAC泡沫弹性模量为3.38×104 Pa,冷冻干燥获得的TMPTA(聚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泡沫力学性能最差,其弹性模量仅为0.36×104 Pa。超
近年来,有机稠环化合物在太阳能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采用非共价键构建稠环化合物的策略设计合成了两个以苯并二噻吩二酮为中心核,双氰基茚满二酮或二氟双氰基茚满二酮为端基的A-D-A′-D-A型共轭小分子BDD-IC和BDD-IC4F。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其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以这两个小分子作为受体材料制备了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了其光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氟取代的小分子BDD-IC4F比BDD-IC具有更宽的光学吸收,更深的HOM
从Mg-5Li-0.5Y出发,制备了不同Zn掺杂比例(0,0.3%,0.5%,1.0%)(质量分数)的镁锂合金材料,研究了Zn掺杂比例对镁锂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对不同Zn掺杂比例的镁锂合金的物相结构、断面相貌和拉伸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α-Mg和β-Li相组成,为典型的α+β双相结构,随着Zn的掺入,合金中出现了Mg12ZnY的衍射峰;所有合金的晶粒都比较均匀细密,尺寸约在5μm左右,Zn的加入改善了合金的微观结构,使晶粒更细化,晶界更光滑,且改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可穿戴能源技术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和纺织材料结合的织物电子器件,在生物运动能量收集和多功能自供电传感器中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里,我们通过共轭电纺丝法制备了柔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纳米纤维能源纱线,讨论了纺纱参数(涡流场、静电场、速度场)对纱线形成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能源纱线具有2400 MPa的断裂强度和135°的疏水接触角,能保护芯电极稳定工作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1200~1400℃烧结制备了Zr4+-Ni2+共掺杂钡铁氧体Ba(ZrNi)xFe12-2xO19(x=0.6~0.9),研究了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M型钡铁氧体晶相结构、微观形貌、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锆镍掺杂量和烧结温度的增加,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发生变化,都形成了片状的单相锆镍掺杂钡铁氧体。晶粒尺寸随掺杂量增加几乎不变化而随烧结温度提高逐渐从100~300 nm增加到1~2
掺氮金刚石薄膜不仅同已被广泛研究的掺硼金刚石(BDD)薄膜一样拥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且具有更加丰富的的结构和物相组成,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CO2电化学还原电极材料。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沉积技术通过改变沉积温度(750和850℃)制备获得两种形态结构及组成特点显著不同的新型掺氮金刚石薄膜,SEM、XRD分析表明750℃下生长的薄膜仅含金刚石相且晶粒尺寸在30 nm以下,晶界占比极大,结合Raman光谱图中宽化的D峰和G峰,表明所得膜材为典型的掺氮超纳米金刚石膜(UNCD);而850
由于较高的理论容量,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其也存在导电性较差和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将MoS2原位生长在V2C-MXene的表面,制备出了V2C@MoS2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CV)法、恒电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了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