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理念学习的重要性——以当代艺术专业学生为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理念与艺术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艺术理念对艺术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力,起指导性作用,并进一步影响设计作品的艺术品味与文化内涵。作为当代艺术专业学生,更应注重艺术理念学习的重要性,把握好艺术理念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关系,从而在创作实践活动中提高整体艺术设计水平。
  【关键词】:艺术理念;艺术实践活动;当代学生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的诞生已经数万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迅速崛起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和社会的关注加强使得社会对艺术设计的人才需求呈现出高水平和需求量大的特点。但是在现在的艺术领域,似乎存在着一种现象:人们逐渐把艺术实践活动看作是与生俱来并且不可改变的神圣准则,而艺术理念空洞乏力,严重脱离实践。这种现象导致一些当代艺术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理念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认识不清,对艺术理念的忽视,否定了艺术理念在艺术设计作品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因此,尤其是作为当代艺术院校专业的学生,要正确认识到艺术理念学习的重要性。
  一、艺术理念学习的重要性
  艺术理念是探究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的规律等。人们通过艺术理念的学习,认识中外优秀艺术设计作品,欣赏其中的基本设计规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通过艺术理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艺术涵养与艺术品味,增进审美能力,培养审美素质,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艺术理论创立以来发展迅速,尤其西方艺术理论界异常活跃。黑格尔、康德、希勒的美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是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泰纳、贝尔、科林伍德、苏珊·朗格等艺术理论家相继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推进了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也非常发达。孔子曾说“绘事后素”,他的“兴观群怨”说对中国艺术理论说影响深远。艺术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艺术理论同样如此。
  艺术理论课程作为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院校及学生对艺术理念教学及学习重视程度不够。例如有人提出艺术创造活动不需要艺术理念的指导,甚至还指出某些艺术大师可以不受艺术理念左右。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对艺术理念的一种轻视,并不是艺术实践活动的越多,艺术理念就能掌握的越多,就能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高等艺术院校及艺术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重视艺术理念的学习。如果说艺术大师可以不受艺术理念影响的话,不仅是因为那是艺术大师的个人行为,还因为他们已经在以往的艺术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而对多数当代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多还只是在校学生,处于人生的学习阶段,并没有足够的艺术实践经验累积,还需要在学校全面学习艺术理念,认识探究艺术的本质,进而在自身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整体艺术设计水平。例如香港著名设计靳埭强先生,他的设计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他把汉字和水墨元素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用其独特的思考,将东方文化的内涵精神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视觉表现语言,并应用到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
  同样是从事艺术行业的工作者,出色的设计师与普通的美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关键在于他们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有没有足够的艺术理念的积累。因此,艺术理念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作为当代艺术专业的学生,更要认识到艺术理念学习的重要性,需要对艺术的产生、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艺术理念的学习,不仅能丰富自身对于艺术、设计、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能为日后的艺术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受社会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千多所高校艺术设计学院或者专业,当代艺术专业的学生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实践者,应该牢牢掌握艺术理念,使艺术理念与艺术实践活动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用艺术理念更好地指导艺术实践活动。根据当代社会对艺术人才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加强自身艺术理念修养,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理念水平及艺术实践活动能力。同时,这也将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拓宽道路,从而保证社会对艺术人才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二、艺术理念学习与艺术实践活动
  艺术的充分发展必须有两方面的工作,即理论与实践。西方的艺术的快速发展与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是分不开的。例如康定斯基的《论艺术中的精神》、奥林格的《抽象与移情》以及包豪斯期间产生的许多理论著作,对他们的艺术实践起了指导作用或者启发作用。当代艺术理念对实践起着指导和设计的作用,实践则对理念起着鉴别的作用,使实践从盲目走向自觉,使理念从含混走向清晰。艺术理念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我国远古时期也已经有所体现,孔子在《论语》中以“礼乐”的文化表明了儒家的色彩观。它不但影响了当时的服饰设计,也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早就关注到了艺术理念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甚至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理念是艺术实践活动的产物,艺术理念学习还有利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指导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活动产生了艺术理念,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艺术理念的产生也会对艺术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艺术理念的指导意义十分重要,没有艺术理念指导的艺术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或者会使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养成一些错误的认知。艺术理念是艺术实践活动的概括与总结,反之又对艺术实践活动以指导。艺术实践活动总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艺术理念也需要随着艺术实践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从而形成新的体系。强调艺术专业的学生注重艺术理念的学习,对于促使艺术理念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曾在图书馆翻阅到靳埭强先生编著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一书,受益匪浅。书中广泛地谈论了各种形象的设计,各种设计的形式法则,以及如何运用等问题,并以大量典型实例比较全面详实地讲述了艺术设计原理与实践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尤其是当代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丰富的艺术实践必然会有相应的艺术思想、艺术理念作为指导。由艺术理念到艺术创作活动,用所学的艺术理念来指导艺术实践;反之,用艺术实践来验证艺术理念,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来完善艺术理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总结
  就目前国内的设计教育来说,一直存在着一种重设计实践而轻设计理论的倾向。以身边的实际情况为例,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注意,例如对一些电脑作图软件的熟练运用,很受同学们的重视,但是具有指导作用的艺术理念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觉得既枯燥又没有实用性。虽然,绘画和电脑制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但未来的设计将更多地依附于创造力、开放的思想和批判的精神,这需要更多的知识面来支撑。因此专业技能并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将来是否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它只是一种表现方式,而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要表达什么概念。
  艺术与设计理论研究虽然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趋势,但与实践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当代艺术院校应该加大对艺术理念研究的投入,同时作为艺术专业教师也需拥有更高的艺术设计理念及教研水平,比如如何通过设计理论的教育,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哲理来指导设计,这方面的课程包括设计史、设计哲学、艺术原理、设计创造性思维等等。最重要的是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意识到艺术理念学习的重要性,加强自身艺术理念学习,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把握好艺术理念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关系,使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自己整体的艺术设计水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张黔.艺术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6]靳埭强.靳叔说·设计语录.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7]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产生的惰性知识,阐述惰性知识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惰性知识,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情景教学。  【关键词】:惰性知识;情景教学;产出;创造  一、引言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里面,很多人认为语法是一门知识;语法就是各种规则,教师需要把各种语法现象列举出来,学生死记硬背;语法就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自然习得(acquired naturally),不需要在课堂上去教。然而拉森-弗
期刊
【摘要】:现代的班级管理应该是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全体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协调一致地为实现班集体及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有效地保障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顺利进行的活动过程。前提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参与班级的管理。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依据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
期刊
【摘要】: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前的历史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昏昏欲睡,课堂沉闷;学生课堂效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两极分化严重、学生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变通等问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
期刊
【摘要】:高校体能测试一直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成果,系统了解并控制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一个标准和手段。然而在参考大量文献、并且深入了解到大学生虽然生长发育水平有所上升然而其体能却大不如前的状况之后,笔者将从分析高校体能测试出发,试图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给相关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素材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能测试;影响因素  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能对于高校体育课来说应该作为一个重点之一,提高体
期刊
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对象既往知识或经验基础上, 围绕教育对象将要从事的职业或职业群的行为能力和相关素质要求,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操守、有胜任力的职业人才的教育过程。[1] 因此,职业教育始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但是,面对现实,职业教育在社会上明显受到诸多误解和其实,本是教育一种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被沦为“底层教育”,“高职”往往与“低学历”完全划上了等号,毕业生就业也时常遇到学历门槛。鉴于这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结合我校的现状和设想来阐述。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如何
期刊
【摘要】: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同。反思性教学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教师培训项目的重要元素,是教师行动的思维导向。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教师培训;思维导向  1.引言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教育中的一个突出的模式,它已被国外和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因为它是在英语语境下的语言学习,在反思性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狄更斯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作家,《远大前程》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该篇论文通过分析《远大前程》中的四位主要女性角色,包括郝薇香小姐﹑乔大嫂﹑艾丝黛拉和毕蒂的性格﹑外貌特征以及狄更斯对他们的创作态度来揭示狄更斯的女性观及其对读者的启示。  【关键词】:女性人物;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命运;女性观  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被
期刊
【摘要】:高校舆情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及时、高效、提前开展校园舆情研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要转变观念,不能仅是发生舆情问题才想办法解决,而是要将舆情工作做到前头,做到实处,做到基础,变“堵”为“通”,将“理”融入到平常的舆情工作之中,形成有效的机制。  【关键词】:理;通;新思考  “舆情”就是由个人
期刊
【摘要】:地理课堂教学应定位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上。 在这种形势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但是现实中,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低效的环节,这值得我们各位地理老师深入反思。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无效;低效;策略  地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培养学
期刊